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法有什么发展历程?

作者&投稿:楚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甲骨文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其中已蕴含了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笔法、结体、章法无不备至。笔法有粗细、 轻重、徐疾的变化,结构随体异形,任其自然,章法错落多姿而又和谐统一。

2、西周金文书法笔画厚重,结体谨严方整,章法错落自然,书风浑厚雄健,充满质朴凝重的气息,显示周王朝雄强蓬勃的时代风貌。

3、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确定的标准文字,经李斯等人整理简化,其笔画停匀,圆健遒劲,结体平稳,上密下疏,沉着舒展,既体现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精整、威严的总体风貌,又反映了前儒所宣扬的克制、理性的仁和中庸之道的审美心态。

4、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发展史的一大关捩,它完全改变了篆书线条的整齐划一。隶书的波磔运笔意味明显加强,使人们心里久久积蕴的情感运动节律得以痛快淋漓地展示出来,渗透了书家的意兴,有了更为丰富鲜明的生命意态的内涵之美。

5、从汉代文化的时空背景看,汉代书法受到时代精神的辐射,反映了汉民族对于雄强豪放气势的崇尚,是人的力量对象化的体现。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心理时空中,我们看到了铺采 文、气度恢宏的汉赋,霍去病墓前那气势古拙、浑穆质朴的兽雕群。

6、南北朝时期,南朝社会相对稳定,书坛为“二王”书风笼罩,以继承“二王”为能事,成就不高。北朝书法主要反映在碑刻上,此时书法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时期,钟致帅称之为“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这是北朝书法的一大特点,故总的风貌与南方迥然不同。

7、“唐人尚法”。有唐一代, 楷书名家辈出,群星璀璨。尤其是颜真卿的楷书端庄雄伟、浑厚朴茂,凛凛然有大丈夫气,遂成为中国书法史上阳刚之美的典型代表。颜字豪迈恢宏、法度严谨风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盛唐政治理性与活力的写照。

此时,各个艺术领域都一改初唐含蓄妍媚的时尚,把它们各自所涵蕴的审美追求集中在美学精神这个聚焦点上,既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又弥漫着浪漫主义气息,表现了唐人那种健康丰满的文化心态与豪放丰华的艺术情趣。

8、“明清尚态”。明代时,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市民意识的觉醒,导致了明代文化艺术以反映市民生活为主流的创作审美倾向,因此在形式美感上似乎更趋于自由通俗,接近现实,表达人情,真正开拓了文化艺术美学的社会容量,从而也更显示了艺术反映生活的积极效应。

扩展资料:

中国书法的基础:

书法艺术的背景是中国传统文化。书法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传统文化是书法赖以生存、发展的背景。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汉代以来的书法理论,具有自己的系统性、完整性与条理性。与其他文艺理论一样,书法理论既包括书法本身的技法理论,又包含其美学理论,而在这些理论中又无不闪耀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智慧光芒。

比如关于书法中如何表现“神、气、骨、肉、血”等范畴的理论,关于笔法、字法、章法等技法的理论以及创作论、品评论等等,都是有着自身的体系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书法



~

中国书法发展历史
答:早期文字如甲骨文虽有繁简不同,但已显现对称与均衡,以及笔画、布局和章法的规律性,线条与笔致的运用预示了书法的先驱艺术价值。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如同历史长河,经历了殷商至汉末三国的甲骨文、金文到唐代的草书、行书和真书的演变。在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王羲之等大师的出现,推动了书法艺术的繁荣,...

书法的发展过程是怎样?
答:。古隶,公元前309年~公元前111年,汉隶,公元前180年后。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

中国书法字体发展演变过程
答:中国书法字体整体的演变历程: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1.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具备成熟体系的文字,顾名思义,是契刻于龟甲或兽骨之上的文字,主要应用于商朝时期。2.金文历经商代末期、周朝乱世、秦灭六国,共计800余年,3722个金文文字,记载了当初那个混乱年代诸多大事。3...

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什么?
答: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是:中国的书法艺术开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艺术的第一批作品不是文字,而是一些刻画符号--象形文字或图画文字。汉字的刻画符号,首先出现在陶器上。最初的刻画符号只表示一个大概的...

论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历程
答:起源: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采。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

古国书法的历史发展
答:秦代 开创书法先河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其中《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玡石刻》、《会稽石刻》即为...

简述中国文字的发展历程及各时期在书法上较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答:笔画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的是“蚕头”、“燕尾”的笔画,这样的线条标明当时的书家在观念上是要破除整齐划一的单调,求生动活泼的多样。在字的结构上改变了小篆拟横扬竖的趋势,字势向横向伸展,成熟的汉隶在书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把汉字的基本型态确立下来了。隶书的总体风格是严整...

简述中国书法字体的演变历程
答:中国书法字体的演变历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汉字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一直到现在,我们仍在使用它,不过古代的汉字与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字是有区别的。目前知道的最早的文字应该是仓颉造的字,而仓颉造的字应该是属于象形文字,类似于现在的简笔画。...

中国文字的书写体先后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
答:目前已知,从商朝的甲骨文开始,文字先后经历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演变。

很显然中国书法的形成发展与汉字的演变
答:中国书法的形成发展与汉字的演变密切相关。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独特符号,其演变历程与书法的形成发展相辅相成。从远古的甲骨文、金文,到秦代的小篆,再到汉代的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趋向。甲骨文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一种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