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花20万买吉利车的人 他们后悔了吗?

作者&投稿:堂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时隔5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2015年夏天的那一幕。

当时我在杭州,朋友摇到了杭州牌照,重点考虑吉利帝豪和雪佛兰赛欧。我陪她在石祥路吉利4S店砍价,意外遇到了一对夫妻驾驶着博瑞过来做首保。

那时博瑞上市还不久,是中国品牌最贵的轿车,顶配摸到了23万元的门槛。出于职业习惯,我和车主攀谈了起来,得知他们购买的是指导价17.68万元的1.8T旗舰型后,我问“你们为什么要花20万(含税价格)买吉利?” 

妻子嘴巴马上噘了起来,满脸怨怼地说:“是呀,这个价格完全可以买迈腾了,但他死活不听,非要买这个车。”老公则一脸不耐烦地说:“你懂什么,这个价格大众就是个壳子,哪里比得过博瑞?”

时间过得飞快,昨天看到吉利博瑞上市5周年的消息,想起这桩往事,突然意识到:当时满怀好奇的我,噘嘴巴的妻子和不耐烦的老公,以及许多同时期购买博瑞的车主,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见证了中国汽车历史上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惊险一跃”。

这并非刻意夸大。博瑞诞生前的18年里,中国品牌轿车只能在10万元以下的狭小空间里谋生存,售价更高的领域是属于外资品牌的。“10万元”既是外资公司的护城河,也是套在中国汽车公司脖子上的枷锁。

2003年起,中国车企每隔5-6年都会发起一次向上突破的冲锋,毫无例外全都铩羽而归,直到2015年博瑞才重写了中国品牌的命运。而且即便时间推移到2020年,15万元以上的轿车市场,博瑞依然是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

不过让我最好奇的是,5年以前拿20万元买博瑞的人,他们不仅要力抗家人的反对,打破世俗对品牌的成见,同时也承担了一定的品质与可靠性的风险——开了5年之后,他们是否还是一如既往地坚定当初的选择?

谁在5年前购买博瑞?

在博瑞上海车友会的帮助下,我们采访到了37名2015年购买博瑞的车主,除了其中一名置换了奔驰GLC外,其他的都还在使用中。

采访中我们发现,上海博瑞的首批车主有以下几个特点:高收入、高学历、小年轻。原本我们以为博瑞的造型偏商务,购买的人群年龄层会偏大一点,调查的结果与我们设想的有一定的出入。

37名车主中,48%的车主出生于1985-1990年间,也就是说,买车时的年龄为25-30岁。此外,有接近40%的车主出生于1985年之前,另有12%的车主出生于1990年之后。此外,调查的博瑞车主中,84%都是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学历占比为12%,还有两名是博士。

从职业来看,这批博瑞车主中46%为私企员工或管理层,38%为国企员工、教师、医生、律师和公务员等职业,还有16%的博瑞车主是年轻的创业者。

浩诚是上海博瑞首位车主,他祖籍河南,研究生毕业后落户上海。工作了几年之后,他辞职在上海徐家汇电脑城创业。2015年,他想买一台豪华品牌的行政级轿车,开车回老家也有面子。当时在售的宝马5系普遍打8折,入门级的520优惠完落地不到40万。

但他考虑再三,觉得宝马5系对他来说有些老气,而且宝马的配置也比较低。在某垂直网站上看到博瑞之后,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不老气也不张扬,非常符合我的想法,而且科技配置要比宝马5系高太多。”

浩诚说,现在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称不上什么特别了不起的配置,但在5年前,这些配置基本只能在豪华品牌的旗舰车,比如宝马7系、奔驰S级上能看到。他当时刚拿驾照没多久,开车技术不太过关,博瑞的盲区监测、变道辅助等配置,让他觉得不仅很实用,而且非常安全。

买车前,浩诚坐过朋友的大众或者丰田车,感觉它们的乘坐质感还比不过博瑞,“开关门的声音,行驶中的静音性,乘坐的舒适度,还有各种配置,都没有博瑞好。”

雨岩是调查的车主中年纪最小的一位,购车时只有21岁。和大多数90后一样,他不是特别在意品牌,但对车的造型、设计、配置非常在意,“我不喜欢设计特别普通的车,不过,最让我满意的还是博瑞的音响和悬架。其实我有点晕车的,但是在4S店试乘(刚拿驾照不太敢开)时却发现一点晕车的感觉都没有,坐起来特别舒服,底盘很稳。”

