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十八路反王有哪些 隋末十八路反王有哪些?

作者&投稿:夹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八路反王的说法出自《说唐》等小说评书中,那十八路反王是:西魏王李密(魏公李密)、知世王王薄(知世郎王薄)、济南王唐壁(虚构)、定阳王刘武周(定扬可汗)、凤鸣王李子通(楚王、吴帝)、南阳王朱灿(楚帝朱粲)、白御王高谈圣(大乘皇帝高昙晟)、宋义王孟海公、梁王萧铣、大凉王李轨、齐王张金称(起义领袖,未称王)、鲁王徐元朗(徐圆朗)、上梁王沈法兴(梁王)、冀州王高士达(东海公)、楚王雷大鹏(虚构)、洛阳王王世充(郑帝)、夏明王窦建德(夏王)、突厥王呼罗国王(虚构)。这毕竟是小说之言,不足为凭,笔者且说说历史上真实的十八反王(按个人标准排的,应该叫十八路诸侯更合适,入选要称王称帝、有一定实力的,排名不分先后)。

李密
李密袭父爵为蒲山郡公(隋),文武双全,擅长谋划(绝对是位很好的谋士),“密多筹算,才兼文武,志气雄远,常以济物为己任”。李密与越国公之子杨玄感关系不错。杨玄感起兵造反,李密是其谋主,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可惜杨玄感采用了其下策,其后兵败被杀。李密则辗转投到翟让的瓦岗军。李密入瓦岗后,屡败隋军,使瓦岗势力迅速壮大(其才识不俗),最后打到了洛阳城下,攻克了兴洛仓。这时,翟让让位于李密,李密遂为魏公,做了瓦岗首领。
翟让虽甘心让位,其亲信却不情愿,撺掇翟让夺权,李密遂杀害了翟让及其亲信,瓦岗经此内部争斗,实力大损,但之后李密又再次大败洛阳的隋军。当此之时,“东至海、岱,南至江、淮郡县,莫不遣使归密。窦建德、朱粲、杨士林、孟海公、徐圆朗、卢祖尚、周法明等并随使通表于密劝进,于是密下官属咸劝密即尊号,密曰:东都未平,不可议此。”那时的李密声势浩大,隐隐有问鼎天下之势。
可惜局势突变,宇文化及弑君(隋炀帝)称帝,率军北上。一方是宇文化及,一方是王世充。为避免腹背受敌,李密先攻击宇文化及,大败宇文化及,自己却也损失惨重。正当此时,王世充乘虚攻打李密。因之前的内部争斗,瓦岗将士离心离德,终于惨败。战败后的李密投降李唐,叛唐被杀。《旧唐书》评价李密:“据巩、洛之口,号百万之师,窦建德辈皆效乐推,唐公绐以欣戴,不亦伟哉!”
窦建德
窦建德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农家出身。他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称霸河北,建立了夏国。621年为救王世充,在虎牢关与李世民交战,兵败被擒,后被李渊下令处死。他为人尚豪侠,忠义仁爱,私人品德非常好,又深得民心,可算是位英雄。
王世充
王世充是西域胡人(本姓支),自小喜读兵法,平杨玄感叛乱及河南民变起家。后入据洛阳,拥越王杨侗为帝,自己专权。不久大败李密,招降瓦岗众将。619年,王世充废杨侗自立为帝,国号郑。621年,王世充被秦王李世民击败,为仇人所杀。
薛举
617年,薛举起兵反隋,雄踞陇西,自称西秦霸王,同年又称帝。618年,薛举在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正欲进取长安,却突然病逝。其子薛仁杲即位不久后,西秦就为李唐所灭。
刘武周
刘武周割据河东称帝,年号天兴。
萧铣
萧铣是南朝梁宗室,西梁宣帝曾孙。他雄踞南方,重建梁国,建元鸣凤。
刘黑闼
刘黑闼是窦建德手下大将,窦建德被斩后召集窦建德旧部起兵反唐,自称汉东王。后多次与李唐交战,最终被太子李建成所灭。
李轨
李轨占据河西,建立凉国,先称凉王,后称帝。
林士弘
林士弘据守虔州,自称南越王。不久又称帝,国号楚,年号太平,占据北到九江,南到番禺的广大地区。
朱粲
食人恶魔,曾占据邓州,称楚帝,后被李唐斩首。
沈法兴
曾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自称梁王。
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是宇文述(杨广亲信)之子,本是匈奴人。618年禁军病变,拥他为首,杀死隋炀帝。后其为大丞相,率军北归,先是被李密击败,跑到魏县称帝,国号许,后被窦建德攻灭擒杀。
杜伏威
杜伏威称雄江淮,向越王杨侗称臣,被封楚王。次年降唐,后入朝。
梁师都
梁师都为地方豪族,本为隋朝鹰扬郎将。617年,他联合突厥反隋,占领雕阴、弘化、延安等郡,建梁国,称帝。突厥封其为大度毗伽可汗。之后,他不断怂恿突厥南侵。贞观二年(628年),唐军压境,他被弟弟杀死。
高开道
高开道是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盐户出身。他相继攻取了北平、渔阳,遂建都渔阳,称燕王,又兼并高昙晟兵马。而后为李唐所败,屡降屡反。最终部将反叛,他被迫自杀。
孟海公
孟海公亦是农民起义军领袖。他占据曹、戴二州,自称宋义王,后为窦建德所败,归附于他,窦建德被李唐击灭后,他也被李唐处死。
李子通
李子通史江淮农民起义军领袖,占据海陵,自称楚王,后占据江都称帝,国号吴。国境东到会稽,南至五岭,西抵宣城,北达太湖。621年他被杜伏威击败,被俘,执献长安。622年,欲南逃东山再起,在蓝田被捕杀。
辅公祏
和杜伏威是生死之交。杜伏威降唐入朝后,留他守卫丹阳。谁料杜伏威走后,他即叛唐称帝(国号宋),后被李唐攻灭。

