成语的来源都有什么?

作者&投稿:家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成语的定义

所谓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对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大多有四个字组成。

也有三字成语,例如:“口头禅”“瓮中鳖”“莫须有”等;

五字成语:“蚂蚁搬泰山”“大眼望小眼”“打蛇打七寸”等;

六字成语:“有一搭没一搭”“吉人自有天相”“高不成低不就”等;

七字成语:“近水楼台先得月”“初生牛犊不怕虎”“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八字成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为财死,鸟为食 亡”

还有一些多字成语,平时偶尔会用到。

(二)成语的特点

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

②意义的整体性。

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

④形成的历史性。

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三)成语的来源

①来源于神话传说

例如:嫦娥奔月、叶公好龙

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②来源于寓言故事

例如:亡羊补牢、掩耳盗铃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③来源于历史故事

例如:四面楚歌、负荆请罪

背水一战、草木皆兵。

④来源于文人作品

例如:江郎才尽、下笔成章

洛阳纸贵、梦笔生花。

⑤来源于外来文化

例如:象牙之塔、天方夜谭

火中取栗、杀鸡取卵。

⑥来源于群众口语

例如:趁热打铁、七上八下

欢天喜地、顺手牵羊

(四)成语的语法结构

(1)并列关系

例如:鸡鸣狗吠、虎背熊腰

棋琴书画、安身立命

(2)因果关系

例如:水落石出、水滴石穿

春华秋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偏正关系

例如:庞然大物、瞠目而视

衣冠禽兽、从长计议

(4)目的关系

例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

借刀杀人、削足适履

(5)承接关系

例如:闻鸡起舞、见异思迁

先斩后奏、水到渠成

(6)主谓关系

例如:人老珠黄、人寿年丰

杞人忧天、毛遂自荐

(7)动宾关系

例如:暗度陈仓、安于一隅

安于现状、爱惜羽毛

(8)动补(含形补)关系

例如:危在旦夕、逍遥法外

轻如鸿毛、入木三分

(9)动宾补关系

例如:贻(动)害(宾)无穷(补)

拒(动)人(宾)千里(补)

(10)连动关系

例如:流连忘返、拔刀相助

画蛇添足、亡羊补牢

(11)兼语关系

例如:望子成龙、引蛇出洞

引狼入室、点石成金



最近在听《小古文》,一天一篇的小古文,了解历史事件,学习文言文。

近几天听的几篇标题都是成语,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卧薪尝胆……

看到标题我就问自己,成语是不是都来源于故事?成语和四字词语什么区别?必须弄清楚。

(来自网络资料)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或句子,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②意义的整体性。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④形成的历史性。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看一看来源,我想说每个成语应该都能说出一个故事吧!

四字词语:是词语中词组的一种,而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四字词语是由语素组成的词,没有固定的形式要求,格式也是多种多样。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更改;字词词语往往只是字面意思,可以拆开使用,整体放在一起表达的意思没有更深一步概括。

根据搜索的资料可知: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中的定性的一种有特殊特色的词;由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成,一般成语都有着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结构说法,不能随意更改;且成语不限于四个字,如:“鲤鱼跳龙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等。

~

书面语和口语的源头 来源于北师大的一个考研题目,如何回答?
答:但呼声较弱,效果甚微。到了晚唐五代,在大众口语的基础上又形成了一种新的书面语,这就是与“文言”相对的“白话”。“白话”从晚唐五代的变文等,到宋朝的话本,到元代的杂剧,发展到用当时口语写出来的明清章回小说(如明代的《水浒传》《西游记》,清代的《儒林外史》《红楼梦》等),虽然都...

英语的由来?
答:英语的起源从公元5世纪说起。那时欧陆的撒克逊人和盎格鲁人、裘特人,北渡海峡,到了不列颠岛,征服了当地的部落,成了岛上的主人。他们以后就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使用的古日耳曼方言就成了盎格鲁·撒克逊语,也就是古英语。公元9至10世纪,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的北欧日耳曼人(即诺曼人),征服了今天...

英语中的词汇来源有哪些?
答:英语中的词汇来源非常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拉丁语:英语中有大量的词汇来源于拉丁语,这是因为在中世纪时期,欧洲的教育和文化主要受到拉丁语的影响。许多科学、法律和宗教的术语都来自拉丁语,例如“education”(教育)和“legal”(合法的)。希腊语:希腊语对英语词汇的贡献也非常大,尤其是在...

普通话的由来?
答:沿革: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

普通话的来历是什么
答: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现代标准汉语。清末已出现“普通话”一词,清廷1909年规定北京官话为“国语”,民国时期多次制定国语读音,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规定国家通用语言为普通话。国语的前身是明清官话,更早之前则称为雅言。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各国都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官方用语、首都官...

普通话的来源
答:“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

日本语的来源是闽南语吗?
答:要用来构成西方外来语及其它一些特殊词汇。如例中的“テキスト”(发音“te ki su to”)的意思是“课 本”,就是从英语单词“text”音译过来的。--- 日语中汉字的来历(资料)中日两国使用的汉字,本来都是汉字的繁体字。但后来两都进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国简化了,日本没 有简化;有的字...

现代普通话的由来
答:沿革:1909年清政府将北京官话命名为国语;民国时多次制定标准,1923年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语音。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首选语言。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

什么叫语文?
答:有“汉语文”、“语文分离”、“语文合一”、“语文正常关系”、“语文改进”、“语文的体式”、“完美的语文”等。大教授这些“语文”是指什么呢?细读《修辞学发凡》全书,清楚得很,“语”是来源于口语的书面语,“文”是来源于文言(文饰之言)的书面语,未形成文字的口语叫“话”,形成了文字的是“文”。

普通话的由来是什么呢?
答:普通话的由来是由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1906年,他在《江苏新字母》一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即各省通用的话。当时人们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由于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国各地来京应考、做官和经商的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