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及区域稳定性分析 对地震灾害造成损失的程度作出评定与估计叫甚么

作者&投稿:充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区域构造及新构造特征

(1)构造位置

河南省位于华北古板块与扬子古板块拼合带,现有地貌由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新生代被强烈的垂直差异运动强化。省内存在三组新生代断陷盆地。盆地及其周边区是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跃区。盆地沉降幅度与相关断裂活动强度都有由南向北增大趋势,地震活动也是南弱北强。北东向断陷盆地与中强震关系最为密切,北西向与东西向盆地次之。

(2)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新生代断裂,特别是晚第四纪以来仍在活动的大断裂与中强地震关系密切。省内活动断裂可分为三组。东西向断裂主要分布于中部。其形成时代较早,曾多期活动,晚期活动表现为张扭性。它控制了济源、开封、周口等凹陷的主要形态,重要的断裂有盘古寺断裂、黄河断裂、中牟断裂、华山北断裂、偃师断裂、许昌-太康断裂、东村断裂等。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形成较晚,它错断了东西向断裂,具压扭性特征,控制了安阳、商丘、北汝河、夏馆、西峡等断陷盆地与秦岭山系的基本形态,重要的代表有安阳北(南)断裂、新乡-商丘断裂、武陟-郑州断裂、五指岭断裂、北汝河断裂、栾川-明港断裂、朱阳关-夏馆断裂、淅川断裂、桐柏-商城断裂等。北东向、北北东向活动断裂形成时代更晚,但其近现代活动强烈,具张扭性特征。该向断裂在省北部最发育,控制了汤阴地堑、东濮地堑、伊洛河盆地等的基本形态。较重要的断裂有聊兰断裂、汤东(西)断裂、林县断裂、薄壁断裂、伊河断裂、洛河断裂、温塘断裂等。从历史地震情况分析,以北东,北北东向活动断裂与强震关系最密切,北西向次之,东西向更次之;不少强震与两组或多组断裂交叉区有关。

2.地震区带划分与地震烈度区划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及说明书》(1990),河南省位于华北及华中地震区,跨越河淮、河北平原、汾渭三个地震带。本省较强地震主要分布在山西隆起的东部和南部边缘地带,以及河南中部的许昌、太康一带;其次是在大别山北麓有零星分布。地震空间分布总的特征是东部平原多于西部山区;大体以北纬34°线为界,北部多于南部。在强度上也有北强南弱的特点。

(1)地震区带河淮地震带。位于新乡-商丘断裂以南。其控制性断裂以东西向、北西向为主,地震活动较弱,未发生过7级以上强震,仅发生过8次6级左右地震,最大为1946年南阳6.5级地震。

(2)河北平原地震带与汾渭地震带。该二地震带分别位于太行山东、西侧,受北北东北东向大断裂控制。其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河北平原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6次,邻近河南省的有1830年磁县7.5级地震,1937年菏泽7级地震。

汾渭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29次,7级以上地震8次,如1956年华县8级大震和1895年平陵6.75级地震。我省仅灵宝-三门峡盆地属此地震带。

(3)历史地震。我省早在公元前519年就有地震记载。公元46年的南阳地震已有详细的震情记述。根据历史记载,以及现今仪器记录,全省共发生M>4.75级地震43次。其中,6.0~6.5级地震6次,5.0~5.9级地震15次,4.7~4.9级地震22次。从强度上看最大为6.5级。因此,从频度和强度上看均属中等水平发生区。值得注意的是,与河南毗邻的北部省(山西、河北、山东)边界地区,历史上都发生过7级左右的强震。如山西平陆1815年发生的6.75级地震,河北磁县1830年发生的7.5级地震,1937年菏泽发生的7级地震,对本省均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区域在地震构造上与河南紧密相连,因而河南也存在着较强地震发生的危险。

