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战的问题? 关于二战的问题?

作者&投稿:柴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Webley & Scott 左轮手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45英寸(11.4mm)
弹夹:7发
该枪经过多年的研制,在二战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这和Lee Enfield 4型步枪的情况差不多。早在1904年,就发展了一种.455口径的全自动手枪,但此枪的尺寸、后座力和易卡壳等原因使英军没有采用。此后,开始研制.45口径的半自动手枪。

Lee Enfield 4型步枪:
工作方式:非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10发
Lee Enfield 4型步枪是在对非自动步枪经过30年以上的精心改进的基础上研制的。该枪的原型是詹姆斯.李(苏格兰人,后移民美国)研制的1895式步枪。1895式步枪发射6毫米高速弹,但它的笔直拉动的枪栓在战斗中证明是很不方便的。
1907年,带短弹仓的Lee Enfield(SMLE) II型步枪被引进英国,几年后Lee Enfield III型随着出现。这些步枪都使用了一种转动工作的枪栓,而不是笔直的。这种方式能使一名训练有素的士兵以每分钟15发的速度射击。在一战中,这些步枪成为英国步兵的制式武器。
在对SMLE设计进一步简化的基础上,在1928年,诞生了Lee Enfield 4型步枪。该枪直到1941年才开始大量生产,并成为英军的制式装备。

Sten 冲锋枪:
工作方式:半/全 自动
口径:.352英寸(9mm)
弹夹:32 发
射速:550发/分
在1940年,一系列的灾难都降临到了英军的头上,当时迫切需要大量的步兵武器,斯坦因冲锋枪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研制的。它设计简单、廉价、易于大量生产,虽然它没有随着英军而流行起来,但事实证明它是一种有效的武器。该枪的许多缺陷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做工粗糙使弹仓口易变形、弹仓弹簧强度不够……。不过不要指望在众多的车库和小工厂中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武器。在二战中,该枪产量超过400万支。
布朗式轻机枪:
工作方式:自动,风冷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30发
射速:500 发/分
轻机枪首次出现是在一战的后期,当时的中型机枪普遍不能随步兵冲锋,这导致了德国MG08、英国LEWIS、美国布朗宁轻机枪的出现。在30年代,LEWIS被英国版的捷克ZB26式轻机枪,即布朗式轻机枪取代。
该枪使用英国.303英寸弹药,最明显的特点是30发弯曲形弹夹从上方插入。由于它只有22.25磅重,一个人就可以使用,但通常一把枪配备两人,一人负责携带弹药和装弹。尽管它射速不高,但实战证明,它在各种环境下都有很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马克 I 型重机枪:
工作方式:自动,水冷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250发
射速:450发/分
HIRAM MAXIM原是一个美国工程师,在十九世纪80年代移民英国。1884年,MAXIM展示了他的新武器——第一个真正的机枪。以MAXIM的机枪为原型,VICKERS(一个英国武器制造商)生产了这种水冷式机枪,它成为英军在一战和二战中使用的标准中型机枪。
该枪使用了可快速更换的枪管和可容纳4公升水的钢制护套,这使它可以保持数小时连续射击,提供强大的火力。该枪性能可靠,使其得到广泛的使用。不过,和其它水冷式机枪一样,它重量过大,连三脚架在内重达38公斤;再水的重量和弹药使它很笨重,开火时移动不灵活。

二战美国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8发
简介:Garand 步枪,是美国步兵的标准配置步枪。
以它的发明者John C.Garand的名字命名。
它是第一种在战场是广泛使用的半自动步枪。尽管它在1936年就被军队采用,直到1943年一直是供应不足,但到战争结束时,它的产量却超过了4百万支。M1 步枪易于分解和清洁,它的口径、弹丸速度和半自动性能的结合提供了优于其它步枪的火力。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弹夹重新装弹很困难。

