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蘑菇,蘑菇整体长20厘米,伞盖向上。菜市场买的,之前都没吃 1.25亿年前的蘑菇长啥样?好吃吗

作者&投稿:汗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榛蘑。东北最为出名的野生蘑菇之一,多生于灌木之中,或柞树林中。鲜品和干品都可食用,有人大量收购。一般晾干后保存,水发后炖鸡。小鸡炖榛蘑为东北八大炖之一,味道鲜美,风味独具。
   2、大腿蘑。也称粗腿蘑,学名美味牛肝菌。多生于朝阳山坡上,个体为东北野生食用菌类的“大哥大”,大型的伞盖直径足有20厘米、厚度足有5厘米。伞盖内侧菌褶为海绵状,菌柄粗壮、较硬,切开里面呈疏松状。鲜品和干品都可食用,有人大量收购。在晾晒时,鲜香扑鼻,放在阳台上,满室生香。一般也是晾干后食用,和肉类一起炖,味道特别鲜香,口感绵软,营养丰富。
   3、白香菇。野生香菇之一,俗称为白花脸。多生长在低湿灌木林中腐叶上,或成堆,或成线分布。通体白色,菌褶细密,有浓郁的气味。应采集后晾干备食。一般和肉类炖食,味道特别香,口感特别好。与它同类,比它更好的是粉紫香菇,俗称紫花脸,白中透着紫色,形态及生长习性和白香菇类似。可惜几次进山都没有采集到,无法把照片奉上。
   4、鸡油蘑。伞盖杏黄色,菌杆白色,手感细腻,似凝固的鸡油,故此得名。一般生长在山坡上的砂石褶皱间。最好是食用鲜品,焯过后,与禽类肉块一起炖,味道美不胜收。干品不好炖烂,口感较柴,但越嚼越香。
   5、鸡蛋黄蘑。又称黄罗伞、黄鹅蛋菌,学名橙盖鹅膏菌。据说凯撒大帝最喜欢吃这种蘑菇,所以又称凯撒大帝蘑。是东北野生最为美丽迷人的菌类,艳美得让人不忍采集。生长在乔木或灌木(不十分密)林中。初期卵圆形至钟形,后渐平展,中间稍凸起,鲜橙黄色至桔红色,光滑,稍粘,边缘有明显条纹。菌肉白色。菌褶黄色,较厚。菌柄淡黄色,具橙黄色花纹或鳞片,内部松软至空心。一般食用鲜品,味鲜,焯后炒食、制馅均可。
   6、草花脸。不知学名叫什么,只是东北老百姓都这么叫它。从其性状看,应属香菇类。在山洼处,生于腐叶中,成线状分布。子实体较厚实,通体白中密布粉色纵纹,撕开后,菌杆出现纵丝,特别像熟鸡腿肉。一般焯后食用鲜品,因为晾后口感硬。食用鲜品和禽类肉块一起炖,口感如肉,基本分不出放在嘴里的是肉还是蘑菇。
