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解读2021版C-NCAP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十大变化 多年发展,C-NCAP有什么变化?

作者&投稿:齐荔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5月15日,中汽测评发布《C-NCAP管理规则(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
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本文重点解读新版规则的十大变化。
一、正面MPDB碰撞替代了现版正面40%碰撞工况
基于碰撞双方伤害最小化的考虑,MPDB(Moving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移动渐进可变形壁障)试验工况被设计出来,以评价汽车碰撞相容性。对于消费者甚至是安全工程师而言,这是一个十分陌生的试验工况。怎样进行的呢?前端安装有可渐进变形壁障的台车(重为1400kg)以50km/h的速度与试验车辆(速度同样是50km/h)发生重叠率为50%的碰撞。按照新规则,MPDB碰撞替代了现行正面40%碰撞,也许你有这样的疑问,速度由64km/h降到50km/h,接触面由40%换成了50%,难道新规则反而简单了?划重点,现行正面40%碰撞试验中的壁障是不动的;而MPDB试验中,台车与试验车的相对速度达到了100km/h,是比较典型的车对车碰撞,试验难度无疑提升了不少。还有个重要的变化,驾驶员侧使用了新一代THOR男性假人,什么特点呢?第一是身价不菲,很贵;第二是生物仿真度更高,也就是“更像真人”。
如何考核呢?该项试验满分是24分,前排乘员占了16分,后排女性假人以及儿童假人分别有4分的考核。对于兼容性的考核,则是用“罚分”的方式,涉及到四个项目:标准偏差SD、台车上乘员载荷准则(OLC)、壁障侵入深度以及壁障侵入高度。这些词汇都比较专业,通俗来说,要不罚分,车辆前端结构不能太硬,需要设计更多的传力途径,台车蜂窝铝结构不能被击穿。
二、新能源车改为侧面柱碰
针对车辆的侧面安全防护考核,新版规则增加了侧面柱碰试验工况。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工况只用于新能源车(包括纯电动和PHEV车型),传统燃油车型依然会沿用现行侧面台车碰撞试验。对于传统车,和现版规则中只撞驾驶侧不同的是,新版规则改为左右侧随机撞击。具体考核指标上,该项试验总分为20分,前排假人和后排假人分别为16分和4分。
对于新能源车,正面碰撞与传统能源车一致,侧碰改为侧面柱碰,重点考察成员保护和电池安全性能。侧面柱碰试验总分为16分,只考核前排乘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只有两侧同时装配了侧面气帘/头胸一体式气囊的车辆,才能进行侧面柱碰撞试验,未装配的车辆该项试验得分为0分。对于新能源车,依然会在各项碰撞试验后进行电气安全考核,涉及到的项目包括触电保护性能、电解液泄漏、REESS安全评价、高压自动断开装置。目前,所有2018版规则测试的新能源车,虽然星级结果不一样,但电气安全都是满足要求的;而新规下的柱碰试验对于车身结构的侵入会更加厉害,更考验电池安全性能。
三、鞭打试验新增加第二排座椅的评价
2018版规则对于鞭打试验的考核只针对驾驶员席座椅,所占分值为5分;而新规则增加了后排的考核。按照新规则,第二排座椅鞭打试验分数最高得分为2分,假人伤害指标与评分方法与驾驶员座椅鞭打试验相同。按照驾驶员座椅鞭打试验方法计算得分,并将结果乘以0.4,作为第二排座椅鞭打试验最终得分。新规则中,鞭打试验总成绩为7分(驾驶员座椅5分,第二排座椅2分)。
四、儿童乘员保护实施定量评价
在2018版规则中,只是在正面100%碰撞试验中涉及到儿童乘员,后排放置了儿童假人,主要考察约束系统固定装置是否有效,而对假人伤害值没有定量评价。而2021版规则加强了对于儿童乘员保护的评价,具体包括动态试验评价以及儿童保护静态评价。
动态试验评价方面,在正面100%碰撞试验中,后排放置了Q系列3岁儿童假人(后排女性假人和儿童假人随机放置);在正面50% MPDB碰撞试验中,第二排右侧放置了Q系列10岁儿童假人。在这两项试验中,儿童假人伤害值评价所占分值都是4分。儿童保护静态评价方面,最高得分为3分,其中,“基于车辆的评估”为2分;“儿童约束系统安装检查”为1分;对于安全气囊禁用信息不满足要求的,给予1分的罚分。
五、新增事故紧急呼叫系统作为加分项
2018版规则中,乘员保护加分项有前排乘员安全带提醒装置(1分)、二排乘员安全带提醒装置(1分)、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3分)。新版规则中,这部分加分项由5分调整为4分,包括侧面气帘(2分)、事故紧急呼叫系统(E-CALL,2分)。安全带提醒装置则由加分项变罚分项,对于前、后排没有配置有安全带提醒装置(SBR)的车辆,采取扣分处理,最多扣2分。
对于配置有 E-CALL系统的车辆,用于进行C-NCAP 测试的3辆试验车中,若每辆车的 E-CALL系统性能均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则可获得相应的加分,该项最高加分为2分。系统应具备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紧急通话报警功能,若仅能满足其中一项功能,则能获得1分加分。
六、主动安全权重进一步提升
2018版规则中,在主动安全项目上,只考查ESC以及AEB系统;而根据2021版规则,主动安全部分除了对ESC系统的审核外,还包含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车道保持系统(LKA)、整车灯光性能试验,以及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车道偏离报警系统(LDW)、车辆盲区监测系统(BSD)、速度辅助系统(SAS)性能测试报告审核。另外,在2018版规则中,考虑到AEB系统配置率不高,即使测试车型没有AEB系统,也会对配有AEB系统的车型进行测试,并按照配置系数核算成绩。而根据2021版规则,主动安全的审核和测试项目按照试验车辆实际配备情况进行评价,不考虑配置率。至于在选择具体车型配置方面,新规则和现版规则一样,依然是选取销量较大的配置。另外,新版规则中,主动安全项目的权重也由2018版规则的15%提升至25%,反映出主动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七、新增整车灯光评价
汽车前照灯性能与行车安全息息相关,此次规则改版也是首次将整车灯光评价纳入考核项目,是主动安全中的一项,得分率占比为20%。整车灯光性能试验项目涉及到近光灯、远光灯、加分项和罚分项。近光灯评价项包括直/弯道引导距离、左侧行人可见度、路口行人探测宽度以及弯道照明宽度;远光灯评价项包括照明范围和路口行人探测宽度;另外,对于满足要求的自适应近/远光功能、近光灯自动开启功能、自动前照灯调平系统会有相应的加分。特别注意的是,有一个罚分项是对于对向驾驶员的眩光,如眩光测量值超出规定限值要求,则扣1分。
八、初步形成ADAS系统评价
按照2021版规则,AEB系统在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会自动制动以避免或减轻碰撞伤害,对于配置了AEB系统的车型,在2018版规则实施的车辆追尾、行人工况外,新增加二轮车工况。AEB CCR、AEB VRU_Ped及AEB_TW试验分别用被测车辆以不同速度行驶至前方的模拟车辆目标物、行人目标物以及二轮车目标物,检验被测车辆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的制动及预警情况,以评价AEB系统的性能好坏。除了AEB系统外,还有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测试,测试场景有车辆左侧偏离出实/虚车道线,车辆右侧偏离出实/虚车道线。另外,还有一些主动安全系统的审核。可以说,这次改版对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项目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评价和考核。
九、行人保护项目增加头部碰撞区域
鉴于国内行人保护观念落后,再加上这方面的技术研发还比较匮乏,2018版规则引入了行人保护试验,以促进国内汽车厂商在行人保护安全技术上的提升。新版规则对于该项目进行了一些调整:修改了行人保护试验及评价方法,采用先进行人腿型(Advanced Pedestrian Legform Impactor, aPLI)替代传统 FLEX-PLI和TRL上腿型进行行人腿部碰撞保护试验评价;扩大了行人保护头型试验区域。
十、星级门槛进一步提升
和2018版规则一样,基于对车辆安全性能均衡的考虑,2021版新规最终星级的获得除了满足综合得分率要求以外,还需同时满足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和主动安全三个部分分别设定的最低得分率要求。不过,门槛进一步提升。5+星级的综合得分率要求由现版的90%提升至92%;5星级则由82%提升至83%。各个项目的最低得分率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主动安全项目,最低得分率要求提升至75%,将进一步提升众多ADAS系统的普及以及企业对于整车灯光性能的重视。
总体而言,新规程的很多变化都很有针对性,比如引入全新的50% MPDB碰撞试验,直面碰撞兼容性问题;新能源车增加侧面柱碰工况,对电池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增加了主动安全得分权重,对ADAS系统进行系统评价,回应了当前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儿童乘员保护实施定量评价,唤起汽车厂商对于儿童乘员保护的重视……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发布的是征求意见稿,正式规程预计会在下半年发布,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NCAP升级最新碰撞规则征求意见,正面40%升级为正面50%~