汤姆森冲锋枪
工作方式:半/全自动
口径:0.45英寸(11.4mm)
弹夹:20和30发、50发(弹鼓)
简介:JohnT.Thompson曾参与发展`03式步枪和Colt.45手枪,汤姆森冲锋枪的原型枪于1920年春天诞生,尽管它有优秀的测试参数,但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都没有采用它。汤姆森Colt公司鉴定了生产15,000支该枪的协议,即1921式。这批枪的生产一直持续到二战前夕。在1940年,美国陆军订购了20,000支该枪;在1941年,陆军追加了319,000支的定单。该枪最大的优点是可靠,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工作。
主要的缺点是太重——超过10磅,缺乏穿透力(这也是二战中所有冲锋枪的共同缺点)。
0.30英寸(7.62mm)M1919A4式重机枪,是美国军队的制式武器,也是美军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的主要重机枪之一。它是M1917Al式勃朗宁重机枪(水冷式)的改进型,其主要改进是去掉水筒,改水冷为气冷。它的一大特点就是枪管外部有一散热筒,筒上有散热孔,散热筒前旋合助退器。它发射0.30英寸(7.62m)M1式重尖弹和M2式尖弹,弹头之初速为792~823m/s,由250发弹带供弹,理论射速为450~600发/min,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54mm,枪全长为1044mm,枪管长为610mm,瞄准基线长为353mm,枪身重为14.1kg,枪架重为6.36kg,枪全重为20. 46kg,枪架高低射界为-45°~+ 27°,枪架方向射界为360°。
0.30英寸(7.62mm)M1919A6式重机枪,此枪是M1919A4式的改进型,由美国的柯尔特武器公司制造,它是美军使用的主要机枪之一。此枪的构造和M1919A4式基本上相同。两种机枪相比,M1919A6式比M1919A4式重量要轻,这样增加了机动能力,在散热筒前增加了两脚架,增加了鱼尾形的枪托,这样可以兼作轻机枪用。它发射0.30英寸(7.62mm)M1式重尖弹和M2式尖弹,弹头之初速为792~823m/s,由100或250发布弹带供弹,膛线右旋4条,缠距为254mm,枪全长为1346mm,枪管长为610mm,枪身重为14.7kg,理论射速为400~500发/min。
二战德国
毛瑟卡宾98K步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0.312英寸(7.92mm)
弹夹:5发
简介:在1935年德国正式采用短卡宾98式(Karabiner 98 kurz), 一直沿用到二次大战之后,为德国的主力步枪。 其间经过多次设计更改, 大多是为了易于生产, 例如枪托底部在1944年改为罩杯式冲压组件,前护箍由切削件改为点焊, 弹仓底部及护弓也改成冲压钢板。 一般而言, 1944年之后的98k,因为战争情势的转变, 制造品质也每况愈下。 后期的一些步枪, 连刺刀座都省略了。
98k的特徵, 除了标准毛瑟的刺刀座, 叶片保险, 分岔左枪栓闭锁榫和弹壳片外,还有在左侧的枪背带, 准星护罩, 下弯拉柄, 枪托在拉柄头位置有对应凹槽,枪托中间有供分解撞针用的金属洞等。
毛瑟卡98K,一直是二战德军所有地面部队士兵的标准装备,榴弹发射器和刺刀可装在枪口
这种枪比较常见,可是在性能上比不上美国的M1

MG42式轻/重机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风冷式
口径:0.312英寸(7.92mm)
弹夹容量:50/250 发
射击速度:1500发/分
简介:MG-34改良的型号,是世界上最好的轻机枪之一,它的变形枪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射速高使它成为很具威胁的武器;那些面对过它冰雹般打来的子弹的人,都会对那“撕裂油布”一样的声音留
下深刻的印象。它的枪管可快速更换;枪身使用冲压铸件,利于批量生产。该枪非常可靠,而且使用广泛,可以配备两脚支架、三脚支架等,并大量取代应用广泛的MG34轻机枪。但由于它的方形枪管,
使它不适于作为坦克的辅助武器。该枪的突击型配有75发的圆形弹鼓。由于原型枪的设计非常成功,所以直到50年代才出现它的改进型。
MP38/40,每弹闸30发子弹,可折叠的外形,开发的初衷是为了提供给战车和潜艇乘员使用,随着量产型的增加,逐渐分配到部队小队长或SS突击小队人员中。
产量比较高,性能可靠,不过弹夹一次只能装32发,比不上红魔的PPS-43
MP40冲锋枪,及其原型MP38冲锋枪,是具有冲锋枪特点的第一种冲锋枪。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队使用最广泛、性能最优良的冲锋枪。在1940年至1944年间,共生产了1,037,400余支MP40冲锋枪。
MP44突击步枪——由STG44和MP40改进而成,做辅助机枪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德国陆军设计师路易斯·施迈瑟开始研究利用短药筒的全自动步枪。实验证明普通的步枪弹药对自动步枪来说威力过大,使其在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此后,自动步枪一直使用短药筒弹药,并且开始取代普通步枪、轻机枪。施迈瑟设计的原型枪MP43非常成功。1944年,该枪定名为MP44型,一年后改称突击步枪。目前可找到的资料显示1945年的阿登战役中德军士兵第一次使用了该枪,MP44给它的敌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联很快就生产出了他们自己的改进版MP44——闻名世界的AK47突击步枪
性能数据

MP43/44式
口径:7.92mm
初速:500m/s
有效射程:500m
枪口动能:1666J
理论射速:500发/min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机偏转式
发射方式:单发、连发
供弹方式: 弹匣 弹匣 弹匣
容弹量:30发
全枪长:940mm
枪管长:419mm
膛线:4条右旋,缠距254mm
全枪质量(不含弹匣)5.1kg
瞄准装置
准星:球形,带护圈 觇孔式
配用弹种 7.92×33,mm枪弹

毛瑟卡宾98K步枪
GEWEHR 1943式半自动步枪
GEWEHR 1943式半自动步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7.92mm
弹夹:两个5发弹仓
几乎每一种武器德国都生产出了世界一流的产品,但在半自动步枪上他们始终不如美国的M1型步枪。该枪在性能上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可靠性也不太好,所以始终没能取代毛瑟1898式步枪。

