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去世后要办理哪些事情 求助亲人去世后应办理哪些事情事情及注意事项

作者&投稿:度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都听过生前厚待,死后薄葬的这句话。但仍然很多人认为丧事应该要办的要体面。不是说为了给别人看。最重要的一点是尊重逝者。二是能给家属安慰的心情。(毕竟这是最后能做的事情,即使没钱也要办的体面,我讨厌说三道四不腰疼的亲戚,所以有些闲话我会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毕竟大家的文化水平不一样,没什么好计较的。)
逝者去世当天,立马移到一楼,床上必须棉被都拿掉,事先铺草,摊上草席。然后立马拿水(我家旁边有河,就拿河水,也算告诉了河神。)擦拭逝者的身体,从上擦到下,事先准备好短白上衣短白下衣,(一般丧事店都知道什么衣服,古时候古人穿在里面的内衬,用麻布料做的),然后给逝者穿上,然后拿床单盖上。立马烧衣服,(为什么烧衣服呢?是上路要穿的衣服,总不能光着身体上路。拿逝者生前最喜欢的一套衣服,鞋子,袜子,内衣内裤都要烧。)然后在她的遗体前点上一对蜡烛,最重要的是一个油灯。(自己拿一个碗,碗里倒油,拿一个棉线编织成一条线,点上,制作成一个灯。这个尤其重要,要时时看着这个油灯,不能灭)然后就是拿着身份证和户口本去警察局开死亡证明和身份证注销等,按照流程操办。
【拓展资料】
接下来就是告丧,儿女必须去告丧自家人,叫他们来帮忙,挑出一个自家人去帮忙告丧。儿女要留在逝者的房间哭丧。(注意 这点非常重要,每来一个人就必须哭丧),他们常常把人情钱放在香蜡烛和薄的袋子里。(袋子里还有白布,后面会讲)还有就是一定要记得买花圈,按照前后放好,儿女第一位,后面再按照亲近依次放好。
守灵的第一天,会有很多自家人来帮忙,这时候一定要联系好念经的和尚,定好棺材,联系看风水的坟墓师傅,以及给逝者穿衣服的师傅等等。这时候儿女要把逝者生前穿的衣服都整理好放在楼下,会有自家人来帮忙整理,只要有口袋就要放元宝,(事先叠好八元宝,用红绳串起来),当时有很多事情要操办,常常有很多人叫我,真的是忙昏过去,恨不得分出三个身来忙。事先准备好包袱的袋子,还要准备好逝者穿的寿衣等等(我们这边风俗是七个领头,相当于七件衣服,鞋子、袜子等。我年龄尚小,不懂这些,也没办法出去操办,都是自家姑婆{爷爷的妹妹}帮我购买的),守灵的第一个晚上,我们把第二天要烧的衣服都整理好,有口袋的都放元宝,上身和下身都归类好,每个包袱放了几件衣服几件下身,多少袜子鞋子等等都要记清楚。最好写在纸上,第二天师傅要写在红纸上,要告诉逝者烧了多少东西给她。(还有就是之前我在上面有写到每个袋子里都会有白布,这时会有亲戚,在家门口用缝纫机做每个人佩戴的孝布,儿女要披麻戴孝,帽子等等)
守灵的第二天,仍然是哭丧,在守灵房间呆着,看坟墓的风水师傅来了,要在纸上写逝者出生日期和结束日期以及儿女是否留在家里等。事先准备好糯米,红豆,香,古老的抽屉。然后师傅会准备好,只要跟着师傅走,必须儿女走在前面,不能回头,看好风水,然后糯米红豆撒在附近的坟墓,告诉他们逝者要过来了,然后跟着师傅做。然后不能回头回去。
给逝者穿衣服的师傅也来了,这时候师傅会把出殡要穿在逝者的衣服先穿在儿女身上,鞋子不能穿白色,就跟平常一样。跟着师傅走,走一圈,拐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到家门口,要一步一步过那个凳子,这时妹妹问我 妈妈去哪里?我要说,我去烧香回不来了。连问三遍,结束。衣服,会由师傅给你脱,自己断不能动。
最后要烧包袱,师傅放在外面烧,这时候东西都拿出去,每个人都戴孝布,草都放在地上,每个人拿着一炷香,跪地上,儿女在前面,我要念红纸上写的烧了多少东西多少东西,然后烧,然后磕头。
守灵的第二天,是关键,因为第三天就要出殡,什么都要准备好,棺材里想好要放什么放什么,拐杖要叫和尚念经,(还有就是念经的人数事先要准备好,因为出殡前两天要念经,后面三七五七都要念经),儿女早点休息,时刻都有人守灵。
第三天,出殡的时候,也是重点。



