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 自己工作的指标 如何制定部门与员工的绩效指标

作者&投稿:宗政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作好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最难的事莫过于教会“顶头上司”给他们的下属设计“绩效考核指标”。现在,谨就这件事里面的管理哲学与管理技术问题,与诸位企业同仁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要考核的到底是什么?

管理员工绩效,就是为了提高每个人创造绩效的能力。根据有关专家研究,员工创造绩效的能力有三种存在形态:
第一种存在形态是“能力持有态”。即员工有创造哪方面绩效的能力?这种能力强到何种程度?等。员工“能力持有态”的绩效考核指标我们叫它“能力考核指标”。
第二种存在形态是“能力发挥态”,即员工在创造绩效的过程中,发挥自身能力时,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主动性:他有这样的能力,但他肯卖力气吗?所谓“能力发挥态”,就是这个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的责任感强度。主观能动性、职业道德水准等等。员工“能力发挥态”的绩效考核指标我们叫它“态度考核指标”。
第三种存在形态是“能力转化态”。即员工在创造绩效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的实际效果:你有能力,也卖力气了,那你的努力最终有没有真正转化为企业需要的业绩?“能力转化态”的绩效考核指标我们叫它“业绩考核指标”。
员工绩效管理工作要关注的考核内容就是“能力”、“态度”、“业绩”三个方面。那么,“能力”、“态度”和“业绩”这三者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辩证关系呢?
在工作之前,我们会首先考察这个员工的“能力持有态”——能力水平。在工作之中,我们看到了这个员工的“能力发挥态”——态度如何。在工作之后,我们追究这个员工的“能力转化态”——业绩怎样。

大家知道,前国家队教练米卢在训练中国足球队的时候,有一句写在帽子上的名言——“态度决定一切”。老米为什么这么说,他的思想很明显:中国队的能力这么低:一年半年之内想提高,太难!退而求其次,只能谋求对现有能力的最好发挥。在这种情势下,米卢当然要把工作态度的重要性突出出来。这是个很能表现“能力”、“态度”和“业绩”三者之间辩证关系的实际案例。

设计考核指标的原则是什么?

国外有的管理专家把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规范归纳为一个英文单词:“SMART”。其实这里的“SMART”不是单词,是五个词的词头合起来的一组符号,一个字母一个含义:

S(specific)是指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应当细化到具体内容,即切中团队主导绩效目标的,且随情景变化而变化的内容。

M(measurable)是指绩效考核指标应当设计成员工可以通过劳动运作起来的,结果可以量化的指标。

A(attainable)是指绩效考核指标应当设计为通过员工的努力可以实现的,在时限之内做得到的目标。

R(realistic)是指绩效考核指标应当设计成“能观察,可证明,现实的确存在的”目标。

T(time-bound)是指绩效考核指标应当是有时间限制的,关注到效率的指标。

这一段话点出了设计员工绩效考核指标的基本原则。我们根据他的思想逻辑归纳,设计员工绩效考核指标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三:

一、必须注意与团队绩效的相关性

现代企业是合作劳动的组织,这就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关注团队精神培养,强化合作意识。而实现这一点,光指望鼓励、号召、启发觉悟,不触及利益问题,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形成团队凝聚力的物质基础,形成“团结协作不够,个人利益就少;没有团结协作,就得不到个人利益”,即俗话说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水少小河干”的压力。这种压力一定要通过员工绩效管理来具体体现利益分配,才可能产生影响。

对待这两件事,一是要有严格的功能区分,不可混为一谈,有所偏废;二是要注意相互间的配合,把握火候、力度,争取相得益彰。

鉴于员工绩效管理与实体绩效管理如此的高度相关,我们强调,在设计员工绩效考核指标时必须想到:

第一,员工绩效管理是以实体绩效管理为基础的管理活动。

第二,员工绩效管理的立足点是放在考察员工“执行上级指令的坚决性”这一点上。它的重要功能就是强化“顶头上司”的管理权威。

第三,员工绩效管理是加大“压强”的工作。因为组织压力再大,员工作为个人还可能感受不切实。所以,一定要在施加组织压力抓紧实体绩效管理的同时,把员工个人的绩效管理作为加大“压强”的重要环节,严格实施。