1911式点45口径勃郎宁手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0.45英寸(11.4mm)弹夹:7发
简介:由John M.Browning发明,是二战时期最著名的美国手枪。在西美战争期间,美军普遍反映小口径的左轮手枪威力不足,军队急需一种有较大威力的大口径手枪。在这种需求下,1911式.45口径勃郎宁手枪诞生了。Colt和Springfield兵工厂在1911—1915年间生产这种手枪,到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60%在法国的美军士兵都配备了它。一战后,又在扳机、撞针、握把和结构上对它进行了改进,主要是使它更轻便。在二战期间,它只配备给军官和班长,并不是美军步兵的制式武器。但是禁止士兵配备手枪的条例被扔到了一边,在前线许多士兵都拥有一把1911式手枪。它被认为是最后可以依*的武器,尽管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有更有效的武器可用,但没有人会否认它所带来的安全的感觉。直到1984年,它仍然是标准的美军随身武器。

M1 加兰德步枪。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30英寸(7.62mm)
弹夹:8发
简介:M1 步枪,又称Garand 步枪,是美国步兵的标准配置步枪。
以它的发明者John C.Garand的名字命名。
它是第一种在战场是广泛使用的半自动步枪。尽管它在1936年就被军队采用,直到1943年一直是供应不足,但到战争结束时,它的产量却超过了4百万支。M1 步枪易于分解和清洁,它的口径、弹丸速度和半自动性能的结合提供了优于其它步枪的火力。它唯一的缺点就是弹夹重新装弹很困难。

毛瑟卡宾98K
工作方式:半自动
口径:0.312英寸(7.92mm)
弹夹:5发
简介:二战德军所有地面部队士兵的标准装备,
榴弹发射器和刺刀可装在枪口。毛瑟1898式步枪是二十世纪初大多数步枪的原型,包括美国的SPRINGFIELD
1903式步枪。它使用的7.92mm毛瑟弹,从1888年开始生产一直到今天仍在使用。该枪性能优越、工作非常可*,
它和它的变形枪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被德军广泛用。98K型卡宾枪比标准的98式短6英寸。

MG42式轻/重机枪
工作方式:全自动,风冷式
口径:0.312英寸(7.92mm)
弹夹容量:50/250 发
射击速度:1500发/分
简介:MG-34改良的型号,是世界上最好的轻机枪之一,它的变形枪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射速高使它成为很具威胁的武器;那些面对过它冰雹般打来的子弹的人,都会对那“撕裂油布”一样的声音留
下深刻的印象。它的枪管可快速更换;枪身使用冲压铸件,利于批量生产。该枪非常可*,而且使用广泛,可以配备两脚支架、三脚支架等,并大量取代应用广泛的MG34轻机枪。但由于它的方形枪管,
使它不适于作为坦克的辅助武器。该枪的突击型配有75发的圆形弹鼓。由于原型枪的设计非常成功,所以直到50年代才出现它的改进型。