家人去世后需要办理以下事项:
1. 开死亡证明。人死后,单位或家属必须开具死亡证明。在医院死亡的,由医院出据死亡证明;在家因病死亡的,由村委会、居委会或派出所出据死亡证明。非常规原因死亡的,由所在单位或公安部门出据死亡或火化证明。然后到卫生防疫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然后凭死亡证明到住地派出所注销户口。
2. 注销户口。去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死亡注销证明,需要提供户口簿和医院死亡证明。
3. 各种证件、卡等销户处理:拿死亡证明到公证处、银行、房产局等有关部门办理手续。公交卡、银行卡(工资卡,个人福利待遇补贴卡除外)可以转给家人。
4. 办理火化手续。尸体运到殡仪馆后,随车家属首先到业务室,交验死亡证明,选购骨灰盒,领取火葬证,办好交款等项手续。
5. 取骨灰一般需要二至三天,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时,可办理提前取灰手续。在联骨灰时要持火葬证在取骨灰处领取。如果尸体运到殡葬馆后因故不能马上火化,要在业务室办理尸体冷藏手续。
6. 需要在葬礼上对墓葬进行管理,在安葬骨灰时,家属将墓葬提供给殡葬部门,殡葬部门的工作人员会根据墓葬的价格清单,与家属签订合同,然后会根据合同来执行。
7. 殡仪馆的火化车间,负责将安葬的骨灰运送过来,然后由工作人员将骨灰放入指定的墓地中。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家人去世后的相关手续。

人去世后有哪些手续需要办理~

1、开死亡证明
死亡证明是指:死于医疗卫生单位的,凭《死亡医学证明》;对公民正常死亡无法取得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的,凭居(村)委会或卫生站(所)出具的证明;非正常死亡或卫生部门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凭公安司法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已经火化的,凭殡葬部门出具的火化证明。

2、注销户口
根据《户口登记条例》第八条 :“公民死亡,城市在葬前,农村在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死亡登记,注销户口。公民如果在暂住地死亡,由暂住地户口登记机关通知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注销户口。同时,将各种证件、卡等做销户处理。

3、要办好火化手续
尸体运到殡仪馆后,随车家属(接尸车可随带家属二至三人)首先到业务室,交验死亡证明,选购骨灰盒,领取火葬证,办好交款等项手续。

扩展资料:1、公民死亡,城市在葬前,农村在一个月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持死亡证明、户口簿及死者的居民身份证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死亡登记,注销户口。
2、公民在暂住地死亡的,暂住地户口登记机关根据死者暂住地的户主、旅店管理人或者户内其他人员的申报,将死者的姓名和死亡的地点、时间、原因等及时通知死者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由死者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死亡登记,注销户口。
3、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根据死亡人家属的申报,也应给予办理死亡登记,如有可疑情节,可与死亡地的户口登记机关联系查对。
4、发现来历不明或者过路途中死亡的人, 户口登记机关应与有关部门联系处理。如能查明死者姓名、常住地和死亡原因的,应通知死者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作死亡登记,注销户口;无法查明来历的,应将已经查明的事项和死亡情况登记备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百度百科:死亡证明

丧葬礼仪篇

星云大师



在很多的礼仪中,丧葬礼仪和我们大家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生自古谁无死,所谓“生死无常”、“生死事大”,生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生死看成是人生的两件大事,尤其“慎终追远”的孝亲思想一直是中国固有文化中为人所称誉的美德,此与佛教的报恩思想颇为符合。

不过,中国民间的丧葬礼仪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很多不合时宜的观念、作法实在应该净化、改良。例如:看风水、择日、死后八小时以内不能入殓、出殡时安排电子音乐、花车、游街、哭墓等,不但浪费,而且有失庄严。因此,特别订定丧葬礼仪篇,说明往生前的临终关怀、撰写遗嘱,以及往生后的助念、入殓、殡葬等礼仪,作为我佛子处理人生大事的准则。

