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成绩好分数高是好学生论据 作文一成绩好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吗?

作者&投稿:慈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这话不能绝对地说。做学生的时候我也认为这话不对,直到当了老师,才明白了“学习好就是好学生”这话从老师的角度来说有其合理性。虽然我知道学习好并不意味着人品好,脾气好,能力强,但我也知道,成绩好的学生更能直接地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给自己最大的安慰。比如说吧,某次考试,我的一个班平均分年段里面倒数,却有一个学生考了年段第一。他让我扬眉吐气,我对他好一点,完全正常。我们是大活人,感情上总会有偏向,人之常情嘛。但对学习不好的学生我也从不歧视。曹雪芹在《红楼梦》里面提出了人的”正邪两赋“之说,我是很赞同的。没有人是应该受到歧视的。那些成绩不理想,却严格要求自己,顽强拼搏的人,一直是最受我注目的人。

  不过不被老师看重的学生有时会把老师的这种偏向性扩大化,他们会用冷漠和敌视的态度去对待老师和那个被看重的同学,而不是采取积极的行动,完善自我,展示自我。个别学生的眼中时常有嘲弄、鄙薄和冷淡,这样的人,恕我不予理睬。

成绩好就是好学生?
我们常常会混淆两个概念:好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是指那些在年级考试中排名靠前的学生,但是好学生的评判标准却不是分数。那么啥叫好学生呢?
成绩好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思想品质好、心理健康乃至人际关系都可以成为好学生的标准。甚至有人定义,一个学生重要的不是现在站在哪里,而是朝着哪个方向走,所以不管怎样,一个良性发展的学生,譬如不管成绩有多糟糕,但正在努力学习、正在努力适应周遭的环境,可以说都是一个好学生。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成绩好”这个方面。
成绩好的学生也有长短板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心理专家滕放介绍,一个孩子成绩好,代表他的智力基础比较好,学习起来不会太费劲;或者大多数这样的孩子自控力好一些,会把贪玩的时间放在学习新知识上;学习的计划性较强,可以把一阶段内的学习规划好并加以执行;对时间的安排能力比较好,能够合理的安排娱乐和学习时间;自我管理能力较强,意志品质好一些,能够经得起枯燥的长时间的学习。另外,成绩好的孩子因为总是处在鲜花和掌声之中,他的自信度要高,向上冲的劲头很足,对社会的认知也更加光明。
但是成绩好的同学往往一路上当班干部的机会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多,老师也喜欢、家长也放心,大家在他身上给予的关注度更高。人是环境的产物,在这种被格外关注的环境中,这个孩子就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性格特质。他很容易在意外界的评价,他从外界的评价中找自己在社会中和周围的人际关系中的位置和价值,而忽略了自我的内在评价标准,如果外界的言论有什么波动,他自然也会产生情绪波动了。比如一个孩子到了重点中学,他可能在小学时是第一名,但是重点中学尖子生很多,他不再优秀了,这时候他就很难找到自己的价值感了。
成绩好的同学特别容易追求完美,总是有“我是最好的”这样的心理暗示,同学也会羡慕、家长老师都会夸赞,而一旦环境把这种完美的平衡打破了,他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为了继续给自己“我是最好的”这种暗示,消极的情绪就会挤压在他的心里,久而久之,产生自我否定、贬低自己的念头。于是,各种性格上的弱点和心理疾病就凸显出来了。
成绩差的学生:我眼中的“好学生”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个中学生和小学生,他们成绩在班级里排名都不怎么样,让他们想平时班里成绩好的同学有什么特征。除却学习好、性格好、人好等正面评价外,我们归纳了以下几点负面评价:
1.自傲
自傲恐怕是很多好学生被扣上的一顶帽子,这里面或许有些误解,但是在一部分人来说,还是存在的。成绩好了,大家看他的眼睛就会充满艳羡,老师也会格外照顾,骄傲情绪不免产生,因而会出现看不起“后进”同学。另外,成绩好的学生们特别容易抱团儿,他们有自己的交流圈子,因而使得那些成绩排名较后面的学生“敬而远之”。
“我觉得你高高在上,离我很远很远。”这句话大家一定不陌生。其中一位叫高远的中学生就曾经对一位他们班的优等生如此说过,“她当时听了特惊讶,反问我她高傲吗?我说是吧,她就说那是因为我没有和她好好接触,后来我俩成了朋友。其实我觉得吧,很多是表象,有的好学生确实挺那个的,但是有的人挺好的。”
所以,对于貌似高傲的,只要多多接触和交流一定会发现对方的优点;而确实有点“看不起人”的,就应该好好反省自己。
2.承受打击能力弱
因为成绩好、平时挫折少带来的学生逆商较低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类事件屡见不鲜,最极端的莫过于自杀了。某省一个初中生,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后来班里一个同学成绩偶尔超了她一次,她就想不开,从而卧轨自杀。
专家分析,在学校中,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重点关注,从心理学上说,就造成了这一类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反省能力也相对较强,同时其逆反心理比普通学生更强烈。这种学生偶然一次受到老师很平常的口头上的教育都会引起自尊的伤害,导致过激(包括自残)的行为。
3.一旦从高点落下就不易爬起

