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各个部位不舒服,都该按什么穴位? 按摩身体哪的穴位,缓解身体各类疼痛?

作者&投稿:望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穴位名称:复溜穴“复溜”就是让血液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
  穴位位置:在太溪穴直上二厘米处
  主治疾病:治疗瘀血和炎症效果最好,膀胱炎,阴道炎,前列腺炎,流产留下的后遗症等使用此穴均可收到最好的效果。
  针刺复溜穴滋肾阴的效果极好,所以怕热口干、夜间烦躁难眠的患者可用此穴治疗

  穴位名称:太溪穴 [ 肾经的原穴,也就是肾脏的原气居住的地方 ]
  穴位功能:太溪穴是一个大补穴,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生殖系统、肾阴不足诸证、腰痛和下肢功能不利的疾病太溪穴都能治疗。总之凡是由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痛、腰酸、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哮喘、男性性功能减退、妇女习惯性流产等刺激该穴均可达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穴位位置:位于脚内踝后三厘米凹陷中,
  主治疾病:1、对各种咽炎都有效,特别是那种常觉得咽喉干燥、肿痛,属于中医上讲“肾阴不足”原因引起的咽症。方法:可一边按揉一边做吞咽动作。因为肾经的循行经过喉咙“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2、对生殖系统的诸多疾病相当有效:如女性的月经不调,阴冷,男性的阳瘘、举而不坚等。
  原因:肾包括肾阳与肾阳,而肾阴肾阳分别是其他几脏的阴阳之本,所以肾阴肾阳为人体的阴阳之本。而太溪为肾经的原穴,所以太溪具有很好的调节人体阴阳的功能。
  3、对治疗腰痛腰酸的效果特别好,治疗时的感受:除了穴位要有酸胀感之外,还应该有麻电样的感觉向足底放散。
  4、治疗莫名的手脚冰冷也极其有效。方法是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刺激此穴,坚持一周时间就能感觉到手脚变得暖洋洋的
  5、太溪穴还能治疗各种气喘病。

  穴位名称:涌泉穴
  穴位位置:在足底,正坐或者仰卧,翘足,在足底部,当足趾向下卷时足前部的凹陷处,约相当于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2交界处。
  治疗原理:此穴能引气血下行,因此对高血压、鼻出血、头止胀痛、哮喘等气血上逆之症有特别疗效。此穴敷药的效果最好。
  主治疾病:一、口腔溃疡:用吴茱萸粉碎以后用醋调成糊状,贴在涌泉穴上,外面再用胶布固定,效果会很好。
  二、高血压,艾炙、贴敷此穴均可。如果用艾炙则每天至少要坚持一次,每次10-15分钟,炙过以后喝点温开水。如果是穴位贴敷则用鸡蛋清将打成细粉的中药调成糊状,每天睡觉前贴敷在涌泉穴上,两则的穴位交替使用。常用的药物有:桃仁、杏仁、栀子、胡椒、糯米。也可用25克吴茱萸研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两脚心涌泉。
  三、心纹痛。用指间关节或者用笔去点涌泉穴,治疗心纹痛的效果绝不逊于针炙内关穴。
  四、艾炙涌泉穴还能防治呼吸道疾患:艾炙涌泉穴20分钟,马上缓解症状,坚持一周,基本上不再复发。
  五、鼻出血则在涌泉穴上敷大蒜泥,左侧敷左脚心,右侧敷右脚心。
  按摩禁忌:稍用力此穴好痛感明显者适宜,若使很大力而痛感不显,或此穴处皮肤无弹性,一按便深陷不起的,不可用按摩法(会使肾气更加虚弱),可选用敷药法

  穴位名称:期门穴
  穴位位置:找出巨阙穴,在心窝上端,从左右肋骨相交之处起,往下二指宽处即是巨阙穴。然后,从乳头往下画一条平行线,在此线所经过的肋骨和肋骨之间,与巨阙穴同样高度上的,就是期门穴。
  主治疾病:容易疲劳、没有食欲、想吐等

