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禅宗和印度的原始佛教区别? 我国的禅宗和印度的佛教之间区别在哪??

作者&投稿:吴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从悟的究竟看,就是悟因缘法

“‘有情来下种,  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  无性亦无生。’

【2】从发心看

禅宗的人从不发“度一切众生”的心    , 是自度, 灭自身烦恼,与阿罗汉一个修法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

【3】从传承看,

也是迦叶、阿难传下来的  , 皆阿罗汉成就,不是菩萨

“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阇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拏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磨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

【4】从见地看

是自性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完全是自度的阿罗汉路子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事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

【5】从修法上看,

就是四念处【坛经是无念行,一样的】、四圣谛,

“四弘愿”者,愿度度苦也【苦】,愿断断集也【集】,愿学学道也【道】,愿成成寂灭也【灭】。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佛教没有你所说的原始佛教与现代佛教之分。佛教更不是你所说的印度佛教。佛教起源于尼泊尔,兴于印度,盛于中国,何来印度佛教之说啊?

归纳一下下禅宗和印度佛教的异同。~

佛教法门有八万四千之多,法法都高低无差异,最终都是向究竟正觉,禅宗重在明心见性,即悟成佛,但不是一般人的根基很能行的,其它门法是扎扎实实一步一脚印,最终才成就菩提果位,佛教先是有古印度再传入中国的,他本来就包含了众多法门,禅也是由当时达摩祖师从印度入传中国的,禅也是佛教中无量法门中的一门,那来的异同

兄所说的印度佛教是指当今的印度佛教或是过去释迦牟尼佛所教的成佛之道?

如果是前者,几乎已经不复在了,过去印度性力派参杂进去佛教,演变成坦特罗佛教,实际上就是男女双身法为核心的变质佛教,后来传到西藏也早就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了,变成是西藏鬼神之教与坦特罗佛教结合成为今日的西藏佛教,实质上只是以男女双身法为核心再融入祭祀鬼神仪式与崇拜鬼神的思想,本质离佛法远矣远矣。

如果是后者,那末学可以简介一下:

真实的佛法--唯一佛乘、亦名如来乘、菩萨乘。而成佛必须依次圆满人无我智、法无我智(以人无我智为基础,所进修的唯识一切种智)才能成就佛地的智慧证境。

而中国禅宗始从达摩初祖开始传起,而达摩祖师以楞伽经附瞩二祖,以此经典以心印心,因此禅宗最初所证的内涵是包含开悟明心的人无我智--三贤位,以及通达五法、三自性、三无性、两种无我等等的法无我智--初地以上。楞伽经为证:

楞伽经卷一: 云何人无我?谓離我、我所—阴界入聚无知业爱生眼色等摄受计著生識。一切諸根自心现器身等藏,自妄想相施设显示;...,种种身色,如幻术神咒,机发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无我智。
云何法无我智?谓觉阴界入妄想相自性,如阴界入離我我所;阴界入积聚,因业爱绳缚,展转相缘生,无动摇;諸法亦尔,離自共相;不实妄想相、妄想力,是凡夫生,非圣贤也;心意識五法,自性離故。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分别一切法无我。善法无我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得初地菩萨无所有观地相。

因此楞伽经所传之法不只是三贤位的人无我智,也包含初地以上的法无我智。然而到了六祖的时候,因为六祖不识字,无法教授如此深的法无我智,因此仅以金刚经印心。而金刚经所说的内涵还摄属在人无我智的范畴,因此禅宗在六祖以后就鲜少有初地法无我智的教导,禅宗公案所述,如赵州的六六三十六、云门胡饼、永明不会、临济真人等等公案,所直指的虽然都是本心境界,然而几乎都是人无我智,也就是入楞伽经提到的:

种种色身威仪进止,譬如死尸,咒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机运动;若能於此善知其相,是名人无我智。

还未涉及到更深细的法无我智,因此禅宗至六祖以后,所证的内涵大多数都是在三贤位,当然也有如克勤圆悟大师有教授唯识种智--法无我智,但是极少。

因此如果楼主问的是禅宗与真实佛教--成佛之道的区别的话,
末学这样说:禅宗所传的法同於释迦如来所传的成佛之法,然而禅宗从六祖以后,所证的内涵绝大多数都还在三贤位,因此我们可以说:

