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被蒙古族统治的,为什么他们的衣服也叫汉服? 中国汉服发展历史?

作者&投稿:桐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服装服饰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元太祖成吉思汗自1206年建汗国,灭西夏、金之后,其民族组成主要以蒙古族为主。元代由于民族矛盾比较尖锐,长期处于战乱状态,纺织业、手工业遭到很大破坏。宫中服制长期延用宋式,直到1321年元英宗时期才参照古制,制定了天子和百官的上衣连下裳、上紧下短,并在腰间加襞积,肩背挂大珠的“质孙服”制,汉人称“一色衣”或“质孙服”。这是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服制。

“质孙”为蒙语音译,意思为“单色衣”,在元代大宴活动中,天子百官要穿统一颜色的服装,也就是穿“质孙服”。“质孙服”,其形为袍袄状,与汉族深衣相近,元代服装,都以以长袍为主。官员和士庶的日常服装多为窄袖长袍。

《元史·舆服志》有:“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廷大宴则服之。冬夏之服不同,然无定制。凡勋戚大臣近侍,赐则服之,下至于乐工卫士,皆有其服。精粗之制,上下之别,虽不同,总谓之质孙云”。据载,天子的质孙服款式繁多,冬服有十一种,夏服有十五种“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元代存在时间短且社会动荡,大致来说,该时期汉族和蒙古族服饰存在一个互相融合的过程,服饰风格基本介乎于明代服饰和蒙古服饰之间,我在百度搜了一搜,下图是一位元代画家赵孟頫的自画像,戴着一顶蒙古风浓郁的帽子,穿着一件褡护。可以见得,一定程度上受了蒙古服饰影响的元代汉族服饰被明代继承了下来,并且进一步发展,同时明代也主动复原了一些唐宋服饰,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系列明制汉服。

元朝虽然是被少数民族(蒙古族)统治的,不过当时民间各穿各的,蒙古服饰汉化、汉族服饰也蒙化,两者交融发展,另外当时,官方祭祀、朝会等正式场合用的都是汉服,所以在元朝,汉服文化并没有消失,而是结合时代在发展。而到了清朝,由于统治者实行的制度是禁止汉服,人们逐渐穿满清规定的马褂、长袍等,汉服在长时间的压制下逐渐消失,只存在于一些边远地区。

元朝统治时期,汉族人仍穿汉服,蒙古族穿他们本族的服饰,统治者没有像满清统治者那样采取“剃发易服”这种极端民族压迫政策。因为他们是东夷 首领 炎帝 后嗣 匈奴人(史记有记载)的后代,几千年来,和汉人的服饰大致相同。直到清朝,才受影响变成今天的盘扣样式。(清朝以前,华夏各民族服饰都承袭周朝服章制度,清以后迫于形势,改了服制,但今天仍有很民族多保留汉服式样)

元朝是中国一个特殊的朝代,这是中国第一次被异族统治,野蛮征服了文明,从此中国的民族性格再也回不到之前了……元朝的国号取自《易经》“乾元”之意。有的人也许会有疑问,因为作为另外一个异族统治的清朝却是要求剃发易服的,而元朝却是把中国人分成好几个等级,不过,其实在南宋灭亡之后,蒙古皇帝就采用汉服了

汉服的历史~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



据《史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



清朝初年,满族统治者执行“剃发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着汉服、蓄长发。从此汉服渐渐从人民生活中消失。由于清廷“十从十不从”政策,汉服并没有完全消失,人们仍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侣服饰就保留了下来。



汉服历史悠久、款式众多,历朝历代皆有自己的特点,但主要特征不变,以“交领右衽”、“褒衣宽袖”、“系带隐扣”等独特服饰结构而闻名,带着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格。大家都知道汉服衣冠华美,但是否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呢?下面记录的是从秦汉时期到明末时期汉服的演变图。



上古时期



中国传统古籍的观点一般认为,华夏衣裳为距今约五千年的黄帝所制或黄帝时期所制。例如,汉代《世本》记载:黄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辞》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之妻嫘祖养蚕制丝,以作衣裳。



考古发现则证实,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陕西临潼白家村遗址中都发现骨针、纺轮,说明当时人们已会纺布制衣。到了约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不但大量发现纺轮,还在陶器上发现大量布纹的印痕。同时期遗址中还发现了苎麻、蚕茧,说明此时已经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用苎麻织成的麻布和饲蚕得到的丝纺来做衣服,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只是此时期的服装实物,在考古发掘中至今尚未发现。



夏商西周时期





这一时期的服装继承了上古时期的特征,并且已有充分的实物可证实汉服的基本特征已在此时确定:交领、右衽、系带为最基本的典型特征,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样。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种字形中,很常见的一种字形的“衣”字即为交领右衽上衣的形象。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着此种特点的服装,该玉人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饰造型。与交领、右衽、系带的上衣相配的下装是“裳”。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基本的式样,至今汉语仍然用“衣裳”这两个字作为服装的统称。



秦汉时期



秦汉服装基本沿袭战国时期,仍然以深衣为主,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男女均可穿着。



秦汉时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其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由于汉代内衣的改进,曲裾绕襟深衣已属多余,所以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妇女有所减少,但并没有消失,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


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汉朝时期,中国的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荣、强大,汉族由此而得名。此时期的服饰礼仪制度也极大完备,并由此出现了一个成语“汉官威仪”来称颂汉朝的服饰制度。“汉服”的名称也间接由此而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遗俗汉朝,但由于当时的风气汉服的风格变得潇洒飘逸。魏晋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款式参见《北齐校书图》。



