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创作技巧 写古诗词的写作技巧

作者&投稿:历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直抒胸臆和含蓄委婉
直抒胸臆也称直接抒情,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结尾:“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天下寒士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节操。
含蓄委婉是不把自己的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采用婉曲、象征、比拟、隐语、用典等手段间接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抒情方式。古诗经常把要抒发的情感,要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所描绘的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结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将依依惜别之情寓于帆影、碧空和长江流水的景物中了。

景与情
景指景物,情指人的感情。出现在诗歌里,有种种不同的情况,最常见的是先景后情,情因景生,即触景生情。如杜甫的《旅夜书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不少的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似乎已成常规,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也有一些诗是先情后景。还有一些诗,看上去完全写景,而实际上景物里面蕴含着诗人的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王国维)]。以上这些都属寓情于景。一般情况下,有什么样的景,就生什么样的情,如乐景生乐情,哀景生哀情。但有时,触景生情,生出的情与客观的景截然相反,这种情况叫情景相异。古诗中以乐景写哀情较为常见,以哀景写乐情比较少见。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乐景写哀情。古诗中以乐景写哀情的名句还有“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等。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赋、比、兴三者各有特点,又相辅相成。交待事实,直抒胸臆,以赋为佳。变抽象为形象,比兴为优。
施肩吾的《夜笛词》“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用赋的手法写成,言东家妇闻笛而生思亲之情,误剪同心之花,别开生面。还有古诗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动人佳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含蓄之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精警之句,均用赋的手法写成。
比喻的手法在诗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运用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能把陌生的东西变成人们熟悉的东西;有创造优美的意境,产生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的作用。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运用比喻,把无形的音乐描写得形象鲜明,栩栩传神,仿佛就在眼前。
兴是借助其它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兴同诗歌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氓》的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和第四章开头两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了兴的手法。前者既隐喻女主人公的貌美,又暗指女主人公的痴情;后者桑叶由嫩绿变为枯黄,既隐喻女主人公青春不再,又暗指“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兴经常有统摄下文,提纲撮要的作用。
要注意,比和兴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运用比兴手法,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动与静
自然界的事物,有的动,有的静;有时动,有时静。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当然当动则动,当静则静。一首诗,动静结合得和谐、完美,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首二句写,空山幽谷,只闻人语,不见人行。是静中寓动,以动写静。后二句写,林深杳冥,夕阳余辉反照,倏忽远去。是动中寓静,愈见其静。而这一切,正是诗人幽寂情怀的写照。再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前二句写静,静得寂寥,静得凄凉。后二句写动,却以动衬静,更映现出深山的幽静。又如苏舜钦的《淮中夜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前两句写白天行舟所见,是动中见静,以静写动;后两句是“晚泊犊头”所见,是静中见动,以动写静。

烘 托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②物烘托物。如《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句以星光遥挂如垂来烘托平野的茫无际涯,用月光似奔涌倾泻来烘托大江的浩瀚渺茫。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句以闹衬静。③物烘托人。如李清照词《醉花阴》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用重阳佳节这天室内外的景物来烘托此刻人物的心情。物烘托人的写法在古诗中被普通运用。

虚 实
这是古人论文章常用的概念。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采用虚实相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紧凑,形象更鲜明,并可使作品的容量增加。比如《望庐山瀑布》,前三句描写眼前所见,是实写;第四句“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银河来比拟庐山瀑布,为虚写。再如姜夔《点绛唇》一词,“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前面句子实写,最后一句“残柳参差舞”虚写。又如《林黛玉进贾府》中,陆续介绍了贾府中几乎所有的主要人物。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登场亮相,为实写;贾赦、贾政等没出场,为虚写。

反 衬
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的手法叫衬托。从反面来衬托就叫反衬。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一首妙用反衬的好词。作者用全词三分之二以上的笔墨,极力渲染元夕热闹的景象,但目的不在写景,也不在抒情,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而这个人,正是受到朝庭冷落,不肯趋炎附势,不愿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诗人自己。再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极力铺排、渲染,正是为了反衬最后一句“只今惟有鹧鸪飞”的凄凉景象。吊古之情伤今之感,虽不着一字,却表现得十分深刻。又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句所描绘的辽阔雄奇的景象正是为了反衬诗人颠沛流离,孤苦伶仃的形象,“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天地如此之大,竟无诗人容身之地。类似的例子还有杜甫的《登岳阳楼》,柳宗元的《江雪》等。