一、临终关怀

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佛教认为:生、老、病、死,人之常情,而死并非生命的结束,只是另一场轮回的开始,所以说"生死一如",要我们看淡生死,进而勘破无常。但是在大限将至之际,如何让病者身心安乐,无苦而终,才是最实际的一种做法,这也就是所谓"临终关怀"。

《佛说无常经》说:老病死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若比丘、比丘尼,若优婆塞、优婆夷,若见有人将欲命终,身心苦痛,应起慈心,拔济饶益。又说,对于临命终人的照顾必须:

注意环境的整齐清净、光线的柔和、空气的流通。

供养佛像,使病人观相而生善念。

为病人宣说阿弥陀佛的慈心悲愿及西方极乐净土的种种庄严,使病人生起乐生佛土之心。

引导病人念佛,其余探病者亦应为彼病人称念佛号,声声不绝;病人命渐欲终,即见化佛、菩萨执持香花接引,心生欢喜,必无退堕恶道之苦。

若命终后,眷属应止哀,不宜大声哭泣,当取亡者新好衣服及随身受用之物布施,乃至礼请法师或自行诵经,以此功德回向亡者往生善道。又姚秦鸠摩罗什大师说,外国习俗中,一个人从出生至临命终时所作的善事平时都要一一记录下来,等到往生前,由家属为其讲说一生的功德,使亡者仰仗行善的福德,生起欢喜心,而不恐惧害怕死亡。可见佛教对"安宁照顾"、"临终关怀"是非常重视的,而且佛门对于"死"也有一套情理兼顾的处理方法。而作为佛教徒,平日热心修行,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实是往生善道的最佳资粮。

“临终关怀”并不是消极的等死,而是积极的拔济饶益。透过对死亡的认识,让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死亡的认识,让人从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坦然欢喜地面对死亡。我们也希望家属对临命终人给予种种的协助,如舒适的环境,整洁的衣单,调和的饮食,乃至以庄严的佛号引导病人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不但人生无有遗憾,更拥有死亡的尊严,以及充满着移民的欢乐。

一般人提到死亡,总会产生种种恐怖、可怕的想象,担心自己会上刀山下油锅,受种种的苦刑。其实如果我们了解死亡的真相之后,死亡对我们而言,就像领了一张出国观光的护照,到处可以海阔天空,悠游自在。死亡是人人所不能或免的,对于这必然经过的大限之期,吾人应该抱持什幺样的态度,才能胸有成竹,不惊不恐呢?


1�认识死亡

死亡的种类:

人类,乃至一切众生,无论智愚贤不肖,死是人人必经的过程,只是死亡情况千差万别,各各不同。经典上将死亡分成四大种类:

寿尽而死:这是一般所谓的寿终正寝,好比灯油燃烧完了,灯火自然就消灭了。一般人所期望的延年益寿,其实也有上限。人命在呼吸之间,到头来还是黄土一坏,所谓"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有十年、百年、千年而死者,虽有迟速,相去曾几何时?"就是说的人寿有限,在劫难逃。

福尽而死:经上说:"世人无知生死,肉眼无知罪福。"一切众生的寿命像水上的气泡一样,气散则灭,自己所有的福报一旦挥霍尽了,自然就会人死神去。这就和千金散尽的富翁沦为乞丐,终久会饿死、冻死的道理是一样的。

意外而死:就是一般所说的"横死",是本来不应该死,因为遭受意外,回避不及而身首异处,例如:战死、车祸亡故、被人刺杀,乃至被虎豹豺狼咬噬��等,都是事先难以卜知的,俗语说:"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就是形容这种变故。

自如而死:前三种死都是不可预料,不能自主的,而这种自如的死法,却是可以把握,能够自主的,也就是佛门中“生死自如”的境界。佛教里面有很多修持深厚的古德,要生就生,要死就死,以因缘聚散及道法圆满为生死,不受一般生死大限的箝制。

死亡的现象

上面所说的四种死亡,或多或少都会有征候。根据经上记载,一般人的死亡现象有三种征候:

地大增上:如果这个人是因为肉体、骨骼的毛病而死亡,他在临死时会觉得全身像大地陆沉于海中一样,缓缓慢慢的一点点沉没、掩埋,有一种很大的压迫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之中”一样。

