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祖宗是谁 大金国是清朝祖先吗

作者&投稿:农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的老祖宗是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朝的开国皇帝是爱新觉罗 皇太极。

因为: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于1616年称汗,建立后金政权。他虽然不是清朝皇帝,但却是清朝的奠基人和实际缔造者,被追尊为清太祖。
2、1636年,爱新觉罗 皇太极改国号后金为清,清朝正式建国。

金朝的建立者们女真族

请问清朝始祖是谁?~

是努尔哈赤。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
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
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扩展资料: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的一天,在辽东建州左卫苏克素浒河部西南的一个村寨,一个在母腹中孕育了十三个月的女真族男婴哇哇落地,降生到人间。
他的父亲塔克世,对他的出生非常高兴,希望他长大能聪明绝顶,坚强骁勇,胸怀壮志。因此为他取了乳名叫小罕子。
“罕”在当时的女真族语中的意思是坚硬的野猪皮。这个小罕子便是后来的一代君王——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十岁时,遇到了他人生中的一个大不幸,他的生身母亲喜塔拉氏病逝。
父亲塔克世续娶一位福晋那喇氏,成了他的继母。这位继母天天在塔克世面前挑拨离间,说尽了努尔哈赤兄妹四人的不是,视他们为眼中钉、肉中刺,待他非常刻薄。
因此,少年的努尔哈赤兄妹四人没有享受到真正的母爱,常常受继母的冷落。
后来父亲塔克世偏听继母那喇氏的谗言,便给了努尔哈赤以微薄的财产,将他赶出家门。性格刚烈而倔强的努尔哈赤,拒绝了父亲给与的微薄财产,他决心自立,不愿意接受父亲的关照。
由于家道中衰,年仅十二岁的努尔哈赤从此经常出没于山林之中,采集松子、人参、木耳、蘑菇等山货,到抚顺的市场去卖钱。
他常至抚顺关马市与汉人、蒙古人进行贸易活动。在此期间,努尔哈赤习得蒙古语,对汉语也有了基本的认知。
努尔哈赤喜欢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自谓有谋略。据一些史集记载,努尔哈赤在抚顺期间,曾被辽东总兵李成梁收养,成为其麾下侍从。
王杲是建州女真部落中著名的首领之一,凭借着自己雄厚的实力,逐渐与明王朝作对。公元1574年,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兵消灭王杲,王杲及其家属被杀, 机智的努尔哈赤当即跪在李成梁的面前痛哭流涕,因而被李成梁收为随从和侍卫。
此后,自幼便练习骑射的努尔哈赤因在战斗中奋勇冲杀,屡建战功而深受李成梁的 赏识和器重,待努尔哈赤也形同父子。
三年后,对外祖父被李成梁所杀而怀恨在心的努尔哈赤借口回家成亲,离开了李成梁,并在结婚后另立门户,永远离开了那个令他伤心的家。此后的六年时间里,努尔哈赤游历于辽东地区,生活阅历和军事才能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到了25岁时,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在一次明军讨伐女真部落的时候意外被杀。噩耗传来,努尔哈赤悲痛欲绝,愤然责问明朝驻边官吏,为何杀死他一向忠于朝 廷的祖父和父亲。
那官吏自知理亏,一再抚慰努尔哈赤,并让他袭任祖父之职,建州左卫都指挥使。努尔哈赤强忍心头怒火,接受了明朝的抚慰,从此与明朝结下深 仇大恨。
此后,努尔哈赤以13副遗甲起兵,除掉了仇人女真图伦部的尼堪外兰,接着乘胜平定了哲陈部、完颜部。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努尔哈赤相继打败了建州女真界凡、萨尔浒、董嘉、巴尔达四城联军和漠河、章嘉、巴尔达、萨尔济、界凡五城联军,并攻破了安图瓜尔佳、克贝欢和托漠河城。
之后,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到公元1593年,努尔哈赤完成了建州女真的统一。在这期间,努尔哈赤于公元1587年在烟筒山下建赫图阿拉城称王。
将建州女真收归麾下后,努尔哈赤的目标又盯上了海西女真。海西女真主要的叶赫、哈达、辉发和扈伦回等部的首领,对努尔哈赤的强大非常 恐惧。
其中的叶赫部自恃拥有强大的实力,企图将努尔哈赤的扩张消灭在萌芽状态,顺便自己也征服建州,称雄女真。
于是率先与努尔哈赤开战,先后纠集了海西女真、长白山女真和蒙古族等九部共三万人马向建州进攻,结果被努尔哈赤率军击溃,叶赫部的贝勒布斋也在战斗中被杀。
此战过后,努尔哈赤实力大增,征服海西的雄心日益高涨。这时,海西女真中的哈达部和叶赫部发生冲突,哈达部首领便以自己的三个儿子为人质,请求努尔哈赤出兵援助。
天赐良机, 努尔哈赤求之不得,立即派两千兵马前去救援。没想到,哈达部的首领孟格布禄在叶赫部的威逼利诱下,竟然想反戈一击,努尔哈赤勃然大怒,亲率大军攻陷哈达城,生擒哈达首领孟格布禄。
此战受到与哈达关系密切的明王朝的重视,于是命令努尔哈赤恢复哈达部。努尔哈赤深知自己的实力还无法与强大的明朝抗衡,于是恢复了哈达部,但是到了公元1601年,还是将其灭亡。