(4)地震烈度。河南省自1970年完成台网建设以来,记录了一系列弱震。这些弱震在空间分布上与较强地震发生区是一致的,其震源深度均在20 km以内,有少数震源深度仅在5 km左右。尽管震级不大,但震中烈度可达Ⅵ~Ⅶ度。对于这种特殊类型的地震区在防震抗震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5)地震烈度区划。由河南省综合等震线图可知,我省潜在发生地震烈度Ⅶ度以上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现代震源机制分析表明豫北区主应力轴较统一,呈北东-南西向;豫南则轴向散乱,与历史地震北强南弱吻合。安阳、新乡、洛阳一带震级可达Ⅶ~Ⅷ度,三门峡地震带震级可达Ⅶ~Ⅸ度,另在南阳、许昌、太康、商丘等地亦有几个强震区,烈度可达Ⅶ~Ⅷ度。

3.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1)区域构造稳定性分级及依据

根据前述情况将本区划分为不稳定区、次稳定区、较稳定区、稳定区四个等级。各分区依据为:

·不稳定区的依据

a.北北东向新生代活动的地堑盆地;

b.控制地堑盆地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的走滑断裂,有北西西向或近东西向断裂交会;

c.地球物理资料证实大型重力梯度带;

d.人工地震及岩石学资料证实为切壳断裂;

e.历史上或现今发生过7级左右地震或具有7级左右地震的构造条件;

f.现代小震活动频繁;

g.预测为Ⅶ~Ⅷ度地震烈度区。

·次稳定区的依据

a.北东或东西向新生代构造盆地;

b.控制盆地的断裂为中更新世活动断裂;

c.断裂的规模为较活动的基底断裂;

d.历史上发生过4.75~6.5级地震;

e.近期有小震群活动;

f.预测为Ⅵ~Ⅶ度地震烈度区。

·较稳定区的依据

a.新生代沉积盆地;

b.受不稳定区影响烈度可达Ⅵ~Ⅶ度;

c.活动断裂为新第三纪至第四纪;

d.有弱震分布。

·稳定区的依据

a.弱震活动也较少;

b.现今整体上升;

c.预测地震烈度小于Ⅵ度。

(2)稳定性分区的界线和主要构造单元

界线划分依据主要考虑新生代活动的构造盆地,控制盆地的活动断裂。不同方向活动断裂交会处,断裂端部或强烈活动段;距活动断层距离,以包容中强地震震中位置及弱震震中位置为宜。据专家统计华北平原地区震中一般不是恰好落在断裂上,而是距断裂有一定距离,故划界时应包容震中位置。各稳定性分区的界线及主要构造如下:

·不稳定区(Ⅰ)

a.灵宝-三门峡不稳定区(Ⅰ1): 其界线为灵宝-三门峡盆地范围,主要断裂为华山北麓断裂与温塘断裂。

b.汤阴地堑不稳定区(Ⅰ2): 其东部边界包括汤阴、浚县(1814年6级地震)和延津(344年6级地震),主要活动地区在汤西、汤东断裂,以及安阳、新乡-商丘断裂西端与汤阴地堑交汇地段。

c.东濮地堑不稳定区(Ⅰ3): 其界线大体与东濮地堑的位置相当,包括菏泽地震震中。主要断裂有聊兰、黄河、长垣断裂。包括新乡-商丘断裂与地堑交汇段。

·次稳定区(Ⅱ)

a.林县-焦作-济源次稳定区(Ⅱ1): 其西边包括林县断裂、薄壁断裂、盘古寺-新乡断裂;东边为汤西断裂;北边为安南断裂。主要活动断裂有林县、采桑、薄壁、盘古寺-新乡断裂。

b.安阳-内黄次稳定区(Ⅱ2): 主要是安南断裂控制范围。

c.新乡-商丘次稳定区(Ⅱ3): 主要沿新乡-商丘断裂带。

d.洛阳-郑州-许昌-太康次稳定区(Ⅱ4): 北界孟县、伊洛河口、郑州;南界宜阳、伊川、登封、禹县、许昌南;东段包括鹿邑。其主要构造基本上为东西向构造控制,尽管有些北东向盆地,但主要断裂的活动地段是北东、北西向断裂与东西向断裂的交会地带。如洛宁、伊川主要活动段是交于东西向洛阳盆地的地段。东段为周口坳陷与太康隆起之间的大断裂带。其主要断裂有白阜、偃师、许昌-太康断裂;北东向的洛河断裂、伊河断裂北段;北西向崖地-新安、封门口-五指岭、武陟-老鸦陈断裂与东西向断裂的交会地段。

e.南阳次稳定区(Ⅱ5): 朱夏-桐柏大断裂穿过南阳盆地的地段。

f.信阳-商城次稳定区(Ⅱ6):东西向信阳-商城断裂与一系列北北东向断裂交会部位。

·较次稳定区(Ⅲ)

