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作者是谁? 为求一自稳,耐得半宵寒的意思

作者&投稿:集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出处】 清·顾文炜《苦吟》

【鉴赏】 只为求诗中一字一句写得更为贴切,总得忍受大半夜的寒冷,费尽心血,才有收获。这句诗描写诗人作诗的艰苦,遣词用句力求慎重贴切,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意境相似。

【原诗】 不知功到处,但觉诵来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扩展资料:

相传贾岛曾作诗:“僧推月下门”,后觉不妥,想改为“敲”。但发现两个词各有千秋,在马上捉摸不定,不慎撞入了做大官同时也是诗人的韩愈的车队里,大失礼节。最后在韩愈的点拨下,确定改为“僧敲月下门”。他又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典故,指的是吟成“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的经历。

他较为擅长五言律诗,意境多孤苦荒凉,司空图说贾岛:“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到:“元轻白俗,郊寒岛瘦。”评价他和同时代的诗人孟郊,遂成千古定评。



清代顾文炜的《苦吟》
诗文鉴赏中的诗意美

发表时间:2005-12-05 09:27:01 浏览人数:465 发布者:admin
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姚 萍
古诗文的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要达到识其“象外之象”、悟其“韵外之致”、辨其“味外之味”的最佳境界,鉴赏者需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古诗词知识积淀,方可成为古诗文的“知音”。
鉴赏,作为读者对艺术的审美活动,是应该运用形象思维,以感情的投入与感情的交流为主的。如果从纯理性的角度出发,拘泥于一隅之解,对诗文的某些意象进行科学考证、横加指责;或穿凿附会、主观片面地肢解作品,等等,那是无法把握作品的真正旨意,从而来真正获得美感的。在鉴赏中注意:
把握诗歌的思想美与情感美。相传经孔子编集整理的《尚书》曾明确倡导“诗言志”说,“志”包含着与人们的思想、抱负、志趣等心灵世界相关的一些因素。古人写诗作文是很讲究“言志”的。诗人叶燮在他的诗学专著《原诗》里说:“志高则其言洁,志大则其辞弘,志远则其旨永。如是者,其诗必传,正不必斤斤争工挫于一字一句之间。”可见,“言志”是诗歌创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如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观沧海》诗的结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赫然标明它是“咏志”的,它借助丰富的想象描绘宇宙奇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与统一中国的壮志。作品蕴含的思想美常常能使笔者强烈感受作家崇高的人格美,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周敦颐的《爱莲说》、岳飞的《小重山》、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
作品的思想美总是离不开情感的。以爱国、爱情、友谊、山水、社会、观临怀古为题材的作品“志”与“情”是相通的。19世纪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南宋时期,伟大爱国诗人陆游,他的诗文之所以能千古传诵,便是因为其中洋溢着诗人的满腔爱国激情。早年,他说“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中年,他说“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晚年,虽退居乡里,可他还表示“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只要有可能,还会意气风发地奔向战场,杀敌立功的壮志豪情,并没有半点衰减。临终时,仍关心国家、民族的生存安危,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遗嘱。“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正是这种永不衰竭的爱国热情,使陆游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在文学鉴赏过程中明白古人情趣合一的原则。在对古诗文进行审美活动时,就不至于偏离理性而一味强调形象美与情感美,或偏离情性而一味“知人论世”,单纯追求其思想美了。
领悟意境美。情景美并不等于意境美,但意境美离不开情与景,如果没有情与景的、经过了艺术加工之后的“妙合无垠”,或者说是“天衣无缝”,也就不可能升华成“意境”。而诗人常常在情与景的交融中,较好地制造出了“意境”。如晏殊的名作《浣溪沙》首先抓住眼前景物所引起的一刹那感受,抒写了一个富贵中人的惜春的愁绪,表现了因时光流逝而引起的一点伤感,既有景,又有情,然而哪句是景,哪句是情,想分辨清楚却是“雾里看花”。“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是景,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却是慨叹年华易逝的伤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重在抒情,而且情致缠绵,这种“情”又是寓于“花落去”、“燕归来”的景致之中的。“无可奈何”本是一个不可捉摸的情绪,然而一经“花落去”形象化,便给人以实感了。