步枪:毛瑟98(7.92毫米)对三八大盖(6.5毫米)
冲锋枪:MP40对100式(没见过)
突击步枪:STG44对(日本没有)
机枪:MG42通用机枪(与现代机枪比毫不逊色 7.92毫米)对歪把子(最可笑的机枪,用漏斗装子弹,6.5毫米)
日本轻机枪。1922年(即大正11年)制成,故名。枪长1.1 米,全
重加。2 公斤,口径6.5 毫米,射速每分钟500 发,弹匣可装弹30发,
弹药可与三八式步枪通用。射程较远,精度较高,但易出故障,装弹较费力。需要一个人打,一个人往漏斗里塞子弹。
用于侵华战争,因其枪托弧形折向一侧,故中国称之为“歪把子机枪”。1939年在
其基础上改进为九九式机枪(该年为日皇纪元2599年故名),口径为7.7 毫米,但
因生产能力不足,装备不多。
附2:德国MG42通用机枪资料
口径----7.92mm
初速----755m/s
理论射速----1200发/min
自动方式----枪管短后坐式
闭锁方式----中间零件(滚柱)式
发射方式----连发 二战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 -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却加入到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作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二战中德国出了不少好武器,象虎式豹式坦克,P40P38冲锋枪,V1V2飞弹,BF109战斗机,ME262喷气战斗机,多拉卡尔大炮等都是精品。精度好威力大,性能可靠,缺点就是质量好了产量却始终上不去。虎式坦克的最高月产量不到100,ME262喷气战斗机性能非常优异,据说在空中只被击落过一架,但是只造了几百架。相反,苏联的东西性能虽有差距,但是产量惊人,T34坦克整个二战中造了十万零三千四百辆,波波沙冲锋枪制造了八百万支,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超过三十万门,巨大的数量优势弥补了性能上的不足。
二战期间的6年间,世界各国共生产并装备了约29万辆坦克 。
很多,撒哈拉以南的大部分国家,南美国家,欧洲的有如下:
爱尔兰:其政府倾向于轴心国,拒绝英国使用基地的要求,但有一些爱尔兰人在英军中服役,另外北爱的首府贝尔法斯特遭德国轰炸后,爱尔兰曾出手救援。
瑞士联邦:其采用武装中立,瑞士空军在整个二战中击落了30架越境的德国飞机和数量不详的同盟国飞机,虽然看起来它是比较中立的,但它在二战中对德国起的作用相当的惊人,说它是德国最有力的盟友一点也不过分。
圣马力诺共和国:来自圣马力诺的志愿者曾在意大利军队中参战。并有一次被皇家空军空袭的纪录。这次空袭造成了约60人死亡。二战期间,圣马力诺收容了十万名难民,而她本身的人口只有一万五千。而在1944年9月21日,圣马力诺对轴心国宣战。做为一个这样的国家,它的表现的确让人佩服。
列支敦士登公国:列支敦士登在1868年就宣布解散军队,最后一名士兵死于1905年,这种国家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葡萄牙:葡萄牙从19世纪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起就一直是英国的附庸国,希特勒曾经有入侵葡萄牙的打算,但后来还是作罢。其独裁者萨拉查博士让葡萄牙长期处于中立状态,在双方中左右逢源,狠狠地赚了一笔。葡萄牙曾派出500人的绿色师团参加对苏作战,原因没人知道。二战中后期,在英美压力下,同意亚速尔群岛为盟军使用,这是个典型的墙头草。
瑞典王国:这个国家的表现的确不错,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德国没兴趣去占领它,它却能通过铁砂出口收入颇丰。但是一直在做提防德国入侵的准备。丹麦和挪威的抵抗运动以瑞典为后方基地。其福博斯公司生产的火炮在二战中打下了不小的名气。而且瑞典还营救了大量的犹太人,瑞典在匈牙利的特使瓦伦堡解救了近13万名犹太人!可他本人却在被苏军俘虏后被押到莫斯科秘密杀害,理由是他的家族控制的福博斯公司曾为德国生产军火!
西班牙:老谋深算的佛朗哥一直在左右摇摆,但德国在英伦空战中的失败使他终于把持住了。在二战中利用自己有利的地理位置大做买卖,给双方出口钨是西班牙最大的收入,从盟国方面进口粮食和石油(其中不少加价卖给了德国……)西班牙在45年4月11日与日本断交。至于西班牙的蓝色师团名气倒不小,但我实在找不到他们的战斗记录。
土耳其:凯末尔死后土耳其的内部是相当的混乱,但还是保持住了中立,其中首相格拉乔卢曾经在42年发表支持轴心国的言论,鼓吹希特勒消灭俄罗斯是伟大的功绩,并且集结26个师在土苏边境对苏联造成了压力,介于这两国在历史上是世仇,这点行动是很正常的。土耳其还是德国唯一的铬来源,摇摆不定的土耳其人在45年二月才对德国宣战,考虑到圣马力诺这种国家都载4年对德宣战,只能说凯末尔的脸都被这帮家伙丢光了。
梵蒂冈教皇国:中立国,但其在帮助纳彩战犯出逃的事情上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不过罗马教廷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马耳他骑士团:十字军时代的产物,1099年独立并有主权的特殊团体,据说现在花五万美圆就可以在那里买个骑士头衔,谁钱多烧的可以去过把瘾。中立国。
安道尔公国:中立国,由法国和西班牙共同管理。
坦克:虎王(让同盟国闻风丧胆 88毫米炮)对杂牌坦克(多为37毫米炮,两颗手雷解决)
飞机(战斗机):ME262(喷气式飞机,挂有空对空导弹)对零式
海军:U艇(也是令盟军闻风丧胆)对大和号(被潜艇干掉了)
单兵反坦克武器:铁拳火箭(击穿250毫米优质钢装甲)对(日本没有)
主要作战方式:坦克冲锋,闪击战,步兵持冲锋枪冲锋 对 拚刺刀
第1节 德国1号轻型坦克 第2节 德国2号轻型坦克 第3节 德国3号中型坦克 第4节 德国4号中型坦克
第5节 德国黑豹式中型坦克 第6节 德国虎式重型坦克 第7节 苏联T-34中型坦克 第8节 苏联IS系列重型坦克
第9节 美国M-4中型坦克 第10节 日本“坦克” 第11节 英国各型坦克 第12节 美国其他坦克
第13节 美国坦克歼击车 第14节 苏联其他坦克 第15节 苏联突击炮 第16节 德国坦克歼击车
第17节 德国其他坦克 第18节 法国坦克 第19节 意大利M系列坦克 第20节 瑞典Mtrv M-42中型坦克
第21节 完结篇

二战舰船
第1节 美国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第2节 美国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第3节 英国战列舰 第4节 德国俾斯麦级战列舰
第5节 法国黎塞留级战列舰 第6节 日本大和级战列舰 第7节 英国战列巡洋舰 第8节 日本金刚级战列巡洋舰
第9节 德国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 第10节 美国依阿华级战列舰 第11节 日本其他战列舰 第12节 日本航母
第13节 日本巡洋舰(1) 第14节 日本巡洋舰(2) 第15节 英国南安普敦级巡洋舰 第16节 意大利维内托级战列舰
第17节 美国重型巡洋舰 第18节 美国轻型巡洋舰 第19节 美国约克城级航空母舰 第20节 美国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
第21节 日本驱逐舰 第22节 美国其他战列舰 第23节 中国宁海级轻型巡洋舰 第24节 意大利其他战列舰
第25节 日本伊-400潜水航母 第26节 英国战斗级驱逐舰