  穴位名称:曲泉(合水穴)
  穴位位置:屈膝,在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中。
  穴位详解:曲指肝木(木曰曲直),泉指肾水。肝属木,肾属水,水能生木,肾为肝之母,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肝之虚症,可用曲泉补之。
  肝虚症状:肝虚则易倦乏力,肝虚则阳瘘早泄,肝虚则心恐善惊,肝虚则血亏不孕,肝虚则头胀眩晕,肝虚则眼花目涩。
  主治疾病:最善治膝关节疼痛,也是降血压的要穴,还能治疗各种温症,不论温寒、温热、风温、温毒均可选用此穴。
  肝主筋,膝为筋之府,曲泉正位于膝关节部位,所以善治。膝痛曲泉穴必痛,此穴为护膝要穴
  穴位名称:中封穴(经金穴)
  中指“中焦”(因肝在中焦位置),封指“封藏”,要封藏什么呢,当然要封人体精血,使之不致轻易耗伤。肝藏血,肾藏精,许多人长年遗精,吃诸多补肾、固涩之药而无效。原因是不知补肾亦当补肝,但自古皆言“肝不受补”。
  穴位功能:“中封”是保养人体精血之要穴,为肝经金穴,金能克木(克在此处为约束),所以此穴能够抑制肝火过旺。金有肃降之性,故此穴可能利小便。“溺窍开则精窍闭”,正是固精之妙法。
  穴位位置:在足内踝前一寸。
  主治疾病:泄肝火、固精;善治脚软无力,步履艰难之症,配合足三里,效果更佳。《医宗金鉴》“中封主治遗精病,三里合炙步履艰。”

  穴位名称:太冲(俞木穴)
  穴位位置:在行间上二寸,第一二趾骨结合部的凹陷中。
  独特功能:肝为人体异常重要的器官,而太冲官尤如保肝护肝的将军,时时保护着我们的身体,而且是有求必应。当我们感到头晕脑胀(如高血压),太冲穴会让我们神清气爽;当我们感到有气无力时(心脏供血不足),太冲穴会给我们补充气血;当我们心慌意乱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志定神安;当我们怒气冲天时,太冲穴会让我们心平气和。它不怒而威,能量无穷。
  主治疾病:治疗失眠的最佳穴位。
  也是治疗各类肝病的特效穴位。
  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
  发烧上火,太冲能去热;身体虚寒,太冲可增温;月经不调,太冲善调理;
  阳瘘遗精,太冲能改善。
  慢性肝病的调理,太冲也是首选,同时还治咳喘、感冒和各种炎症
  诸病寻它皆有效,没事常揉体自安
  特效人群:最适合那些爱生闷气、有泪往肚子里咽的人,还有那些郁闷、焦虑、忧愁难解的人。
  使用体会:揉太冲穴,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将痛点从太冲转到行间,效果会更好一些。
  案例集锦:见上文对失眼“魂不守神”的解释。
  月经不调:
  很多女性月经总是提前或者延长,老没规律,月经的颜色深红,而且莫名发热,经前几天特别烦躁不安,想发脾气。这是因为肝脏的问题,肝有热所致。治疗方法点揉太冲穴,每次3-5分钟,时间是在经期来临之前5天。
  穴位名称:行间(荥火穴)
  穴位位置:在脚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间的中央起,稍靠近大指趾侧之处,在脚的表面交接处上就是行间穴。
  主治疾病:“荥主身热”,行间属火,为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
  眼睛胀痛掐此穴尤为显效。《类经•图翼》“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
  还治心里烦热,燥咳失眠。
  因肝经环绕阴器,行间还善治生殖器的热症,如阴囊温疹、小便热痛、阴部瘙痒等。
  对痛风引起的膝踝肿痛,点掐行间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最佳方法:
  使用体会:施压,会强痛。肝硬化、脂肪肝和酒精肝则用香烟或艾柱每天炙20欠

  穴位中称:大敦(井木穴)
  穴位位置:在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一分。
  主治疾病:治疗疝气的特效穴位。《玉龙歌》“七般疝气取大敦。”《胜玉歌》“炙罢大敦除疝气。”
  疏肝理气的作用最强,善治因气郁不舒引起的妇科诸症,如闭经、痛经、崩漏,更年期综合症。
  同时也是治疗男子阳痿、尿频、尿失禁的要穴
  用指甲轻掐此穴还有通便之效
  同时,此穴还是治疗肝脏慢性病必不可少的治疗和保健要穴
  最佳方法:此穴用艾炙效果最好

这个问题很难说全面,但是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 。《健康之路》中有一个系列节目里面的专家讲解了许多的穴位的妙用。再说了,看节目中专家生动的讲解,总比在这里看文字学习容易吧。 有系列的名字被百度当作不适合的发表的文字屏蔽了,所以我发了一个截图。



告诉你个保证管用的方法,在你的后背拔罐,最好是拔血罐,主要位置是脊椎两侧

人体穴位搞笑视频



睡觉

按人体哪个穴位,人体感觉最不舒服,配图~

.....................坏孩子!

