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午门是哪个门,就是古代推出午门斩首,是从哪个门推出去砍了的。 在古代,大臣犯罪后被推出午门斩首,那么午门是指哪个门?

作者&投稿:蓟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明朝时期,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也是大臣们被廷杖的地方。午门是宫廷的正门,高约27米,宽约39米,面积约1000平方米。在午门内,皇帝通常会接见大臣,而午门外则是执行廷杖的地方。廷杖是一种惩罚方式,通常是在宫廷大门之外执行的,以示惩罚和羞辱。因此,“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在明朝时期并没有在这个地方执行过斩首的刑罚。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在菜市场斩首,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实际上,斩首的场所通常是城外或其他不适合公众观看的地方,以避免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和混乱。在明朝时期,斩首通常是在菜市场或交道口等繁华的地方执行的,但并不是在午门。
总之,“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在明朝时期并没有在这个地方执行过斩首的刑罚。

午门一般是指紫禁城的正门,由于其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一般认为唐长安城的含元殿阙门相当紫禁城的午门。 在西安市新城区太华路。

都是评书戏曲的讹传,午门是皇宫正门,一般是3-5个门洞,中间的只能皇帝走,两边的是大臣走,皇宫服务宫人太监只能走偏门,午门这里怎么可能随便杀人,再说正常的朝代,即使是皇帝也不是随便杀人,更不能随便杀大臣,至少要叫刑部,大理寺审问,定个罪名,按罪量刑,然后秋后问斩,杀人处决犯人也是有规定时间的

古时所说的“推出午门斩首”的“午门”是指哪里?~

明清的五门就是天安门里面的皇宫南门!但是推出午门斩首不是就在午门斩首,而是出午门往南到菜市口(清朝)

记得采纳啊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
  午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庆六年(1801年)又修。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以及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高12.00m,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两侧设上下城台的马道。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又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墩台上正中门楼一座,面阔9间,60.05m,进深5间,25.00m,重檐庑殿顶。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钟鼓齐鸣,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午门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归来,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民间传说中所谓“推出午门斩首”亦指此地,但把如此重要的地方作为杀人刑场是不可能的,此说显然不合史实。
  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

西安午门是哪个门,就是古代推出午门斩首,是从哪个门推出去砍了的。
答:午门一般是指紫禁城的正门,由于其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一般认为唐长安城的含元殿阙门相当紫禁城的午门。 在西安市新城区太华路。

古装电视剧中总说拉出午门斩首,那午门是什么地方??
答:午门也就是紫禁城的正门。所谓的午门斩首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说法,其真实性并不准确。明清两代,帝王都居住在北京的故宫中,从天安门刚刚进入故宫的时候,最外面的一道门就是我们也就是紫禁城的正门,这扇门壮观。也具有着很大的意义。午门也可以说是帝王所居住之处的正门。这样一个地方是用来斩首的地方,...

古代有曰“推出午门斩首”,为何斩首地点偏偏选在午门?
答:一、午门我们都知道明清两代皇帝的住所是紫禁城,在紫禁城的正南门是为午门,这是古代坐北朝南的规矩立下来的。故宫的正门就是我们所说的“午门”。午门只有在什么时候会被用到呢?一般是明清的皇帝在接见外来使节、遇到重大战争出征、大将军凯旋这样的历史大事件的时候,午门才会开。所以在明清...

...常常将他们“推出午门斩首”,这“午门”在什么地方?
答: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明代时处罚大臣的地方。午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午门斩首实际上是以讹传讹,...

古代下令把犯人推出午门外斩首,所谓的午门是哪里?
答:古代下令把犯人推出午门外斩首,所谓的午门其实就是故宫的正门。这个门在故宫的整个南北轴线上面,而且正在居中面向阳面,位置正在在当子午,所以这里也被叫做午门。在午门的前面还有三个门,依次是端门,然后是天安门,紧接着是大清门,然后在午门的后面还有一个是太和门,整个故宫一共就是这五个大门。在...

老北京紫禁城的午门是什么地方?推出午门斩首是真的?
答:历史上真的存在“推出午门斩首”的事情吗?为什么,我们今天在午门外,难以寻觅到任何处决犯人的蛛丝马迹呢? 话说宏伟壮丽的紫禁城(今北京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泉。它始建成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它有城门四座:正南为“午门”(古代把经线称为“子午线”,南边为“午”,故称“午门”),...

电视剧中“拉出午门斩首”是真的吗,午门是什么地方?
答:电视剧中“拉出午门斩首”不是真的,午门是紫禁城也就是现在故宫的正门。现在很多的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午门斩首”一词,传播的范围广了,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固化,就真的以为午门是用来斩首的地方。对历史不是特别了解的人很容易被电视剧所忽悠,编剧编写台词...

古代斩首的五门是指那里?
答:你说的大概是午门:午 门 是紫禁城正门,上有崇楼5座,以游廊相连,东西各有一座阙亭,形如雁翅,俗称五凤楼。明代的献俘大典在午门举行,五凤楼上设宝座,朝廷大将携俘凯旋,皇帝亲临五凤楼举行典礼,门前小广场可容纳2万余人。清朝每逢战争凯旋,皇帝都要亲临午门举行受俘礼。1、出入午门之规定:驾车...

推出午门,秋后问斩,古代的刑法处置是怎样安排的?
答:因此,古代对于罪犯的惩戒以及斩杀都是有规矩的,在古人眼里,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类的一切行为必须符合天意,天人合一,不能与大自然相违背,更不能逆天而行。因此看完我的这篇拙文,想必大家对所谓的“秋后问斩”、“推出午门斩首”、“菜市口斩首”等词语有了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