二战飞机
第1节 德国JU-87轰炸机 第2节 梅塞施米特 Me-109战斗机 第3节 福克 FW-190战斗机 第4节 梅塞施米特 Me-262战斗机
第5节 德国其他飞机 第6节 苏联伊尔-2攻击机 第7节 日本零式战斗机 第8节 日本其他飞机
第9节 英国飓风式战斗机 第10节 英国喷火式战斗机 第10节 波音 P-26“玩具枪”战斗机 第11节 美国P-38战斗机
第12节 美国P-39战斗机 第13节 美国P-40战斗机 第14节 美国P-47战斗机 第15节 美国P-51战斗机
第16节 苏联米格-3战斗机 第17节 苏联拉沃金战斗机 第18节 苏联雅克-2/4系列轰炸机 第19节 英国剑鱼式攻击机
第20节 美国B-17轰炸机 第21节 美国B-29轰炸机 第22节 德国HE-112战斗机 第23节 意大利CR.25轰炸机
第24节 意大利MC.200系列战斗机 第25节 德国ME-163战斗机 第26节 法国D.520战斗机 第27节 法国MS.406战斗机
第28节 德国HE-111轰炸机 第29节 美国F-6F战斗机 第30节 P-82战斗机 第31节 美国B-32轰炸机
第32节 美国PV-1/2巡逻机 第33节 美国B-26轰炸机 第34节 瑞典SAAB-17轰炸机 第35节 瑞典SAAB-18轰炸机
第36节 德国Bv-222水上飞机

二战其他兵器
第1节 德国88毫米高射炮 第2节 德国“卡尔”600毫米自行迫击炮 第3节 轻兵器 美军篇 第4节 轻兵器 英军篇
第5节 轻兵器 德军篇 第6节 德国其他高射炮 第7节 苏联“喀秋莎”火箭炮 第8节 德国自行榴弹炮
第9节 轻兵器 日本谱

重型巡洋舰 第18节 美国轻型巡洋舰 第19节 美国约克城级航空母舰 第20节 美国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
第21节 日本驱逐舰 第22节 美国其他战列舰 第23节 中国宁海级轻型巡洋舰 第24节 意大利其他战列舰
第25节 日本伊-400潜水航母 第26节 英国战斗级驱逐舰

二战飞机
第1节 德国JU-87轰炸机 第2节 梅塞施米特 Me-109战斗机 第3节 福克 FW-190战斗机 第4节 梅塞施米特 Me-262战斗机
第5节 德国其他飞机 第6节 苏联伊尔-2攻击机 第7节 日本零式战斗机 第8节 日本其他飞机
第9节 英国飓风式战斗机 第10节 英国喷火式战斗机 第10节 波音 P-26“玩具枪”战斗机 第11节 美国P-38战斗机
第12节 美国P-39战斗机 第13节 美国P-40战斗机 第14节 美国P-47战斗机 第15节 美国P-51战斗机
第16节 苏联米格-3战斗机 第17节 苏联拉沃金战斗机 第18节 苏联雅克-2/4系列轰炸机 第19节 英国剑鱼式攻击机
第20节 美国B-17轰炸机 第21节 美国B-29轰炸机 第22节 德国HE-112战斗机 第23节 意大利CR.25轰炸机
第24节 意大利MC.200系列战斗机 第25节 德国ME-163战斗机 第26节 法国D.520战斗机 第27节 法国MS.406战斗机
第28节 德国HE-111轰炸机 第29节 美国F-6F战斗机 第30节 P-82战斗机 第31节 美国B-32轰炸机
第32节 美国PV-1/2巡逻机 第33节 美国B-26轰炸机 第34节 瑞典SAAB-17轰炸机 第35节 瑞典SAAB-18轰炸机

二战中德国出了不少好武器,象虎式豹式坦克,P40P38冲锋枪,V1V2飞弹,BF109战斗机,ME262喷气战斗机,多拉卡尔大炮等都是精品。精度好威力大,性能可靠,缺点就是质量好了产量却始终上不去。虎式坦克的最高月产量不到100,ME262喷气战斗机性能非常优异,据说在空中只被击落过一架,但是只造了几百架。相反,苏联的东西性能虽有差距,但是产量惊人,T34坦克整个二战中造了十万零三千四百辆,波波沙冲锋枪制造了八百万支,各种口径的迫击炮超过三十万门,巨大的数量优势弥补了性能上的不足。

二战期间的6年间,世界各国共生产并装备了约29万辆坦克

===================================

岁月轮回,斗转星移。几十年的世事沧桑,往日的敌人成了朋友,昔日"一个战壕的战友"又成了敌人,令人大有"30年河东,40年河西"之感。
历史就是这样翻开了一页又一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红军中的一批英美等国的坦克,成了历史的见证。

