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王爷列表!!!!!!还有对应的皇帝!!!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要快~~ 关于明朝的皇帝!!!急!!!谢谢大家!!!

作者&投稿:康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号“建文”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朱元璋的第四子,
仁宗朱高炽(1378-1425) 年号“洪熙”,明成祖长子。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号“宣德”,仁宗长子。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天顺”,宣宗长子。
景帝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宣宗次子,
宪宗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英宗长子,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宪宗三子。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孝宗长子。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宪宗孙,父兴献王。
穆宗朱载垕(1537-1572) 年号“隆庆”世宗第三子。
神宗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穆宗第三子。
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神宗长子。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光宗长子。
思宗朱由检(1610-1644) 年号“崇祯”光宗第五子。
秦愍王 朱樉 太祖嫡二子 1370~1395
秦隐王 朱尚炳 愍嫡一子 1395~1412
秦僖王 朱志堩 隐嫡一子 1412~1424
秦怀王 朱志均 隐庶二子 1424~1426
秦康王 朱志[土挈] 隐庶三子 1428~1455
秦惠王 朱公锡 康嫡一子 1458~1486
秦简王 朱诚泳 惠庶一子 1488~1498
秦安王 朱公铭 追封
秦庄王 朱诚澯 追封
秦昭王 朱秉欆 安庶一子 1500~1501
秦定王 朱惟焯 昭庶一子 1509~1544
秦恭王 朱诚润 追封
秦顺王 朱秉柎 追封
秦端王 朱惟燫 追封
秦宣王 朱怀埢 惟燫之子 1548~1566
秦靖王 朱敬镕 宣庶一子 1569~1576
秦敬王 朱谊澏 靖嫡一子 1581~1586
秦王 朱谊漶 靖嫡三子 1587~1617
秦王 朱存枢 谊漶子 1618~1643

***************晋***************
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府

晋恭王 朱棡 太祖嫡三子 1370~1398
晋定王 朱济熺 恭嫡一子 1398~1414
晋王 朱济熿 恭庶三子 1414~1427
晋宪王 朱美圭 定嫡一子 1435~1441
晋庄王 朱锺铉 宪庶一子 1442~1502
晋靖王 朱奇源 庄嫡一子 追封
晋怀王 朱表荣 靖嫡一子 追封
晋端王 朱知烊 怀庶二子 1503~1533
晋安王 朱表槏 追封
晋康王 朱知[火节] 追封
晋简王 朱新[土典] 知[火节]庶一子 1536~1575
晋敬王 朱慎镜 新墧嫡一子 追封
晋惠王 朱慎鋷 新墧嫡三子 1579
晋穆王 朱敏淳 惠嫡一子 1585~1610
晋王 朱求桂 穆庶一子 1613~1643

***************燕***************
洪武十一年就藩北平府

燕王 朱棣 太祖嫡四子 1370~1402

***************周***************
洪武三年封吴 十一年改封周 十四年就藩开封府

周定王 朱橚 太祖嫡五子 1370~1425
周宪王 朱有炖 定嫡一子 1436~1439
周简王 朱有爝 定庶四子 1439~1452
周靖王 朱子垕 简庶一子 1455~1456
周懿王 朱子埅 简庶二子 1457~1485
周惠王 朱同镳 懿庶一子 1487~1498
周悼王 朱安[氵横] 惠庶二子 追封
周恭王 朱睦[木审] 悼庶一子 1501~1538
周康王 朱勤熄 恭嫡一子 追封
周庄王 朱朝堈 康嫡一子 1540~1551
周敬王 朱在铤 庄嫡一子 1552~1583
周端王 朱肃溱 敬嫡一子 1586
周王 朱恭枵 端嫡一子 1589~1641

***************楚***************
洪武十四年就藩武昌府

楚昭王 朱桢 太祖庶六子 1370~1424
楚庄王 朱孟烷 昭嫡三子 1424~1439
楚宪王 朱季堄 庄庶一子 1442~1443
楚康王 朱季埱 庄庶二子 1444~1462
楚靖王 朱均鈋 东安恭定王庶一子 1465~1510
楚端王 朱荣氵戒] 靖嫡一子 1512~1534
楚愍王 朱显榕 端庶一子 1536~1545
楚恭王 朱英[火佥] 愍庶三子 1551~1571
楚王 朱华奎 恭子 580~1643