刚开始雨岩跟家里人说要花19万买一辆自主品牌车型时,家里人是极力反对的。不过,当他拉着父亲一起去4S店试驾后,家里人态度来了180°的转弯。

“试驾完后,我爸比我还支持购买博瑞,他说博瑞的品质真的不比合资品牌差。”即便5年过去了,但当回忆起买车前后父亲态度的变化,雨岩依然忍不住要笑着“吐槽”一番。

义泓也是在妻子的极力反对下购买了博瑞,如同那个时代多数人的选择,20万买一台自主品牌还是件很前卫的事情。但义泓告诉妻子:“同样的价格,你能买到的合资车就是个空壳子,什么配置都没有,就连中控屏都要后期再去加装,非常麻烦也不实用。我朋友买了迈腾,原厂车没有配倒车影像,所以后期加装了,但是后装的成像不太好,会变形,测距也有问题,所以他倒车也不太敢倒。” 

义泓还分享了一件趣事,很多生意伙伴听说他买了自主品牌,觉得很奇怪。他没有反驳,只是让他们过来试驾,“他们试完发现博瑞比他们的奔驰、宝马、奥迪配置都高。后来里面有好几个都在我安利下,也买了博瑞。”

馨怡是我们采访到的唯一一名女性车主,她购买博瑞时没有遇到来自家庭的阻力。这很大一部分是她的邻居的功劳。

“我们小区有一个朋友是在沃尔沃上班的,买车前他就建议我们买博瑞,他说博瑞用了沃尔沃的技术,而且作为吉利的第一款旗舰轿车,它的品质肯定不会差。后来去试驾,我跟老公都非常满意。最终选择了博瑞,也算是支持国货了。” 馨怡说。

采访中我们发现,2015年购买博瑞的车主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来自家庭的阻力,但他们对于博瑞的产品力认知非常明确,品牌对于他们影响很小。他们中有不少是合资和自主品牌置换过来的,多辆车的使用经验,他们对于博瑞的优势有更加清晰和客观的认识。

5年10万公里验证 品质有衰减吗?

始于颜值、忠于性能、陷于领先时代的配置,这几乎是所有受访对象购买博瑞时的心路写照。

根据汽车之家的实测,2015年款的博瑞1.8TD 0-100km/h加速成绩是9秒,在当时一众合资B级车中成绩靠前。100-0km/h刹车距离仅仅36.79米,比当时的帕萨特、雅阁等合资车(普遍为39-40米左右)都要好。

加速快、底盘稳和乘坐舒适也是受访车主纷纷提到的点。馨怡说,朋友和客户乘坐过博瑞之后,都说“你的车坐起来很舒服”,她开玩笑回答说:“你开过才知道更舒服,特别是跑高速,不但特别稳,而且加速超车也快,不小心就容易超速,当博瑞发出超速的提示后我才知道已经超速了。” 

但是经历5年10万公里,甚至超过10万公里的行驶里程之后,博瑞的军工品质和性能还能做到依旧如新吗?

“买车时我是有点害怕自主品牌品质和可靠性可能不太好,但是博瑞却推翻了我的看法。”义泓说,他上一台车是铃木,超过10万公里之后,明显感觉到底盘变得松散了一些,异响也增多了,内饰面板的老化很明显,一些按钮的漆面因为经常按都磨损了,因为走电开关门经常被电到,每年都得换一次电瓶。

购买博瑞的时候他一度也有点担心,但5年10万8千公里的实际驾驶下来,当初的担心都是多余的,“除了保养,过去5年里面没有因为任何一次故障去过4S店。”

义泓对博瑞非常爱惜,洗车、打腊、内饰清洁都自己来,连脚垫都会洗得干干净净,机油有时也自己换。为此他买了高压水枪、吸尘器,还有抽油机。开了好几年,朋友都说他的博瑞看起来像新买的。

浩诚在买博瑞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担心,怕吉利的品质、可靠性不是很高,为此他还专门问了开帝豪的亲戚,得到的回答是开了几年没什么毛病,这才让他打消了顾虑。

“我住在宝山,出门必经的一条路货车比较多,路况不是很好,不过开了将近10万公里下来,这车没出过任何毛病,对它的可靠性还是很满意的。到现在悬架表现跟驾驶品质还是跟新车一样,体验上没太大区别。”浩诚说。