历史不会忘记这一页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苏联,用列宁同志的话说,是"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法西斯轴心国的崛起,使苏联和英国、美国等国家变成了同盟国,成了"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根据二战期间的战时租借法,苏联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中,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笔者在这里,较全面地介绍一下二战期间西方援苏坦克的史实。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驶过半个多世纪,留下来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已经泛黄。但是,在战胜德国法西斯57周年的今天,回顾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还是十分耐人寻味的。
根据史料记载,二战期间,美、英、加拿大等国向苏联提供了22800辆坦克和装甲车辆,其中的1981辆在海运途中损失掉,美英的运输舰也为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付出了装备和人员的代价。这就是战争!运抵苏联的20000多辆外国坦克装甲车辆,占到二战中红军坦克装甲车辆总数的20%。
1941年,英美启运了第一批援苏坦克,包括:487辆"范伦泰"、"提特拉奇"等英国坦克以及182辆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和M3"李"中型坦克等美国坦克。这批坦克参加了1941年12月至1942年对德军的作战。要知道,当时是苏联最困难的时期。在"巴巴罗萨"作战中,苏军损失了18000辆坦克。这批援苏坦克,数量虽然不多,但确是"雪中送炭"之举。
1942年,海运的数量更大,包括2487辆英国坦克和3023辆美国坦克。虽然当时有一部分单独用军援坦克编成的坦克部队,但是多数军援坦克是和苏制坦克混合编成的。例如,1942年,苏军第38坦克旅中,有30辆"马蒂尔达"坦克和16辆苏制T-60轻型坦克。1943年,苏联红军的坦克旅中,完全装备苏制坦克的占61%~68%,混合装备的占19%~22%,单独装备英美坦克的占10%~17%。1944年~1945年中,援苏坦克中主要是美国的M4A2"谢尔曼"中型坦克。
二战期间,援苏的卡车和军用汽车等,数量更为巨大。战争期间,苏联共生产"嘎斯"等军用汽车343624辆。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知道,解放初期街上跑的苏制"嘎斯"51汽车,用的全是木质蒙皮,钢材等作战物质的匮乏可见一斑。而美国援苏的军用汽车和卡车就有501660辆。其中包括:77972辆吉普车,151053辆一吨半军用卡车,200662辆两吨半军用卡车。在二战后期,这些军援卡车在运送作战物质和兵员方面,比苏制卡车发挥的作用更大。
在如何看待军援坦克发挥的作用上,苏联学者和英美学者有着微妙的差别,当然是在战后。苏联的史学家认为,英美援助苏联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数量上有限",质量上也不如苏联的T-34坦克。而英国的史学家则认为,由于援苏,英国军队得不到更多的坦克,况且英国的"范伦泰"和"马蒂尔达"坦克不仅远远优于大量装备的苏制T-60坦克,也比得上1942年以后装备的T-70轻型坦克。苏联学者还认为,美国的M3中型坦克"不怎么样";而美国的学者则认为,M3中型坦克在北非"干得很出色",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也比T-60和T-70轻型坦克要强得多。美国的学者更认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在性能上和T-34中型坦克不相上下,而在耐久性和可靠性上却要强于T-34中型坦克。看来各家都说"自己的西瓜最甜"。我们不想评论这一场"唇枪舌剑"的是非曲直,历史自有它公正的评价。尽管不能说援苏的外国坦克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几万辆坦克和几十万辆卡车,决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装备在关系到苏联生死存亡的战争中,同样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历史将记住这一页。

援苏坦克一瞥

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下援苏的英美坦克的有关情况。

"范伦泰"步兵坦克
它是英国援苏数量最多的一种坦克。其中,英国援苏的"范伦泰"坦克为2394辆,作为英联邦成员国的加拿大援苏的"范伦泰"坦克为1388辆。也就是说,英国生产的"范伦泰"坦克的29%援助了苏联,加拿大生产的"范伦泰"坦克几乎全部用于援苏。苏联红军往往把"范伦泰"坦克上的2磅或6磅火炮换装为76.2mm火炮,以增强火力。但是,由于"范伦泰"坦克的炮塔较小,装上76.2mm火炮后,炮塔内显得十分拥挤,这项改装不算很成功。

"马蒂尔达"步兵坦克
在援苏的英国坦克中,"马蒂尔达"仅次于"范伦泰"坦克,达1084辆。不过,"马蒂尔达"坦克的机动性较差,尤其是在冬季。红军的坦克兵不太喜欢它,主要用于支援步兵作战。

"丘吉尔"步兵坦克
英国从1942年起,援助苏联"丘吉尔"步兵坦克,总数共301辆。"丘吉尔"坦克的性能比"范伦泰"和"马蒂尔达"坦克要强得多,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有35辆"丘吉尔"坦克参加了战斗。

"提特拉奇"空降坦克
1941年,英国经伊朗向苏联提供了20辆"提特拉奇"空降坦克。由于其数量有限,仅起到宣传作用而已。

通用装甲输送车
援苏的通用装甲输送车共2656辆。其中,英国提供的1212辆,加拿大提供的1348辆,美国提供的96辆。由于它的履带中心距较窄,雪地行驶的性能较差,它发挥的作用不如美国军援的半履带式装甲车,一般用于输送人员和物资、侦察及战场联络。

