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柯达伊音乐教育等体系的特点有哪些 简述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和内容?大家帮帮忙1

作者&投稿:莫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奥尔夫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关注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在这样的学习中,孩子不会把学音乐当成一种负担或功利,而会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世界中来,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地演绎,以独特的方式抒发内心世界。

2、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

立足于听(音乐),而且是以教师的即兴伴奏为主。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发现个别学生松懈、涣散时,立即变换,永远处于新鲜状态。

3、柯达伊音乐教育:

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主要是以歌唱教学为主,从简单的单声部旋律到加入顽固伴奏,轮唱、合唱,都是以清唱的方式来实施教学,而且不依赖任何乐器的伴奏。

扩展资料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相结合,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进行奥尔夫教学的同时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设想有美好的前景。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基本音乐课大致相同,只是不以讲授为主,而是听音乐,用动作表现音乐。一开始就强调“音乐是动的艺术”,音乐进行必须反映其断、连等典型特征,动作应有乐感。

由于柯达伊主张人声是最目然的乐器,小孩从幼儿园即开始唱歌,经过小学、中学十二年的学习和接触,每一个人都具备了相当的声乐技巧和演唱能力,所以不分男女老少,祇要聚在一起,拿起乐谱就能唱。



教是一门艺术,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迥然。婴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容易受情绪感染。亲子音乐教育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柯达伊教育理念以及奥尔夫、达尔克罗兹教学法,采用操作性强,生动形象的教育法,充分运用游戏、体态律动等多彩活动,让婴幼儿徜徉在趣味横生的亲子歌唱、亲子律动、亲子节拍、以及亲子音乐剧中感受快乐、感悟音乐,学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验。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知音乐,学习丰富的表达方式。
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育
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育
瑞士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
总之,这三者的观点来看,他们都认为音乐的属性是文化,音乐教育具有发展音乐文化的任务与促进人的发展的任务。那么,对于我国的音乐教育来说,如何发掘自身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接受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以及与优秀的教育方法相融合就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正如我在前面的文章讲过,音乐教育除了音乐本身的知识之外, 以及作为潜能开发的有效手段之外,音乐本身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通过“高山流水”,感受到一种如诗如画的山水境界,更被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友谊而感动。我记得去年在民族宫,看了一折“1699桃花扇”,里面婉约的乐曲不知不觉地将观众带入那个时代,带入江南的亭台楼榭我们在云南丽江的四方街漫步,隐约传来的纳西古乐,承载着璀璨的东巴文化,让人流年忘返。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的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达尔克罗兹到欧洲各国旅行示范教学,使他的这套体系更为广泛流传,对于奥尔夫、柯达伊等人音乐教学法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实践是有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的音乐活动的部分内容组成。尽管体态律动由于其独创性和科学性,早已被人们公认为是卓有成效的音乐教育手段,并成为独立的学习领域。但是,达尔克罗兹本人更愿意把他的音乐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他在《节奏运动、视唱练耳与即兴》一文中指出,节奏运动、视唱练耳与即兴的音乐活动是“音乐教育中三个重要的分支,认真要就这三者的基本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这三项基本内容实际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相应能力的发展。

怎样将歌唱活动与其它教育活动结合
答:随着奥尔夫、柯达伊、达尔克罗兹、铃木镇一等音乐教育思想与方法陆续传入我国,幼儿园对音乐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奥尔夫,许多地方都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但多数对奥尔夫的理解比较浮浅。例如,强调节奏的重要性时,提出“节奏第一”,却使一些教师误以为拍手跺脚就是“奥尔夫”,打击乐的应用也...

谁认识舞台美术家adolphe appia(阿道夫 阿皮亚)我紧急需要他的详细资...
答:虽然“节奏空间”没育条件实现,但丰富了达尔克罗兹的教学,阿比亚也在他的设计中找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达尔克罗兹和阿庇亚的基本思想是从古典美学中诱发出来的,古希腊人对节奏和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曾进行过研究。他们的合作使表演艺术产生了一神新的形式,音乐作品的每一个节奏都在演员身上找到一种相对应的动作。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