“似曾相识”也是一个无定准的话,然而一经“燕归来”形象化,也就很具体了。既然是“归来”,当然是“曾相识”的了。词中“夕阳”、“旧亭台”、“落花”、“乳燕”和“小园香径”,都赋予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景与情“妙合无垠”,浑然一体。但给予鉴赏者美感的,又并不仅仅是这些“主观的景”的本身,而是鉴赏者在各自心里形成的自己的“旧亭台”和自己的“小园香径”,那里似乎有落花、有乳燕;在夕阳的余晖中,似乎也滋生了一点年华流逝的伤感,又似乎有了“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这种超越于具体物象之外的感受,正是这首词情景交融构成的“意境美”。总之,诗文的意境美,既不在于语言文字本身,也不在于由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情与景的本身,而在于它是否能给鉴赏者提供广阔的艺术空间,激发鉴赏者的无限想象,让鉴赏者在似实似虚、似真似假的迷离恍惚的想象中,从而满足审美心理的需求。正如王国维所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词是如此,诗与文亦然。
体味想象美。优美的意境能诱发鉴赏者的想象;而丰富的想象力又能把鉴赏者带进超越于具体物象之外的、更广阔、更生动的艺术空间。夸张、比喻可以给予鉴赏者想象美。它可以利用作者与鉴赏者已经储存的美感经验,产生联想,从而引发新的美感。汉代民歌《长歌行》,“青青园中葵”与人似乎毫不相干,但“园中葵”只有在“阳春布德译”时,才可能“生光辉”,而一旦“秋节至”,便会“焜黄华叶衰”的情景却与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境遇相似。诗人的联想,引发了鉴赏者的想象,鉴赏者在想象中获得了美感。
古诗文中还有些以游仙形式出现的作品,这些作品把神仙世界融入瑰丽奇特的艺术境界里,引发鉴赏者想象,具有审美的张力。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奇异的幻想,把鉴赏者带到了一个神奇瑰丽的神仙世界:山林震惊了,青云在酝酿着雨,水波阴森森的直冒青烟。在闪电雷鸣中,丘峦崩摧,洞天中开,那里“浩荡不见底”,异彩缤纷,金台、银台,在日月光晖掩映下,光耀夺目。群仙以彩虹为衣,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为之驾车,纷纷会聚,列队欢迎诗人的到来,诗人似乎也飘然若仙……梦醒时分,烟散霞飞,枕席依旧,“古来万事东流水”,诗的结尾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写尽长安三年的积郁和愤慨!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既有李白长期漫游名川大山和五年长安宫廷生活储存的直接美感经验,又有他从古代神话传说、前人游记、诗篇中吸取的间接的美感经验。可以说作家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不可能缔造出富有美感的意境;鉴赏者不凭借想象和联想,就不可能进入意境,去领略那无穷的美感。
古诗文里,借物喻人、托物寄志的作品很多,《陋室铭》、《爱莲说》、《病梅馆记》、《海棠》、《石灰吟》、《山园小梅》、《朝天子•咏喇叭》、《硕鼠》等,都是“意在言外”,很容易引发鉴赏者的联想与想象,进入冥漠恍惚的境界,从而获得无穷美感。鉴赏者在联想与想象中领悟到的知识,获得的审美愉悦,比诗文本身所赋予的内涵要丰富得多。
品味含蓄美。所谓含蓄是以生动具体的画面,婉曲、概括性的语言,激发鉴赏者的想象与联想,给人一种“美常在咸、酸之外”(苏轼语)、余味无穷的美感。“用意十分”,只“下语三分”,让鉴赏者自己玩味、开掘。如画“深山藏古寺”,不画寺,只画在云雾飘渺的山林间一个老和尚在溪边汲水;画“竹锁桥边卖酒家”,只画竹丛中飘出一杆酒旗;写诗人与山村农家的情谊不说如何亲密、深厚,只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写送友,不言留连感伤,只说“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人司空图说:“不看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意思是说在字面上虽不露一点痕迹,但事物的精神实质却完全显示出来了;语句虽没有涉及自己的患难和痛苦,但忧伤的感情,仍能使人忍受不了。
一些借古喻今、托物寄意、借景抒情的作品,大都有“义生文外”的含蓄美。概括性是含蓄美的重要的审美特征。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作者并没有直接呐喊,或者一语道破主旨,而是以后两句“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地以深沉的、概括性语言暗示主题,让鉴赏者自己去品味、去思索。委婉曲折是含蓄美的又一重要的审美特征。杜甫的小诗《月夜》:“今夜 州目,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安史之乱中,杜甫流亡到 州时听到肃宗在灵武即位,便把妻儿安置在羌村。杜甫后一人北上灵武,途中,竟为叛军俘虏并被押到长安,在长安,对月怀人,浮想联翩。杜甫人在长安,即写 州月;不写自己“独看”,却写妻子闺中独看;儿女小,还不懂得挂念飘泊在外的父亲,当然只有妻子独“忆长安”了。夜深了,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可以想象,妻子在月下伫立很长时间了。什么时候才能并倚窗下帷幕“同看”呢?这首诗,写诗人独在长安,对远方妻子的怀念,但没有“一语道破”,其深情厚意,全在想象中的妻子对自己的怀念中委婉曲折地流露出来,其情真挚,其文也“巧”,正如浦起龙所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
