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盘古神话来自印度,它在中国的流传过程中发生什么改变没有 盘古开天神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作者&投稿:仝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材的上述论证是由吕思勉之说来“推断”,然而对吕思勉之说却是断引其文,实歪曲了吕氏的本意。吕思勉《盘古考》的首段话是:“今世俗无不知有盘古氏者,叩以盘古事迹,则不能言,盖其说甚旧,故传之甚广,而又甚荒矣。” 被教材省略掉的“甚荒”,即很荒怪、荒诞的意思。因为盘古创世的神话很荒怪、荒诞,所以“其说甚旧”并不表明吕氏认为盘古传说发生在中国很早的远古时期 。实际上,吕思勉《盘古考》在引用了《三五历记》、《五运历年记》和《述异记》的三段史料后,接着引用

了传自印度的《厄泰梨雅优婆尼沙昙》、《外道小乘涅槃论》和《摩登伽经》的史料,吕思勉认为,“《五运历年记》、《三五历记》之说,盖即象教东来之后,杂彼外道之说而成。《述异记》首数说,即《五运历年记》之说。” 可见,吕氏并不认为盘古传说发生在中国远古,而是在佛教东传之后“杂彼外道之说而成”。

传为南朝梁人任昉所作的《述异记》 有云盘古化生万物。吕思勉在指出“《述异记》首数说,即《五运历年记》之说”后,又说:“秦汉间俗说亦同。此说疑不出秦汉间,任氏误也。”可见,吕思勉认为盘古创世的神话传说应发生在“秦汉间”之后。至于《述异记》中的“先儒说”、“古说”和“吴楚间说”,吕氏认为,此“皆各自为说,与上诸说不同” 。

吕思勉的《盘古考》改定于1939年,他在此后作的《先秦史》(1941年初版)中有“开辟传说”一章,此章延续了《盘古考》中的观点,即谓:“《述异记》首两说,与《五运历年记》之说,原本是一。此说与《三五历记》之说,并以窃印度传说,加以附会。《述异记》所谓先儒说者,与此似同实异,而与其所谓古说者,所本相同,盖中国之旧说也。” 按,《述异记》中的“先儒说”和“古说”并没有“开天辟地”的问题,且“皆谓其生存,不谓已死”,此与《山海经》中的“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云云有相似之处,故吕思勉认为,此“盖中国之旧说”,而与盘古创世的神话“迥不相侔”。《述异记》中的“吴楚间说”,吕思勉认为,此“明言盘古氏有夫妻二人,且南海有其墓,南海中有其国,其人犹以盘古为姓,则人而非神矣”,此当源于“南方民族”的传说 ,而“与一身化为万有之说,尤厘然有别” 。

在区别了《述异记》中的“先儒说”、“古说”和“吴楚间说”所不同于《三五历记》等书记载的盘古创世神话之后,可以明确,吕思勉认为,盘古创世神话并非发生在中国的远古时期,而是在佛教东传之后,“窃印度传说,加以附会”而成。教材将吕思勉之说作为“推断”的基点,实是误解了吕氏的观点。

虽然学术界对于盘古创世神话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就有确凿的史料根据和较严谨的分析论证而言,学界的主流观点仍大致同于吕思勉的观点。如饶宗颐在1986年发表《盘古图考》一文,举出: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无画有名’条记 ,据此,饶宗颐认为,“以盘古作图,汉末蜀中已流行之,则盘古之神话,最迟必产生于东汉” 。两年之后,饶宗颐又作有《围陀与敦煌壁画》一文,其中引证东汉末年译出的《摩登伽经》 ,据此,饶宗颐认为,“‘自在天’神话入华可断自东汉末年。梁任昉《述异记》引证盘古诸说,已将大自在天道类被佛徒议为婆罗门的妄说,纳入盘古事迹之中,三国徐整的《三五历记》和另一《五运历年记》(马骕《绎史》引)都说及盘古故事,似乎都受到印度外道之说所影响。” 按,《摩登伽经》的史料在吕思勉的《盘古考》和《先秦史》中已引用之(只是译本有不同)。饶宗颐据《益州名画录》中有盘古图画的记载,虽认为盘古神话“最迟必产生于东汉”,但又根据《摩登伽经》是由东汉末安世高初次译成汉文的事实,认为“‘自在天’神话入华可断自东汉末年”,《述异记》、《三五历记》和《五运历年记》中的盘古神话“都受到印度外道之说所影响”,此与吕思勉认为盘古神话是在佛教东传之后“杂彼外道之说而成”观点相同,然则盘古神话“最迟必产生于东汉”实为其不应早于东汉末年。

