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该如何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浅谈如何处理好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

作者&投稿:里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政教主任这个岗位上也有些年头了,这些年来,经常看到有些班主任因为与家长关系处理不好,而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如履薄冰;也看到有些班主任因为和家长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得她的工作事半功倍。 但是,在班主任的实际教学和家长的配合教育的过程中,会因为诸多的原因使老师与家长之间互相产生想法。例如:学生经常不完成老师安排的家庭作业,老师会觉得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负责任,学生的考试成绩较差,家长则认为老师的教学有问题,而表示不满。。。如此等等不一一论述。 个人认为:首先,班主任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班主任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特别是碰到处理学生问题且涉及到双方家长,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班主任应一视同仁,亲切热情、礼貌待人,讲究谈话的内容、方法和语气。班主任“为人师表”,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是学生的一面镜子。班主任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处事原则等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反之,则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给学生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他们日后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班主任需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针对个别学生家长的苛刻要求和不切实际的意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认识到家长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及个人性格各异,采取体谅的态度,委婉耐心做解释工作,这样做的结果,家长的怨气平了,反过来支持学校老师的工作,达到学校、家长、学生都满意。 再次,班主任和学生家长既然在教育学生成才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就不存在教育与教育者的关系。有些班主任可能是“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毛病,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发顿怨气,批评一通,使家长有“难言之吟”,极大地挫伤了家长的自尊心,达不到预期的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在研究学生问题时,班主任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那么要强、爱面子。班主任绝不能“越位”地训斥家长,“居高临下”地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同时更不能把学生的过错强加在家长身上,把对学生的气撒在家长的身上。这时班主任应放下老师的“架子”,心平气和地用商量、征询的口气,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处理好学生问题。 最后,班主任要懂得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时我们甚至会遇到一些粗鲁的家长,那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1.对于知识型的家长: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这些家长一般来讲比较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观察自己孩子的表现经常比老师还要深入、细致、具体,作为班主任应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当然,班主任在听取家长意见的同时还要具有自己的判断力,要冷静地分析。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一批家长,他们有一定的知识、修养,在教育孩子这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与这类学生家长交谈后通常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一般见面都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调皮捣蛋的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闪光点,抓住他们身上的积极品质,那些溺爱型的家长更是希望听到班主任对自己孩子的肯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这样家长才会从心理上接受班主任。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家长,班主任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班主任的主要目的是要家长全面的了解孩子,从而主动地与班主任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3.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不太高,“恨铁不成钢”,学生一出现毛病,他们也不加分析就拳脚相向。与这样的家长沟通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谨慎行事。要以柔风细雨式的交谈方式,要让家长知道:老师请家长到学校来并不是希望给自己的学生招来一顿皮肉之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认识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齐抓共管,共同教育学生。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打一顿,既没使孩子认识到错在哪里怎样改正,也可能加深师生间的隔阂,使孩子对班主任极为反感,感到老师很可怕,很可恶。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 “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父母不知道在打骂孩子的同时,他们也犯下了新的错误,与其惩罚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要使家长理解所有这一切,首先就要以情服人,取得家长的信任。使他们相信,老师来家访不是为了给孩子以惩罚,而是争取家长的协助,共同帮助学生。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声明:既不能打骂孩子,还要起到教育作用。4.对放任不管型的家长:多报一点喜,少报一点忧,决不夸大问题,使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和期望心理,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活动中来。使家长明白,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一定要加强,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5、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班主任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后进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后进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来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相反的,基础差的学生还更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的关心,希望我们能加强沟通与交流,能让你的孩子早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把成绩赶上去。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互补因素,两者配合得越默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形成学校与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 班主任只有正确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同家长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才能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