透析语言美。刘勰在《文心雕龙•铭箴》中说:“义典则弦,文约为美。”诗文的内容如果合乎经典常道,就能弦扬光大;文辞简洁、精练,才能称得上美。古人写诗作文,很注重锤炼字句,努力做到“文约”、“辞简”。五代前蜀诗人卢延让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佳话。清人顾文炜曾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类似于“推敲”展现古代诗人苦吟炼字情景的动人故事实属不少。炼字大都是在动词上下功夫,动词能构成“动态意象”,使乎板的静态美化为动态美,从而使作品的意象更为鲜明、生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本来是个形容词,造成的意象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片静止的油绿,然而当“绿”兼有使令动词的性能后,化静为动,绘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而且视觉移感于触觉,又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似乎让鉴赏者看见了“绿”的逐渐深化的过程,整个意象也就鲜活欲飞了。杜甫的“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中的“明”字,也是由形容词锤炼成动词的,一字之炼,竟使静止的、暗淡的楼台灯火,在映入水中的残夜月色的反衬下,闪闪发亮了,诗的意象也因而更富于动态美了,残月是山顶“吐”出来的,山活了,月动了,给予鉴赏者的便是点晴欲飞的动态美了。
古诗文的语言美不仅体现在炼字琢句上,还体现在它的音乐美方面。自东汉末年建安以后,诗文辞赋都出现了一种骈偶化倾向。它讲究字句对称,要对偶成句它讲究音律,音调和谐,读起来锉锵悦耳,富有节奏感;它讲究用典,显得典重文雅,有助于读者联想。诗歌的骈化,较文、赋晚一些,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才出现讲究声、韵、调配合,用平仄、对偶造成音乐美的新诗体,史称“永明体”。后来,又进一步“格律化”,到唐初逐步形成了“五律”、“七律”这样的固定格式。汉语语音是极富音乐感的,古人写诗是很重视韵律的。诗人沈德潜说:“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有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韵脚可以连句出现,也可以隔句出现。但律诗对押韵特别严格,它要求在二、四、六、八句押韵,而且必须是平声韵,还要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邻韵也不行。韵的音色音响,与作品的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内在关系。现代声韵按照韵的音响程度把韵分为洪亮、柔和、细微三极。一般表达欢快明朗、热烈奔放的感情的诗,大都用洪亮级的韵。如杜甫的“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韵脚“裳”、“狂”、“乡”、“阳”,便是洪亮级的“阳韵”。而岳飞的《满江红》却用声调迫促低沉的细微级的韵倾吐积郁在胸中多时的、哀切沉痛的情思。《满江红》93字,上片四仄韵,“歇”、“烈”、“月”与“切”,下片五仄韵,“雪”、“灭”、“缺”,“血”、“阙”,而且都是入声韵,其音“戛然而止”,迫促激越,表达了作者“怒发冲冠”、同仇敌忾的感情。作家思想情感上的抑扬顿挫,或舒缓、或激昂,也总是离不开语言的节奏的,通过对诗文节奏的推敲,可感受抑扬有致的声韵美。
欣赏绘画美。在审美过程中,调动所有感觉器官的审美积极性,可以强化视觉形象,获得全面的、立体的、复合的美感,使鉴赏者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形象感。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的境象美丽如画卷:半夜时分,月亮已经沉落了,整个天空一片昏暗。栖宿在树上的乌鸦,也许因为“月落”受惊的缘故,发出几声啼鸣,恰巧,寒山寺那边又响起了断断续续的钟声,夜,便在这乌啼钟鸣的反衬中更静了。那红彤彤的江枫,那闪烁的渔火,又把夜反衬得更幽暗了。空中仿佛弥漫着霜华,充满着侵肌砭骨的寒意,在一幅静谧、昏暗、幽冷的深秋夜景图里,鉴赏者似乎感到他乡游子的一点淡淡的愁思。小令《天净沙•秋思》仅有寥寥的5句28字,却“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小令前三句淡淡几笔便勾勒出了一幅萧瑟苍凉的深秋风景图。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幅生动的雨后山村风习画。从色彩上写景,松翠、竹青、荷绿、明月皎洁;从细节上写村民的活动:洗衣归来的活泼的少女和借助月色下河捕鱼的渔民。王维在风景清幽、民风凉厚的自然美画卷里表现了诗人的人格美和理想中的社会美,诗中写景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有我国古典美写史上,有以委婉含蓄、清新自然、新奇工巧、典雅醇正、声韵谐和等为美的,反映了古诗文的根本的属性,是应该继承和发扬。鉴赏,尤其是对古诗文的鉴赏,需要有较丰富的审美经验和知识积累,才能达到“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效果。”一个鉴赏者,不仅要有文学的、美学的、语言学的知识,还应该有哲学的、史学的、民俗学的、心理学的,以及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知识面越广,修养越深,在审美过程中就能获得更多的深层次妙不可言的美感。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欧阳修写作,非常注意文章的平易流畅,简洁洗练。他的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开头一句仅用“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就把滁州的自然环境描绘出来了。