相信很多看过《隋唐演义》和《隋唐英雄传》的人都知道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纷纷起义。更是号称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好汉,其中以十八好汉最出名。当然,小说和电视剧毕竟与真实历史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下面就来说说这十八好汉。第一好汉:赵王李元霸(清朝因避讳康熙帝玄烨名改称为李元霸)。他是李渊的第四子,李世民的亲弟弟,自幼长相吓人,但是力大无穷。手持八百斤擂鼓瓮金锤,脚踏坐骑万里云,所向无敌。晋阳宫比武,力挫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一战成名。后奉旨赴四明山保驾,三锤击走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匹马双锤,一下午将十八路反王180万人马杀的只剩60余万,后于紫金山再挫各路反军,玉玺独收,号称是天下第一好汉。但是后来举锤骂天,死于雷雨霹雳之中。第二好汉: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本为隋朝奸相宇文化及的儿子,被隋炀帝杨广封为天宝大将军,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为隋炀帝挡住多次刺杀。后来败于李元霸之手,最终也被李元霸所杀。第三好汉:银锤太保裴元庆。传说为哪吒转世,力大无穷。手持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重三百斤,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随父山马关总兵裴仁基三打瓦岗山,被徐茂公用计收服,其姐裴翠云嫁于混世魔王程咬金。四明山一战,十八路反王无数兵将,只有他能挡住李元霸三锤,从此而名扬天下,后中新文礼之计,命丧火雷阵中。第四好汉: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虎头环眼,声若巨雷。为人忠厚仗义,两臂万斤之力,曾双拳打死两只老虎,最早在太行山占山为王,后来辅佐相州起义军领袖白御王高谈圣,在扬州战役中,为救被困的众反王,力托千斤闸,因赶了一天一夜的路,水米未进,终因体力不支被压死。第五好汉: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因其父右仆射伍建章遭朝廷奸党陷害,乃举南阳关之兵反隋;然不敌隋将宇文成都,便投奔河北凤鸣王李子通,任都督大元帅。因人长着面如紫玉的俊美外表,拥有一身冠绝天下的武艺。因其驻守南阳关。世人称“南阳侯”伍云召。第六好汉:双镗无敌伍天锡。使一对混天镗,重两百斤,胯下青龙马,两臂万斤之力,武艺高强,英勇无比。受到杨林邀请参加朝庭举“反王夺魁大会”之时,几镗将李元霸的开路将梁师泰打死,结果被李元霸所杀。第七好汉:少保罗成。,燕王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精通枪法,胯下闪电白龙驹、手中五钩神飞枪。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人送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后来参加了瓦岗寨起义,大破杨林的一字长蛇阵,擅使回马枪。后来在唐军与刘黑闼军的战斗中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算计,被苏定方设计骗至淤泥河处乱箭射死。隋唐时期有罗士信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和小说中虚构的罗成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被认为是罗成的历史原型。第八好汉:靠山王杨林。隋文帝杨坚的弟弟,为隋王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封为靠山王。他武艺高强,手持一对虬龙棒,后在隋朝统治濒临瓦解之际,设计做最后殊死一搏,事败,被第七好汉罗成的绝技回马枪刺死,其历史原型是杨爽。第九好汉:花刀大将魏文通。隋朝潼关元帅,靠山王杨林的义子,十三太保之一。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人送外号“花刀帅”“九省花刀将”。因相貌酷似三国名将关羽,又称赛关爷,后在攻打瓦岗寨之时,被王伯当用暗箭射死。第十好汉:四宝将尚师徒。文武兼修,为人忠肝义胆,有隋朝第一儒将之称。尚师徒曾受韩擒虎之命一起围攻南阳。后与瓦岗交战,师傅邱瑞劝其归降瓦岗,因言语不和被激怒而将其杀死。后被瓦岗众人围住,宁死不降,却又托孤秦琼,并将四宝中的盔、甲赠与他(枪马已被秦琼所得),之后自刎而死。第十一好汉:八马将新文礼。隋朝弘霓关总兵,勇力绝人,足智多谋。使一条铁方槊,重二百斤,坐下一匹金睛骆驼。因有横推八匹马之力,故人称八马将。因为设计害死了天下第三条好汉裴元庆,激起瓦冈公愤,遂遭瓦冈诸将围打及“神灵”助攻而惨死。第十二好汉:双枪老将丁彦平。丁彦平与罗艺、杨林是拜把子的兄弟,交情甚厚。丁彦平是罗成的义父,但是被干儿子偷学单枪破双枪之法来对付自己。被罗成暗算后准备归隐,但是再次碰到义子罗成,被罗成逼死。第十三好汉:金刀殿帅左天成。兵器为金背砍山刀,座下花斑马。曾力抗西魏五虎上将的车轮大战,面不改色,后被裴元庆锤震崖下。最后死在雄阔海的枪下。第十四好汉:铁枪将来护儿。参与平定陈朝,累功至上开府,后随杨素平定高智慧起义,升任大将军。隋炀帝继位后,来护儿进封右翊卫大将军、荣国公。来护儿三征高句丽,迫使高句丽王请降。后来,来护儿随隋炀帝巡幸江都,宇文化及江都兵变,隋炀帝被弑,来护儿一同遇害。第十五好汉:扁锤将梁师泰。挂锤庄庄主,后成为李元霸的开路将。曾两锤将天下第十八条好汉,瓦岗五虎之一的单雄信震的两手酥麻,虎口震开。后在天昌关被伍天锡击杀。第十六好汉:小孟尝秦叔宝。性情豪爽,济困扶危,结交好汉,因此人称为“小孟尝”。使两条一百三十斤镀金熟铜锏。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来参加瓦岗,任兵马大元帅,后参加玄武门之变,被封天下兵马大元帅。第十七好汉:皂袍大将尉迟恭。擅使雌雄双鞭,原为打铁匠,后被宋金刚招进军中,曾连破大唐数个关口,并且生擒李世民,后被秦琼打败。后在御果园打败单雄信,救了李世民一命。玄武门之变中救过李世民,射杀李元吉,被封为封鄂国公。第十八条好汉:赤发灵官单雄信。二贤庄庄主,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勇武过人,同郡与徐世勣关系友好,誓同生死。隋末与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让的瓦岗义军反隋。后翟让被杀,李密与王世充偃师之战时,单雄信归降王世充,徐世勣投奔李唐。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后,徐世勣为单雄信求情失败,单雄信被斩首~