头痛——印堂穴

无论是感冒还是心烦,在你紧锁眉头时,不妨轻轻舒展开来,因为解除头痛的开关就藏在两眉之间。两眉间有个印堂穴,按摩这个位置有助于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头疼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揉这个部位2分钟左右,动作宜慢不宜快,稍微用点力,以感觉微麻、发胀为宜。一般的头痛立刻就能见效。
牙痛——合谷穴

牙痛总会让人坐卧不安,此时不妨试试身体两个止牙痛的穴位。一个在“虎口”附近,即拇指、食指合拢时肌肉的最高处。揉压虎口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需要提醒的是,孕妇不要按摩该位置,以免耗损胎气。另一个在耳朵前方,颧骨与下颌之间的凹陷处,即下关穴。牙痛时可以用手指或指关节按压这个部位,也有止痛作用。
痛经——太冲穴

痛经开关在脚背上,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凹陷处。具体按摩方法如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脚,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脚即可。
肩痛——肩井穴

揉肩除了能舒活肩部气血,还能按压肩井穴,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肩部最高处,有助于缓解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落枕等症状。具体操作方法是,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自然地搭在被按者肩部,五指用力拿捏,如果再用空心拳捶捶后背,效果会更好。需要提醒的是,按摩不要过久、用力不要过度,尤其是血压高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不可久按、重按。
心痛——内关穴

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即为心痛开关,此处也是中医所指的内关穴。若突发心绞痛,除了含服硝酸甘油外,还可以点按此处5分钟,能够活血通络,起到止痛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此法仅作辅助治疗以及急救使用,为了以防万一,发病时务必及时就诊。

人体十大养生穴位
答: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急性胃肠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时,还可以按揉天枢穴(位于肚脐旁2寸处)、大巨穴(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配合治疗。 补肾固元穴:关元。

胃不舒服按哪个穴位
答:胃不舒服可以按的穴位:1.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方,外侧凹陷处。这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可以有效地缓解胃痛和消化不适等问题。每天按揉足三里穴数次,可以缓解胃部不适。2. 中脘穴:位于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位可以缓解胃部疼痛、恶心等症状,促进消化。3. 肩井穴:位于肩膀部位,按摩此...

胃不舒服按手上哪里
答:肠胃不好,吃啥都不舒服,试一下每日捏揉下列穴道,帮你轻轻松松打胜“保胃战”。针灸理疗是中医学的一个医治方式,并且微创、实际效果还十分的好。假如胃胀痛,能够按内关穴、中脘穴等,这两个穴道全是医治胃痛的合理穴道。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正中间的部位,中脘穴在剑突下四寸的部位,另外还可以...

胃不舒服怎么按摩
答:有很多人在缓解自己胃病的时候都会采取按摩的方式,因为中医按摩的时候特别的舒服,按摩之后治疗疾病的效果也比较好,能够使我们浑身的气血通畅,对于经常感觉到胃不舒服的患者来说,可以自己在家里面进行按摩,只要掌握三个穴位就可以,那么胃不舒服该怎么按摩呢?日常养胃可以按摩这三个穴位: 1.上脘穴又称...

自己按摩三个穴位,颈椎疼痛远离你~
答:功效主治: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2、按揉秉风穴 取穴定位:在肩胛骨冈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凹陷处。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对侧食、中、无名三指按揉秉风穴2分钟,以肩背有酸胀...

脾胃为后天之本:常按4个养胃穴位,胃会舒服不少
答:胃病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大多数都是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好而导致的胃病。那么得了胃病要按摩哪些穴位能够有效改善呢?吃什么食物对胃部比较好呢?一起来看一下吧。胃部不舒服,中医有几个穴位推荐:1、按上脘穴 上脘穴处于腹部的上方,脐中直上5寸。按压上脘穴可以增加胃部的...

胃疼,胃胀,胃不适,按摩哪些穴位,比吃药还管用?
答:很多人被胃疼折磨过,引起胃疼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饿肚子、吃了辛辣刺激的食物、受凉、生气等等这些都会引起胃部不适感,轻则片刻重则痉挛,中医认为,胃气不和、疼痛是由寒邪侵入胃中,长久不散,阻滞气机引起的。那么我们在胃疼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身体的几个穴位来缓解,操作简单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内关...

推拿养生,可以在家自己推拿的穴位都有哪些?
答:还有就是自己便秘的时候,还可以刮一些自己的食指的侧面,对于缓解便秘是很有效果的,在厕所如果不舒服就可以用自己的手指刮柔一下,过段时间自己的身体就会有反映的,还有自己鼻子感冒鼻塞的话。可以按揉迎香穴,柔按一会鼻子就会通气了,就会感到很舒服的。如果自己的手指没有多大的力气的话。也可以...

急性腰痛应该按摩哪个穴位进行调理?你有什么看法?
答:三、可以按摩腰夹脊穴,这是选取的穴位的近治作用,哪不舒服就按哪。四、可以按摩委中、承山、昆仑穴,因为这几个穴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的走行经过腰背部,因此按摩这几个穴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腰痛的作用。五、腰痛的时候按很多穴位都可以起到缓解疼痛和治疗的作用,腰痛取穴位的时候可以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