其范围在卢氏、潭头、鲁山、驻马店以北地区及南阳次稳定区的南、北地段。

·稳定区(Ⅳ)

相当于北秦岭褶皱带。其范围包括南召、方城、桐柏、新蔡一带。

河南省活动断裂与地震属性详见表10.2.1。河南省历史地震的发生情况见表10.2.2。

表10.2.1 河南省活动断裂与地震属性表

续表

表10.2.2 河南省历史地震记录表

续表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与减轻灾害措施~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就是李四光教授“安全岛”理论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即在不稳定区域或构造活动区寻找相对稳定地块,进行工程安全建设,对地质灾害进行合理安全设防,以达到安全合理、节约建设、减灾防灾的目标。近50年来,我国地质力学工作者刘国昌、谷德振、陈庆宣、胡海涛等人,均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和分支学科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
中国地质环境复杂,活动构造较多,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比较严重。总体看来,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差。为了对全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和分区获得定量化认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减灾防灾,下面将在现今活动的主要构造体系与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中国内动力地质灾害分区研究的基础上(图3-3),结合构造现今活动性划分待评区,选定6个评价指标,分配权重如下:①表层地壳结构与岩土力学性质,权重17%;②深部地壳结构构造,权重13%;③地块升降与地壳现今活动速率,权重10%;④断裂及其活动性,权重20%;⑤现今地应力与能量集中程度,权重15%;⑥主要内动力地质灾害(表3-1)的破坏程度综合划分为4个等级,权重25%。
依此建立各待评区总体质量矩阵,进行模糊数学计算评判。按照规范对区域地壳稳定性划分相对稳定等级为:相对稳定、相对较稳定、相对较不稳定和相对不稳定四个档次。计算结果结合不同构造分区特征,编制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概略分区图(图3-4)。其主要特征如下:

图3-4 中国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略图

(1)全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划分71个待评区,经计算结果确定:相对稳定区31个,相对较稳定区22个,相对较不稳定区15个,相对不稳定区3个。
(2)通过全国稳定性概略分区的六项指标内容的确定及其权重分配情况,可以看出:全国是以构造稳定性评价为主,配合岩体、土体介质条件;根据现今地壳运动状况,结合A近活动和地质时期的发展演化,进行地壳活动性评价和判定。为了判定区域稳定程度,在分析地壳活动性与地应力场的同时,又全面落实到各种内动力地质灾害方面,并使之获得较高的权重。
(3)分区中对我国内动力地质灾害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以地震灾害为主,对1990年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进行了分析。同时,考虑了地下坑道变形、煤瓦斯突出、冲击地压、钻孔套损、地下热害等,加强了地下稳定性变化的评判;对现今地壳形变可能导致灾害的发生,现今断层位移活动,构造地裂缝等灾害,也进行了分析评判。因此,在全国分区中划分出:与煤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地下热害、坑道变形、钻孔套损等地下灾害有关的区、带,诸如松花江相对较稳定带 、辽沈相对较不稳定段 、太行山相对较稳定带 、华蓥山相对较不稳定带 、罗霄山相对较不稳定带 ,以及祁连山相对较不稳定带 等。这些地带都启发我们应该考虑地下深处与地表附近的区域地壳稳定性存在着变化,在地下工程建设或地下矿产开发前,应该充分重视区域地壳稳定性随着深度的变化规律状况,否则容易造成意外重大灾害损失与人员伤亡[22-37,54-70]。
(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在减灾中的应用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主要根据李四光教授的“安全岛”理论及其倡导的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研究方法,在考虑各种类型地质灾害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岩体和土体介质条件、人类活动,以及与工程建筑物的相互综合作用和影响等因素,综合评价研究现今地壳及其表层相对稳定程度,实现减灾、防灾和安全建筑服务的目标[1~01]。
1.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减灾与防灾
现以西安市城建规划为例进行讨论。西安市区发育着多种严重的地质灾害,而以地裂缝、地震、地面沉降、沙土液化等为主,其中地裂缝灾害最为严重,经常成带摧毁大批建筑物,甚至引起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是否需要搬迁的疑虑问题。经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确认市区属于相对不稳定区,为此进行稳定性小区划研究(属区域地壳稳定性大比例尺评价范畴),目的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合理部署城建规划,保证安全建设。市区稳定性小区划研究,首先在重点研究地裂缝成因机制、时空分布、活动规律及其发展演化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面沉降速率、断裂活动性、古河道沙土液化特性以及人工堆积土等诸因素,采用数学地质方法评判。并按照不同稳定程度划分为:相对不稳定区(又分为A、B、C三个等级)、相对较不稳定区、相对次较不稳定区和相对次较稳定区,共计175个单元(区段)。结合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原则,编制城市规划布局建议图(图3-5),小区划综合评价将土地分为4大类7个亚类:
Ⅰ类:可供高层建筑用地,按地震基本烈度Ⅶ度设防。
Ⅱ类:可供高层建筑及重要工程建设用地,按Ⅷ度设防。
Ⅲ类:分为2个亚类。
Ⅲ1类:可供重要工作建设用地,按Ⅷ度设防,将增加工程投资;
Ⅲ2类:可供一般建筑用地,应尽量避让隐伏地裂缝。
Ⅳ类:分为3个亚类。
Ⅳ1类:可建一般建筑,必须避让地裂缝;
Ⅳ2类:宜作绿化地带、游乐场、平房居民用地;
Ⅳ3类:地裂缝现今活动地带,不宜建筑地段。