明朝末年,十三家反王七十二营起义军,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
起义军采用的运动战,不固定某个城池,不在乎丢失地盘,完全靠着运动战,大踏步前进和后退,目的只有一个歼灭明军主力,
至于粮食,靠抢,基本上抢的都是当官的和地主,因为穷人都去当起义军了

隋末十八路反王:历史上真实的十八路反王有哪些~

十八路反王为我国古典小说《说唐》、《大唐秦王词话》里的主要人物。而在评书中,四明山围攻隋炀帝的有十八路反王,他们是瓦岗寨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大凉王李轨、江陵梁王萧铣、济宁王王薄、江南王沈法兴、冀州王高士达、南阳王朱灿、河北凤鸣王李子通、金提王张金称、西秦霸王薛举、曹州宋义王孟海公、相州白御王高谈圣、兖州鲁王徐圆朗等人。关于十八路反王有很多说法,比如洛阳王王世充、定阳王刘武周、夏明王窦建德、北平王罗艺、西魏王李密等等,每个说书者都有自己的说法。

《隋唐演义》里描述了隋末唐初,天下大乱,十八反王反抗隋炀帝统治,最后天下归唐的故事,十八路反王史有其事。
李密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人,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给他时,翟让的哥哥却从中阻拦。他不得已杀瓦岗军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被隋军屡败。后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旧唐书》评价李密:“据巩、洛之口,号百万之师,窦建德辈皆效乐推,唐公绐以欣戴,不亦伟哉!”
窦建德
窦建德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农家出身。他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称霸河北,建立了夏国。公元621年为救王世充,在虎牢关与李世民交战,兵败被擒,后被李渊下令处死。
王世充
王世充,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自小喜读兵法,平杨玄感叛乱及河南民变起家。后入据洛阳,拥越王杨侗为帝,自己专权。不久大败李密,招降瓦岗众将。619年,王世充废杨侗自立为帝,国号郑。621年,王世充被秦王李世民击败,为仇人所杀。
薛举
公元617年,薛举起兵反隋,雄踞陇西,自称西秦霸王,同年又称帝。公元618年,薛举在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正欲进取长安,却突然病逝。
刘武周
刘武周割据河东称帝,被李唐所败,北奔突厥,不久,被突厥杀死。萧铣:南朝梁宗室,西梁宣帝曾孙。他雄踞南方,重建梁国,建元鸣凤。
刘黑闼
刘黑闼是窦建德手下大将,窦建德被斩后召集窦建德旧部起兵反唐,自称汉东王。后多次与李唐交战,最终被太子李建成所灭。
李轨
李轨占据河西,建立凉国,先称凉王,后称帝。林士弘:据守虔州,自称南越王。不久又称帝,国号楚,年号太平,占据北到九江,南到番禺的广大地区。朱粲:食人恶魔,曾占据邓州,称楚帝,后被李唐斩首。
沈法兴
沈法兴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自称梁王。