   7、白粘蘑。这是我暂时起的名字,因为真问不到,也查不到它究竟叫什么。多成片生长在低湿的腐叶上,个体较小,通体白色,伞面的圆心处略呈深色。有黏稠分泌物,有类似香精一样的味道。我初次见到它时,没有采集,感到它不像可食用的菌类。后邻居有亲属来自大兴安岭地区,称此蘑菇是上等食用野生菌,最好是用鲜品煲汤。之后进山,我就试着采集了一些。回到家焯过后,基本不放什么佐料,煲了汤。这一喝,可了不得了,简直是太鲜了。当时就感觉喝这汤必须靠在墙上,要不就能把人香个倒仰!喝上这汤,给个县长都不换啊!
   8、松树蘑。生长在长青松树林中,较常见。伞盖老红色,伞褶黄色,海绵状,伞柱黄色。表面有黏液,弄到手上不易洗去。食用时应去掉伞盖上的皮和伞褶的海绵部分,最好晾干后食用。食用鲜品时,如胃肠不好,会导致腹泻,但无大碍。干品则无此不适。
   9、松树伞。也称红蘑、松树钉,学名血红铆钉菇。生长在长青松树林中,而且必须有阔叶树种混杂,这样才能生成它的菌根。伞盖若雨伞状,圆心处尖起,一般颜色较深,为酱红色,菌杆颜色也较深,手感较湿黏,但无黏液,具有丰富营养价值,据专家称可抗癌,数量较少,不易采集到,一次获三、五十个都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要累死很多视网膜细胞的。食用鲜品和干品俱可,口感爽滑,味道美,呈紫红色,是难得的保健极品、抗癌佳品,弥足珍贵。我有一位“三高”朋友,食用几次后,血糖、血压、血脂都降到正常数值。应该是继东北野生菌中黄金——松茸之后第二地位的珍品。
   10、喇叭蘑。生长在灌木林中的腐叶上,略呈木质,较有韧性,通体单薄,菌柱中空。因伞盖向上呈喇叭状而得名。一般应食用鲜品,味道和口感都不错。
   11、扫帚蘑。生长在针阔混交林中,一般成片分布。因其形状像扫帚而得名。长大后,根部中空,整体分量较轻,不宜晾晒,食用鲜品味道好。
   12、雷窝子蘑。学名不知叫什么。喜欢生长在土坡阴处。一般食用鲜品,水焯过后,炒食或炸酱均可。
   13、粉紫香菇。俗称紫花脸。习性与白香菇基本一样,颜色比白香菇要深一些,略呈紫色,干品水发炖食,味道比白香菇更加鲜美。
   14、猴头菇。因形状像猴子的脑袋而得名。生长在柞树上,死掉的枝杈的伤疤处,一般为对生,或生在一起,或树间相望。是尤其珍贵的野生食用菌,位列珍馐美味之首,猴头、燕窝、鲨鱼翅早已名垂千古、名冠华夏、名扬四海。现在餐桌上见到的猴头菇大多都是人工培植的,野生的属于珍品中的珍品。