***************齐***************
洪武十五年就藩青州府

齐王 朱榑 太祖庶七子 1370~1406

***************潭***************
洪武十八年就藩长沙府

潭王 朱梓 太祖庶八子 1370~1390

***************赵***************
赵王 朱[木巳] 太祖庶九子 1370~1371

***************鲁***************
洪武十八年就藩兖州府

鲁荒王 朱檀 太祖庶十子 1370~1389
鲁靖王 朱肇辉 荒庶一子 1403~1466
鲁惠王 朱泰堪 靖嫡一子 1467~1473
鲁庄王 朱阳铸 惠嫡一子 1476~1523
鲁怀王 朱当漎 庄嫡一子 追封
鲁悼王 朱健杙 怀嫡一子 追封
鲁端王 朱观[火定] 悼嫡一子 1528~1549
鲁恭王 朱颐坦 端一子 1551~1594
鲁敬王 朱寿鏳 恭庶六子 1596~1600
鲁宪王 朱寿鋐 恭庶七子 1601~1636
鲁肃王 朱寿镛 恭庶九子 1636~1639
鲁王 朱以派 肃嫡一子 1640~1642
鲁王 朱以海 肃五子 1644~1654

***************蜀***************
洪武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府

蜀献王 朱椿 太祖庶十一子 1378~1423
蜀庄王 朱悦熑 献嫡一子 追封
蜀靖王 朱友堉 悼庄嫡一子 1424~1431
蜀僖王 朱友[土党] 悼庄嫡三子 1432~1434
蜀和王 朱悦X 献庶五子 1435~1461
蜀定王 朱友垓 和嫡一子 1462
蜀怀王 朱申鈘 定嫡一子 1464~1471
蜀惠王 朱申凿 定庶三子 1472~1493
蜀昭王 朱宾瀚 惠嫡一子 1494~1508
蜀成王 朱让栩 昭嫡一子 1510~1547
蜀康王 朱承爚 成庶三子 1549~1558
蜀端王 朱宣圻 康庶一子 1561~1612
蜀恭王 朱奉铨 端嫡一子 1615
蜀王 朱至澍 恭嫡一子 1616~1643

2007-12-9 21:17 回复

思文皇帝
1位粉丝
2楼

***************湘***************
洪武十八年就藩荆州府

湘献王 朱柏 太祖庶十二子 1378~1399 初谥戾

***************代***************
洪武十一年封豫 二十五年改封代 是年就藩大同府

代简王 朱桂 太祖庶十三子 1378~1446
代戾王 朱逊煓 简嫡一子 追封
代隐王 朱仕[土廛] 戾庶一子 1448~1463
代惠王 朱成炼 隐嫡一子 1466~1489
代思王 朱聪沬 惠庶一子 追封
代懿王 朱俊杖 思庶一子 1499~1527
代昭王 朱充耀 懿庶一子 1530~1547
代恭王 朱廷崎 昭庶一子 1549~1573
代定王 朱鼐铉 恭庶一子 1581~1594
代王 朱鼐钧 恭庶三子 万历二十四年进封。
代康王 朱鼎渭 鼐钧嫡一子 ?年袭封 崇祯二年薨。
代王 朱彝X 康嫡一子 崇祯间袭封 薨。
代王 朱传[火齐] 彝嫡一子 崇祯间袭封。十七年遇害。

***************肃***************
洪武十一年封汉 二十五年改封肃 就藩甘州 后移兰州

肃庄王 朱楧 太祖庶十四子 1378~1419
肃康王 朱瞻焰 庄庶一子 1424~1464。
肃简王 朱禄埤 康庶一子 1468~1479
肃恭王 朱贡錝 简庶一子 1487~1536
肃靖王 朱真淤 恭嫡一子 追封
肃定王 朱弼桄 靖嫡二子 1539~1562
肃昭王 朱缙炯 定嫡一子 追封
肃怀王 朱绅堵 昭庶一子 1563~1564
肃安王 朱弼柿 靖庶四子 追封
肃懿王 朱缙[火贵] 安庶一子 1571~1588
肃宪王 朱绅尧 懿庶一子 1601~1618
肃王 朱识鋐 宪嫡一子 1621~1643