或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中原男子在这一时代也开始流行上衣和裤装。绔、裤互称。由于南方湿热气候,高齿木屐开始流行。袿衣(杂裾)是魏晋女服中的礼服。魏晋时期衣冠承于东汉,一秉东汉追求繁华、奢丽的风格,袿衣即是衣两侧有尖角的款式,魏晋时,人们将尖角家常,敝屣旁边加以垂饰飘带。服装看起来一场飘逸,这便是彼时辞赋中的“华袿飞髾”。


魏晋·公元220年至420年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至589年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汉服开始高端创新发展,但不脱离汉服基本特征。隋唐妇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统一。女性当中十分流行齐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贵妇当中,也穿钿钗礼衣。汉服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颜色大胆。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代男子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官吏除穿圆领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场合,如祭祀典礼时仍穿礼服。礼服的样式,多承袭前朝旧制,头戴介帻或笼冠,身穿对襟大袖衫,下着围裳、玉佩组绶等。五代时期服饰基本筵沿袭了唐朝服饰,无太大变化。

同时少数民族统治,为何清朝的国祚要比元朝要更长久?
答:一、没有推行民族融合制蒙古族在成吉思汗及其后世子孙的带领下,尽管东征西伐,打下了广袤疆域,但是蒙古族人数稀少,并不能很好的稳定各地,而且蒙古族推行的是民族压迫制度,他们将各民族分为不同等级,其中蒙古族人为最高等级,而占多数的汉族人,却定为最低等级,甚至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随...

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一个朝代,明明疆域是世界第一,为何历史评价不高?
答:因为元朝太大,各个民族都有,不便于管理。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设立了民族等级制度,蒙古族被设为第一等人,色目人为第二等人,第三等人就是北方汉人,等四等人是南方汉人,在这种制度的压制下,汉人成为了最惨的牺牲品。元朝首领只要征税就会想到汉人,并且每次征税没有固定金额,而是他们需要多少就征多少...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何北部还存在一支强大的军队,一直威胁着大明...
答:甚至对统治者怀有非常深的仇恨。这也导致朱元璋的起义得到了汉族人的拥护,大家起义之后,就放肆的报复蒙古族人。第三,蒙古族统治了中原长达98年,他们对中原这块肥沃的土地念念不忘。基于这三点,实力比较强大的蒙古族一直虎视眈眈的望着明朝,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新收复中原。

元、清两朝同样是少数民族占统治地位,为什么清朝能统治中国三百年?
答:纵观元朝的历史,他们虽然英勇善战,却不懂得治理国家。元朝的皇帝忽必烈也曾有过汉化的想法,可是忽必烈的想法都被他蒙古贵族的那些人强烈的抵抗,后来汉化的想法就逐渐的被取消了。元朝人对行政上基本上就是放任自流,推行了蒙古人一贯的作风,导致了基层乱成一团,一些造反的事情都来不及镇压,就这样...

元朝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答:元朝是指公元1206年至1368年间由蒙古族统治者建立的封建政权。在中国王朝序列中,尽管该政权存在的时间较短,但它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拟从文化角度,对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进行初步探索。 推进了中国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进程 13世纪初,蒙古族统治者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征服战争,先后消灭...

元朝是哪个民族统治的
答:元王朝的统治秩序,仍然是在封建的社会关系基础之上建立起来。蒙古、色目贵族通过赐田、战争掠夺以及强占兼并等手段,成为占有大片田地的封建地主。汉人和南人中的官僚、军阀,也依附新朝政治势力扩大自己的封建权益。但元朝作为一个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并经过对欧亚广大地区的征服,在思想上是多种文明的杂合体,这导致元朝...

为什么感觉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感极低?
答:因为元朝是蒙古族主宰,存在历史读短,前后分别有明朝和清朝两个强盛的国家存在。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感低,是因为历史对他的描述属于轻描淡写,在初中的历史课本上,对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组成的朝政都是小篇幅描写。元朝是有蒙古族建立的,经历了近97年,算是一个历史中等的朝代,传承了五世十代。一...

明朝灭掉元朝后,蒙古人为什么又很快变回游牧民族,而不是继续务农?
答:一说起蒙古,不得不提的就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帝国军队,他曾领导着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骑兵部队,横扫亚欧大陆。而忽必烈即位后,把国号改为元,在灭亡南宋后,蒙古开进了中原地区,为了方便自己的统一管理,其在中原驻扎了很多军队。由于蒙古族人数相比于汉族人来说太少了,想要统治着人数多与自己的外族人...

铁木真为什么要定都中国
答: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统治者忽必烈(即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1279年灭南宋,定都于大都(现北京市)。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除了蒙古人其它民族都是最低等,特别是汉人的命相当与一头牛.钱穆等国学大师对把蒙古的黑暗统治叫做没有制度的法术.章太炎认为蒙古统治时期应该为蛮夷史.1.因为忽必烈汗本身...

当时元朝既然称霸欧亚为什么还会被明朝所灭?
答:是蒙古帝国称霸欧亚,而不是元朝称霸欧亚。元朝只是蒙古帝国中的拖雷汗国。蒙古也打过日本,当时元朝集结朝鲜,女真部队向日本发动进攻,但遇到大风而失败。日本称之为“神风”。不过这件事也导致日本镰仓幕府因无战利品的赏赐而倒台。所灭原因如下:1.元末,蒙古人居中原之地已久,战斗力已大为下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