你这是伞把菇,是常见的食用蘑菇,一般这个伞把菇成熟以后,会比较快地把伞往上撑,是为了散播菌种,它的菌种在伞底下的须须里面,这是繁殖的一种方法,不必担心。向上撑只能说明它处在散播种子的高峰期,没什么担心的。

伞菇,颜色不鲜艳的都可以吃。

榛蘑!!?!

最好别吃不知名的蘑菇

这是什么蘑菇,蘑菇整体长20厘米,伞盖向上。菜市场买的,之前都没吃~

你这是伞把菇,是常见的食用蘑菇,一般这个伞把菇成熟以后,会比较快地把伞往上撑,是为了散播菌种,它的菌种在伞底下的须须里面,这是繁殖的一种方法,不必担心。向上撑只能说明它处在散播种子的高峰期,没什么担心的。

出品:科学大院
作者:盛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普博览
脆爽适口的金针菇,鲜嫩多汁的香菇,肉质肥厚的牛肝菌……现在的蘑菇可是个“菇丁兴旺”的大家族。炒,煎,贴,烹,炸,溜 ……它们以无私的献身精神吸引着八方的“采菇大盗”。
蘑菇家族究竟有多庞大?看一下这个阵仗就知道了
那么问题来了,蘑菇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代?那时的蘑菇也像今天这样种类繁多,香鲜味美么?
最早的蘑菇有多早?
我们常说的化石,一般是古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而蘑菇作为一类大型高等真菌(不是植物哦),由于其生活周期短、质地柔软,缺乏几丁质(即壳多糖,英文chitin,至于啥功能从“壳多糖”这个名字也能猜到一二了吧)表皮或矿化壳体,同时也不具备高等植物的维管束结构,所以很难保存为印痕化石。
那么我们怎么得到蘑菇化石呢?目前来看,已知的蘑菇化石均来自琥珀,共描述了5种蘑菇化石,其中最古老的是来自白垩纪中期(约1亿年前)的缅甸琥珀,遗憾的是,保存状态不佳,仅保存了伞盖部分。
Palaeoagaracites antiquus Poinar & Buckley, 2007
曾经已知最早的蘑菇化石,伞菌目,科位置不定,伞盖直径2.2 mm
而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黄迪颖、博士蔡晨阳等组成的中外研究团队(下面简称“黄花菜”团队)“穿越”亿年,去探索了蘑菇的“前世”。
“黄花菜”团队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采蘑菇
“黄花菜”团队历时4年、在缅甸找遍了20000多个美腻的琥珀,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发现了7块“特别的”琥珀化石!
找啊找啊找……化石
这7枚琥珀化石中,有4枚是蘑菇,而且是保存完好的蘑菇,另外3枚是虫子。
啊~~多么充实滴4年~
这些蘑菇包含4个新类型,均属于伞菌纲伞菌目,它们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白垩纪蘑菇的多样性,提供了中生代伞菌多样性的直接证据。
那时候的蘑菇,种类也很丰富呐~
这4种蘑菇究竟长啥样呢?有图有真相,它们在显微镜下是这个样子的:
都说岁月是把杀猪刀,然而亿年前的蘑菇和今天的蘑菇长得依然那么相像~
远古的蘑菇好吃吗?
蘑菇有了,那么它们的味道如何呢?刚才我们提到,7枚琥珀化石中还有3枚是虫子——巨须隐翅虫。此外,“黄花菜”团队还在白垩纪早期的热河生物群中发现了另外的3种巨须隐翅虫,而它们则来自1.25亿年前。
吃蘑菇的虫虫
它们在显微镜下,长这个样子:
“黄花菜”团队在热河生物群淘到的巨须隐翅虫化石
这些巨须隐翅虫都是“采菇大盗”,是严格以蘑菇为食的,为什么确定它们是吃蘑菇的呢?因为现代所有的巨须隐翅虫(约100种)都是严格以蘑菇为食的昆虫,并且不同的甲虫类型取食不同种类的蘑菇。
这次发现的巨须隐翅虫的体型与现生类型极其相似,同时,它们拥有高度特化的口器,其下唇须末端膨大,呈斧状;下唇末端密布多种嗅觉感受器,很有可能是用于探寻蘑菇和感知蘑菇的新鲜程度;此外,它们的上颚内缘呈锯齿状,可以用来切割取食蘑菇。
这间接说明1.25亿年前就有蘑菇了,而且还是多种不同的蘑菇。
所以说,“黄花菜”团队的发现,把蘑菇的历史和“采菇大盗”的历史又向前推进2500万年。
至于这些蘑菇到底好不好吃?起码对于这些巨须隐翅虫来说,应该是好吃的~
复原图
“黄花菜”团队的该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资助,研究成果已经于2017年3月16日发表在了《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本文首发于科学大院,中科院南古所供稿,卡通绘图/谭超)

这是什么蘑菇?!街上碰到有人卖!六元一斤!!
答:菌柄近圆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柄长5~20厘米,柄粗0.5~4厘米,菌环以上污白,近光滑,菌环以下带黄色细条纹。菌柄早期中实有髓,成熟后逐渐中空。菌环膜质,较厚或双层,位于柄的中上部,白色或近白色,上面有粗糙条纹,深裂成若干片段,裂片先端略向上卷,易脱落,在老熟的子实体上常消失。...

中国形状最大的食用蘑菇是什么?
答:我见过最大的直径有20厘米还多点,当地叫雷窝子,白的,可以吃 下面是复制的 蘑菇 Agaricus campestris L. : Fr. 雷窝子(黑龙江)、四孢蘑菇 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3-13cm,初扁半球形,后近平展,有时中部下凹,白色至乳白色,光滑或后期具丛毛状鳞片,干燥时边缘开裂。菌肉白色,厚。菌褶...