雨岩出过一次车祸,那还是提车刚一周的时候,出门就追尾了一辆日系车。当时车速不快,所以两车上的人都没受伤。不过下车查看车辆损伤情况时,被追尾的日系车主脸色立马就不太好看了,“他的车后备厢直接瘪了,后防撞梁都撞掉了。然后,我的博瑞就中网、引擎盖和前保有点变形,保险杠完好无损。”

“博瑞的安全性很好,网上有个帖子一度很火,博瑞和一台大货车侧面碰撞,驾驶员一点事情都没有。而且从图片来看,货车的车头凹进去一大块,车轮前轴直接断了,博瑞只有一点点变形。” 雨岩说。

新车质量研究(IQS)是J.D. Power在全球和中国的旗舰行业联合研究之一。该研究将新车质量问题明确划分为两大类:设计缺陷和故障/无法操作。具体诊断问题包括8个类别(车身内装、车身外观、发动机/变速系统、驾车经历、配置/操控/仪表盘、座椅、音响/通讯/娱乐/导航和空调系统)的233个问题点。在2019年J.D.Power新车质量研究报告中,博瑞拿到了“中型高端经济型轿车”组别的第一名。

再换车也是买吉利

5年差不多是中国多数用户换车的普遍性时间节点,因此在采访结束时,我们会问这些车主如果换车,会考虑什么车型。不过绝大多数车主表示:“车不坏,就不换!”“就算是要换车,可能也还是换吉利或领克的产品。”

浩诚说:“对我来说博瑞已经到顶了。毕竟自己不可能去买奔驰S级、宝马7系这个级别的车。然后低一个级别的车,空间、配置都不一定比得过博瑞,宝马5系当时就被我PASS了,现在更不可能去考虑。”

浩诚同时表示,如果哪一天博瑞真的到了需要退休的状态,他可能会考虑买一辆星越,但更大的可能是添购一辆领克03+,“毕竟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家用轿车了,只能换个口味试试看。”

如今才26岁的雨岩暂时没有考虑换车的打算,“开得好好的为啥要换?”他反问道。不过他表示,就算换车也还是会选择吉利,原因不光是军工品质,还有服务。

原来雨岩追尾那次,车辆被送到4S店后,工作人员得知他上班路途较远,没车开不方便后,就主动把店里的工作车交给他来使用。而且等到车修好之后,4S店工作人员把车送到雨岩指定的交车地点,不需要他专程再去一趟4S店。

 

义泓是博瑞车主中少数考虑换车的,但他依然选择了吉利:“换车的话,可能会考虑星越吧。我觉得星越的造型特别帅,矩阵式大灯很酷,而且性能也更强,配置也要比我的博瑞更丰富。之所以还是换吉利,主要是因为博瑞使用下来没出过任何问题,这让我对吉利非常有好感,对吉利的军工品质也非常认可。”

义泓还补充了一个细节,刚买博瑞的时候,虽然自己很坚定,但身边的朋友总会投来不解的眼光。随着时间推移,博瑞在上海市区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其中不少还是挂着大沪牌的博瑞。这让他觉得,人们对于吉利的品牌信心不断地提升。如果现在还有人质疑他开着一台吉利车,他不会去反驳,只会淡淡一笑,“我觉得自己的心智,也因为这台车变得更加成熟和自信。”

相比于其它几位车主,馨怡对博瑞有着更加特殊的感情:“博瑞现在开得很好,没出任何问题,而且博瑞承载过一段难忘的记忆,已经产生感情了,暂时是不会换的。它对我来说已经不只是一辆车,更多的是朋友、亲人。”

原来,2018年的时候,馨怡的母亲检查出来得了癌症,当时她把工作辞了,在家照顾母亲,而且会经常开着博瑞带上母亲去各地旅游。“其实以前我妈一直说想去爬爬黄山、去看看武汉的樱花,但由于工作一直忙,没有时间陪她去,现在想来真的有点后悔。”可以说,是馨怡和博瑞寸步不离地陪伴着她母亲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

“现在想来,生命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再多金钱也换不来的。”说起这段往事,馨怡的眼角明显带着一丝雾气。

?

都说自主品牌的车是“三年一个坎,五年一道劫”,但是5年以来首批博瑞车主从购车时的冲动、忐忑,到对博瑞产生信赖和认可,足以证明博瑞的军工品质已然得到了市场的印证。同时,作为自主品牌唯一成功打开高端轿车市场的杰作,博瑞也是吉利整个制造体系、制造工艺、制造标准、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现,这也是其它众多车企所无法企及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