图3-5 西安市城建规划建议示意图(据陕西地矿局)

稳定性小区划研究结果:Ⅰ、Ⅱ、Ⅲ1类,三者共占全市区总面积的65%;Ⅰ-Ⅳ1类者共占80%以上;仅有不到20%的土地不宜作为重要建筑用地。由此可以基本上满足了城建安全建设用地的需要,为减灾、防灾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提出了具体建议[17-34]。
2.工程建设中的减灾与防灾
以深圳市城市供水输水隧道工程选线为例进行讨论。深圳市和香港为解决城市人口的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用水,实施东水西调,开挖50km长的隧道输水工程。由于隧道计划穿过莲花山活动断裂带的北支——深圳主干断裂带,在长约20km的地段要穿过十几条区域性主干断裂。水利设计部门要求进行构造稳定性评价,提供主要断裂在50年内最大的位移量和4处深埋隧道地点的地应力状态,为输水隧道的选线方案提供依据。其主要目的是防止隧道工程变形与活动断层灾害、预测岩爆发生的可能性及优选工程设计方案。
作者根据李四光教授现今构造应力场的思路,在区域构造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开展7个孔位的地应力实测,配合区域岩石力学的多种实测数据,以及其他多方面的研究成果等,进行平面及三维构造应力场模拟实验,使二者实验结果互相校正核实,编制输水隧道的现今地应力状态分布变化图(图3-6)。并利用市区布设的断层位移测量站1985~1991年的活动断层位移趋势数据,定量计算了输水隧道穿越主干断裂位置的断层位移量级。为输水隧道工程的选线和减灾、防灾提供了具体数据[1-10]。
左上角镶图的东端与下图的西端相连接;中间的图为一、二级主要断裂现今位移量级变化及其内部应力状态平面图;下图为三维构造应力状态与岩石力学性质分区示意图。