***************辽***************
洪武十一年封卫 二十五年改封辽 就藩广宁州 永乐二年迁荆州府

辽简王 朱植 太祖庶十五子 1378~1424
辽王 朱贵烚 简庶二子 1425~1439
辽肃王 朱贵[火受] 简庶四子 1439~1471
辽靖王 朱豪墭 肃嫡一子 1473~1478
辽惠王 朱恩鑙 靖嫡二子 1480~1495
辽恭王 朱宠涭 惠嫡一子 1497~1521
辽庄王 朱致格 恭嫡二子 1524~1537
辽王 朱宪[火节] 庄庶一子 1540~1568

***************庆***************
洪武二十四年封 二十六年就藩韦州 建文三年迁宁夏

庆靖王 朱[木旖] 太祖庶十六子 1391~1439
庆康王 朱秩煃 靖庶一子 1439~1469
庆怀王 朱邃X� 康庶一子 1471~1479
庆庄王 朱邃[土屏] 康庶二子 1481~1491
庆恭王 朱置錖 庄庶一子 1491~1498
庆定王 朱台浤 恭庶一子 追封
庆惠王 朱鼒枋 定庶二子 1552~1574
庆端王 朱倪[火贵] 惠嫡一子 1577~1588
庆宪王 朱伸域 端庶一子 1591
庆王 朱帅锌 宪嫡二子 1595~1617
庆王 朱倬[氵傕]帅锌嫡一子 1617~?

***************宁***************
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六年就藩大宁。永乐元年移南昌府。

宁献王 朱权 太祖庶十七子 1391~1448
宁惠王 朱盘烒 献嫡一子 追封
宁靖王 朱奠培 惠嫡一子 1449~1491
宁康王 朱觐钧 靖嫡一子 1492~1497
宁王 朱宸濠 康嫡一子 1499~1519

***************岷***************
洪武二十四年封 二十八年就藩云南 建文元年削籍 永乐元年复封 洪熙元年迁武冈州。

岷庄王 朱楩 太祖庶十八子 1391~1450
岷恭王 朱徽煣 庄嫡二子 1452~1463
岷顺王 朱音[折土] 恭嫡一子 1465~1480
岷简王 朱膺[金丕] 顺嫡一子 1488~1500
岷靖王 朱彦汰 [四]简庶一子 1504~1544
岷康王 朱誉荣 靖嫡一子 1546~1552
岷宪王 朱定耀 康庶二子 1555
岷王 朱禋洪 企珍嫡一子 1622~1628
岷王 朱企[金丰] 僖靖嫡二子 1631~1643

***************谷***************
洪武二十四年封 二十八年就藩宣府 后移长沙府

谷王 朱橞 太祖庶十九子 1391~1417

***************韩***************
洪武二十四年封 永乐二十二年之藩平凉府

韩宪王 朱松 太祖庶二十子 1391~1407
韩恭王 朱冲[火或] 宪嫡一子 1411~1440
韩怀王 朱范[土己] 恭庶一子 1442~1444
韩靖王 朱范[土仰] 恭庶二子 1446~1450
韩惠王 朱征钋 靖庶一子 1450~1469
韩悼王 朱偕[氵充] 惠庶二子 1469~1474
韩康王 朱偕灊 惠庶三子 1476~1478
韩昭王 朱旭櫏 康嫡一子 1504~1534
韩定王 朱融燧 昭嫡二子 1536~1565
韩安王 朱谟[土典] 定嫡一子 追封
韩端王 朱朗锜 安嫡二子 1569~1606
韩王 朱亶塉 逵[木巳]嫡一子 1611~1643

***************沈***************
洪武二十四年封 永乐六年就藩潞州 后改潞安府

沈简王 朱模 太祖庶二十一子 1391~1431
沈康王 朱佶焞 简庶一子 1432~1457
沈庄王 朱幼[土学] 康嫡一子 1459~1516
沈恭王 朱诠钲 庄庶一子 1518~1527
沈靖王 朱勋[氵壮] 恭庶一子 追封
沈怀王 朱允桤 靖嫡二子 追封
沈安王 朱诠鉌 追封
沈惠王 ? 追封
沈宪王 朱允栘 勋潪嫡一子 1531~1549
沈宣王 朱恬[火交] 宪嫡二子 1552~1582
沈定王 朱珵尧 [八]宣嫡一子 1584~
沈王 朱效镛 珵尧嫡一子 万历八年封世孙。十三年改封世子。