近一年来,中汽研C-NCAP和中保研C-IASI两个不同规则的碰撞测试的对比在网络上没有消停过。
当然,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中汽研C-NCAP最难不过40%偏置碰撞,而中保研C-IASI则是难度更大的25%偏置碰撞,前者一侧纵梁还能起到缓冲受力效果,后者则是绕过引擎舱直接考验A柱强度。所以,一些在C-NCAP拿下五星的车型却在中保研C-IASI表现不甚理想。
因此,如今的网络舆论,消费者层面确实普遍更倾向于支持中保研C-IASI的碰撞测试成绩。
不过,可能也确实是为了更接近实际碰撞现场,也为了正名,证明自己碰撞测试的公信力。近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汽车测评管理中心,也就是中汽研对外宣布,为整合现有测评资源,推进碰撞测评规程内容更加协同、更加高效,并更好的服务汽车行业和广大消费者,现向公众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日期为:2020年5月15日至2020年6月15日。
而新的征求意见版本2021版C-NCAP规则相比此前的2018版本,主要变化在以下几个部分,包括碰撞测试的变化、行人保护规则的变化、主动安全部分以及评分细则的权重变化几个大的方面。其中,又尤其以“增加了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替代了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为重中之重。
同时,这一最核心变化,也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关注,不少不明真相的网友认为“从40%到50%,是C-NCAP的又一次倒退,可能以后得叫六星批发部了”。
不过事实上,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其实难度更大,甚至难度超过中保研C-IASI的25%偏置碰撞;并且,从实际事故角度来看,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试验还更具有现实路况指导意义。
在中汽研C-NCAP已经公布的细则中,“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其实是以“试验车辆与MPDB台车分别以50km/h的速度进行正面偏置对撞”的方式来完成,也就是说,新规则下碰撞时的相对速度高达100km/h;而此前的40%偏置碰撞时速仅有64km/h,甚至就是网友们普遍看好的中保研C-IASI的25%偏置碰撞也不过是64.4km/h的时速。
当然,碰撞时速更高是变化之一,变化之二还包括“渐进变形壁障”与“不可变形壁障”的区别,此前的碰撞试验,都是“不可变形壁障”考验试验车的缓冲效果,但是在实际事故中,尤其是车与车的事故中,双方都有缓冲区域,两车内部缓冲结构在碰撞瞬间变化错综复杂甚至直接交错在一起,原有结构能否在复杂变化下有效发挥都是问题,而如今采用”渐进变形壁障”对撞的方法,明显更贴近实际事故。
所以,看完了这些,可能从2021年开始,真的再也不能叫C-NCAP为“五星批发部”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随着 C-NCAP 的顺利实施及研究的深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也对《C-NCAP 管理规则》进行了多次完善和提升,经历了 2006 年版、2009 年版、2012 年版和 2015 年版的变 更。如今,车辆被动安全技术日益精细化,而主动安全技术也进入快速飞跃式发展阶段,被动和 主动安全技术的相互融合将构成全方位的车辆乘员安全防护体系。因此,C-NCAP 在原有的正面 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正面 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 座椅鞭打试验等基础上,再次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并针对中国行人事故高发的特点适时增加了行 人保护试验和车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试验,评分及星级划分体系也做了较大调整。自此, 由乘员保护、行人保护、主动安全三大版块构成的全新《C-NCAP 管理规则(2018 年版)》出台。