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本是宇文述之子,本是匈奴人。公元618年禁军病变,拥他为首,杀死隋炀帝。后其为大丞相,率军北归,先是被李密击败,跑到魏县称帝,国号许,后被窦建德攻灭擒杀。
杜伏威
杜伏威称雄江淮,向越王杨侗称臣,被封楚王。次年降唐,后入朝。梁师都:本为隋朝鹰扬郎将。公元617年,他联合突厥反隋,占领雕阴、弘化、延安等郡,建梁国,称帝。突厥封其为大度毗伽可汗。之后,他不断怂恿突厥南侵。公元628年,唐军压境,被其弟所杀。
高开道
高开道盐户出身。占居北平、渔阳,称燕王,为李唐所败,屡降屡反。最终部将反叛,他被迫自杀。
孟海公
孟海公占据曹、戴二州,自称宋义王,后为窦建德所败,归附于窦建德,窦建德被李唐击灭后,他也被李唐处死。
李子通
李子通占据海陵,自称楚王,后占据江都称帝,国号吴。国境东到会稽,南至五岭,西抵宣城,北达太湖。公元621年他被杜伏威击败,被俘,执献长安。公元622年,欲南逃东山再起,在蓝田被捕杀。
辅公?
辅公?和杜伏威是生死之交。杜伏威降唐入朝后,留他守卫丹阳。谁料杜伏威走后,他即叛唐称帝(国号宋),后被李唐所灭。
为什么最终李唐能够取得胜利呢?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夺取都城长安,于公元618年称帝,建立唐朝,改元武德。但是此时的唐朝仅占有关中、河东一隅,国内尚还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数支地方起义军队或割据势力。
李渊为了统一中国,采取了先固关中,东攻中原,再平江南的方略。于是,唐朝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李渊、李世民父子,利用了农民起义的力量消灭隋军主力,削弱割据势力的大好时机,依靠了自己的背景及政治军事经验,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宏伟事业,避免了历史大分裂时期的再次出现。
唐朝的统一跟李世民有莫大关系。李世民是一个很突出的军事战略家和指挥家。
1、坚壁挫锐。浅水原一战,就用这种战术挫败了刘武周。内容主要是坚壁对垒,搞持久战,拖住敌军,然后寻机歼敌。
2、是准确利用骑兵,在敌后反击。在两军相持的时候,由精锐骑兵猛冲敌阵,特别是在敌人败退时,用骑兵火速追击,力求全歼,不给敌人喘息休整的机会。在虎牢之战中,大战正酣时,李世民率领秦叔宝等大将在敌阵后突然猛攻,高举旗帜来回冲杀,窦建德军一见,立刻溃不成军。
3、勇追穷寇。在追击宋金刚军时,李世民日夜行军二百里,将士疲惫不堪,连总管刘弘基也劝阻休整之后再追击,李世民却说:“乘胜逐之,破竹之义也。”接着继续追击,又大破敌军。如果自己休整,就等于给了敌军逃跑的时间,给以后攻城留下后患。
4、亲自侦察,部署作战计划。李世民每次作战都要亲自到前沿侦察,深入到敌营附近,获取真实的情报。有一次,李世民被王世充的骑兵包围,等突围回来时,尘土蒙了一脸,连卫兵都认不出他来了,正想阻止,李世民将甲胄脱了下来,这才认清是谁。和窦建德决战时所使用的牧马之计便是在实地侦察之后部署的计划。
5、其他方面的经验也有很多,特别是作战时身先士卒,休息时与将士同吃同行,同甘共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这对于战役的胜利至关重要。在追击宋金刚军夜宿时,李世民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甲胄也有三天没有解了。将士都很疲劳饥饿,但当时只有一只羊,李世民和将士们同吃,这时将士感恩不已,在追击时个个争先。