随后,努尔哈赤于公元1607年派人化装成商人潜入辉发城,里应外合,一举攻灭辉发。公元1611年,努尔哈赤攻灭扈伦回部。并于公元1619年剿灭叶赫部,从而将海西女真收归自己麾下。在此期间,努尔哈赤还使用征伐与招抚两种手段,将东海女真各部统一。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称帝,建立后金。随后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发展后金的社会生产上。
努尔哈赤首先发展的是农业,将游牧的女真各部组织起来,进行屯田,并扩大农耕范围,使建州大片荒芜之地得到开垦。
他还非常注重发展手工业,建立了能够炼铁、采矿并制作精良兵器的作坊。在此基础上,努尔哈赤与汉族地区积极展开贸易,以弥补建州经济上的欠缺。
努尔哈赤对女真政权作的重要贡献便是建立八旗制度和创制满文。八旗制度的雏形是女真部落的狩猎组织,后来成为女真贵族发动掠夺战争的工具,但一直都是临 时性的组织。
努尔哈赤把它改造为常设的社会组织形式,公元1601年,他以黄白红蓝四色旗为标志,后来随着兵力的不断增加,又增设了镶黄、镶白、镶红、镶 蓝四色旗,从而建立了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是一种军民一体、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的实行,提高了女真的战斗力,也促进了满族社会的发展。
创制和颁行满文,是满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满文主要是参照蒙文,结合女真语言拼读成句,从而完成了满文的创制。这加强了满族内部和满汉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也 进一步促进了满族社会的封建化。
后来努尔哈赤与明军作战,占领了辽河流域。努尔哈赤便将都城于公元1625年迁到沈阳,以便巩固对辽 河流域的统治,并推行了“计丁授田”和“按丁编庄”制度,将辽河流域荒废的土地分给后金士兵,并将所有被俘获的汉人奴隶编入田庄,使庄田变为官田。
这标志 着后金初步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努尔哈赤还与蒙古各部互相交好,对蒙古各部实行以抚为主的政策,为日后统一蒙古诸部奠定了基础。
努尔哈赤与明朝之间的战争是从公元1618年开始的,这一年的春天,努尔哈赤在精心准备后,率领众军民,祭祖告天,宣读了“七大恨”誓词,宣布伐明。
努尔哈赤的目标首先便是明朝的军事要塞和互市的重要 场所,位于临浑河边的抚顺城。努尔哈赤智取抚顺,又将前来援救的明军全歼,缴获了大量武器辎重辎重。
随后又智取清河城,杀死守将和军民万余人。明朝当朝皇帝派明军10万人分四路进攻赫图阿拉城。明军各路大都行动迟 缓,只有明将杜松一路按时赶到了萨尔浒。
在敌我军事力量悬殊的形势下,努尔哈赤决定发挥后金军队运动作战能力强的优势,采取集中优势 兵力消灭的战略手段,设计包围并全歼了萨尔浒的明军,明军主将杜松也力战而死。
随后又策马北上,歼灭消极防守的北路明军,仅有主将马林及等少数人逃脱。之 后,努尔哈赤听说另外两支明军同时从东、南两个方向逼近赫图阿拉,为避免与两支明军同时交战,努尔哈赤又心生一计,将缴获的杜松令箭让明军降卒去催促东路 军前来作战。
然后将东路军诱进埋伏圈,一举全歼,其主将刘铤也力竭身亡。得知另外三路大军被歼灭的消息,胆小怯弱的南路军统帅李如柏带着士兵落荒而逃。
萨尔浒战役堪称军事史上的又一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尤其可贵的是采用了运动战术,在运动中集中兵力消灭敌人的军事策略,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萨尔浒之战 后,后金与明之间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努尔哈赤开始由防御转入进攻。随后,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队于公元1621年春在辽沈之战中取胜,取得了整个辽 东地区,后来几经征战又夺取了辽西地区。从此,努尔哈赤将进攻的矛头对准了山海关。
明朝在屡次大败后,明崇祯帝任用了名将袁崇焕,参与对后金的防守。袁崇焕走马上任后,向当时的主帅孙承宗提出了守山海关必须先守宁远的建议,并重建了宁远城,以及锦州、松山、杏山、右屯等城池,分别派兵防守,这样一条以宁远和锦州为中心的防线建成了。
后来,明朝内部党争又起,孙承宗被魏忠贤的同党高第取代。高第上任后,就下令撤走了锦州等地的守军全部退回关内,只有袁崇焕坚持留在宁远。
努尔哈赤在完成迁都事宜后,得知明军撤换主帅全线后撤的消息后,决定立即出兵。公元1626年年初,还没有过完新年的努尔哈赤就亲率10余万大军向辽西杀来。
后金军队长驱直人,直攻到宁远城下。被连续的胜利冲昏头脑的努尔哈赤认为此战必胜,于是采取了先招降后用兵的战术,结果袁崇焕拒绝了后金的招降,与不到3万的士兵坚守宁远城。
努尔哈赤征战多年,第一次败仗就是败在袁崇焕的手下,他以10余万兵力攻打宁远城,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结果是后金士兵死伤无数,努尔哈赤自己也受了伤,但宁远城在袁崇焕的坚守下,依然固若金汤,巍然屹立。
这次平生未有的失利令努尔哈赤难以接受,撤回沈阳后不久,年近七旬的努尔哈赤一病不起,于公元1626年病逝享年68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努尔哈赤

