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自主能动性 如何指导幼儿生活自主

作者&投稿:壬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一是培养孩子的“三自”意识。即自立、自强、自信。当今社会是开放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因此,作为父母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会独立,以适应时代变革提高在激烈竞争中的挫折能力。比如在家中应明确哪些事情是由爸爸、妈妈来做的哪些事情可由爸爸、妈妈帮助孩子做,又有哪些事情则必须自己做不同的年龄有不同难度的目标范围绝不要由父母包办代替。学校要定期开展军训、参观、野外生存能力训练,让孩子在活动中自觉摆脱依赖心理学会自立。老师要结合每一名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三自”意识的引导和教育。如召开以“今天你学会做家务活了吗?比一比谁干活又快又好”为主题班队会和劳动技能比赛,让孩子从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要鼓励孩子去做,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老师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自己决策的能力。孩子的事应该由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断,要让孩子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作出决策。老师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引导孩子决断,但不要干涉更不要包办,代孩子决策。一岁的孩子就有了独立意识的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一个“我自己”自己拿小勺吃饭自已跌跌撞撞地搬小凳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 ”千万不能泼冷水“你还小,干不了”“你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做好。
二是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设想,一个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时时事事靠别人指点才能过日子的人,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家长要以自身的诚实、勤劳、善良、进取的格魅力影响孩子,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要把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要一味地追求升学率,要在学生品德纪律情操观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之成为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品学兼优的新一代。
三是多给孩子实践和锻炼机会和技能。家长和教师要教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知识和技能。例如,教孩子使用煤气灶、电炉和洗衣机、穿脱衣服、洗脸洗手、摘菜、洗菜,扫地、擦桌子。这些教育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进行的。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而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做得不好处理得不圆满也没关系。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做不好,习惯于包办代替,习惯于指手划脚,总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替孩子扫除障碍,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有意无意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学校要对孩子进行认识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教育,注意培养孩子在各种环境中学会自我保护。美国南部一些州立中学为培养学生独立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还特别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才允许毕业。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校学习和借鉴。

主动诱导他做一些事

如何培养6岁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有能力的做的事情,大人不要干预孩子,让孩子独立完成。
孩子遇到难题,给孩子思考空间,如果孩子的方法可行,就按孩子的方法解决。
如果孩子愿意做一积极的、正面的事情,大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支持或者反对孩子的想法。

如何指导幼儿生活自主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听从调动,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如何使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如何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主动进行的活动。现在,孩子们不再是直接面对老师,面对同伴,面对教育要求,而是通过与材料的互相作用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开学初我就发现我班的幼儿特别喜欢游戏,每次到了玩游戏的时间,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催促我快点,快点。一听我说:"我们现在开始玩游戏了"一个个兴奋的大喊:"哇噻"非常高兴。我发现游戏的"力量"真是大,它可以不费多大力气把平时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自玩耍的皓皓吸引到大家中间来,成为厨房里不可缺少的一名重要成员--大厨师;它可以把性格十分内向,平时不爱说话的心怡变成一个站在美容院门前大声叫喊:"谁来理发,谁来理发,凌老师你来理发,好吗?"心怡变成了和平时完全不同的心怡。所以,我决定,要好好利用这支"神气的力量"为我和孩子们"服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小班的孩子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十分依恋父母和家庭,没有安全感。我们就在区域活动中设置了两个"娃娃家",让孩子通过摆弄玩具、抱抱娃娃、做做爸爸、妈妈等情景活动,使幼儿感到幼儿园的亲切、适意,有种家庭的温馨的气氛,从而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设计材料时,我们发现富有情景性的游戏材料能激发幼儿游戏、学习的兴趣。如在使用小勺喂食的活动中,我们投放了各种形状的图片和自制的装饰好的大嘴盒子让幼儿来喂小动物和娃娃吃饭,这样一个富有情景性的游戏材料,一下子吸引了很多孩子的参与。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告诉我们,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且能看到结果的游戏材料才能吸引他们,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依据这一年龄特征,我们设计了"美丽的花瓶"的操作材料,把饮料瓶修剪成花瓶状,在把一片片彩色的花瓣插在花瓶中,经过幼儿自己的操作,一个个漂亮、鲜艳的花瓶陈列在我们小(2)班的美工区。我们还设计了"布偶飞盘",把各种花布剪成各种图形缝好,添上小辫子,就可以拿在手玩耍了。这个游戏的提供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他们稍作尝就能得到结果,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手眼协调平衡的目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我班幼儿在活动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幼儿不停地活动,喜欢高强度、富有竞争性和刺激的游戏,注意力不易集中。这类幼儿即使被要求从事安静的活动也很难安静得下来,反而会弄坏玩具,影响游戏进行。相反,另一些幼儿则喜欢从事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在从事大运动量的活动时往往因疲惫而不能长时间坚持下去。所以,在设计组织游戏时应该既有动态活动,又有静态活动。让好动的幼儿扮演黑猫警长、大灰狼等大体力、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角色;让喜欢安静的幼儿从事扮演妈妈、客人等角色。同时,我们在选择游戏时,也注意了情节的生动有趣,要吸引不太喜欢这一游戏的幼儿也参加进来。例如:在抱娃娃的游戏中一些好动男孩子就不能很好的融入角色,拿着娃娃扔来扔去,我们就设计了一些情节来吸引他们,使其也能积极参与。
  小班孩子的认识活动基本上都是在行动过程中进行的,注意力不稳定,根据这一年龄特点,我们在设计时,首先考虑到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内容,然后用不同的材料形式去完成同一个学习目的,如"秋叶和水果"主题中,我们提供了给水果穿衣服、给水果梳小辫、水果配对、排序、水果拼图、水果蛋宝宝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供幼儿选择,使他们始终对活动保持一定的兴趣。
  工作以来我还发现虽然同一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游戏材料,但是同一种游戏材料也可以完成不同的学习目的,尤其是小班孩子的材料提供更应体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随意到有要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装饰"美丽的花篮",刚开始投放时,是幼儿随意地在花篮周围插上花瓣,当孩子掌握了这一技能后,我们又在花篮上各增添了红、黄、绿颜色的标记,请幼儿进行颜色的配对,由此在目的上又递进了一层,最后还将孩子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里,让大家都看到成功、体验成功。就这样一环扣一环,幼儿才会被漂亮的花篮所吸引,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游戏学习活动中去。
  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自主性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有权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展开、自发交流游戏的情节、内容等;有权以自己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等。游戏的主导者应该是幼儿,幼儿游戏的主题、玩具的选择及游戏的进行都应由幼儿自己来确定,教师只需为幼儿自主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些必要的准备和帮助,幼儿才是自主游戏的真正主人。平时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要用心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不要把成人的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要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包办代替幼儿的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剥夺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投放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游戏的情节、内容要是幼儿自己经验的再现;游戏中出现矛盾、纠纷要以幼儿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中的环境布置也是幼儿自己的事情;游戏中的规则是根据幼儿的游戏需要确定的,而不是外界强加的,这样幼儿才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材料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方法具有灵活性,才有可能使幼儿真正产生兴趣和自主体验,才能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经验。因此教师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是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答:孩子在感觉到有责任感的时候,会更有动力做事。‍做出榜样如果你想培养出一个有主动性的孩子,那你就需要为他们做出榜样。要是你自己都不愿意主动去做事,那也别指望你的孩子会有什么突破了。 ️无条件爱孩子孩子需要看到,不论他们是否有主动性,你都爱他们。那些知道自己被爱着的孩子们总是会更愿意...

