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之间是否可以约定承担连带责任? 必须是法律才能是规定“承担连带责任”吗?其他行政法规等不可以...

作者&投稿:宰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保证人对债务保证的,保证责任方式可以约定,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按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有约定的,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八十六条 【保证方式】保证的方式包括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

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第六百八十八条 【连带责任保证】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法中连带责任保证的特点

1、连带责任保证是由保证人与主债权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和法律推定的保证方式。作为保证方式的一种,当事人应当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连带责任保证方式。但我国《民法典》规定,如果保证人与保证权人对连带责任保证和一般保证没有作出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连带责任保证。

2、由保证人与主债务人对主合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这意味着保证人与主债务人对主合同债务均负有全部清偿的责任。

3、主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连带责任保证的情况下,一旦主债务人到期不履行主合同债务,债权人既可以要求主债务人清偿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当事人之间只要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当然可以自由约定承担连带责任,因为连带责任对债权人是一种保障,在民法领域是鼓励出现这种情形的,这对于物权的流转也是有益的。但关键是当事人是自主自愿决定的,不得勉强;只要不存在胁迫、欺诈等情形,这种约定就是有效的。

当然是可以的。
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的规定,都是合法的,也是允许的。

只要当事人之间没有意见是完全可以的,前提是法律有规定的除外.

完全可以!!根据中国民法通则,民事行为法律不禁止就是允许。比如没有任何法律规定你可以吃饭,但是你吃饭也是合法的;没有法律规定,你可以到超市买苹果,但是你买苹果也不违法。但是,法律规定不准吃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所以你就不能吃了,否则要受处罚。
能理解吗?

连带责任可以约定吗~

  连带责任可以通过双方的约定来设立。
  连带责任分为法定连带责任和当事人约定的连带责任二种方式。
  法定连带责任是依据法律的规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如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的责任、在共同侵权时,共同侵权人对受害者承担连带责任等;约定的连带责任是法律并没有规定当事人必须承担连带责任,而是当事人自愿在合同或协议中约定彼此之间承担

连带责任是法律责任的一种,法律、行政法规都可以规定连带责任。一般情况下,在民事责任范围内,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他们的责任是连带责任还是非连带责。

连带赔偿责任怎么划分
答: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连带责任是连带债务关系中数个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形式。因此,连带责任需具备民事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即:连带责任人主观上须有过错;行为须具有违法性;须造成损害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须存在因果关系。但是,由于民事立法上允许连带责任无因设置,即当事人自行约定,所以连带责任的构成...

民事连带责任一般怎样赔偿
答:如果当事人之间有关于责任分担比例的约定,这种约定对外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得对抗第三人;2、一般连带责任和补充连带责任。这种分类主要依据的是责任人承担责任的先后顺序。一般连带责任是指各责任人之间不分主次,任何一个人都无条件对债务(或责任)承担连带责任。补充连带责任则是指连带责任人之间责任的...

连带责任是什么意思
答:一、连带责任是什么意思1、所谓连带责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并能因此引起其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属于共同责任中的一种。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十三条 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出资人权利损害法人...

连带责任的法律规定
答: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第十九条 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

请问法院判决中互负连带责任是什么意思?
答: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依连带责任产生之原因不同,可以将连带责任划分为法定连带责任和约定连带责任。约定连带责任是依照当事人之间事先的相互约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法定连带责任是指根据法律...

连带责任的法定情形
答:由于连带责任后果较严重,人民法院在认定当事人是否承担连带责任时应当慎重,凡法律无明文规定或当事人之间无明确约定的,一般不能判由当事人承担连带责任。除了当事人之间的有效约定外,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对连带责任的适用条件分别作了规定,这些规定是人民法院在审判实践中认定当事人是否承担连事责任的...

共同借款人是否承担连带
答:建议共同借款人在签署合同时详细约定借款额度、承担债务份额和连带责任等,并与银行保持沟通协商,以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实现债权的方式和期限;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违法或者违反强制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两人以上如何承担责任
答: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实际承担责任超过自己责任份额的连带责任人,有权向其他连带责任人追偿。 连带责任,由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 释义: 连带责任作为一个复合词组,其中心词在“责任”二字。“连带”作为限制词置于其前,即强调了这种责任的...

保证人为两人以上的,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责任。( )
答: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民法典》第六百八十八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和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什么案件适用连带责任
答:连带责任的规定,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由于连带责任后果较严重,人民法院在认定当事人是否承担连带责任时应当慎重,凡法律无明文规定或当事人之间无明确约定的,一般不能判由当事人承担连带责任。本文试结合现行有关法律、司法解释中对连带责任的规定,谈谈对连带责任的认定及处理。一、连带责任的认定 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