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
美国从1941年起向苏联红军提供了1676辆M3A1"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红军的坦克兵不喜欢它的"高大的外形轮廓"和"不便使用的前机枪",但北非的英国坦克兵却视它为"沙漠情人"。它的总体性能要优于T-60/T-70轻型坦克。

M3"李"中型坦克
美国军援总数为1386辆,为M3A3型。另有以M3中型坦克为底盘的M31坦克抢救车115辆。苏联的坦克兵不喜欢它那高大的外形轮廓,常常谑称为"6个坦克兵的活棺材"。

M4A2"谢尔曼"中型坦克
它是美国援苏数量最多的坦克,总数达4252辆,包括装75mm火炮和装76mm火炮两种类型以及少量以M4中型坦克为底盘的自行炮架、坦克歼击车等。应当说,在二战的最后阶段,苏军的"谢尔曼"坦克和T-34坦克一道,在向德国老巢的进军中,还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半履带式输送车
美国援苏的半履带式输送车包括M2/M3/M5/M9装甲输送车和M15A1、M17多管迫击炮车,共2278辆。由于半履带式装甲车的越野性能和通行性能远优于轮式车辆,这些半履带式装甲车在苏德战场上获得广泛应用。苏联人还将M3半履带式装甲车加上Su-57火炮,改装成T-48坦克歼击车,用来对付德军的轻型装甲车辆。

M3A1侦察车
这是一种4×4的小型侦察车。美国援苏的M3A1侦察车共3340辆。作为侦察、警戒、指挥和通信联络用的小型侦察车辆,它是苏制BA-64装甲车的重要补充。
回眸半个多世纪前的历史事件,援苏坦克,易北河会师,雅尔塔会议、波斯坦公告......,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http://www.e-zine.com.cn/dayall.asp
右栏分类对比查询

二战轻型坦克 二战中型坦克
二战重型坦克 二战坦克杀手
二战自行火炮 二战装甲车辆

中国和朝鲜当然主要是对付日本啦
美国 英国 苏联 法国主要对付德国
美国 英国 苏联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支援了中国和朝鲜的对日作战上
中国的损失主要是东北一带和南方经济区域
美国 不用说了 他们不会丢失多少利益的 美国人狡猾嫉了 只有珍珠港吧
英国 就是纳粹对英国本土首都伦敦的空中打击
苏联 斯大林格勒 莫斯科 这两个地方都被纳粹打得可怜极了 差点被灭了
法国 更不用说啦 几乎全盘覆没 还好有最后的盟军诺曼底登陆 要不然可能不会那么快得到自由吧
德国 主要就是柏林 柏林这座城市几乎被打平了 卡秋纱把柏林打成蜂窝了
日本 哈哈 最严重的就是日本了 两颗原子弹够得它们受的了(注意!在此用"它"字表示日本人 表达了本人对日本人的强烈不满 他们现在在和我们搞好关系 看见我们强大了呗)
好了 问题全部基本上答完了 虽没有第一个兄弟那么多
!!!!!!!!!!!!!!!!!
但是 我这坚决是原创的 我自己打的
我无所谓 凭良心挂红灯 你爱给分就给吧 不给算
好了 我的事做完了
8 偶睡觉克了

中朝以敌后游击为主;中国国民党政府进行过几次大的战役,但败多胜少.
二战后,德国、日本经济几乎完全瘫痪,英法经济也严重破坏,起码倒退了几十年.

关于二战的问题~

个人认为,不会

首先,德国已经处在了两线受敌的窘境,苏联已经耗去了德国的大量有生力量
第二,美国的参战,是二战的一个关键因素,虽然美国的军事实力在当时并不像现在这样强大,但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战斗力显而易见
第三,法西斯国家的国力明显弱于反法联盟,闪电战是德国唯一的出路,一旦陷入僵持阶段,德国的国力是不足以支撑长期战争的
第四,此时的反法联盟已经团结为一个整体,德国在二战之初之所以猖獗,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英法德绥靖政策

诺曼底登陆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即时是登陆失败,也不过是让法西斯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而已