  1、是的。满族其实就是女真族,就是宋朝时期的金国人!在明未清初改女真为满。
  2、简介
  金朝(公元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以女真族执政的北方封建王朝。女真族原为辽朝藩属。天庆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颜旻起兵反抗辽朝,统一女真诸部后于翌年在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改元“收国”。
  贞元元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今北京)。金世宗与金章宗时期,金朝政治文化达到最高峰,但于金章宗中后期逐渐衰弱。金宣宗时期,金朝外受大蒙古国南侵,内部昏庸内斗、民变不断,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灭亡。
  3、金朝成就
  金朝作为女真族所建的新兴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质浓厚。初期采取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 后逐渐由二元政治走向单一汉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机制得以精简而强大。军事方面实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金朝在文化方面也逐渐趋向汉化。杂剧与戏曲在金朝得到相当的发展。金代院本为后来元曲的杂剧打下了基础。

清王朝是最后一个朝代,清朝始祖究竟是谁?
答:布库里雍顺或布库哩雍顺爱新觉罗氏,传说中人物,清朝皇帝的祖先。在清朝统一中国后,被追封为“清始祖”。明朝时期的建州女真族领袖。他出生在黑龙江北岸的依里兰多里(有人说是海兰泡的薄科里山)。是元代首任斡朵里万户府万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封2012号 2019-10-06 · TA...

