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具体是什么意思 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具体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步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相是官僚组织的“百官之长”,中原六国中央均有设置。在出土的众多兵器中,有的器物上有“相邦义戈”、“相邦吕不韦戈”等字样,那是秦相张仪、吕不韦督制的兵器,据《睡虎地秦墓竹简·工律)说:“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之。”这意思是说公家督造的兵器要刻上督造者的官名。可见战国时期相的法定名称叫相邦,“相”有辅佐之意,作为一种官称,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那时只是一种地位不高的礼宾官。“邦”就是国,相邦就是辅佐国君办理军政大事的官员,就是国君下面的大总管。汉人避刘邦讳,改相邦为相国。先秦的古书如《庄子·盗跖》称宰相,《战国策·赵策三》则称丞相,指的都是同一官职。“宰”作为官名,甲骨文就已出现了,春秋时代某些国家,已有总领百官的冢宰、太宰,也有助卿、大夫总管一家一邑事务的家宰和邑宰。这些冢宰、太宰或相,还是某些强大的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作为一国最高行政长官的相,其设置当萌芽于春秋齐景公时,景公曾设左右相。相的职权,据《荀子·王霸篇》云:
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饬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

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具体是什么意思?~

其实春秋是东周分出来的两个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指的的是东周诸侯混战的时代所以叫春秋和战国比喻当时局势的动荡。

①在古代是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一年中春秋是重要的两个季节,春种秋收,以春秋做为一年最重要的交替,所以春秋就是一年的代称。因此《春秋》的字面意思就是历史。也泛指岁月和光阴。一说在古代怀疑最初没有四季而只有春秋,故在古书中“一春秋”指一年。
  ②泛指历史:甘洒热血写春秋。
  ③时代名。因鲁国编年史《春秋》得名。一般指前770年~前476年这个时期。
  ④儒家经典之一。编年体春秋史。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记载自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⑤古代史书的通称。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指的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 前476年,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仍。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而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就可以称霸,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5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然而在春秋中期,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原因是各国都被战争搞得十分疲惫,需要休整,于是通过公元前546年由14国参加的第二次“弭兵之会”达成协议,战火暂时得以平息。可是,这期间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却多次爆发霸权之争。春秋时代的中后期,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有了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的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在一些诸侯国的内部,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另一说,前770年~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代。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现代的学者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丞相、宰相、相国,有什么区别呢?
答:宰相最早起源是先秦时期,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有周公为太宰,"宰"是主宰的意思,"相"有辅佐的意思,太宰和相合称为宰相,意为辅佐皇帝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而非具体的官名(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所以,不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国,还是三国时期的丞相,亦或是明朝时期的内阁大学士,都可以...

相国是什么意思
答:相国的意思:古官名,春秋战国时,除楚国外,各国都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为百官之长。读音:xiàng guó。引证:《战国策·东周策》:“昭献在阳翟,周君将令相国往,相国将不欲。”《汉书·百官公卿表下》:“高帝元年,沛相萧何为丞相。九年,丞相何迁为相国。”宋高承《事物纪原·师...

战国时期是什么意思
答:问题五: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具体是什么意思 相是官僚组织的“百官之长”,中原六国中央均有设置。在出土的众多兵器中,有的器物上有“相邦义戈”、“相邦吕不韦戈”等字样,那是秦相张仪、吕不韦督制的兵器,据《睡虎地秦墓竹简・工律)说:“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之。”这意思是说公家督造的兵器要刻上督造者的官...

相地而衰征是什么意思?
答:相地而衰征 春秋时齐国管仲改革 “相地而衰征”,按韦昭的注释:相,视也;衰,差等也;征,征取也。意思就是说,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额的租税。 春秋战国时期,实行井田制。所谓井田制就是君主将土地分封给宗亲、贵族、以及有功之臣,让他们去耕种。但他们拥有的只是使用权,没有...

丞相与宰相都是哪个朝代的称呼?两者有何不同?
答:而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实也是辅助助手的意思。如果要深究他们二者出现的时间的话,宰相要比丞相早一些。他们二者是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区别,就是说宰相是整个官职体系,而非具体化,丞相则不同,它是属于宰相官职体系中的一种。用数学思维来比喻,就是集合与子集合之间的关系。一、宰相明朝的开国...

春秋战国指什么?
答:春秋战国关于春秋战国断代,历来说法不一:或以《春秋》绝笔之年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为春秋下限;或以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为战国始盯,或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年)为战国始年等。 问题七:春秋战国是什么意思 1、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

丞相、宰相、相国,有什么区别?
答:首相的话“程”的意思是“协助,协助比”。秦国被任命为第一任宰相时,设立了左宰相和右宰相协助宰相。由此可见,首相的本职工作就是协助首相处理政务,这是隶属于首相的。一般说来,宰相的地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确立的。值得一提的是,武王时期,蒋子牙的实际地位是“太史&...

丞相、宰相、相国,有什么区别?
答:“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宰相最通俗易懂的含义就是:辅助皇帝、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由此,不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国,还是三国时期的丞相,亦或...

战国时期,诸侯国所谓的相王,是啥意思,行腊又是啥意思?
答:相王: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行腊是举行腊祭的意思 腊祭是冬季酬谢有关收获的鬼神的祭祀,具有庆祝丰收、慰劳劳动人民的意义,这是个群众展开娱乐活动的节日,男女齐集,全国人民热烈参与的。五国相王,指的是战国中期五个主要诸侯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的事件,该事件标志着周王权威的彻底消失。战国...

相国丞相宰相是一品大员吗?
答:每个朝代的宰相官阶都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唐朝是三品,宋朝是二品,清朝是一品。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史传商代有伊尹为相,周代周公为太宰,皆为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太宰与相就合称为宰相。宰相有时候并不仅指一个人,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