真实的佛教--成佛之法是包含禅宗的,而禅宗所证并不违背佛教,只是深浅广狭的差别而已,因为禅宗开悟明心的境界就是人无我智,还必须继续悟后起修,完成后得无分别智,才能迈入初地以后所要进修的法无我智;因为成佛之法必定要实证人无我智、法无我智。

藏传佛教和传统佛教在教义上面有哪些本质的区别?
答:再后来佛教进入西藏地区之后,便开始慢慢的在西藏地区发源,然后形成了藏传佛教这一传统佛教的分支。其实藏传佛教和传统佛教在教义上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是最为根本的佛教教义,而另外一个则在最为根本的佛教教义上,加入了一些比较具有地域特色的风俗文化,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当地人更好的去接受这样的一种...

为什么说中国佛教比在印度发展的时间长
答:佛教在印度经历了1800年的历史,其过程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原始佛教时期(公元前6或前5世纪~4或3世纪)\部派佛教(公元前4或前3世纪~到公元元年前后)、大乘佛教(公元元年前后~7世纪)和密教时期(约7~13世纪初)。在后三个时期中还出现了很多在理论和修持上不同的派别。 从公元3世纪下半叶开始...

“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禅宗的提法,还是原始佛教就有的提法?
答:“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是禅宗的提法,不是原始佛教的。原始佛教有禅学,但没有禅宗,“禅”是佛心,怎么可能是外道!!

佛教问题
答:约在西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若干人士为了满足大众需求,并解决佛教传道困难起见,兴起宗教改革,即大乘佛教的形成,有名的“禅宗”与“密宗”皆属大乘佛教的一支,改革人士并将“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后来传入中国、朝鲜与日本;而小乘佛教则传往锡兰(今斯里兰卡)、暹罗(今泰国)与缅甸。

佛家的具体起源 演变 产生 作用 意义?
答:密教,(或密乘,金刚乘)是佛教吸收了印度原始的婆罗门教的一些思想理论和修行方法后产生的。密教认为原来的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都是佛陀的方便说法,而不是佛的真实义谛。甚至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在密乘看来只是佛的应化身而已。佛陀的真实教义不能为一般信徒所接受,只能由师傅秘密传授给具备资格的弟子。密乘的修行方法...

天下佛教都有几种?都有什么不同?
答:至于在唐代中期形成的“禅宗”、“净土宗”等宗派,则更是为印度佛教所未有,而完全是由中国佛教徒所独创的大乘佛教宗派。他们具有通俗、简明的教理,广泛的融合和适应性,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乘密教也在中唐时期传入我国,以后主要在西藏、内蒙古等地区得到发展,流传至今。 佛教有众多的分支,详细的...

佛教真正起源于哪个国家?你了解佛教吗?
答: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陀示现涅盘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发生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主要分为上座部和大众部,南传佛教主要是...

内地佛教与西藏佛教有那些相同和不同?
答:二、藏传佛教各派都以龙树中观见为主,虽然各派对中观二谛义的理解方面有千差万别,但没有一个尊唯识见者。唯识学研究只是为了从反面认识中观真理。汉传佛教早期的天台、三论、华严、禅宗等教派都持中观见,唐玄奘师出唯识宗门,故在东土弘扬法相唯识学,对唐以下的汉传佛教影响极大;六祖《坛经》...

古身毒的佛教和中国化的佛教有什么不同?
答:身毒就是天竺,是古梵语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异化转音。大概先秦至汉代乃至魏晋称身毒,隋唐以下称天竺。所以,所谓古身毒的佛教包括了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大乘佛教的建立。龙树与无著两大车轨也已建立。所谓中国化的佛教,其实是佛的心宗,是佛陀第三转falun所开示的如来藏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如此...

禅宗和密宗
答:是在相当于中国的唐代。那个时候已经佛灭一千多年了,那个时候在印度本土的佛教已经发展成大乘密教。所以藏传佛教带有很浓厚的密教色彩,崇尚念咒、火供、护摩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印度佛教发展到晚期阶段的情形。如果我们从佛教发展的历史来看,就能很清晰的了解佛法的发展过程。注明:禅宗属于大乘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