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总重量怎么计算 怎么算电缆里面铜的重量???

作者&投稿:况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

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

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 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

3*95的电缆是重型橡套电缆,一米重量多少一般各个厂家出来会有点不同,劣质产品更不用说,这里说一个国标的参考数据,数据来源于电工手册,3*95电缆的绝缘厚度应是1.8MM,最大外径应是53.1MM,YC系列是4.402千克/米,ycw系列是4.553千克/米。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扩展资料:

应用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采用的电线电缆产品主要有架空裸电线、汇流排(母线)、电力电缆(塑料线缆、油纸力缆(基本被塑料电力电缆代替)、橡套线缆、架空绝缘电缆)、分支电缆(取代部分母线)、电磁线以及电力设备用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等。

信息传输:用于信息传输系统的电线电缆主要有市话电缆、电视电缆、电子线缆、射频电缆、光纤缆、数据电缆、电磁线、电力通讯或其他复合电缆等。

仪表系统:此部分除架空裸电线外几乎其他所有产品均有应用,但主要是电力电缆、电磁线、数据电缆、仪器仪表线缆等。

电线电缆的制造与大多数机电产品的生产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机电产品通常采用将另件装配成部件、多个部件再装配成单台产品,产品以台数或件数计量。

电线电缆是以长度为基本计量单位。所有电线电缆都是从导体加工开始,在导体的外围一层一层地加上绝缘、屏蔽、成缆、护层等而制成电线电缆产品。产品结构越复杂,叠加的层次就越多。

电线电缆制造涉及的工艺门类广泛,从有色金属的熔炼和压力加工,到塑料、橡胶、油漆等化工技术;纤维材料的绕包、编织等的纺织技术,到金属材料的绕包及金属带材的纵包、焊接的金属成形加工工艺等等。

电线电缆制造所用的各种材料,不但类别、品种、规格多,而且数量大。因此,各种材料的用量、备用量、批料周期与批量必须核定。同时,对废品的分解处理、回收,重复利用及废料处理,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做好材料定额管理、重视节约工作。

电线电缆生产中,从原材料及各种辅助材料的进出、存储,各工序半成品的流转到产品的存放、出厂,物料流量大,必须合理布局、动态管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缆



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

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

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 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

3*95的电缆是重型橡套电缆,一米重量多少一般各个厂家出来会有点不同,劣质产品更不用说,这里说一个国标的参考数据,数据来源于电工手册,3*95电缆的绝缘厚度应是1.8MM,最大外径应是53.1MM,YC系列是4.402千克/米,ycw系列是4.553千克/米。

扩展资料

1、电阻计算
电缆的直流标准电阻可以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R20=ρ20(1+K1)(1+K2)/∏/4×dn×10

式中:R20——电缆在20℃时的支流标准电阻(Ω/km)

ρ20——导线的电阻率(20℃时)(Ω*mm/km)

d——每根心线的直径(mm)

n——芯线数;

K1——芯线扭绞率,约0.02-0.03;

K2——多心电缆是的扭绞率,约0.01-0.02。

任一温度下每千米长电缆实际交流电阻为:

R1=R20(1+a1)(1+K3)

式中:a1——电阻在t℃时的温度系数;

K3——计及肌肤效应及临近效应的系数,截面积为250mm以下时为0.01;1000 mm时为

0.23-0.26。



2、电容计算

C=0.056Nεs/G

式中:C——电缆的电容(uF/km)

εs——相对介电系数(标准为3.5-3.7)

N——多心电缆的心数;

G——形状系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缆



你这电缆总共是335平方毫米,每平方毫米每米是8.9克,这样算出来你的电缆每米是2.9815公斤,1000米电缆铜丝总重:2.9815吨,这是理论重量。你电缆总重(加盘具)应该在4吨重左右。一般这种型号电缆用铜丝的重量X1.3基本上就是电缆的总重,再加你盘具的重量就在4吨左右了,一般电缆理论重量与实际的重量都有在百分之三之内的差距。

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 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0、16、...、240等
挤包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 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
电缆重量的计算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的 有必要的话可发邮件到我邮箱:huanghongding@yeah.net 我自己对电缆材料净重计算方法做了一些总结可发送给你

电缆总重量计算方法如下:
电缆总共是335平方毫米,每平方毫米每米是8.9克,这样算出来你的电缆每米是2.9815公斤,1000米电缆铜丝总重:2.9815吨,这是理论重量。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电缆重量计算,要详细的。~

