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诉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背景、革命特点和主要成就 请从政治经济科技角度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

作者&投稿:匡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2)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3)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为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且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奠定了基础。(4)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革命特点:(1)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许多技术的发明来源于有生产实践经验的工匠。比如,珍尼机的发明者是个织工,蒸汽机的发明者瓦特也是一个机工。因此,可以说这个时候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所有发明发现成果都是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而创造出来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是新机器和新的生产方法主要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全面开花取代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其中德国、美国贡献尤多。而且,其规模更加广泛,某一国的重大发明,很快就被别国所吸收,相互推动,发展迅速。
(3)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进行的,既可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经济发展的速度就比较快
主要成就:(1)电力的广泛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出现了一系列的发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灯、电车、电焊、电影放映机等相继问世。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这项技术首先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成了第一辆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其次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石油产量猛增。
(3)电讯事业的发展。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4)化学工业的建立。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又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大大促进军事工业的发展。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要简单~

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
(2)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3)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为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且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奠定了基础。(4)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或者可以: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背景条件1、政治前提2、市场条件 直接原因3、资本条件4、技术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和国外市场的开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不断刺激工业发展。疯狂的殖民掠夺以及西方各国通过对本国的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本。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条件:
资本:大机器生产下的资本积累和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
技术:自然科学突破性进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市场:美德意日等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环境: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

九年级历史: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始于何时?其标志性的发明成果及影响各是...
答: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内燃机,影响:1.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生产关系,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经济结构,重工业有长足发展,逐步占主导;4.工业布局,形成西欧和北美两大工业地带;5...

比较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③工业革命的扩展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大大冲击了旧制度、旧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思想上)。④但工业革命的扩展同时也加速了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与侵略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使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给被殖民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7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答: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随着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体系最终确立起来。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特点。而资本主义经济与...

两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珍妮纺纱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

两次工业革命有何不同
答:1. 两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相对成熟的时候。2. 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差异:- 开始部门:第一次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轻工业)开始,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从重工业的变革起始。- 开始地区: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知识问答022
答:(1)三次工业革命发生的科技条件和社会原因 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条件。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工业革命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和骨干力量;不断扩大的市场,迫切需要生产手段的变革;以电学理论及其应用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新突破,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条件。机器大工业的深入发展要求有...

三次工业革命分别是什么时候?
答: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汽车”。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业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1840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
答:从此,人类社会开始分为了两个大的阶级。这两个大的阶级,有过合作,也相互斗争,就这样相互依存到现在。当今在全球化、各个部门分工协作越来越密切的形势下,这两个阶级可以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继续合作。2、第二次工业革命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
答:革命背景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以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革命结果 19世纪70年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