***************安***************
洪武二十四年封 永乐六年就藩平凉府

安惠王 朱楹 太祖庶二十二子 1391~1417

***************唐***************
洪武二十四年封 永乐六年就藩南阳府

唐定王 朱桱 太祖庶二十三子 1391~1415
唐靖王 朱琼烃 定嫡一子 1423~1426
唐宪王 朱琼炟 定嫡二子 1428~1475
唐庄王 朱芝址 宪嫡二子 1477~1485
唐成王 朱弥鍗 庄庶一子 1487~1523
唐恭王 朱弥钳 追封
唐敬王 朱宇温 弥钳嫡一子 1525~1560
唐顺王 朱宙[木永] 敬庶二子 1562~1564
唐端王 朱硕熿 顺庶一子 1569~1632
唐裕王 朱器[土盛] 端庶一子 追封
唐王 朱聿键 裕嫡一子 1632~1646
唐王 朱聿[金粤] 裕嫡二子 1645~1646

***************滕***************
永乐二十二年建藩云南

滕怀王 朱瞻垲 仁宗庶八子 1624~1625

***************梁***************
宣德四年就藩安陆州

梁庄王 朱瞻[土自] 仁宗庶九子 1424~1441

***************卫***************
永乐二十二年建藩怀庆府

卫恭王 朱瞻埏 仁宗庶十子 1424~1438

***************郕***************


郕戾王 朱祁钰 宣宗二子 1436~1457

***************沂***************


沂王 朱见深 英宗嫡一子 1452~1457

***************德***************
成化三年就藩济南

德庄王 朱见潾 英宗庶二子 1457~1517
德懿王 朱佑榕 庄嫡二子 1521~1539
德怀王 朱厚炖 懿庶二子 追封
德恭王 朱载墱 怀庶二子 1541~1574
德定王 朱翊錧 恭嫡一子 1577~1588
德王 朱常? 定嫡一子 1591~1632
德王 朱由枢 常庶二子 1633~1639

***************许***************
未就藩

许悼王 朱见淳 英宗庶四子 1452

***************秀***************
成化六年就藩汝宁府

秀怀王 朱见澍 英宗庶五子 1457~1472

***************崇***************
成化十年就藩汝宁府

崇简王 朱见泽 英宗嫡六子 1457~1505
崇靖王 朱佑[木密] 简嫡一子 1508~1511
崇恭王 朱厚耀 靖嫡一子 1514~1537
崇庄王 朱载境 恭嫡一子 1539~1557
崇端王 朱翊[金爵] 庄嫡一子 1558~1610
崇王 朱由樻 常?庶一子 1612~1642

***************吉***************
成化十三年就藩长沙府

吉简王 朱见浚 英宗庶七子 1457~1527
吉悼王 朱佑枎 简庶一子 追封
吉定王 朱厚[火冒] 悼庶一子 1529~1539
吉端王 朱载均 定庶一子 1540~1561
吉庄王 朱翊镇 端嫡二子 1563~1570
吉宣王 朱翊銮 端庶一子 1572~1618
吉王 朱由楝 常淳嫡一子 1621~1636
吉王 朱慈煃 由楝嫡一子 1639~?

***************忻***************


忻穆王 朱见治 英宗庶八子 1466~1472

***************徽***************
成化十七年就藩钧州

徽庄王 朱见沛 英宗庶九子 1466~1506
徽简王 朱佑台 庄庶一子 1508~1525
徽恭王 朱厚爝 简庶一子 1526~1550
徽王 朱载[土仑] 恭庶二子 1551~1556

***************兴***************
弘治七年就藩安陆州

兴献王 朱佑杬 宪宗庶四子 1487~1519
兴王 朱厚熜 献嫡一子 1519~1521

***************岐***************
弘治八年就藩德安府

岐惠王 朱佑棆 宪宗嫡五子 1487~1501

***************益***************
弘治八年就藩建昌府

益端王 朱佑槟 宪宗庶六子 1495~1539
益庄王 朱厚烨 端嫡一子 1541~1556
益恭王 朱厚炫 端嫡二子 1557~1577
益昭王 朱载增 恭嫡一子 追封
益宣王 朱翊鈏 昭嫡一子 1580~1603
益敬王 朱常? 宣嫡二子 1605~1615
益王 朱由本 敬庶三子 1617~