中保研死磕C-NCAP:“军备竞赛”为权威还是为分食百亿蛋糕?
答:中保研简单引进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标准,虽然从表面上看,使得之前在C-NCAP碰撞五星的产品纷纷露出“马脚”,感觉上是对现在碰撞规则的一次大挑战,对本来就已经是“五星批发部”的C-NCAP权威的挑战,但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没有解决中国汽车碰撞标准的根本问题。中保研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方法是错的中保研这样以...

智能驾驶混战城市NCA阿维塔为何能“遥遥领先”
答:阿维塔11最终展现出的智能驾驶能力也没让人失望,无论蠕行在拥堵城区还是飞驰在高速公路,NCA智驾导航辅助令阿维塔11具备覆盖全场景的高阶辅助驾驶能力;不仅能轻松应对加塞、换道超车,还能主动避让各类动、静态障碍物,兼顾行车安全与通行效率,以最优策略守护智能出行。 强强联合之下,阿维塔的出场足够惊艳。交付量方面,截至4...

30万级“双冠王”诞生,极狐再掀中国智能驾驶天花板
答:此外,在消费者最关注的安全方面,极狐号称“刚性之王”,阿尔法S车身抗扭刚度更是高达60000Nm/deg,是全球在售主流车型中的最高水平,是同级别产品的2-3 倍。极狐阿尔法S先行版还曾分别拿下“2021版C-NCAP最高‘五星级’安全评价”和“五星健康车”认证,是国内稍有的“双五星”产品。随着用户需求...

2021年,新能源板块还能买吗?
答:可以考虑买。从目前炒作方向来看,有政策支撑的新能源依然是后期大资金主攻方向,从盘面表现看,新能源相关概念股已经蓄势待发,市场一呼百应,接下来1月底必然会继续一波强势反弹的大涨行情!将迎来绝佳机会。01电能驱动时代 传统车的核心是燃油发动机,电动车的架构基于锂电池。锂电池的成本占整车成本的40...

理想的智能驾驶不理想
答:4、最重磅的是理想发布城市NOA辅助驾驶功能,预计6月在北京和上海启动内测。此外,理想还发布一个通勤NOA,跟小鹏XNGP通勤模式一个逻辑。简单来说就是在固定线路让车辆训练数据,可以快速激活NOA。 5、理想发布首款纯电车正式命名为“MEGA”,这是一款纯电MPV,售价超过50万元。 MEGA的名字被人戏称为“make ev gre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