何新在《诸神的起源》一书中引用了饶宗颐的《盘古图考》,亦认为盘古神话在华夏的出现时间“不会早于东汉末季”。何新又引证印度古婆罗门教的《摩奴法典》、《奥义书》以及佛教的《外道小乘涅槃论》和《摩登伽经》的几段史料,认为盘古神话的原型“实是来自古印度创世神话中的梵摩神创生宇宙的故事” ,此亦同于吕思勉和饶宗颐的观点。

叶舒宪在《中国神话哲学》中引述了日本学者高木敏雄(1876-1922)的观点,此学者在1904年完成的《比较神话学》中就已提出盘古开天地的卵生型创世神话源于印度,“最早见于印度的《吠陀》诗中”。同时,叶舒宪也详引了吕思勉《盘古考》的观点,认为其与高木敏雄“所见略同,不期而遇”。由此,叶舒宪断言:“中国典籍中最早出现的盘古神话……均因印度佛经影响而产生,这个问题已由中外学者在几十年前做了结论:盘古神话的来源已经不是什么谜了。”

道教徒认为盘古为元始天尊,这只是在神学上而现实中元始天尊晚于盘古。东晋末期《度人经》中出现的最高尊神,是元始天尊。“元始祖劫,化生诸天,开明三景,是为天根,上无复祖,唯道为身。”[[1]]他是道的化身,一切尊神的初祖。这一尊神,又称为梵、大梵,所谓是为“大梵,天中之天”。《度人经》是元始所说,而又称为“大梵之言”,因为大梵即元始。这梵,是古印度的神,而不是中土原有,是不待言的 。然而,此梵来源印度的哪一教派,则素被误解。在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中,以佛教为独盛,中国古人的脑袋中,几乎将佛教当了印度文化的别名,凡从印度传来的东西,常常委之于佛教。对于《度人经》的印度成分诸如称大梵、劫数等,皆被笼统地看成佛教的术语和思想。几本有影响的道教史著作,几乎都持这样的观点 。

梵为最高尊神的思想,是否来自佛教呢!答案是否定的 。早期佛教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因缘说否定永恒的宇宙本体——梵,这是它与婆罗门思想的重要区别。这一点汉译佛典中也有表现,吴竺律炎与支谦共译《摩伽登经》,其《明往缘品》第二云:“又汝法中,自在天者,造于世界,头以为天,足成为地,目为日月,腹为虚空,发为草木,流泪成河,众骨为山,大小便利,尽成于海。斯等皆是汝婆罗门妄为此说,夫世界者,由众生业而得成立,何有梵天能办斯事?”三国康僧会《安般序》称得安般行者,“八不思议,非梵所得。”则是从小乘佛教的立场贬斥了“梵”的地位。支谦与康僧会同处三国时期,且同在吴地传教,二人实代表汉末以来佛教流传的大乘、小乘两大系统,二者对梵的贬抑和否定立场,可代表当时中国佛教界的一般立场。在往后的发展中,佛教的经典中也提到梵及印度传统传说的诸天。这种提及,大致上是借用婆罗门教中的某些哲学成份,如用梵网说明事事无碍、理事无碍等等;同时又将梵置于佛的下首,做佛的保护神,借梵的传统威望以抬高佛。诸如佛行而“梵王捧伞,天帝持拂”之类神话,在汉译佛经中很早就出现了。尤其在中国佛教徒与道教徒论战时,后一点强调得更厉害。时而对于以梵为宇宙本原的思想,即原来作为印度古代正宗的婆罗门思想,佛教则斥为“梵天外道”。可见自东汉末以降,“梵”在中国佛教徒中是被贬抑的、未得正果的二三流角色。试问,在与佛教争斗中的道教,会将佛教中视为佛的陪衬的二三流角色奉为自己的最高尊神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