有一次,欧阳修和两位朋友在街上散步,看到一匹脱缰的奔马踏死一只狗。他提议,看谁能把这件事最简练地记述下来。一位朋友想了想说:“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死之。”用了12个字。另一位朋友说:“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也是12个字。欧阳修嫌他们说得不精练,只用了“逸马杀犬于道”6个字,便表达清楚了。两位朋友听了都很佩服。

欧阳修为了使文章言简意赅,常把文稿贴到卧室的墙上,反复推敲、修改。“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直到晚年,他还是这样认真写作。妻子见他为了写作时常废寝忘食,很是心疼,便劝他说:“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这样自讨苦吃呢?以你文章的水平,难道还怕那些先生骂吗?”欧阳修笑着回答说:“不是怕先生们骂,而是怕后生们笑啊!”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出处】 清·顾文炜《苦吟》
【鉴赏】 只为求诗中一字一句写得更为贴切,总得忍受大半夜的寒冷,费尽心血,才有收获。这句诗描写诗人作诗的艰苦,遣词用句力求慎重贴切,与“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意境相似。
【原诗】 不知功到处,但觉诵来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额 谁是皮日休啊 这诗是顾文炜写的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出自什么作品中~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出处】 清·顾文炜《苦吟》

【原诗】 不知功到处,但觉诵来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鉴赏】 只为求诗中一字一句写得更为贴切,总得忍受大半夜的寒冷,费尽心血,才有收获.这句诗描写诗人作诗的艰苦,遣词用句力求慎重贴切.

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

欧阳修写作,非常注意文章的平易流畅,简洁洗练。他的散文名作《醉翁亭记》,开头一句仅用“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就把滁州的自然环境描绘出来了。

有一次,欧阳修和两位朋友在街上散步,看到一匹脱缰的奔马踏死一只狗。他提议,看谁能把这件事最简练地记述下来。一位朋友想了想说:“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死之。”用了12个字。另一位朋友说:“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也是12个字。欧阳修嫌他们说得不精练,只用了“逸马杀犬于道”6个字,便表达清楚了。两位朋友听了都很佩服。

欧阳修为了使文章言简意赅,常把文稿贴到卧室的墙上,反复推敲、修改。“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直到晚年,他还是这样认真写作。妻子见他为了写作时常废寝忘食,很是心疼,便劝他说:“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这样自讨苦吃呢?以你文章的水平,难道还怕那些先生骂吗?”欧阳修笑着回答说:“不是怕先生们骂,而是怕后生们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