孩子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怎样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答:的一个完整过程,学校里往往解决的是上课讲解、课后练习与测试三大块,“课前预习、巩固复习、重点难点提升”这几项则需要在家里完成。平常可以准备错题本,将错误问题记录下来,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习惯不能良好的养成,则需要专业机构老师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

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能自主的孩子,你知道正确培养的方法吗?
答:也请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时间,让他们尽可能独立完成。家长不能心太急。2、多陪伴孩子 用心陪伴和尊重孩子,是培养孩子独立的基础。我们陪伴孩子越多越用心,和孩子的关系越亲密,孩子自然越听话,他们的安全感也越强,从而会更大胆独立地去探索世界。正如黄磊所说的,我们和孩子彼此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

如何就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答:父母应该尽早的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这样就能够让孩子学会自己做事,也能够让孩子更加的独立。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呢?父母可以在做事的时候让孩子在一旁观摩,这样孩子就能够明白这件事是怎么做的。如果你的孩子年龄比较小,是不能多让孩子自己去做事的,但是这个时候父母可以让...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动手能力
答: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改变以考分来判断孩子的标准,因为孩子的素质不是单纯由成绩来表现的。在一个强调素质教育的时代,只要求孩子好好学习争取高分是远远不够的,其他方面的素质也需要父母的培养,尤其是孩子的动手能力。现在社会越来越强调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这是很多终日埋头苦读的孩子所欠缺的。...

怎么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有哪些小技巧?
答:行动上:1、 增强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孩子能够做的事决不包办,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的能力,从小时候起,就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说自己系鞋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按时完成作业等。2、 教会孩子自理技巧。孩子不会做的事学着去做,养成孩子为家、为社会服务的习惯...

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答:链接:提取码: e9pw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
答:而家长朋友应该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以此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效增强孩子的独立性。四、鼓励参与家务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长,可以有效培养孩子更加独立,更加负责。所以说试着给孩子安排一些可以完成的家务,比如说擦桌子,叠衣服,洗衣服等。让孩子在实际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五、...

有的儿童特别依赖家长,怎样培养儿童的自主性?
答:2.鼓励自主行为。孩子要自己做什么,家长支持并提供必要帮助。如走路自己走,跌倒自己爬起来,自己穿衣、吃饭。在孩子与同伴打架时,不能一味偏袒自己的孩子,也不能一味批评自己的孩子,尽量保持中立,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3.不培养“听话”的孩子。不要一味让孩子“听话”,而是让孩子自主探索,愉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