图3-6 深圳市东水西调输水管线附近现今构造应力场综合分析图

经区域地壳构造稳定性评价,输水工程的西段和北段主要属于相对稳定及相对较稳定区段;中段和东段主要属于相对较不稳定区段,其中包括部分相对不稳定地点。主要结论如下:
(1)相对不稳定地点主要由于岩石力学性质的不稳定所致,如断层构造岩及地应力处于拉张状态等。
(2)输水管线经过处,断层现今最大位移速率属中等量级,活动速率<1mm/a,50年累计位移量小于20mm或小于40mm。断层内部位移速率中等,属低最大剪切应力、低应变能量级,少数地点安全度偏低。
(3)4处深埋隧道地点,最大水平剪切应力小于1MPa,三维最大剪切应力小于2.5MPa,隧道轴向与最大水平主压应力轴向交角主要为20°~30°和40°~50°,少数为70°~80°。现今地应力状态分布变化表明,输水隧道总体为较安全状态。
(4)经地震基本烈度复合分析计算,表明输水隧道大部分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峰值加速度区内,少数在Ⅵ度区。
3.其他方面应用
区域地壳稳定性稳定性评价研究,除了在上述城市规划建设和工程选线、选址(包括核电站、大型水电站选址等)以外,还可以在更多的方面发挥作用,为各种建设事业、矿产的寻找、扩产开发中的增产和减产以及采矿中减灾和防灾等也都能发挥作用[1725]-。
(1)区域地壳稳定性与石油天然气的运移集中和分散
石油天然气包括煤层气与其他气态和液态矿产,都是在运移过程中,在某些适合储存的地质构造部位集中成矿,成矿部位必定是区域地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如果某构造应力场发生重大改变,例如在其附近发生强烈大地震,则部分油气资源就可能发生再次迁移到合适的相对稳定性更好地段聚集。例如在1975年海城7.3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前后期间,华北广大地区包括渤海周围的油田,石油产量都骤然发生急剧变化,总产量出现大起大落。海城地震前一年(1974年),石油产量明显增加;1975年产量达到高峰值,其中兴5井增产23倍,震后恢复正常。1976年唐山大震前半年,石油再次增产约18倍,采取人工放喷减压才使异常中断。这时一些非生产井甚至出现突发喷油自溢现象。与此相反,有些生产油井则突然产量大减,个别油井甚至采不出油来,表明原来储存集中的油气发生迁移了。由此可见地壳稳定性状态与液态气态资源运移、聚集和分散具有密切联系,对开采过程中的稳产高产也具有重要影响[50]。
甚至塑性较强的煤炭,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塑性流动迁移。例如湘西一带经常开采的“煤脉”,便是填充在裂隙中的煤。煤脉一般厚几至几十厘米,长几十至几百米不等,显然,它们是受到地应力作用,发生塑性流动迁移,聚集成为煤脉。其中部分煤炭在受力迁移过程中,已经石墨化、沥青化。
从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对部分矿产的运移、集中和分散(造成灾害)均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2)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与矿产开发中的减灾与防灾
目前我国矿山开发设计中,尽管已经开始重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但在有些方面尚未得到落实。目前我国许多矿山灾害包括矿震、煤瓦斯突出、岩爆、坑道变形、采油钻孔套损、矿井热害等等,多数在建矿初期没有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没有对矿区灾害进行预测评价,以致矿山设计和开发后,发现地质灾害时,由于缺少减灾抗灾的必要能力和条件,不得不重新补做这些工作。例如对地下热害估计不足,坑道断面过小,不能满足大量通风散热的要求。又如对矿震强度估计不足,坑道加固和生产设施安装对抗震设防措施不够,导致破坏停产;甘肃金川镍矿,曾因坑道变形灾害,长期不能正常生产;天津大港的港西油田在5号断层附近,上盘套损油井达30口以上,占两盘总井数的64.7%,而位于下盘的油井则较少损坏。查其原因,是在不合理采油的情况下,使原来不活动的5号断层附近,人为诱发活动,导致大批穿过断层面的采油井孔均发生套损破坏。我国各处油田生产井套损灾害严重,截至1988年,大庆油田套损井达1400口以上;吉林扶余油田至1989年套损井占总数的39.1%;天津大港的港西油田,至1989年统计套损井占井孔总数的40.5%,造成重大损失。如果充分考虑区域地壳稳定性变化规律,钻井在采油中采取使地块呈现均匀平衡的动态,较好地保持局部地块的相对稳定,定能大大减轻相关的灾害损失,甚至可以防止灾害的发生、发展和恶化的趋势,保证采矿的稳定高产,同时会降低开采成本[17-30]。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1995年2月11日国务院令第172号发布,自1995年4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四条规定,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现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并及时会同有关部门评估地震灾害损失;灾情调查结果,应当及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一级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给政府进行抗震救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有效减轻地震影响造成的损失,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应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完成地震灾害损失初评估、总评估任务,即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首先,地震触发启动评估,根据地震三要素计算当前地震烈度分布,绘制地震烈度影响场,结合灾区的基础数据,相较于传统的灾害估计,对于地震灾区的影响范围能够得到更加直观与清晰观察结果;
其次,根据灾区覆盖面积下的建筑物统计数据,以及不同结构的建筑物的易损性矩阵,结合地震烈度的划分区域,分析统计建筑物在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与毁坏这个五个级别下的损失率。
再次,灾区的人口密度地形要素等基础数据,结合建筑物的破坏情况的计算结果,对人员伤亡情况进行评估计算;最后根据建筑物的损毁情况与人员伤亡情况,结合灾区的经济总量分布,对建筑物破坏经济损失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等进行评估统计。

