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火星要如何生活? 人类在火星生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作者&投稿:杜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移民火星,很多年来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自从20世纪60年代发往火星的“水手”号空间探测器到2018年11月人类历史上第八次登陆火星的“洞察”号,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探测搜集了大量关于火星大气气候、水文地质、地理环境等勘察信息资料,为新一轮的火星勘探和载人登陆计划奠定了基础。

为此,特朗普总统曾于2017年3月专门签署法案,为NASA火星计划今后若干财年拨付巨款,且将在10年内增加到超过1500亿美元,并提出2033年人类登陆火星的目标。

火星与地球一样位于太阳系的生命宜居带,表面基本是一片荒凉没有任何生命的沙漠。上面没有稳定的液态水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稀薄、干燥、寒冷,常有尘暴发生。由于缺少大气层的保护,它似乎正沐浴在致命的紫外线辐射中。

火星离地球遥远且天然条件恶劣,移民火星的征程要比阿波罗登月艰难得多。

首先,需要关注自然条件。火星表面对于我们熟悉的以液态水为源泉的地球生命来说是可怕的。两极虽然存在着大量的水冰,但那里温度太低,水冰不可能消融。即使消融了,液体水也会很快蒸发,因为那里大气密度不到地球大气的1%。

好消息是,近年来自火星更为详细的数据,揭示了一些看起来像洪水冲击过的平原和干涸湖底的地形,甚至还有古海洋的遗迹。2015年NASA公布了火星上有少量地下水的存在。2018年法新社报道,欧航局(ESA)研究称,火星上发现了第一个液态地下水湖。科学家指出,以现代科技手段完全可以开发利用,作为生命维持系统的一部分,移民所需的淡水资源是有把握解决的。

其次,与长期低温失重等相关的医学健康问题NASA正在跟进研究。作为类地行星,火星的质量较地球小,表面重力为0.38G,约为地球的2/5。另外,火星距离太阳稍远,表面平均温度为-55摄氏度,冬天为-133摄氏度,夏天白天为27摄氏度,冬、夏天温差达160摄氏度。

科学家认为,失重程度应该在人类可接受和克服的范围内。借助于现代科技,低温影响也是可以忍受的。火星生命依赖的人造大气系统所需综合技术也在进一步测试中。

第三,火星远征返航燃料和移民所需能源。科学家对火星能源供应并不担忧。他们认为,以目前的科技水平,火星有水使之与二氧化碳结合可以大规模生产甲烷。它是上好的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和移民生存的优质能源。

当然,宇航员在行星间旅行,来回需几个月,会遭受许多灾难。不过,一旦着陆建立了基地,生命就不至于太危险,因为火星表面是太阳系中第二个最安全的地方。

此外,人类体内遗传的生命节律是否适应火星环境。我们知道,火星的自转周期约为24.6小时,自转轴倾角为25.19度,昼夜变化均与地球相近,但它公转一周(1火星年)是地球日的687天,约是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

长久以来,人类生存的生命节律与地球春夏秋冬时间单元节律的有序重复相吻合,对于火星移民的生命延续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人类本能的生命节律能否自然地调整和适应火星环境的突变,仍是一个严峻的医学考验。

显然,如果人类要在火星上长期定居生存,在火星上建立大规模生命维持系统所需技术还应当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比如美国实业家马斯克(Elon Musk)团队与NASA合作,公布了他大胆的火星移民计划,用其SpaceX研发的系列技术,声称到2033年将建立一个火星移民基地。

从长远看,火星也许是一个可供未来人类移民的星球,到那时我们人类或将迎来辉煌的地-火双星时代。



首先就要克服大气的问题,然后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最后考虑怎么种植粮食和建造住宅区。