以梵为最高尊神,只能源自婆罗门教。梵(BRAHMAN)在古印度的《梨俱吠陀》中已经出现,并有宇宙统一神的意味。以后在梵书中期,梵天进一步突出起来,占有最高的地位,梵系从梵天抽象而来,在印度哲学中又是形而上学的实体,成了“全世界之王”,天地的护持者,在宇宙形成之时,创造了诸天神祗。[[2]]这些就是《度人经》称大梵为“天中之天”,奉之为元始天尊的来历了 。

在婆罗门教中,大梵即是最高、最先的存在,所以被赞颂为“唯彼为大道兮,唯彼为至真”,称这“超上大梵”[[3]]。在这些方面,它与道教对最高尊神即道的理解是一致的。这是道教能够吸收大梵的内在依据 。同时,《度人经》以大梵即元始取代老子在道教中的最高地位,也与葛巢甫从祖葛洪的理论活动有关。汉代以降,素来将老子看成道的化身,葛洪从祖葛玄犹持此观点,但葛洪为了强调“神仙可学”,在《神仙传·老子》中宣称老子不是自然神灵,而是学得仙位,即他不是终极的最高的神。于是道教中便缺了个终极的原因,其宗教理论有了个缺口。迨及晚年,葛洪发现自己的神仙谱系的安排中缺了个“极妙之根”,于是在《枕中书》中推出了终极的元始天王,又称盘古真人,作为道教始祖,补上了自己理论中的缺憾,而这元始天王,盘古真人,原形正是梵(此说见本文第四部分)。到了葛巢甫,则径直以大梵名之了 。

当然,《度人经》对梵的形象也不是完全照搬,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以气释梵,所谓“大行梵气,周回十方”;所谓“梵气弥罗,万范开张”,所谓“天真皇人,梵气玄辽”,等等,都强调了梵与气是紧相结合的 。通常解“大罗天”,都引《度人经》中“是为大梵,天中之天,都罗萧台,玉山上京,上极无上,大罗玉清”为说,但又往往在罗字字义上作文章,齐严东解“罗”为“包罗众天”,后来注家多从严说。其实此“罗”为译音,与它在中国语言中的字义无关。明乎大罗即大梵(天),一切便迎刃而解了。

盘古创世神话是来自印度吗~

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在昆仑山开天辟地,盘古神话叙事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1] 盘古的化万物一说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人任昉所作的《述异记》,最早形象见于《广博物志》和《乩仙天地判说》为龙首蛇身、人面蛇身
一部分学者认为,因为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但1986年饶宗颐先生发表的《盘古图考》,指出汉末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四川益州讲堂石室已有盘古像。饶先生的这一成果,不仅将盘古出现的时间上推到公元二世纪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提供了启迪:神话与宗教是一个事物的两面体,语言与神像联系在一起,两方面的研究可以互证。

这是一个民族在原始社会的信仰,标志着一个民族向文明社会的发展,它或浪漫或bai严肃的色彩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色彩,是这个民族人文和性格的宏观体现。
盘古开天的神话,一部分是盘古从混冥中一斧头辟出天与地,一部分是盘古用斧和凿劈断了天地的连接部分。
神话的第一部分,是原始先民对宇宙最初状态的设想,以及突然感知宇宙的一种记忆描述。神话的第二部分,在天慢慢下降的过程中,盘古用斧头和凿劈开天地相连接的部分。
通观中国整个神话,另有“天倾西北”、“天维缺”和“女娲补天”等,它们的内容只和盘古开天神话的第二部分相近相似。因此,盘古神话可谓中国开辟神话典型代表。

