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任务书 怎么写?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 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论文怎么写啊?

作者&投稿:丹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一、论文题目:
浅析海尔的全球化品牌战略
二、主要任务与目标: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的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转型环节。本毕业论文的指导思想是:在指导教师的督促和安排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以便毕业后能尽快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应当实现如下目标:
1.学会根据选题收集所需资料,对所选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取舍,做到有的放矢;
2.使学生掌握实际调查研究所得资料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3.在写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学术创新能力,对新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的判断能力,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4.使学生掌握论文撰写的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
三.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1.海尔一个新的战略发展方向“全球化品牌战略”
2.海尔战略给中国企业的新课题;
3.按计划进度要求完成论文;
4.论文字数不少于6000字。
四.计划进度:
1.2008年12月01日—2007年12月13日 确定题目,并根据题目收集资料;
2.2007年12月14日—2008年01月15日 根据论文任务书撰写提纲,完成初稿;
3.2008年01月16日—2008年03月01日 与指导老师进行论文全方位沟通,修改,定稿;
4.2008年03月02日—2008年03月12日 收交定稿论文;
5.2007年03月14日—2008年03月24日 根据论文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供应链管理》(美)威斯纳等著 朱梓齐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企业物流》 崔介何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1
3.《物流信息系统》 蔡淑琴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2
4.《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 杜文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5.《第三方物流》 杜文,任民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6.《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与管理》 霍红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7.《运输管理学》 刘小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8.《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裴宇航 2002
9.《第三方物流企业营销》 魏农建 化学出版社 2003
10.《物流管理基础》 翁心刚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2
11.《现代物流成本管理》 王自勤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12.《供应链管理》 王耀球 施先亮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13.《物流信息管理》 林自葵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学生 指导老师 系主任

毕业设计任务书?这个应该是你们学校给你们的,之后你们在根据任务书上的内容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之类的

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论文任务书看下面表 怎么写的?~

我能给你写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论文
麻烦采纳,谢谢!

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Nokia)PROE 论文编号:JX457 有图纸。有开题报告,答辩稿,说明书字数:13321.页数:43 前言 一、本次设计的任务 本次的设计是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次综合性的课程设计;是我们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模具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它要求我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有更好的实践经验。设计一副好的模具,其中牵涉到许多的内容工艺,一套模具有多种工艺方案,在进行的比较中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对塑件成型工艺的分析,如何确定分型面、型腔数目以及选择注射机型号。确定模具的总体结构、型腔、型芯的结构,同时还考虑了模具制造工艺的可行性以及模具制造的经济性;浇注系统的设计,确定浇口形式及位置大小;确定主流道,分流道和冷料穴的形式及尺寸;脱模机构的设计,脱模力的计算;模架的确定;侧向分型及抽芯机构的设计,导向机构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 二、设计要求 1、在设计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扎实的掌握理论基础知识,以便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2、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地修改,拟定几种方案以便进行比较,在保证塑件使用要求和外观精度的基础上尽量采用简单的模具结构。 3、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地查取有关的设计资料,在努力采用以前的模具结构的基础上要进行大胆、稳重的修改,以便设计出有新颖的模具。、 4、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要多与指导老师交流,要合理、认真、独立地完成。 5、设计中应尽量采用标准件,这样就可以减少模具的制造难度。 任务书 设计课题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手机的塑件注射模。技术要求:1、制件无缩瘪、气泡等缺陷。2、本件与底壳配合。3、材料为:ABS 二、课题设计要求 1、测量及绘制塑件图(要求用PRO/或UG)进行产品的造型。 2、分析塑件结构,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3、绘制型腔、型心分模图(三维造型)。 4、模具总装配图的装配方案 5、非标准零件图。 6、编制型腔、型心等成型零件的制造工艺。 7、模具的装配方案说明。 8、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次毕计业设的题目是:手机上壳的塑件注射模。本次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塑件的形状、尺寸及其精度的要求来进行注射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分析。塑件的成型工艺性主要包括塑件的壁厚,斜度和圆角以及是否有抽芯机构。通过以上的分析来确定模具分型面、型腔数目、浇口形式、位置大小;其中最重要的是确定型芯和型腔的结构,例如是采用整体式还是镶拼式,以及它们的定位和固紧方式。此外还分析了模具受力,脱模机构的设计,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等。最后绘制完整的模具装配总图和主要的模具零件土及编制成型零部件的制造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关键词:分型面、浇口、型腔,型芯,镶块,脱摸力,潜伏浇口。 Abstract :This graduate that design is:The movetelephone that shout the Battery door injects the mold.This design primarily passeses to piece viability assessment for request for of shape, size and its accuracy coming proceeding injecting type craft.the piece the wall for of type craft primarily including the piece is thick, slope and circle angle and whether to have core-pulling or not mechanism.Pass the above analysis to come the certain molding tool cent the type the surface, type the number, gate the form, place the size;The among them and most important is a certain type co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ype , for example adopt the whole the type of type still , and their fixed position and tight way of .In addition and still analyzed the molding tool to suffer force, mold that design that the design of the pattern draw mechanism, match the design etc. to lead to the mechanism, cooling system.Finally draw the production that complete molding tool assemble the general drawing sum the soil and establishment of prinipal molding tool parts type zero the parts process the craft process the card. Key phrase: parting line,the gate, cavity,core,mold insert, ejection force,submarinegate. 目录 前言2 一、本次设计的任务 2 二、设计要求 3 任务书 3 一、 设计课题 3 二、课题设计要求 4 摘要4 Abstract 5 概论6 第一章 塑件分析 7 第二章 塑件材料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7 第一节 塑件材料的特性 8 第二节 成型特性 8 第三节 工艺参数 8 第四节 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 10 第五节 塑件在模具中的位置 11 第三章 设备的选择 11 第一节 最大注射量 12 第二节 注射量的校核 12 第三节 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最大注射量与锁模力的校核 13 第四节 注射压力的校核 13 第五节 开模行程的校核 13 第六节 注射机的技术规格 14 第四章 分型面与浇注系统的设计 15 第一节 分型面的设计 15 第二节 主流道的设计 16 第三节 分流道的设计 17 第四节 浇口形式的选择 17 第五节 排溢系统的设计 18 第五章 成型零件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 18 第一节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8 第二节 成型工作零件的工作尺寸 18 第三节 成型零部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24 第六章 模架组合的选择 26 第七章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27 第八章 推出与复位机构的设计 29 第一节 推出机构的组成 29 第二节 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30 第三节 简单推出机构 31 第九章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34 第十章 冷却系统的设计 41 总结41 致谢42 参考文献 42 以上回答来自: http://www.lwtxw.com/html/44-5/5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