电线电缆重计算:(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θ
θ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铜的重量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 ×8.89=kg/km。
所有正规厂家生产的电缆,在电缆外皮处都会表明电缆线芯的截面积,铜的密度为8.9。
举个例子:1米1000mm²的电缆所含有的线芯铜的质量为1000×1×8.9=8900g=8.9KG=17.8斤铜;3×185mm²的电缆,就是555mm²的电缆,乘以8.9,大概就是9斤多一点。
此计算公式适用于所有电缆(铝芯电缆的密度为2.7)。

扩展资料: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软电线,允许长期工作温度105℃,工作电压交流500V,直流1000V,用于潮湿,机械防护要求高,经常移动和弯曲的场合。

电线电缆产品绝大多数是截面(横断面)形状完全相同(忽略因制造而产生的误差)、呈长条状的产品,这是由于在系统或设备中是作为构成线路或线圈而使用的特征所决定的。所以研究分析线缆产品的结构组成,只需从其截面来观察分析。
电线电缆产品的结构元件,总体上可分为导线、绝缘层、屏蔽和护层这四个主要结构组成部分以及填充元件和承拉元件等。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应用场合,有的产品结构极为简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线电缆

高压电缆理论重量表
答:电线电缆重计算:(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C /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电缆重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答: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导体重量=导体比重×截面积,其中铜导体比重为8.9g/cm3,铝为2.7g/cm3,截面积一般取标称截面如1.5、2.5、4、6等。绝缘层重量=3.14×(挤包前外径 绝缘厚度)×绝缘厚度×绝缘料比重(其中PVC绝缘料比重为1.5g/cm3 PE绝缘料比重为0.932g/cm3 )。

电缆计算公式
答:当然,电缆重量的计算可能也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如金属护层的重量、捆扎带和填充材料的重量等,但是通常这些因素的重量在总重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在电缆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准确的重量计算能够保证电缆的悬挂、支撑和负载能力的合理分配,从而保障其长期可靠工作。电缆的结构材料 电线电缆产品绝大多数是...

3240+2120电缆每米多少重?
答:3*240+2*120电缆每米多少重如下:我们可以先计算每米电缆中铜的重量,然后加上电缆皮重,得到每米电缆的总重量。 首先,计算每米电缆中铜的重量: 每米电缆中铜的重量为:3 \times 240 \times 8.9 + 2 \times 120 \times 8.9 = 8544克 3×240×8.9+2×120×8.9=8544克 接下来,计...

电线重量怎么计算?
答:)。以上公式算出的重量单位均为:千克/千米 3*95的电缆是重型橡套电缆,一米重量多少一般各个厂家出来会有点不同,劣质产品更不用说,这里说一个国标的参考数据,数据来源于电工手册,3*95电缆的绝缘厚度应是1.8MM,最大外径应是53.1MM,YC系列是4.402千克/米,ycw系列是4.553千克/米。

电缆重量怎么计算?
答:3*120+2*70是500平方毫米=5平方厘米,铜的比重是8.9G/CM 1米=100厘米。所以1米3*120+2*70的铜的重量=5*8.9*100=4450G=4.45KG,同理4*50 是2*8.9*100=1780G=1.78KG。废旧电缆解释:1、废旧电缆是指淘汰报废的已经不能利用的。2、经过高电流电压流动灼烧损坏的。3、和生产加工中因...

电线中铜的重量计算公式是什么啊?
答:电线中铜的重量计算方法为:电线中铜的重量=铜线截面积×铜线长×铜线密度。铜密度是8.9g/cm³,用电缆铜的截面积(电缆规格)乘以长度乘以铜的密度就等于铜重了,算的时候单位统一好,电缆规格上说的是平方毫米,密度单位是克每立方厘米,可以统一换算到毫米。举个例子:1000平方毫米(0.001平方米...

怎样计算电缆的重量啊?哪位高人帮帮忙啊?好急啊
答:NH--YJV4*25+1*16 4根25平方+1根16平方 耐火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你用该电缆的截面积乘以电缆长度再乘以材料密度就可以了 V=Sh m=Vρ

电缆每米重量计算公式
答:电缆每米重量计算公式:电线重量=导体重量+绝缘重量。电缆按照光伏电站的系统可分为直流电缆及交流电缆,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

请问橡套电缆一卷的重量怎么计算?
答:一平方的线一百米是1.83斤。例如yz3*6+1*4一盘一百米铜重是40.26斤,而一般一盘总重量大概为92斤。92-40.26就是胶的重量。(胶的比重也不一样,以上是按国标为准,一般外经不变的情况下胶的质量越好反而越清)好有什么不明白的么?橡套问题经常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