用 典
即在诗文中引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经史子集、民谣、俗谚中的语句或事实的一种手法。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其中的“后庭花”,即陈后主所作的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曲。用这个典故,意在讽刺晚唐官僚贵族沉湎于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将使历史重演,唐朝走向灭亡。辛弃疾更是用典的高手,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等五人的五个典故,他借助这些典故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设 想
想象,是诗歌表现手法的一个方面。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在古诗中,有时作者会对自己并不知晓的异地的情况或未来的情况加以描绘,这种手法就是设想。运用设想手法,可使诗歌意境开阔,别具情味,并使作者的感情更深刻地表达出来。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的前六句写远地妻儿在月夜的情景。不说自己看月忆妻,却说妻子看月忆已。不说自己看月忆儿女,偏说儿女尚不知看月忆自己。这样写,更能表达出情之深,爱之坚。又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完全是设想之词。这种设想,既增强了环境的氛围和色调,又把“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主题渲染得更加深刻。

对 比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两种相反的情况,写在一首诗里,以便相互对照的一种修辞手法。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正确与错误,光明与黑暗,坚强与脆弱……凡事一比,妍媸立见,泾渭分明,这就省去了许多笔墨。对比,既可纵比,现在和过去相比;又可横比,两地或两种事物相比。如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去岁曾经到县城,县民无口不怨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一方面是人民含冤无处申诉,一方面是恶人越来越富贵。这就有力地揭露了封建政权的本质,喊出了被压迫人民的心声,再如欧阳修的《生查子》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上阕写欢愉,下阕写愁苦,对比鲜明:景物依旧,人事已非。

夸 张
夸张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对某一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加以扩大或缩小的描写的一种艺术手法。它可以使诗歌的语言形象化,创造出惊人的意境和阔大的气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夸张手法,使其诗闪耀出璀璨的艺术光辉。王之涣为了强调关外的荒凉,在《凉州词》中也采用了夸张手法,“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缩小夸张的例子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等。

双 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利用语音或语义,使某词具有双种意义,这种修辞手法叫双关。它的特点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此是手段,指彼是目的。恰当地运用双关,可以使语言精练,情趣横生;可以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鲜明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双关可分两种:一种是语义相关,一种是谐音相关。例如毛泽东的《七律·送瘟神》:“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句中的“瘟君”指“瘟神”,更指“血吸虫”,这是语义相关。又如“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这几句中的“清白”、“晴”、“丝”都属谐音相关。常用的谐音双关字,还有“莲”双关“怜”,“仁”双关“人”,“藕”双关“偶”等等。

技巧倒是没有、灵感挺重要、要写古诗词必须多读多背、多领悟感情、不能瞎写、无中生有、真情实干的才是好诗/ 多多练习、多写、多想、还有就是 平仄等等的必须学会、
没有功底是写不了的、多读多背多理解这是基本功 、最重要的

初学者如何进行古诗词创作~

很多中学生在学习了古典诗词之后,也禁不住手痒痒的,想大显身手,于是乎,打油诗,顺口溜,大白话应运而生,那么中学生怎样才能尽快进入创作诗歌的轨道,根据自身的经验,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热爱古典诗词。
热爱古典诗词,这句话挺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些读了几首古诗就想创作的人,无论如何使写不出好作品的,真正的古典诗词爱好者,他心里想的是古诗,口里颂的是古诗,面对大好河山,他满眼是诗歌,他的身上流淌着古诗的血液,他的爱好,他的情操无不浸染着古诗古韵。
二。以学促写。
熟悉古典诗歌的写法,学习时注意分类,比如山水诗,爱国诗,爱情诗,友情诗,征战诗等,注意收集整理特殊的意象。比如对于意象,要同类使用,柳是表达相思的,而且和战争关联,红豆也是表达相思的,但不和战争关联,常和爱情友情相连。孤雁,燕子看起来比较相似,但运用起来,孤雁常喻人,表现孤独寂寞失落之情。而燕子则表达美好的春光,有惜春之情。所以,意象使用也是很有讲究的。我们只有多学习,多积累,才可以写出有丰富内涵的诗歌。
三。创作要厚积薄发。
我们写文章要厚积薄发,其实写诗何尝不是这样?杜甫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李白的诗词和他的足迹密不可分,我们青年人一定要多读古诗词,熟记名篇名句,多到大自然中走走,多到劳动者中走走,多去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生活,这样也出的是个才有底蕴,才有灵气,才接地气。
四。学习格律。
初学创作最怕的是格律,激情四射,出口成章,自认为自己的诗歌气势磅礴或温婉可爱,可是让行家一看,不禁摇头,原因是格律不合。经行家按照格律修改一番,才发现格律原来不仅是要求声韵,而且是锤炼字词的过程。但让自己写,格律着实难掌握。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套”。熟记两首典型的律诗,依照他的平仄修改自己的诗歌,修改到自认为差不多的时候,然后找行家帮助修改,行家才会根据实际情况告诉你一些特殊的情形这样进步才能更快。对于填词,同样的道理,填完之后,拿一首词牌的典型题目,对应它的平仄比对自己的平仄,试着修改。直至满意。
学习古诗创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如贾岛的“推敲”,正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只有长期的坚持努力,才有点滴的收获。