小学班主任怎样处理好家长关系~

在整个小学阶段中,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多方面的努力,而各种协调配合力量中,班主任与学生家长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班主任与家长间不信任,少交流,在教育观念、方法、内容上有分歧,必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育。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处理好与家长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那么,班主任如何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呢?本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思考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1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
教师跟家长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由于每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状况的不同,作为班主任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和家长分成三六九等。班主任在接待家长时绝不能带着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职取人,以财取人,而应一碗水端平,亲切热情、礼貌待人。对经济社会地位比较低、身体残疾,家庭困难的家长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要富有同情心;对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比较高的家长不可阿谀奉承,更不能提出无理要求。无论是哪种家长我们都要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他们,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他们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只有这样,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才会比较融洽,才利于我们开展工作。
2信任尊重家长,做到心胸开阔
尊重家长、善待家长,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班主任要意识到每位家长都希望有个引以为荣的子女,都要强、爱面子。班主任绝不能“越位”地训斥家长,“居高临下”地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不能一见面就告状,埋怨数落家长。这样往往会使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与班主任对着干。需知道,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互相尊重和智慧。当学生有错时应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但要理解家长的难处,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或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家长的不是,更不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嫁到家长身上,用尖刻的言语刺激家长。要尊重家长人格,尊重家长的情感,对他们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如何教育孩子。千万不能歧视差生家长,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家长如果针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意见,要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心胸开阔。只有这样,以情动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达到同家长互相交流共同配合的目的。
3善于倾听
成功的班主任通常是最佳的倾听者。在倾听时,要听明白家长反映的事情和此次谈话的真正用意。任何班主任,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班主任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班主任要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班主任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班主任的工作。
4要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个性”突出。因为家长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班主任应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可以用电话、网络、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沟通。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对于那些对孩子失去信心而放任孩子的家长,班主任要及时将学生的点滴进步反映给家长,激发他们对孩子的信心;对因离异而不管孩子的家长,要劝他们不要因个人恩怨而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尽到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5与家长交往需有礼有节
与家长交往是门学问,必须要有礼有节,才能摆正位置,建立和谐关系,保持纯正友谊。对所有的家长都要一视同仁,以礼相待。既不高傲冷漠,也不谦卑奉承,对处于困难中的家长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对傲慢无礼的家长要保持不卑不亢。有时,会有家长给班主任请客送礼,要坚决推辞和拒绝,并且要让家长知道,他的子女,就是我们自己的子女,不需要客套,我们一样会尽心尽力。要知道,一旦接受了这些东西,就很难推脱家长提出的在座位、评优、课堂提问等等方面的不合理的“关照”要求,教师也在学生心目中永久失去为人师表的表率地位,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鄙视、厌弃等心理。通常情况下不要跟家长有经济上的往来或其他方面的托请,因为,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某种交易,得到的可能是物质上的一些实惠,失去的就是师德,就是家长和学生对我们的信赖,就是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因此,班主任更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勤于工作,乐于奉献。
总之,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需要有丰富的经验、虚心的学习,也需要有深刻的研究。只要我们真正把家长当作教育的伙伴,积极地配合,热忱地交流,就能够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建立起真诚友谊,成为知心的朋友,教育就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 要:家庭是一个人生活的最重要的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学生诸如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情感性格等诸多方面。当儿童进入学校,学校教育就成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主导因素。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排除不利影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必须了解家庭,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增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

怎样才能处理好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答:论述小学教师必须要处理好的五种人际关系如下: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师各类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素质教育观下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从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五个具体的方面展开。2、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

小学班主任怎样处理好家长关系
答:如果班主任与家长间不信任,少交流,在教育观念、方法、内容上有分歧,必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教育。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处理好与家长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那么,班主任如何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呢?本文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思考从以下几方面谈起。1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 教师跟家长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探析
答:然后再和他谈谈如何让孩子表现的更好,从而引出这件事,以此事来分析。这位家长也谦虚接受了,并且回家也对孩子进行了教育。后来,学生的进步也很大。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既要实事求是,也要讲究方法。 三、与家长沟通,报忧也要...

刚入行的班主任,要如何与家长沟通?
答:一. 不知道如何跟学生相处。走的太远,害怕会跟学生产生距离,走的太近,又怕没了威严。二. 不能很好地掌握处理学生之间矛盾的方法。害怕让小矛盾转变成大矛盾。三. 不知道如何指挥班干部,让她成为自己的得力干将。四. 不知道如何跟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既不能太怂也不能过激,这之间的分寸太难拿捏...

怎样处理好家长和教师的关系
答:因此,在研究学生问题时,班主任决不是强调:我要你怎么做,你应该怎么做。而是放下老师的“架子”,心平气和地用商量、征询的口气,向家长解释,主动协调,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处理好学生问题。 二、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庭是孩子...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答:注意力不集中,小孩若有心结,我们最好尽快解开。当学生犯错误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要直接用“懒惰”、“不礼貌”、“自我控制差”等字眼来评价或贬低学生。上述第一种方法只是笼统地提出问题,而第二种方法则有具体实例支持。如此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也有据可依,否则,孩子就很容易产生“有意...

班主任需要知家长保持距离吗
答:另外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家长如何才能和班主任保持联系? 李忆 知 老师介绍 ,与班 主任 交流 ,对 于初入小 学的 孩子家 长来说,是重 要的 问题 。 学校换班主任需要首先通知家长吗 对于...

如何处理好班主任与家长的关系
答:对于知识型的家长,一般如实向家长反映情况,主动请他们先提出教育的措施和处理的意见,认真倾听;对于溺爱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在肯定中提出要求,在要求中透着婉转。要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好的一面给予肯定,再用恳切的语言向家长反映情况,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对于脾气暴躁型的家长,要以柔克刚,晓...

如何处理好学生家长与班主任老师
答:政教主任岗位上也有些年头了些年来经常看有些班主任因与家长关系处理好而使得班级管理工作履薄冰;也看有些班主任因和家长良好互动关系使得工作事半功倍 班主任实际教学和家长配合教育过程会因诸多原因使老师与家长之间互相产生想法例:学生经常完成老师安排家庭作业老师会觉得家长对自己孩子负责任学生考试成绩...

如何处理与家长的关系
答:    一个老师如果能够正确的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和谐相处,那么这个老师在管理班级工作时就会轻松很多,因为她有家长这个坚实的后盾在支持着、拥护着。但是假如没有建立一种正确的关系,工作就会难做很多。    家长同样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我们教师对待家长同样也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