***************衡***************
弘治十三年就藩青州府

衡恭王 朱佑楎 宪宗庶七子 1487~1538
衡庄王 朱厚燆 恭庶一子 1540~1572
衡康王 朱载圭 庄庶二子 1575~1579
衡安王 朱载封 庄庶三子 1581~1586
衡定王 朱翊镬 安嫡一子 1589~1592
衡王 朱常[氵庶] 定庶一子 1596~

***************雍***************
弘治十二年就藩衡州府

雍靖王 朱佑枟 宪宗嫡八子 1487~1507

***************寿***************
弘治十一年就藩保宁府 十七年移德安府

寿定王 朱佑榰 宪宗庶九子 1491~1545

***************汝***************
弘治十四年就藩卫辉府

汝安王 朱佑梈 宪宗庶十一子 1491~1541

***************泾***************
弘治十五年就藩沂州

泾简王 朱佑橓 1491~1537
http://instapedia.com/m/%E6%98%8E%E6%9C%9D%E8%AB%B8%E7%8E%8B%E5%88%97%E8%A1%A8#明朝藩王列表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垕(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朱元璋有名的儿子,是四儿子燕王朱棣,大儿子朱标,孙子,朱允文是张皇孙也是后来的皇帝,建文帝,二儿子秦王朱樉,三儿子晋王朱棡使称翻王,多是有名的,其他的就不知了,还有就是,明成祖,朱棣,长子明仁宗朱高炽 ,二子汉王高煦,三子赵王高燧,四子高爔,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明宣宗,后9岁的明英宗朱祁镇继位,是为明宪宗为沂王,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英宗复辟八年而死,儿子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宪宗死后,明孝宗朱佑樘即位。孝宗病死。十五岁的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武宗,改元正德。 武宗无子嗣无兄弟。死后由孝宗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即位,是为明世宗。世宗去世后,皇子朱载垕即位,是为明穆宗,改元隆庆。穆宗在位六年。后子朱翊钧继位,改元万历,是为神宗。后是光宗,光宗驾崩。长子朱由校继位,是为明熹宗,改元天启。熹宗死去。继任熹宗的是他的第弟信王朱由检,明安宗初为思宗,后改为毅宗。后是明绍宗谥,也就是后来的威宗,年号崇祯。崇祯帝在北京煤山自缢,明朝灭亡。

单单朱元璋自己就26个儿子,后面的王爷不计其数,等等看有没有人能查出明朝全部王爷的名字吧

我想知道明朝的皇帝列表,help!~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成祖朱棣(1360-1424)

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

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以入京除奸为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战争,在1420年打败惠帝统治集团,夺取了明朝政权,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仁宗朱高炽(1378-1425)

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宣宗朱瞻基(1398-1435)

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

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英宗朱祁镇(1427-1464)

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

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景帝朱祁钰(1428-1457)

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

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宪宗朱见深(1447-1487)

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

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孝宗朱佑樘(1470-1505)

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

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武宗朱厚照(1491-1521)

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

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世宗朱厚璁(1507-1566)

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

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政治腐败,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穆宗朱载垕(1537-1572)

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

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神宗朱翊钧(1563-1620)

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

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政治腐败,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光宗朱常洛(1582-1620)

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

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熹宗朱由校(1605-1627)

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

熹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思宗朱由检(1610-1644)

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朱厚照--明武宗正德皇帝爱美人不爱江山
明熹宗朱由校爱木匠活
明光宗朱常洛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

有没有比较长又有名字的宫斗职位表?公主,嫔妃,王爷,宫女,大臣什么的都...
答:懿从尊圣品:冰凝皇后 (1名)【有权升降全部的后妃,掌管后宫所有人(除太皇太后、太后、皇上)】懿从尊超品:琉璃侧后 华柔侧后 (2名)【有权升降全部的后妃,皇后除外】懿御尊超品:中宫娘娘 东宫娘娘 西宫娘娘(各一名)懿侧尊一品:御权皇贵妃(1名)懿庶尊一品:御权尊贵妃(1名)懿正尊...