地震灾害的特点有什么?
答:短暂的时间内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地震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突发性比较强,猝不及防,地震灾害是瞬时突发性的社会灾害,地震发生是十分突然,一次地震持续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十秒,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这是其他的自然灾害难以相比的。地震可以在几秒或者几十秒内摧毁一座...

什么是地震危险性分析,它包含哪些主要研究内容
答:地震灾害可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以及再次生灾害。震害预测就是要建立以概率形式给出地震作用同这些地震灾害之间的关系,为制订减轻地震灾害计划提供依据。预测方法分为两种:①经验方法。主要通过大量历史震害资料的分析得出建筑物破坏与强度的关系、某类结构倒塌率和地运动反应谱的关系等。②理论方法。主...

地震次生灾害的灾害详解
答:住这些地区,地震一般都伴随不同程度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它是一类严重的地震次生灾害。崩塌是陡坡上大块的多裂隙的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突然崩落的现象。滑坡是斜坡上不稳定的土体(或岩体)在地震力或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滑动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崩塌实际上是滑坡的一种特殊情况,泥石流是山地在...

框架柱一级抗震与二级抗震有什么区别
答:二级抗震要求是在发生较为罕见、地震作用较大的地区或建筑物,其目标除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外,还要保护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减小灾害损失,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荷载承受能力: 为了满足不同抗震要求,一级抗震的框架柱需要具备较高的韧性和耐震能力,能够承受较强地震力的作用,保持结构的稳定和完整。 二级抗震的框架柱相对于一...

地震 条件下场地稳定性怎么评价
答:(该规范有宣贯教材,宣贯教材上论述的比规范上详细) 第十二章 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教程 胡聿贤 第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场地地质条件分析,场地地层剪切波速测试及地脉动测试,场地土动力性能测试.工程场地附近的断裂探测分析,工程场地稳定性综合评价 ...

木屋设计的三大优势
答:木屋设计抗震性、耐久性、方便性三大优势,让人们越来越喜欢这种建筑。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抗震性原木建筑在地震中有很好的生命安全性能,小木屋采用榫接建造,主结构交错连接,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所以在地震和台风灾害来临时原木屋是最具安全性的建筑物。耐久性木材是一种稳定性强、寿命长、耐久性强的材料...

以汶川地震为例,分析地震的主要成灾效应,在规划重建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答:4.防治地质灾害:对于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应采取各种措施预防,以降低灾害损失。5. 心理援助:提供适当的心理援助,加强沟通与交流,帮助灾民重新恢复自信和勇气,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和慰问。6. 加强救援力量:加强救援队伍的建设,增加应急物资的储备,提高灾害应急响应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

灾害风险评估知识梳理(5.19)
答:1. 孕灾环境稳定性评估 评估特定区域的气候、水文、地质和生态等内部及相互作用稳定性,识别并量化可能导致灾害的不稳定因素,为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例如,复杂的地质条件可能导致地震次生灾害,而特定地区的气候条件可能引发山洪或内涝。2.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分析致灾因子的强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例如...

减轻地震灾害的对策
答: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城市规模日渐扩大,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的现代化都市遭受潜在破坏性地震袭击的危险与日俱增,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技术和措施,通过不同学科的综合研究和国际间的协调与合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轻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威胁。 在减轻地震灾害工作中,推进地震科学的预测水平、强化政府...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量化途径
答:区域地壳稳定性是区域地壳现代活动程度的综合反映,它受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地形变场、地应力场、大地热流场、崩滑流地质灾害以及场地地层岩性和岩体结构等诸多因素的控制。因此,在区域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过程中,指标的选择既要能够较好地反映上述因素,又要做到指标尽可能定量化,还要尽可能地避免因素或指标之间的重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