我觉得需要在火星学会开发资源,然后建造自己的房子,这样才能有住的用的,才可以生活的更好更圆满。

目前人类还不能在火星正常生活。虽然科学家认为火星是“地球二号”,但是火星上还有很多人类接受不了的东西,所以人类在火星活不长。

必须要在火星上建立和地球一样的生态系统才可以。

人类在火星要如何生活?~

火星是多少宇航员和科学家的一个梦想啊,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之而努力,火星承载了我们多少梦想,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火星上的生命和适合居住,现在火星已经被列为人类第二个故乡了,我们就要开始移民火星,计划就已经准备好了。
火星(天文符号♂),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为太阳系中四颗类地行星之一。西方,称火星为马尔斯(或阿瑞斯);中国古代,则因为它荧荧如火,位置、亮度时常变动让人无法捉摸而称之为荧惑。火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行星;其质量、体积仅比水星略大。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当,但绕太阳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
就是这样的一颗星体引起人类无限的好奇,人类提出来改造火星,把火星变成我们第二个家园,这样等待地球不能够居住的时候,以至于人类有地方居住,并且这个火星改造计划已经开始了。
2003年8月,在美国召开了“火星移民研究国际会议”,火星地球化提议在未来几个世纪中将火星改造成一个地球化星球,使之成为未来人类的第二个家园。
1、在大气中增加适合适量的气体(包括温室气体和适合生物生存的气体),增加地表温度与气压,主要是为了液态水,其次是植物、动物。
2、在太空中架设巨大反射(或折射)镜群,增加照射到火星表面的太阳光强度。
3、大量融解地下冻土层,再把水引到地表。虽然一开始会结冰,但随着工程进行,冰层进而融化形成水圈。
4、在冰上(包括两极)培植深色藻类或散布煤灰等深色物质增加吸热进而加速融化。
5、散布固沙菌类、植物,防止沙暴的发生,进而生成土壤,扩大居住地。
6、建立行星推进器(引擎),改变火星运行轨道
无论这个方法是否可行,这总是我们对于火星一个大胆的探索,是代表人类对宇宙的征服。

假如人类移民火星

假如人类搬到火星居住,人类的生活会怎样?
答:人类在火星一般只能在室内生活,如果要外出,就要穿宇航服一类的保护衣物了。但我相信火星上的恶劣环境可以通过种植作物,慢慢地改变。

人类在火星上应该怎样生活
答:生存和生活是两个概念。如果只是能够到达火星并登陆的话,现在基本就可以。根据人类的观察以及探测车的实地科考,火星上并没有极端危险情况(如极寒,极热,地质不稳定,大量强腐蚀气/液体等)存在。所以人类在火星上生存和在太空中生存区别不大,无非就是依赖太空服和太空舱罢了。现在的问题是去了火星的...

以地球标准来衡量火星,如何才能满足人类居住?
答:大气含量氧气低,氧气作为生命的支柱,肯定是少不了的,而火星确实与人类想的相反,主要就是以二氧化碳为主,占据总量达到了95.3%。就从这三大条件来看,如果人类不带任何工具上去,基本上是不能在火星上行走。火星如今有什么发现?除了火星自身所含有低量的氧气之外,这个已经不需要探索它的存在,而科学...

如果人类到了火星,会怎样生存?
答:其次火星上目前也没有发现大量的水资源,氧气和水也是阻碍人类入住火星的一大原因,能供人类生存的氧气和水最大限度大概是60天左右。居住在火星还要受到宇宙射线的影响,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因此,有科学家构想出一种冰屋,由冰和可膨胀材料构成,结构轻便能够防止辐射。但是目前仅仅处于构想阶段,任重道远...

人类登陆火星后怎么生活啊
答:首先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当人类想在火星居住时,应该是由于地球资源枯竭,人口上百亿,那时候人类的航天器从速度和载重量,智能性应该是现在无法想象的,所以第一用不了一年,第二,就算建立火星基地,也应该事先做好了充分的模拟准备,就跟在南极大陆舰极地站一样,生活是枯燥的,环境是恶略的,所以...

人类在火星要如何生活?
答:目前人类还不能在火星上生活,因火星上温差大,加上又无空气,人类是无法在火星上生活的了。等科技发达到人类可改造火星了,人才能到火星上生活。

不远的火星,下一个“地球”?人类在火星该如何生存?
答:地球人经常谈论移民火星。但如果这已经发生了,且第一批人类已经在这红色星球上定居下来了呢?生活在火星上的生命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是可以生活在地面还是必须藏在地下来避免暴露在太阳辐射之下呢?我们可以地球化火星么?是否曾想过离开这个星球?那么,考虑下火星。离太阳第四远的行星。它可以离我们...

火星上生活需要什么?
答:完成自给自足的定居点从而移民火星具体计划的第一步,则是先让火星达到“环境地球化”的临界点——使这个寒冷的星球变暖。现在火星赤道附近的温度有时可以达到0℃以上,要使火星的冰冻物质完全融化,至少需要使火星的外层大气达到40℃左右。与地球正在努力遏制温室效应不同,祖柏林表示人类将要在火星上制造...

关于人类能否在火星上生存
答:通过探测卫星凤凰号的探测,人类在火星陆地上发现了高氯酸盐。斯托克表示,高磷酸盐和氯酸,都是用于微生物新陈代谢(地球上无数微生物获取能源的方式)的重要化合物。并且塔夫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苏扎尼·杨说,火星上发现了许多微生物,他们可以从事许多活动,比如吃岩石从中释放它们需要的物资,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