1、宗教仇恨
犹太王国被灭后的犹太人一直处于流离失所的境地。在西方的文化中,犹太人一直被排斥。受基督教影响的西方人一直认为是犹太人害死了耶稣,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绝多大数人在宗教情感上对犹太人是仇视的。
德国人和犹太人都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犹太人自称是“上帝的选民”,而德国人领导欧洲长达好几个世纪,曾经建立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成为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世俗元首。
德国人一直有着领导欧洲的欲望,对同样自命不凡的犹太人自然是厌恶的。信仰和文化的差异注定了两个民族不能相容。
2、奇特的思维方式
在1929年,整个欧洲面临经济大萧条,德国也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当时德国国内有钱的犹太商人却不远帮助国家共渡经济危机,甚至在牛奶供不应求时,宁愿将牛奶倒掉也不愿意降价出售给穷人。这些举动使得德国政府和民间都对犹太人感到仇恨。
3、经济危机的激发
在面对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德国普遍产生了对富商犹太人的仇恨。在希特勒上位后,借助社会对犹太人的不满,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的民族,犹太人是劣等民族。
同时希特勒对种族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曲解,一方面对人种著作断章取义的截取拼凑,编织成种族优劣的理论。另一方面,利用国内对犹太人的不满和宗教敌视,鼓吹“犹太瘟疫”的谬论。
扩展资料:
战后德国的赎罪——华沙之跪
华沙之跪发生在1970年12月7日,指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下跪一事。当天西德与波兰签订了华沙条约。 勃兰特在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后,突然自发下跪并且为在纳粹德国侵略期间被杀害的死难者默哀。
在此,勃兰特总理为德国战后历史上写下了极其重要的一章。“华沙之跪”也成为联邦政府与东欧重归于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并为联邦德国在1973年9月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

二战的问题。
答:首先,潜艇出远海作战是需要有后勤保障的。当年的德国潜艇也不例外。但这曾使当时的德国海军头头们大伤脑筋。原因:1)德国在海外没有海军基地。2)即便能利用法国的几个港口,但当其远离大西洋作战后,海上补给就是问题。3)当时的德国潜艇经常执行比设计航程更远的距离的任务,这就需要增加油料补给...

关于二战的疑问
答:而如果作射击准备,手指必须放在扳机上,这就造成了两个严重问题,一,只要双方武器一相交磕碰,就会走火,二,手指不能全力握枪,影响了持枪姿态,拼杀中使不上全力。另外,三八式步枪太长,转动枪口瞄准对方的力距也长,如果对方不是出现在正前方,转动枪口的时间太长,可能枪口还未到位,自己已经被刺倒...

问几个关于二战的几个小问题
答:一 关于诺曼底登陆的 1、使用军舰攻击了,并且效果不错,但是并不能摧毁所有工事,特别是一些比较隐蔽的工事,导致登陆部队在这些地段损失。2、障碍物可以阻止登陆艇抢滩、也可以阻止水陆装甲车、 坦克上岸难度,这些障碍物体积并不很大,作为掩体用处不大 二 关于坦克的 坦克四面封闭可以通过潜望镜观察外面...

二战的问题
答:其他类似问题 2012-04-21 关于二战的问题 10 2018-09-01 二战的问题 2010-07-24 关于二战的问题 3 2010-06-17 关于二战中的问题 2006-04-08 二战的问题。 2009-01-27 二战的问题 2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你能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失眠吗? 为什么立遗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同样睡8...

二战的历史问题
答:首先看是被苏联军队俘虏还是英美军队。刚开始如果被苏联俘虏的党卫军基本直接枪毙,到后来认定该支部队或该人在战争中参与过屠杀苏联人民的行动也直接枪毙,情节较轻的流放西伯利亚劳动营或到被德军破坏的苏联城市参与废墟清理与重建,待遇极差,战后死在苏联的德军战俘不计其数,苏联人也是以牙还牙(党卫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哪些
答:2. 中东问题:二战后,中东发现了数以亿计的原油,让本来只是战略要地的中东成了一切冲突的直接来源,比如美国利用中东石油,打压苏联原油出口,这是苏联经济恶化的最主要原因。3. 核武器问题:随着核武器的诞生,核武器问题成了国际社会最关心的问题,现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核武器的研究与制造,但都唯恐...

二战海战场面的问题。
答:水花高是因为子弹速度+飞机速度+重力加速度,作用力是很大的,入水之后,水的反作用力能够让水花飞溅。二战时期,日军没有使用氧气面罩,而是采用类似于潜水员氧气瓶式的呼吸器。而且,氧气面罩使用的时候一般都在近万米高空,在那种高度,大气压、空气密度、氧气密度都让一般人无法忍受,而且一旦发生空战,...

有关二战的问题
答:1、他们的士兵并不差。隆美尔元帅曾经说过:“意军士兵顽强勇敢,我终身不能忘记他们,只是军官很糟”。二战的东非战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斐济等英联邦国的军队屡次败于意军,在西班牙内战中,也正是意军和西班牙叛军联手将政府军击败的(德军除了空海军,陆军并未直接参战)。2、他们的...

二战的历史话题
答:二战结束尤其是1948年5月以建国以来,阿以矛盾愈演愈烈,导致后来三十多年内发生五次战争。1991年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至今,中东和谈一度取得重要进展,但和平进程一波三折,饱受冲击,巴以和谈进入21世纪后实际处于停滞和倒退状态,近期才有好转,但各个实质问题没有解决。特别是进入2005年7月,巴以双方立场没有实质改变,巴...

二战问题 专家进
答:不说中国自己的兵力,东北其实也就是20多万三四流的关东军残兵败将,打到这个份上,日本根本没有任何精锐可言了,更何况自从对美国开战后,日本在中国战场就没有任何哪怕是勉强能算精锐的部队了。但是你没有考虑战争之外的政治因素,这就是美国人深谋远虑的地方。二战没有结束之前早就布局好今后50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