隋末十八路反王有哪些?
答:《隋唐演义》中描绘了隋朝末年,十八条英雄豪杰反抗隋炀帝的统治,最终天下归唐的壮丽篇章。这些反王在历史上确有其人。1. 李密,字玄邃,京兆长安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隋末群雄之一。李密曾领导瓦岗军,多次击败隋军,声名远播。但在权力斗争中,他杀害了旧主翟让,导致内部动荡。后来,他投降唐朝,但...

三国时期十八路反王都有谁和下场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4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你真牛逼,三国时期,还十八路反王。你是想说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刘璋、张鲁、吕布吗?三国就只有魏国的曹丕、吴国的孙权和蜀国的刘备。十八路反王是隋朝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

隋末十八路反王有哪些?
答:《隋唐演义》里描述了隋末唐初,天下大乱,十八反王反抗隋炀帝统治,最后天下归唐的故事,十八路反王史有其事。李密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人,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在瓦岗军原领袖...

历史上真实的十八路反王有哪些
答:刘黑闼:是窦建德手下大将,窦建德被斩后召集窦建德旧部起兵反唐,自称汉东王。后多次与李唐交战,最终被太子李建成所灭。李轨:占据河西,建立凉国,先称凉王,后称帝。林士弘:据守虔州,自称南越王。不久又称帝,国号楚,年号太平,占据北到九江,南到番禺的广大地区。朱粲:食人恶魔,曾占据邓州,...

十八路反王有哪些大将
答:二、秦琼 秦琼也是十八路反王中的关键大将。他智勇双全,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在谋划战术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为反王势力贡献了许多重要策略。除了程咬金和秦琼这两位大将外,十八路反王还有其他多位英勇善战的将领。这些将领各具特色,有的在战场上勇猛无比,有的则擅长谋略,共同构成了十八路反王的重要...

十八路反王的人物生平 王世充(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
答:十八路反王的人物生平 王世充(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柿子脱涩方法有哪些?得书文化 2022-10-07 · TA获得超过206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5 采纳率:93% 帮助的人:31.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世充,字行满,本来姓支,...

隋唐的十八路反王都占据哪里
答:王薄,史有其人,打响了反隋的第一枪。反复无常,最后以唐将的身份被仇家杀死。窦建德,史有其人,中国农民起义第一人。不过历史上的他和李世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他这个窦是汉窦;李世民目前的窦则是鲜卑窦。他领导的河北义军是最难平定的农民起义军。为了镇压这路义军,唐室丧两皇族,大将数十。...

十八路反王的人物生平 萧铣 自称梁王
答:因有异鸟到来,于是建年号为凤鸣。称帝夺地 义宁二年(618年),萧铣称帝,设置百官,全都依照梁朝旧例。追谥从父萧琮为孝靖帝,祖父萧岩为河间忠烈王,父亲萧璇为文宪王。封董景珍为晋王,雷世猛为秦王,郑文秀为楚王,许玄彻为燕王,万瓒为鲁王,张绣为齐王,杨道生为宋王。隋朝将领张镇州、王仁寿...

隋末共有几路反王
答:评书《隋唐》和小说《说唐》中,曾描写隋末起义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家盗贼”。传说来自于现实,历史上隋末起义的首领、势力人数之多,作战力之强,实属历朝历代少见,可能并不比传说中少。 海黄地区(河北、山东一带)是隋末起义军的最集中地区,势力也是最强的。有些割据政权还与新建立的唐朝政权对立,很...

十八路反王 王世充简介(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
答: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十八路反王 王世充简介(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 导语: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世充,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 人。寄居在新丰。他祖父支颓耨年纪轻轻就死了。 他父亲支收跟随他 的改嫁到霸城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世充,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