扩展资料
盘古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创造世界的圣祖,在南海为他修建了盘古氏之墓,方圆三百余里。传说墓中仙居着盘古氏之魂,如今广西桂林还存有盘古祠,每年都有许多人到庙里去祝祀。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显然是古人对人类始祖的神化,他体现出中华民族向往光明,为造福人类社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是谁创造了人类社会,是劳动人民自己,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断进化,他们用群体的智慧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也为后人留下来许多美好的传说。

神话传说中盘古开辟了天地,那么盘古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答:其二则是“外来说”,这种说法中除了极少数主张来自巴比伦文化外,更多主张盘古传说来自印度婆罗门神话,然也各有不同。但这种说法的漏洞十分之多:如果三国以前没有盘古神话,中国本土文化传统中又是如何解释天地生成的?谁又是开辟和创世的大神?此外,双方学者在使用基本史料时,对史料来源追查...

盘古神话体现了那些中国文化元素
答:在盘古死后,那个本来升上去的天,又慢慢降临大地,悬浮在人们的头顶上,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得着。天和地之间有一根大柱子——不周山。它上顶着天,下接着地。这不周山就是盘古的化身。盘古神功显赫,因而得到后世人们的广泛祭祀。4. 盘古神话中包含的“宇宙卵”母题,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根”究竟有多...

中国的上古神话中第一个神是谁??
答:中国的上古神话中第一个神是盘古。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但1986年饶宗颐先生发表的《盘古图考》,指出汉末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饶先生的这一成果,不仅将盘古出现的时间上推到公元二世纪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答: 《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绍兴故事卷》 这则流传于民间的、由一位生活于乡村的文盲老妇人口述的盘古神话不仅填补了见之于文献记载的那则盘古神话中的不少空白,如关于盘古的形貌、盘古灵魂的归宿等,而且从语言,形象、结构等要素量,较之前者更多地保留着原始神话应有的稚拙、古朴、神秘和野性。其浓厚的鸟崇拜成分还使...

盘古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答:至于人首所呈现的太阳之状,则是反映了原始先民对太阳神的崇拜,也是对盘古把温暖送给人间的希望祈盼,对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把它看作是盘古神话的原始因子。据此信息,盘古神话在二万年前已经诞生。大王岩画出现于麻栗坡县,根据《文山学院学报》刊载诸篇论文和《中国文明起源》、《人类文明溯源》、《史前...

中国神话中出现最早最厉害的人物是谁???
答:因为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1986年饶宗颐先生发表《盘古图考》,指出汉末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四川益州讲堂石室已有盘古像。饶先生的这一成果,不仅将盘古出现的时间上推到公元二世纪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提供了...

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神话人物
答: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盘古神话叙事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1] 盘古的化万物一说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人任昉所作的《述异记》,最早形象见于《广博物志》和《乩仙天地判说》为龙首蛇身、人面蛇身[2-3] 。[4]一部分学者认为,因为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

盘古头顶天脚踏地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汉末唐宋间的中国古人接受吠陀经典中巨人尸体化生的神话后,并没有放弃本土原有的气化宇宙论。盘古神话虽出,盘古虽然逐渐挤掉太一成为开辟之神,但来自印度的宇宙论观念却始终不能够取代中国固有的宇宙生成论。自三国至唐宋, 盘古神话的文献记载之所以如此少见,且多见于“述异” 之记、 道典秘笈,或是...

帮忙写一篇追溯人类起源的作文
答:无论中国盘古神话,世界各民族的神话及中国各民族的神话,在追溯人类来源的问题,无不涉及“泥土造人”的母题。大地是万物之母。然而,在她生产出来的一切物种中,只有人类,才知道谁是自己的真正母亲。“盘古神话”对天地万物、宇宙及人类起源的解释虽然不免幼稚,但它却是人类童年时期以天真、好幻想的大脑认真思考后的...

盘古是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吗?
答:因为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5] ,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1986年饶宗颐先生发表《盘古图考》,指出汉末兴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四川益州讲堂石室已有盘古像。饶先生的这一成果,不仅将盘古出现的时间上推到公元二世纪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