一、古诗词思想内容大致有九种: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离情别绪、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隐逸之趣、山水之情、吊古伤今。
二、写作技法:
1.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顶真、反复、双关、叠字、用典等。
2.表现手法
a.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工笔细描(细节描写)。
b.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乐景哀情、卒章显志。
c.写作技巧:衬托和对比、烘托渲染、联想想象、象征等。

古诗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答: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二、表达技巧:二、表达技巧:(一)...

诗歌创作技巧
答:诗歌创作技巧:1、生动传神 诗歌感情的表达往往借助具体的形象,诗歌形象是融注了诗人情感的形象,称为意象。意即情感,象为形象。生活中的形象一旦入诗,就已经染上了诗人心中要表达的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例如王维的《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

如何自己创作诗词
答:诗歌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学形式之一,但很多人对诗却一窍不通。其实,写诗并不难,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就能写出好诗来。1、先确定主题,再选择合适的意象。在创作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主题。比如,我们要写春天的美景,那么就要围绕"春"这个主题,去选取合适的意象。2、要善于观察生活。生活中有很多值得...

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答: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与技巧如下:基本原则:1、时人写时事。诗词艺术源于生活,古人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正是此意。没有源自生活的诗词作品应归于伪诗词。2、关注民生的情怀。国家不幸的时候就是诗人幸运的时候,诗中写上沧桑的诗句便十分工整了。3、三时人用时语。写古体诗不要做“古人模仿秀”。

写古诗词的写作技巧
答:一、古诗词思想内容大致有九种: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离情别绪、伤春悲秋、怀才不遇、隐逸之趣、山水之情、吊古伤今。二、写作技法:1.修辞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顶真、反复、双关、叠字、用典等。2.表现手法 a.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工笔细描...

诗词创作的技巧与方法
答:一、突出错落之感 这个方法很基础也很正统,它非常适用于“纯景”描写中,比如绝句的四句纯景勾勒。如果能够做到“错落感”,那么我们笔下所呈现出来的景就很吸睛,很好地避免了单调的缺陷。二、巧用人物 写景就要写得美,而这种美并不仅局限于自然界的事物,还可以涉及到人物。所以,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

怎么写好诗歌
答:人到中年以后,打拼的时代基本过去,业余时间相对较多,有些人把时间用在打牌、酗酒上去了,终日嬉游,无所适从,奉劝这些同志不如写点诗词,作为一种调节和享受,一种休息和解脱,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家庭和社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次通过诗词创作可以调节情绪,修身养性。当创作出一篇满意的诗词作品时,往往使人心旷神怡...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有哪些?
答:第3步:一开始从从模仿开始 要自己一下子自创一首好诗很难,所以可以先看看别人怎么写,分析他们的写法,挑一首自己最喜欢的诗词做分析,先分析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段落,字数,押韵。第4步:开始写的阶段 一切准备妥当,就是开始写诗的阶段了,先从第一句开始写,反复推敲和思考,不过想到中间或者结尾...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答:1.诗的画面,欣赏一首好诗,就像欣赏一幅绝美的图画,它借助文字的力量为我们展现一幅身临其境的画面,让我们仿佛置身其中,跟随作者感受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因此,一首好诗它对形象化的要求非常高,而形象化的主...2.诗的含蓄,含蓄往往与意境相关连,内容过于浅露、直白,一览无余,没有意境,作品...

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
答:导语:一首好的诗词,都是经过不断推词敲字、反复修改而来的,才具有很好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汇总】,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一、语言和意境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如果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