水大增上:如果这个人是因为血液循环系统不顺畅而去世的话,他在临死时会觉得全身浸在水中一样,先是有茫茫一片的湿冷感觉,然后逐渐变为火焰燃烧一般的高热感,如同“水大落入火大之中”一样。

火大增上:这是因呼吸系统障碍而去世的征候,像野火在暮色中燎烧,全身感觉到烈风吹刮,碎为微尘,片片烟飞灰灭,如同“火大落入风大之中”。

死亡后的情形

死亡是躯壳形体从有形有限转化为无形无限,因此,人死后的境况与生前有所不同,可从下面几点来比较:

时空的限制:人在生前受了时间和空间的限隔,不能随心所欲,万里遨游,也

无法返老还童,纵情恣性,可是一旦死亡而脱离形体的桎梏,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由自在来去,穿越三界时空了。

肉体的负担:《法句经》上说:“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瞋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我们的大负担,饿了要找东西喂他吃,冷了要替他加衣,生病时要忍受病苦的痛楚。这个身体所带给我们的烦恼,远比带给我们的快乐多。而死亡之后,神识不再受躯壳的牵制,不必再去侍候这个色身,就没有饥寒、病痛的生理折磨,也没有种种触受压迫的负担了。

人天的神通:活着的时候,人的种种能力都受到躯体的限制,死后则不受物理世界的拘束,能够穿墙越壁,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听到耳朵所听不到的讯息。而且神识具有浮留在空中的能力,能够自由自在地飞行,其运动的速度可以随意念所生而无远弗届。除了佛陀的金刚座、母亲的子宫胎不能穿越之外,其余物理世界的任何阻碍都可以穿梭自如,真是“念动即至”了。

死往何处去

我们常想念死去的亲人,不知道他们死后情形是怎幺样的,所以逢年过节就替他们诵经超度,祈求他们的安宁。这种超度、祭祀如果是表示慎终追远的孝心,当然很好,可是一般人常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亲人去世了就会到地狱去,所以要赶快请法师来替他诵经超度,给他念上几声"南无阿弥陀佛",死者的神识就可以安息了。这种想法真是大错特错,对父母长辈也太不恭敬了。因为堕入饿鬼地狱的,都是作恶多端、罪孽深重的众生,难道我们的父母亲人在我们心目中是个人间的大恶人吗?我们为什幺不会想:父母亲人去逝,是到天界去享乐,或者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呢?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认为:人死后必然会先受审判。例如:我们民间的道教,就相信人死以后要受十殿阎罗的审判,要上刀山、下油锅、进鬼门关。天主教和基督教也说人死了以后要受上帝的审判,那时万民仆伏在上帝座前静候判决。我们佛教对于人死后的去向,不是这样安排的。道教审判的大权操在阎罗王手里,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最后审判权操之于救主上帝,而我们佛教相信:死后审判我们的不是佛陀,不是菩萨,也不是阎罗王,而是由我们自己的业力来审判我们自己。未来投胎转生的好坏,要依过去作为的好坏决定;未来轮回六道的去向,要看自己过去造业的因果而定。在佛教里,我们每一个人未来的幸福与痛苦不是被神只操纵左右的,而是在自己手里。

人死了以后,往何处去呢?唯物论者认为人只要一死,就什幺也没有了,谈不上什幺去向,因此生命是短暂的,是容易消灭的,这种论调使许多人对生命的本质起了怀疑和恐惧,不懂得珍惜人生。既然人死了什幺都没有,因此有人就纵欲享乐,有人杀盗淫妄,无所不作,这种遮无因果的人生观,实在是一种肤浅可怕的邪见。基督教对于死后审判的看法虽然与佛教不同,但是他既有升天国、下地狱主张,就表示死后生命还是存在的。

所以人死了以后,会随着各人业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归宿,有的可以升天成圣,有的转世做人,不一定都会下地狱或变成饿鬼。而死后究竟轮回到五趣六道的那一处呢?这就要完全看自己平生所做的善恶业报如何了。所谓"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人死后所能依凭的业力也有三种: 是随重受生:好比银行查帐,债务欠得最多的人要先查先还,人死了以后,依照各人生前积聚最多的重因,而随从去轮回受生。譬如善根深厚的人,出生善途享乐;恶业盈贯的人,轮回恶道受苦,也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是随习受生:佛教相信人死后会随着平日的某种习惯去受生。例如一个人平时念“阿弥陀佛”念得习惯,成自然了,一旦遭到意外事故而死亡,在濒临弥留的一刹那间,也是一句"阿弥陀佛",便能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是随意受生:人死后受生的去向,与日常自己的所思所念关系很大。如果平日专心致志想成佛道,死后便能随这个意念往生净土。如果平日一心一意想跻登天堂,死后便能随这个意念往生天界。所以日常修持的时候,如何念念相续不断是非常重要的关键。