朝鲜人的政治祖先是谁
答:现代韩国人(朝鲜人)的祖先是半岛南边的三韩部落。三韩部落发展的国家有百济和新罗,领土只占据半岛南部。百济和新罗同时代的高句丽是大陆民族高句丽族建立的国家,高句丽国名来源于大汉朝辖下的高句丽县;那时的半岛北部是汉朝的领土,高句丽国是汉的属国。高句丽国的国土是在西晋后才接收了西晋在...

朝鲜人的祖先
答:就像徐福东渡对日本的影响一样,要是谁说日本人和中国人一个祖宗,当心被板转拍死,嘿嘿。及至后来,箕子朝鲜在春秋时候被燕国所灭,燕国人(俺们河北人)卫满作了朝鲜国王,定都平壤,史称卫氏朝鲜。这时候的朝鲜是彻头彻尾的中原属国,拱卫边塞,辖区包括朝鲜半岛的北部,辽东一带。到西汉的时候,...

南北韩祖先是中国人吗?
答:不完全是,朝鲜族的祖先是新罗人 .如果我没有记错,新罗人的祖先中包括少量汉人。箕子朝鲜、卫满朝鲜都是中国人建立的,他们的统治区域一直在平壤附近。新罗人是在朝鲜半岛南方发展起来的,因为太过卑微,所以箕子朝鲜、卫满朝鲜都懒得灭他们,那时新罗属于箕子朝鲜、卫满朝鲜的附属部落。高句丽兴起后,...

清朝的老祖宗是谁?
答:清朝开国皇帝是努尔哈赤,他的老祖先是布库里雍顺 爱新觉罗,据说布库里雍顺 爱新觉罗是天女佛库伦吃下一鹊所吐出的一颗红色果子而生下的。布库里雍顺 爱新觉罗天资聪颖,创造鄂多哩城,鄂多哩城便是清朝开基的地方。 自布库里雍顺开基后,子子孙孙,相传不绝,其间虽迭有兴衰,到了明朝中叶,...

...存庭朝祖宗 德大绍先猷 功当开来继 始祖是谁?
答:八世祖婆朱氏与长子和叟公于八月八日母子俩人带着抢救到的仁鞠家族珍贵文物、一世祖到六世祖祖容塑身像、祖宗灵牌等,离开上湾屋坪被毁故居一起搬到了下湾(下里田)青龙头右首嗣居。上湾屋坪的故居历史到此而结束。朱氏与长子和叟公搬到下湾居住后痛心上湾屋坪二百多年的世居被毁,整天哭啼以泪洗面,...

韩国的祖先是那个国家人
答:现代韩国人(朝鲜人)的祖先是半岛南边的三韩部落。三韩部落发展的国家有百济和新罗,领土只占据半岛南部。百济和新罗同时代的高句丽是大陆民族高句丽族建立的国家,高句丽国名来源于大汉朝辖下的高句丽县;那时的半岛北部是汉朝的领土,高句丽国是汉的属国。高句丽国的国土是在西晋后才接收了西晋在...

为什么我国古代历代的开朝者都被称为“太祖”?
答:太在古代的意思就是极致,而这群开国者他们又是第1个坐上这个位置的人,他们是以后所有子孙的祖先,所以他是被称为祖先的,所以太祖就是这么个意思。

清始祖是谁,他是哪里人
答:布库里雍顺或布库哩雍顺爱新觉罗氏,传说中人物,清朝皇帝的祖先。在清朝统一中国后,被追封为“清始祖”。明朝时期的建州女真族领袖。他出生在黑龙江北岸的依里兰多里(有人说是海兰泡的薄科里山)。是元代首任斡朵里万户府万户 传说传说中,恩古伦、正古伦、佛库伦三位天女在布库哩山下,名为布勒瑚里的...

【孟母堂】东夷与秦始皇的祖先
答:包括什么孔子韩国说就是这么来的吧?呵呵,小国可以理解!但是中国确实存在去东夷现象,始作俑者恐怕大家都知道,就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说的始作俑者,所有尊重历史的人都应该鄙视这个垃圾!为什么秦始皇赢政的祖先在历史书讲得不够详细啊,他的祖先多有谁啊。要他祖先名字和封号 秦始皇父亲叫异人(秦庄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