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财务做账的流程 我公司是制造业 有关家具制造企业会计如何做账

作者&投稿:黄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做账流程新手必看内容包括: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复核、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纳税申报内容基础知识。具体如下:

一、审核原始凭证。

(1)外来原始凭证。由业务经办人员在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如供应单位发货票、银行收款通知等。

(2)自制原始凭证。单位自行制定并由有关部门或人员填制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工资结算单、收款收据、销货发票、成本计算单等。

二、填制记帐凭证。可以到月底把同类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记账凭证,也可随时发生随时填 . 但不要把时间顺序颠倒。

三、复核。审查是否有错误。

四、记账。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入帐。小规模公司必备的账本: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总帐;三栏明细帐。

五、编制会计报表。

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填列;

2、根据明细帐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总科目和明细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4、务查登记簿记录。

六、纳税申报。包括增值税、营业税、地税等。

扩展资料

1、增值税:

销售或购进货物、提供加工或修理修配劳务是要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

2、营业税:

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不同行业的营业税率不同。

3、地税:

还要交地税,就是在营业税的基础上,分别按7%征收的城建税(还有5%、1%,视城市大小而定)和3%的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1%(或2%,也是各城市不同)。

4、所得税:

不论是工商业还是服务业,都要按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具体征收办法:按照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要求,逐项填写收入、成本、费用、支出,算出利润,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做账



制造业的财务主要是产品的生产,销售.会计中涉及的是生产产品的生产成本,做好成本首先要做好仓库账,原材料的收发存,基中当月发出的就是生产成本中的料.而成本中的工就是当月生产人员的工资,生产管理的工资放入制造费用,面管理人员的工资放入管理费用.那生产成本中的费就是当月生产发生的制造费用.期末你得把本月成品做产成品的收发存,其中在库的与销售发出还没有开票的为你财务的账面库存.当月开票的那些成品核算出来作为你财务上的主营业务成本(这其中要加入当月销售的与上月已经销售本月开票的,但是要扣除你这个发出没有开票的产品成本),然后你开票的金额是你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时生产企业的是涉及增值税,当月购入的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的增值税发票是可以抵扣的.本月开票的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正数就是你当月要交国税的税,负数就不用交.然后地税上要征对你的增值税交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如果国税没有交增值税那地税上全是零申报.还有销售收入的印花税.还有发出工资的个人所得税.可能不是很详细,但是在网上也只能讲这么多,不知道你的需要,因为问题很笼统,不知道具体的是那个方面.

求:制造业财务整个流程。~

1、成本计算需要根据本企业的物资管理状态,设置取得计算成本需要的数据的关键点--如材料领用消耗的计量,人工费用的消耗,制造费用的消耗,生产产品的数量统计,生产工时统计等等、、一般成本核算包括成本费用的归集,成本费用的分配。
2、设置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进行核算。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发生的费用计入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中,领用原材料,原材料减少记贷方。
借:生产成本--产品:贷原材料
3、发生人工及生产产品发生的间接费用则分别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用于核算间接计入费用即无法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所消耗的费用,计提折旧,借 制造费用,贷 累计折旧 (生产车间发生的机器折旧)。由于制造费用也是因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所以制造费用要按照相关的分配方法分配至产品成本中:如人工工时、人工工资、机器工时、年度计划分配等方法。
借:生产成本--产品贷:制造费用。
4、如果月末有在产品,要在完工和在产之间分配计算完工和在产的成本,在产品成本一般是按约当产量法计算。产品完工入库时要结转生产产品所发生的成本,即借:产成品/库存商品--产品 贷:生产成本--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完工的产品销售出去时会形成收入同时要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库存商品。

扩展资料:
流程
1、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记账凭证;
2、根据收付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分类账。
4、根据记账凭证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
5、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
6、期末,根据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如果企业的规模小,业务量不多,可以不设置明细分类账,直接将逐笔业务登记总账。实际会计实务要求会计人员每发生一笔业务就要登记入明细分类账中。而总账中的数额是直接将科目汇总表的数额抄过去。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量每隔五天、十天、十五天,或是一个月编制一次科目汇总表。如果业务相当大。也可以一天一编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财务流程

1、前期发生的这些费用,建议您将其计入管理费用的科目名下,这样可以在会计做帐时,方便应付税务检查。
2,公司营业执照还没有办理下来时,发生的油费、办公用品费、员工饭费、水电费、购进的原材料、还有辅助材料、机器设备等,分别可以列入管理费用。
其他费用,固定资产,应付福利费,其他应交款的科目下。而当正常营业后,就将管理费用及其他应交款转入主营业务收入,以及营业外收入即可。

扩展资料:
企业做账流程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3.根据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登记会计账簿(包括总账和明细账)
4.根据会计账簿(主要是总账)编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5.根据会计报表编制纳税申报表
6.年终结转损益(也可以逐月结转损益)
7.编制年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
8.根据年度会计报表编制所得税年报和其他各税种的汇算清缴自查表
生产企业操作流程
第一步: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单据进行编制记账凭证,平常发生的经济业务单据要及时准确的填制记账凭证,规模大一点的企业为了反映现金、银行存款、往来账款、销售收入等情况,凭证填制必须及时,以便给老板提供数字。
一旦等老板需要数字在填制,可能就要被整,规模小一点的企业,由于企业业务较少,老板都心中有数,这时一般会计人员就月底一次性处理,然后在登记有关账薄,具体结账情况要根据企业性质结合老板的思路进行操作。
确保财务人员在企业能够起到相关的作用,让老板更加重视财务人员,多汇报、多交流是做企业财务的关键。编制凭证一般小型企业都在月底结算时才编制凭证,因为企业业务很少,老板自己心中有数,不及时反映各财务状况。
月底处理好在反映企业状况,企业规模较大的企业,账务处理要及时一些,以防拖延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企业日常业务内容比较固定,所以凭证编制内容变化不大,会计只要按照固定模式逐一编制凭证即可。企业通常业务凭证类别有以下几类:
1、完税凭证每月月初企业成功申报后,可去银行打印完税凭证,不能在银行打印完税凭证的应去税务机关打印。取得凭证后及时入账,冲减上月计提税金或直接记入当月费用(如印花税等不需要预先计提的税金,在取得时直接记入费用)。
2、业务发票处理 将当月填开和取得发票分类入账,按照发票的性质分别通过存货、现金、银行存款、往来账户、应交税费以及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将全部专用发票入账后,查看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明细账的金额合计,是否与当月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统计的金额以及网上认证返回的认证金额是否一致,然后计算当月缴纳税金金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做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