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投稿:线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是《浪淘沙》《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三首诗歌,原文和意思如下所示:

1、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唐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翻译: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2、江南春

杜牧 〔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翻译: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3、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宋代〕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翻译: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环绕着园田,将绿苗紧紧环绕;两座青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来绿色。



~

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里面三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答:一、《望天门山》【作者】李白 【朝代】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白话释义: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二、《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苏轼 【朝代】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

三年级17课古诗三首的诗意
答:三年级17课古诗三首的诗意如下 1、《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意: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碧绿的长江水向东边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向北流去。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旭日东...

古诗三首是哪三首?
答: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是《浪淘沙》《江南春》和《书湖阴先生壁》三首诗歌,原文和意思如下所示:1、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 〔唐代〕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翻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

17课古诗三首的意思三年级
答:17课古诗三首的意思如下:1、《望天门山》高高的天门山中间断开了,成为东西两座山。好像是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的。碧绿的江水东流至此,回旋澎湃,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驶来。2、《望洞庭》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互为映衬,水面上风平浪静,犹如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远远...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的意思是什么?
答: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第三首《书湖阴先生壁》翻译 茅草房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一样送来一片翠绿。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这两句写庭院的景象,赞美庭院...

三年级上册17古诗三首生字组词
答: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是《古诗三首》,分别是李白的《望天门山》,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刘禹锡的《望洞庭》。以下是本课的生字及组词:断:断线,断定 楚:清楚,苦楚,楚国 至:甚至,至于,至少 孤:孤单,孤独,孤儿 帆:帆船,帆布 饮:饮水,饮用 初: 最初,初衷,初始...

三年级第17课古诗三首的生字组词
答:17古诗三首生字组词如下:01、我会写:断duàn(中断、断绝、一刀两断);楚chǔ(楚国、楚歌、楚楚动人);至zhì(至此、至今、自始至终);孤gū(孤单、孤雁、一意孤行);帆fān(帆船、孤帆、一帆风顺 );饮yǐn(饮酒、畅饮、饮水思源 );初chū(初晴、初升、大梦初醒);镜jìng(镜子、铜镜...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的组词有哪些?
答:三年级上册第17课古诗三首组词如下:断(duàn):断线、间断、断定。楚(chǔ):清楚、苦楚、痛楚。至(zhì):甚至、至于、至少。孤(gū):孤单、孤独、孤儿。帆(fān):帆船、风帆、帆布。饮(yǐn):饮水、饮食、饮用。初(chū):最初、初衷、初始。镜(jìng):镜子、眼镜、镜面。未...

三年级上册17课古诗三首里面三首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答:望天门山的意思:天门中断楚江开:高高的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意思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微波粼粼,波光艳丽,...

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17课
答:三年级语文古诗三首17课如下:1、小儿垂钓 唐代: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的赏析: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