【急】唐朝王爷的等级!
答:古代王爷只是一个封号,代表一定尊贵的地位,并不是官职,光王爷这个封号并不能管辖事务,但却有一定的朝廷奉禄。王爷的等级还有一定区别,如亲王,郡王。亲王一般只封皇帝的嫡亲,郡王比亲王低一级,只封皇帝的表亲。但个别有大功的臣子也会封王,比如唐代的郭子仪,宋代的岳飞。封王制度在各个朝代有很大...

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谋士和武将最多?都有谁?
答:公公是对太监的尊称,因为太监,特别是高阶太监最接近皇帝,权势极大,最了解皇帝的心思,在朝为官者有些...历史上哪个朝代王爷最多 清朝历史上有八位权势赫赫的王爷,他们在开国创业过程中战功最多、勋劳最大,

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后是谁!最好的王爷又是谁!还有最好的公主!
答:回答:说说我认为的:最好的皇后-唐太宗长孙皇后,最好的王爷-周公旦(辅佐成王,平定叛乱,创立周朝的文物制度,可以说没有周公周朝恐怕就没有800年了),最好的公主-文成公主

清朝妃子等级、皇子等级和王爷等级分别是什么?
答:二、皇子等级和王爷等级划分方法一样 1、和硕亲王 和硕亲王简称亲王,清朝宗室和蒙古外藩中内扎萨克蒙古爵位的第一等爵。宗室唯皇子、皇兄弟可以获得此爵位。在外扎萨克蒙古中为第二等爵位,仅次于“汗”。2、多罗郡王 多罗郡王,简称郡王,清朝宗室、蒙古新疆西藏外藩封爵之第二等。皇子、宗室子、外藩得...

清朝王爷大还是正一品官员大
答:王爷属于王爵在清朝爵位是超品官级比正一品官级高。王爵是君主制下的一种爵位,一般地位仅次于整个国家的君主,高于公爵。汉朝恢复了封国制,没有王爵,有诸侯国王。但,另设二十等爵位。魏晋开始设王爵,晋朝又细分为亲王和郡王。清朝的王爷共有240多位,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将宗室封爵定为十四等级即...

皇帝成长计划2王爷入朝在哪找
答:皇帝成长计划2王爷入朝在末日之城找。找到灵魂圣剑搭配魔法水晶内核,提升战力入朝东殿那里,找宗人府,然后就可以看到宗人列表,那里面可以看到各个王爷武力高了,被暗杀时活下来几率更大点随从表,然后点查看,点击入朝为官才艺高了出名妃几率更大。游戏介绍 是一款模拟养成类休闲游戏是皇帝成长计划的续作...

《宰相刘罗锅》中的糊涂王爷六王是谁?有什么事迹?还是虚构的?_百度...
答:虚构的,历史上并没有排行第六的王爷还是乾隆的长辈的,康熙第六个儿子在康熙二十四年,年仅六岁就死了。乾隆排行第六的兄弟弘瞻,比乾隆小,不符合剧情。爱新觉罗·胤祚,康熙帝第六子。康熙十九年(1680年3月5日一1685年6月15日)二月初五生。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十四殇,时年六岁。母孝恭仁皇后(即...

刘仕裕的监制列表
答:他不事宫廷,为民请命,是一个行走于街巷鸡毛蒜皮小事之间的 “青天”,他经意与不经意之中,为老百姓解决了掰扯不清又纠缠不断的诸多难事儿,他不务虚不空谈,体味民间真实疾苦,切实解决问题,因而深受百姓的喜欢和爱戴,是一个活在百姓 心里几百年的“另类王爷”。2009年《神医大道公》《神医大道公》是以保生大帝...

求一些小说中的人名!!
答:小王爷:祁连轩小王爷侍卫:奕天阳酒店老板:原洛酒倌:阮凉二王爷:祁连毓二王爷侍卫:韩勉三王爷:祁连遥本国太子:祁连胤小老婆:映荷将军:陆奉先和亲公主:荛云舞青楼女子:侍书,知画,听琴,敌国太子:诀炎太子侍卫:裘忍大老婆:慕秋将军:燕重楼吸血鬼:艾博迪尔。索兰德三国: 祁,诀,雷 7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