真正的佛教徒,如果平日能摄心正念,行善去恶,就不怕审判,也不怕死亡!

2�坦然面对死亡

佛经说,我们人活在世上,好比乌龟背着躯壳一样,负担沉重,行止笨拙,而死 亡就是脱离了这个滞重的躯壳,转化了有形的身命。

不过,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有的人苦苦恋栈世间的七情六欲,放不下子孙家产,不想死,不肯死,这时就好比乌龟脱壳一般痛苦。反之,如果能够认识佛法,能够放下自在,则死亡就像脱离了千钧万担的躯壳,感到无比的轻松。

其实,人死了又何必恸哭呢?就把他当成出国去旅行,他会玩得很愉快很舒服;或把他想成升天堂或成圣作佛,从此安住在极乐净土,不必再受这个无常人间种种风波的折磨,不是也很好?在佛教来讲,死亡是另一个新生的开始,如蝶破蛹,如虫化茧,如鸟出壳,进入了另一个更光明祥和的世界,我们在世的人又何必私念结执而为他恸不欲生呢?

法国大革命思想先驱卢梭在临终时对夫人说:“可别太伤心难过!你看那天空多透明,我就是要去那里。”一代思想家能如斯勇敢地面对死亡,竟然毫无惧色,令人佩服。法国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代表性人物拉伯雷,知道自己将不久人世,对探望他的朋友说道:“笑剧已经演完,是该闭幕的时候了!”同样表现得潇洒豪迈,没有丝毫依恋。而在佛门中许多禅师大德的眼里,死亡不是一种结束,也不是一切的终止,更不是消灭,死亡是生的转换,另一个生命的开始,因此,死亡不足惧。面对死亡,要顺其自然,处之泰然。

所以,当病人临命终时,应该告诉他,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烟飞灰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信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去。佛经里面对于这种死亡的观念,有很多譬喻,现在大略说明其中的六种观念:

死如出狱:众苦聚集的身体如同牢狱,死亡好象从牢狱中释放出来,不再受种种束缚,得到了自由一样。

死如再生:“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死亡是另一种开始,不是结束。

死如毕业:生的时候如同在学校念书,死时就是毕业了,要按照生前的业识成绩和表现,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去受生转世,面对另一个天地。

死如搬家:有生无不死,死亡只不过是从身体这个破旧腐朽的屋子搬出来,回到心灵高深广远的家。如同《出曜经》上说的“鹿归于野,鸟归虚空,真人归灭”。

死如换衣:死亡就像脱掉穿旧穿破了的衣服,再换上另外一件新衣裳一样。《楞严经》云:“十方虚空世界,都在如来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一世红尘,种种阅历,都是浮云过眼,说来也只不过一件衣服而已。

死如新陈代谢:我们人身体上的组织,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才能长出来;生死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旧去新来,使生命更加珍贵。有了正确的观念之后,就会知道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之后到那里去才是最要紧的。一般人活着的时候,就只知道吃喝玩乐,只知道争名逐利,像行尸走肉般了无意义,不知道为自己的生命寻求方向,安排归宿,只知昏昏庸庸的得过且过,一旦大限来到,就什幺都是一场空了。所以,要先懂得如何生,才能懂得如何死,孔子说的"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这个道理。肉体的死亡不要紧,心灵的昏昧迷失,虽生犹死,才是最可悲的!