我们往往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偶尔考个第一那么今后很可能继续考几次第一;突然掉落了几十名,那么很可能从此后一蹶不振。这种情况在成绩好的学生中更加普遍,他们的抗挫折能力较差。

当他们突然成绩一落千丈时,老师、家长都会谆谆教导,表现得无比惊慌,这无形中给他们造成了很大大的压力,当数说的次数多了,由强烈的自尊心理会转化成强烈的自卑心理或是逆反心理,可能导致行为过激、自暴自弃,尽管他们还是不愿意承认自己自卑了,但强烈的环境压力会让他们喘不透气,没有健康的心态又怎么会反败为胜呢。
4.容不得他人

这种心理可以说是妒忌、自尊、唯我独尊多种负面特质导致的结果。成绩好的同学一般在学习上遥遥领先,得到的老师、家长关注比较高,容易产生自视过高的状态。一旦周围的同学超越了自己,就很容易“气不打一处来”,看别人哪哪都不顺眼,甚至妒忌、讨厌、愤恨都涌上心头。还有就是“藏私”,为了防止别人超过自己,在同学讨论或是请教的时候还要藏着掖着,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成绩好的同学人缘很差的缘故。

一位同学爆料,她们宿舍有个女孩,讲到自己的高中生活时用了“勾心斗角”四个字。说是她的周围全是敌人,没有真心的友谊,那些同学每天都想着法子打压她,让她过的不安宁。“哪里有那么恐怖?她自己心态不正常,所以看谁都是敌人。”

5.敏感

一方面过度的自尊会变成自负,同时对周围的评价也会过分在意起来。因此,周围一有个风吹草动,在这些学生的心理都会留下很深的印痕。

另一方面,由于成绩好的学生背负了太多的期望,每个长辈都这样说:“乖孩子,将来考北大考清华考哈佛考牛津!”周围的同学也会说:“呀,这次他怎么数学错了一道题?”太多的包袱会压垮孩子们的。当孩子变得敏感而脆弱,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他肩膀上的担子太重了。

避免成绩好综合症

成绩好的孩子常常表现得很乖很上进很“强大”,但是,他们的内心也有一块柔软的一触就会疼痛的地方。家长和老师常常看到他们阳光的一面,而忽略了他们心里的阴霾。为了不出现本来成绩很好的孩子写出“生命不堪承受之重”的话语,家长和学校在孩子的教育上要多多费些思量。

滕放认为:“老师和家长必须多维的评价一个孩子,眼睛里不能只是分数。要看到孩子努力的过程,适时的鼓励,不要太在乎结果。不能给孩子太多压力,同时,也要做好孩子的心理教育,关注一下这些孩子的性格弱点、及时给与纠正。”

首先,老师和学生要正确引导学生,告诉他们成绩只是一方面。多和他们沟通交流,有意识的纠正他们比较反面的人生观,提倡奉献、关爱等,另外要注意孩子们的人际交往,尤其家长不能这样说:“某某学习不好,别和他玩。”学生自己也要和班里的学生打成一片,真心待人,脱掉有色眼镜。

其次,家长要引导学生学会考核自己。比如做一个表,让孩子自己总结自己的优点缺点,通过这种方式让他更加了解自己。家长也要多和学校、孩子的同学多多沟通,不能只看成绩单。当外界的评价不是那么强烈占据孩子的内心之后,他自己的一套自我评价体系就会生成,从而更加客观的对待自己。

再次,至于外界评价标准上,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客观态度。反馈给学生的不能只是“你很好,很优秀”之类的,还要适当的提出他的缺点。另外,不能夸大美好的一方面,客观而恰切的评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鼓励孩子做得更好。

最后,重视挫折教育和意志品质的有意识磨练。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创造机会,让一路在成绩上遥遥领先的孩子体会挫折。通过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来提高意志力和应对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经受挫折是现实社会中的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以前有本书叫《哈佛女孩刘亦婷》,里面讲述了刘亦婷的继父在大冬天通过让其双手握冰的方式锻炼其意志。家长们可以作为借鉴,不必通过如此“残酷”的方式,可以换个方法,比如敦促其每天坚持晨练等。