体现员工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与团队绩效管理相关性的标志,主要是这两项绩效管理的主题应当一致。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思考:

第一,动态主题:企业层面的管理重心

依循着企业的发展趋势,我们要站在企业全局的立场,根据企业的发展、行业的特点、市场的现状等因素的变化情况。不断地提炼当前管理工作的中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绩效管理的主题,并不断在设计员工绩效考核指标时,把它作为主题来体现。

例如:有的单位,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主体运作方式,那它的绩效管理必然也是以预算为中心的。给你这个任务,同时确定了可以花的钱的额度。比如:研究项目有课题经费,工程项目有工程款等。工作开始以后,就得通过考核指标考察:钱花得合理不合理,任务完成没完成等等。

你的工作职责还是很明确的,大部分都是例行性的,突发及例外的工作比较少,制定工作指标相对比较容易,但说实话我对你的具体工作不是很了解,只能从制定指标的方法上,结合你提供的一些信息来给出建议。
首先指标分成两部分,量化指标和定性指标,总权重100分:
量化指标:80分权重,我们就以关键业绩指标(KPI)的方法来制定,你首先排序:根据你花费的时间、精力,结合工作的难度来对工作进行排序;关键业绩指标一般在5到7个就Ok了,考核不必事事皆考,一些非常基础性的琐碎工作就不要列入考核项目了。列出工作事项只是第一步,从每个事项里提取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工作指标,这些指标一般有个smart的原则,这个原则你不明白可随时很容易查阅,我这里直接以数据统计工作为例子来说明:指标:每天的数据统计工作,权重15分,完成标准:数据的完整性为100%,准确率100%,当然这个标准你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也可以用负激励的标准来考核,缺一项扣多少分、错一项扣多少分等,这样用实际和标准对照,就得出相应的分数;当然这个指标还有一个考核维度:完成的时限性,数据统计的成果报表什么时候提交,超一天(或1小时)扣多少分。其他指标你都可以按照此种方法列出,考核标准无非就是从绝对数量、质量(准确率、错误率)及时性等几个维度来衡量制定;
定性指标:权重20分,在量化的指标基础上,可以加入工作行为等定性指标:如工作负荷、工作态度、工作执行力、工作质量,这些指标占的权重一般比较低,你的上级考核你,主要根据平常对你的观察和行为记录来定性打分。
篇幅所限,不再啰嗦,这里没有讲太多的理论和原理,是希望这些实操的方法能给你实际帮助。

绩效考核,如何设定员工的指标~

您好,参考建议如下:
指标内容选定:
1、组织目标的分解(部分指标与组织指标一致)
2、工作内容的体现(从岗位说明书中提取)
3、重要目标的体现(公司、本部门现阶段重要的相关目标)
指标制定步骤:
1、自上而下:领导指导个人指标定制方向和主要内容,分解组织目标
2、自下而上:对员工岗位进行梳理,个人制定主要考核目标
3、自上而下:领导根据下属制定的目标进行组织目标修订,并审核员工个人目标
4、达成共识:领导、个人对最终版指标、目标进行确认。
祝工作愉快!

通过自我考核,可以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基础上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引入自我考核机制。通过自我考核,可以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基础上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而且它若能侧重于能力考核,并在智能资格等级制度的范围内进行的话,至少能发现员工自身能力的差距,弥补自身的不足。
根据银行目标的不同,分阶段引入绩效考核标准和规则,使员工有一个逐步认识、理解的过程,实现绩效考核时公司与员工之问的互动。将考核活动公开化,进行上下级的直接对话,并把考核的本来目的,即能力开发和发展的要求等内容引入员工考核体系之中。

扩展资料:
绩效考核的相关要求规定:
1、绩效考核已逐步开展、渐入佳境时所处的阶段。此时考核开始与绩效工资、利益、晋升等挂钩,真正进入实操阶段。
2、依据考绩的结果,应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不仅与精神激励相联系。而且还必须通过工资、奖金等方式同物质利益相联系,这样,才能达到考绩的真正目的。
3、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要有严肃认真的考核态度;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与科学而严格的程序及方法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绩效考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