经典中有一段说:波斯匿王在母亲去世后,极度哀伤的请佛陀说法,佛陀告诉他,世间有四件事甚可怖畏:有生就会老。病了就容颜枯槁。死后神识就会离体。死后就要永别亲人。世间上凡事都靠因缘存在,缘聚则合,缘灭则散,即使亲如父子母女,一旦缘尽,终要分离,所以人要把握有缘时,好好相携相助。尤其当父母健在,就应该好好孝顺,千万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徒留遗憾。

3�病危须知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但却很少人能坦然面对死亡,因此常常忽略了“临终”这重要的一刻;它是决定“往生”最宝贵,而且具有决定性的一刻。因此,家里有人住院,当医疗罔效而病人的神智清楚,有所指示时,家属应依其指示办理,直至往生后移灵到殡仪馆或家里为止。

人去世了要办哪些手续
答:法律分析:1、开死亡证明。人死后,单位或家属必须开具死亡证明。在医院死亡的,由医院出据死亡证明;在家因病死亡的,由村委 会、居委会或派出所出据死亡证明。非常规原因死亡的,由所在单位或公安部门出据死亡或火化证明。然后到卫生防疫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然后凭死亡证明到住地派出所注销户口。2、注销户...

老人去世后需要办理的手续具体有哪些
答:法律分析:1、死亡注销证明(死者生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2、企业退休人员死亡申报表(社保所提供,死亡待遇领取人要与领取人身份证一致,社保所提供的证明必须注明领取待遇者及其死亡者的关系);3、火化证(由民政局或殡仪馆提供),非火化区的,由民政办出具非火化区证明;四是领取人的身份证正反面复印...

人突然去世后需要办理哪些事
答:人突然去世后需要办理的事如下:1、开死亡证明死亡证明:死于医疗卫生单位的,凭死亡医学证明;对公民正常死亡无法取得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的,凭村委会或卫生站出具的证明;非正常死亡或卫生部门不能确定是否属于正常死亡者,凭公安司法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已经火化的,凭殡葬部门出具的火化证明;2、注销户口...

家人去世后要办理哪些事情
答:法律分析:首先,需要开死亡证明。人死后,单位或家属必须开具死亡证明。在医院死亡的,由医院出据死亡证明;在家因病死亡的,由村委 会、居委会或派出所出据死亡证明。非常规原因死亡的,由所在单位或公安部门出据死亡或火化证明。然后到卫生防疫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然后凭死亡证明到住地派出所注销户口。其次...

老人离世后要办理事项
答:属于老人个人合法拥有的财产,以及老人婚后共有财产的一半,在老人去世后可以办理继承过户手续。需要死者第一序列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在无遗嘱前提,一起到本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手续,由选定的继承人凭继承公证书到住房所属房管部门,或车辆所属车管所申请办理住房或车辆的过户手续。需要的证件有...

人死了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答:1. 获取死亡证明:当亲人去世后,必须要有死亡证明。如果是正常死亡,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如果是在家中死亡,需要居委会或村委会开具证明,然后到户籍地的地段医院获取死亡证明。对于非正常死亡,需要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2. 注销户口:死者家属需持死亡证明书到驻地派出所...

人去世后,应办理哪些手续?
答:- 非医疗卫生单位去世:提供居(村)委会或卫生站(所)出具的死亡证明。- 非正常死亡或死因不明:提供公安司法部门出具的死亡证明。- 已火化:提供殡葬部门出具的火化证明。2、注销户口 - 城市居民:死亡后葬前,户主、亲属、抚养人或邻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死亡并注销户口。- 农村居民:死亡后一个月...

人去世后,都需要办理那些程序?
答:1、报丧:完成送终前后的种种程序后,便向亲友报告死讯,此为报丧。2、入殓:将死者裹棉穿戴整齐入棺,谓之“入殓”。各地均有专事为死者入殓的人,有求必应。3、请七:丧亡之日起,每7天为一七,七七共49天,逢七,儿孙们备香烛贡品,在灵前或坟上祭奠,俗称“请七”。4、出殡:由于选择坟地...

人去世后都有什么需要办理
答:1、开死亡证明。人死后,单位或家属必须开具死亡证明。在医院死亡的,由医院出据死亡证明;在家因病死亡的,由村委 会、居委会或派出所出据死亡证明。非常规原因死亡的,由所在单位或公安部门出据死亡或火化证明。然后到卫生防疫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然后凭死亡证明到住地派出所注销户口。2、注销户口。去户籍...

人走后要办什么手续
答:一、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简称《死亡证》)指是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说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的医学证明。自2014年1月1日起,各地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全国统一制定的新版《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二、人员死亡殡葬办理手续1.到医院开死亡证明: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