好成绩是由学生决定的论据~

我们常常会混淆两个概念:好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成绩好的学生是指那些在年级考试中排名靠前的学生,但是好学生的评判标准却不是分数。那么啥叫好学生呢?
成绩好是其中一个方面,另外,思想品质好、心理健康乃至人际关系都可以成为好学生的标准。甚至有人定义,一个学生重要的不是现在站在哪里,而是朝着哪个方向走,所以不管怎样,一个良性发展的学生,譬如不管成绩有多糟糕,但正在努力学习、正在努力适应周遭的环境,可以说都是一个好学生。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成绩好”这个方面。
成绩好的学生也有长短板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心理专家滕放介绍,一个孩子成绩好,代表他的智力基础比较好,学习起来不会太费劲;或者大多数这样的孩子自控力好一些,会把贪玩的时间放在学习新知识上;学习的计划性较强,可以把一阶段内的学习规划好并加以执行;对时间的安排能力比较好,能够合理的安排娱乐和学习时间;自我管理能力较强,意志品质好一些,能够经得起枯燥的长时间的学习。另外,成绩好的孩子因为总是处在鲜花和掌声之中,他的自信度要高,向上冲的劲头很足,对社会的认知也更加光明。
但是成绩好的同学往往一路上当班干部的机会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多,老师也喜欢、家长也放心,大家在他身上给予的关注度更高。人是环境的产物,在这种被格外关注的环境中,这个孩子就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性格特质。他很容易在意外界的评价,他从外界的评价中找自己在社会中和周围的人际关系中的位置和价值,而忽略了自我的内在评价标准,如果外界的言论有什么波动,他自然也会产生情绪波动了。比如一个孩子到了重点中学,他可能在小学时是第一名,但是重点中学尖子生很多,他不再优秀了,这时候他就很难找到自己的价值感了。
成绩好的同学特别容易追求完美,总是有“我是最好的”这样的心理暗示,同学也会羡慕、家长老师都会夸赞,而一旦环境把这种完美的平衡打破了,他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为了继续给自己“我是最好的”这种暗示,消极的情绪就会挤压在他的心里,久而久之,产生自我否定、贬低自己的念头。于是,各种性格上的弱点和心理疾病就凸显出来了。

作文一成绩好分数高不一定就是好学生。

好学生的标准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自主能力所谓的自助能力时刻调控的能力,可以培养的能力,包括自主预习,自主复习,自主完成作业。
二、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百分比,这种能力的不同是学生日积月累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带来。包括:单词记忆能力、课文记忆能力、笔记记忆能力、课文理解能力。
用单词记忆能力举例,比如学习10个单词能记住9个就是90%的记忆能力。通常当堂记忆能力超过80%的学生就属于学习很出色的学生了。超过60%的学生可以说是跟得上的学生。再往下就是跟不上了。
三、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并非能力。但是英语学习者来说,一个他(她)感兴趣的老师,会提高孩子的课堂吸收能力,甚至会让一个厌学的孩子改变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喜欢上英语。

语文考试应该怎么样答阅读题?和写作文
答:议论文一般常考的有:找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补充论据、议论文语言、作者写作思路等。 了解常见题型后,针对每种题型掌握答题方法,就能做好阅读题了。经常有初中、小学学生来问我,考试时,作文成绩为什么不能得满分或者更高一点分数呢?语文考试,30分满分的作文,有时候你只能得26分。50分的作文,你只得38-40分...

校园演讲比赛活动方案五篇
答:5、具有创意性,演讲结构清晰,论据充足,逻辑性强。【25】 6、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成绩为各选手最后得分。 十二、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将设定6个获奖名额,其中分别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胜奖4名。 十三、比赛程序: (1)评委及嘉宾入场;(2)主持人致辞;(3)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并介绍各...

有关高考语文写作的问题
答:这类文章写好了,一般都在50分以上。满分作文也基本上是这两种文体的。 别写小小说。因为高考阅卷很快,老师根本来不及看你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总之一句话,选讨好的问题,注意审题。2、开头和结尾这个没有办法,也不存在实用不实用。如果你指望这个都用套作,那么你不可能得到好分数。那些被大家都认为的经典的开头结尾...

GRE和托福是怎么回事?
答:GRE:最低130+130+0,最高170+170+6。4、考试内容不同 托福:新托福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阅读、听力、口试、写作。GRE:测试内容主要包括词汇、数理问题、分析和逻辑推理等。5、计分方式不同 托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重复参加考试,不受任何限制。GRE:每参加一次GRE考试,你的成绩都会记录在案...

如何锻炼创新思维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答:”而学生在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下,常偏重于逻辑思考而忽略了非逻辑思考,使本应两边转的轮子变成了一边转。香港《明报》1991年11月26日曾发表文章称这一为“创意的绊脚石”,并列举其种种表现:1、太过强调用逻辑去分析问题,只用垂直思考方法及着重语言思考。2、一开始便替问题下一个定义,往往...

创新思维与开发落地讨论题怎么做
答:但在考试教育下,许多学校里,学生表现的唯一领域就是分数,以致形成了一种习惯观点,得了好分数,就是好学生,得了坏分数,就毫无出息。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许是一些“考试高手”,但创造力、创新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未必就强。因此,高考将由主要考查学生在中学学到了什么,转向主要检验学生是否具有进入高等学校进一步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