这是什么磨菇?
答:2、大腿蘑。也称粗腿蘑,学名美味牛肝菌。多生于朝阳山坡上,个体为东北野生食用菌类的“大哥大”,大型的伞盖直径足有20厘米、厚度足有5厘米。伞盖内侧菌褶为海绵状,菌柄粗壮、较硬,切开里面呈疏松状。鲜品和干品都可食用,有人大量收购。在晾晒时,鲜香扑鼻,放在阳台上,满室生香。一般也是晾干后...

外形和香菇一样,是白色的,是什么菌类?肉很厚!
答:菌柄中生,白色,弯曲,长3-8cm,粗 0.5-1.5cm 凤尾菇和平菇一类的,菌盖浅棕灰色直径8-10厘米最大20厘米单生或丛生,菌盖平展或呈漏斗状,老熟时边沿变薄继而向上卷曲,菌褶白色,菌柄白色偏生温度低时粗短温度高时则反。这三种食用菌新鲜时表面湿润有粘性,色泽好,有相应的蘑菇香味,菌褶不倒伏...

蘑菇是什么,东北蘑菇的种类有哪些?
答:4、松蘑是目前极少数不能人工培植的野生菌之一。松蘑除具备一般蘑菇生长条件外,还必须与松树生长在一起、与松树根共生。其生长环境为海拔700到500米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松树林中。5、猴头菇子实体头状、不分枝,白色,干猴头菇子实体色泽白中带黄。大小5~20厘米,肉质、内实,无柄。基部着生处狭窄,...

大蘑菇长了2800多年,你知道蘑菇有哪些品种吗?
答:分布极广泛,中国普遍栽培。香菇 香菇又名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为小皮伞科香菇属植物。中国栽培香菇约有800年历史,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国家,同样的也是我们非常爱吃的一种蘑菇。香菇实体 单生、丛生或群生,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 菌盖直径5-12厘米,有时可达20厘米,开始的时候时半球形...

这是什么蘑菇
答:菌柄近圆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柄长5~20厘米,柄粗0.5~4厘米,菌环以上污白,近光滑,菌环以下带黄色细条纹。菌柄早期中实有髓,成熟后逐渐中空。菌环膜质,较厚或双层,位于柄的中上部,白色或近白色,上面有粗糙条纹,深裂成若干片段,裂片先端略向上卷,易脱落,在老熟的子实体上常消失。...

云南野生蘑菇王是有多大?
答:近日,云南腾冲市小罗绮坪村民小组发现一朵巨型“野生蘑菇王”的消息,成为了当地村民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10月22日,据了解,这几株菌,最高已达到83.5厘米,单菌伞直径就有40厘米,被当地村民戏称为“大象脚”。当大量的照片流传到网络后,吃货们也坐不住了,讨论最多的话题便是“到底能不能吃?

常见的东北蘑菇种类有哪些
答:3、红蘑 学名血红铆钉菇,东北地区别名红蘑、红松蘑、松树钉。生于松树林中地上,与松树形成外生菌根,群生、散生或单生。此菌风味好、有“素肉” 之称,深受人们喜爱。4、血红铆钉菇 夏秋季在松林地上单生或群生,并且形成菌根。此种蘑菇肉厚,食用味道较好长期以来作为名贵的食用真菌,深受人们的...

白色的蘑菇扁扁的头的叫什么蘑菇
答:竹荪 竹荪又称竹参、竹笙。营养丰富的名贵食用菌。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已报道的有8种,云南有3种,即长裙竹荪、短裙竹荪和红托竹荪。由菌盖、菌柄、菌托和菌幕(裙)组成。菌盖钟形,暗绿色。茵幕白色,状如裙,网状,从菌盖下垂4~20厘米。菌裙是竹荪分类的重要特征。竹荪食味鲜美,其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