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我国具备科学素质公民比例超百分之八,这一数据有何意义?

作者&投稿:长兴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要超过8%,这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整体水平吹响了'集结号'。" 关于这次会议的意义,李春阳说。"全民科学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李春阳告诉记者,"十二五 "期间,虽然新疆公民科学素质的比重迅速提高,但还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新疆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据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到3.97%,是2010年1.20%的2.31倍,超过了 "十二五 "公民科学素质2.28%的目标任务。"从3.97%提高到8%以上会很困难,"李春阳说。

"根据中国科协的规划,到2020年我区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达到6.5%。我们要感觉到高,并设定了超过8%的目标。李春阳说,未来四年,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将是科协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将围绕自治区的总体目标,通过抓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运动,带动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的跨越式提升,同时,在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效机制、加强社会动员、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李春阳表示,今后,传统媒体的科普报道仍将是基层各族群众学习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原理的主要渠道。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定期出版少数民族语言的科普杂志,如《知识-力量》和《科学与生活》。同时,我们将继续免费发放科普图谱。自2013年以来,经过三年时间,自治区科协自主研发了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系列科普挂图共975套、1200件,涵盖了全区所有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特色种植业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知识。涵盖不同地区的牛、羊、骆驼等区域特色养殖技术、疾病预防等知识。目前,所有挂图已全部达到免费发放的基本水平,成为我区推进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手段。


但是,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公众获取科普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的科普方式已经明显不足。我们迫切需要创新科普形式、内容、手段和渠道。"科普信息为科普工作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李春阳说,在新疆推进科普工作,要把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结合起来,两条腿走路,并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色信息技术与科普工作深度融合,将成为我区 "十三五 "科普工作的主要手段。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样的话就可以说明我们国家公民的科学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完成了相应的目标,也代表着中国的高质量水平,已经迈入了一个创新型的国家行列中,说明人均受教育水平有了稳步的提升,教育的传播度和普及度有了很大的改变。

这一数据的意义可以看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是比较少的,而且也有需要提升的空间。说明我国不是特别注重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条件和门槛,应该在这一方面加强推广和宣传。

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科学素质公民还是比较多的,而且我国的科学素质占据比例不是特别高,也希望国家能够非常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

全民科学素质普及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答:B.科协参与 C.科技部门参与 D.全民广泛参与 6.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长远目标。 A.经济 B.国民教育 C.继续教育 D.科学技术教育 7.《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出...

面对科学的流言该怎么办?
答:破解“科学”流言,首先需要公众自身科学意识的觉醒,不断提高“防忽悠指数”。中国科协2010年11月25日对外发布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称,“十一五”期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明显提升,2010年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

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
答:中国科协按照国际通用方法,五次对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外)18——69岁成年公民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是1.98%(其中城市为4%左右,农村为0.7%)。50个中国人中只有一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比发达国家至少落后了二三十年。 文化程度越高,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

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会议讲话
答:“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方针,坚持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机制,推动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建成适应创新型广东建设需求的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等体系,显著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工作跨越发展,努力实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

科技传播普及如何促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答:衡量标准以及提升策略,旨在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科技认知。最后,我们详细报告了北京以及其他地区的实践案例和研究,展示了科技传播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和挑战。这部著作不仅提供了理论框架,还提供了实证研究,对于推动科技传播的普及工作和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设计
答:这是中国科协继1992年、1994年、1996年和2001年之后,于2003年按照国际通用方法,对全国(除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外)18岁—69岁成年公民科学素养进行的最新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公众整体科学素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 公众迷信程度仍然严重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全文」(3)
答:中国科协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日常沟通联络工作,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地方各级政府负责领导当地的《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要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重点任务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要...

全民科学素质知识竞赛试题大全
答:A.商业行为 B.公益事业 C.社会福利事业 D.自发行为 22.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___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节约型 B.和谐型 C.创新型 D.科技型 23、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是政府引导实施...

2018“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
答:全面对标2020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4%的目标,发挥“四长”作用,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科普资源向乡村倾斜,加大农村科普活动力度,引领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树立和掌握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知识,提高生产...

公民科学素质计算方法
答:提 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1]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从提高未来公民科学素养的高 度,构建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体 系,全面体现了新课改理念和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更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具有较 强的时代感[2].长期以来的化学课堂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