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语“望梅止渴”出自名著什么?,主要讲述了,有关什么的故事?他的意思是什么?我会用它造一句话。 成语“三顾茅庐”“望梅止渴”“老马识途”与哪一部名著有关

作者&投稿:江维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 魏武 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 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

【事发经过】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载建安十九年(214年),“秋七月,公征孙权。冬十月,公自合肥还”。曹操第三次越巢湖伐吴,七月天气炎热,行军途经安徽省含山县梅山村,士兵口渴难熬,曹操站在山道上指着前面遥远的地方说:“前有大梅林”,士兵争先恐后地前进,其实此山过去十几里是濡须河中游,很快有了充足的水源,士兵们虽然被骗依然很高兴,这就是大家耳熟能祥的“望梅止渴”成语来源。《三国志·吴书·徐盛传》记载:曹操到达横江(今和县马鞍山采石对岸),与吴将徐盛有一战。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九记载:“梅山,(含山)县东南五里。山多梅树,俗传曹操行军,指梅林以止军士渴处也。”《御定骈字类编》卷一百八十九记载:“《明一统志》(卷十七),(梅山)在和州含山县东 南五里,唐天寳中改曰楼隐山,山多梅树,昔曹操行师至此,军士皆渴,因指山上梅林,军士渴遂止”。清代胡士钰的《窦存》也记:“望梅止渴:曹操行军至含山,军士皆渴,因指山上梅林,渴遂止。《康熙含山县志》卷五记载:“梅山县东南五里,唐天宝中(742年)改曰楼隐山,相传曹图东吴,举兵临江,军士道渴,操曰:前山有梅,士曰皆口酢,山上至今尚多梅树。【一统志】载王荆公(王安石)诗有:‘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之句。



望梅止渴是一个成语,读音是wàng méi zhǐ kě,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1]
中文名
望梅止渴
外文名
Console oneself with false hopes
主人公
曹操
发生地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时间
三国时期
作者
曹操
出处
含山县志
意思
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事发经过
《三国志·魏书·武帝传》载建安十九年(214年),“秋七月,公征孙权。冬十月,公自合肥还”。曹操第三次越巢湖伐吴,七月天气炎热,行军途经安徽省含山县梅山村,士兵口渴难熬,曹操站在山道上指着前面遥远的地方说:“前有大梅林”,士兵争先恐后地前进,其实此山过去十几里是濡须河中游,很快有了充足的水源,士兵们虽然被骗依然很高兴,这就是大家耳熟能祥的“望梅止渴”成语来源。《三国志·吴书·徐盛传》记载:曹操到达横江(今和县马鞍山采石对岸),与吴将徐盛有一战。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九记载:“梅山,(含山)县东南五里。山多梅树,俗传曹操行军,指梅林以止军士渴处也。”《御定骈字类编》卷一百八十九记载:“《明一统志》(卷十七),(梅山)在和州含山县东 南五里,唐天寳中改曰楼隐山,山多梅树,昔曹操行师至此,军士皆渴,因指山上梅林,军士渴遂止”。清代胡士钰的《窦存》也记:“望梅止渴:曹操行军至含山,军士皆渴,因指山上梅林,渴遂止。《康熙含山县志》卷五记载:“梅山县东南五里,唐天宝中(742年)改曰楼隐山,相传曹图东吴,举兵临江,军士道渴,操曰:前山有梅,士曰皆口酢,山上至今尚多梅树。【一统志】载王荆公(王安石)诗有:‘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之句。

望梅止渴是四大名著的成语吗?~

望梅止渴 是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的成语。

望梅止渴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解释】: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举例造句】: 鸾拆书看了,虽然不曾定个来期,也当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四
【拼音代码】: wmzk
【近义词】: 画饼充饥
【反义词】: 名副其实
【歇后语】: 曹操率兵进入无水大荒原
【灯谜】: 最有效的止渴办法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自我安慰
【英文】: quench one's thirst by thinking of plums
【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途中没有水,带的水也早已喝完,士兵们渴得要命,纷纷停下乘凉,派出去找水的人也没发现水源,曹操急中生智,传令下去说前边有一梅林,时下正是产梅子的季节可以用梅子解渴,士气大振而快速前进。

三顾茅庐,出自《三国演义》。 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老马识途, 出自《韩非子·说林上》。
这道题分别答就好,没必要出自同一本书

望梅止渴出自哪里?
答:望梅止渴,汉语成语,拼音是wàng méi zhǐ kě,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

“望梅止渴”由什么典故而来 望梅止渴的意思和典故
答:望梅止渴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说的是曹操为鼓励口渴的士兵行军,指梅林以止军士渴的故事。后用以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

望梅止渴出自何处?
答:”士兵因为联想起梅子,嘴里冒出口水,精神大振,最后加速行军,找到了水源。望梅止渴的出处 望梅止渴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望梅止渴的由来是什么?
答:一、望梅止渴的由来 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望梅止渴”。东汉末年...

望梅止渴出自哪里词语望梅止渴出自哪里
答:拼音wàngméizhǐkě)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世说新语·假谲》。2、望梅止渴解释为眼望梅林,流出口水而解渴,比喻从不切实际的空想中来宽慰自己;连动式结构,在句子中主要用作宾语、定语等。

望梅止渴的成语故事是什么?
答:望梅止渴这个成语大家都不陌生,它有什么成语故事呢?下面是网我带来的望梅止渴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望梅止渴的解释 拼音: wàng méi zhǐ kě 典故出处: 梅止渴,出自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假谲》...

成语 望梅止渴 和 口若悬河 出自哪个笔记体小说?
答:都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前者出自《世说新语·假谲》后者出自《世说新语·赏誉》《世说新语》内容简介 这在南朝宋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绝版魏晋:〈世说新语〉另类解读》一书是中国...

望梅止渴典故出自哪里
答: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大家所熟知的“望梅止渴”, 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南北朝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小说...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典故
答: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四大名著的作者和朝代以及出自它们的5个成语
答:出自《水浒传》的成语:逼上梁山、逢凶化吉、替天行道、 横七竖八、调兵遣将 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三顾茅庐、草船借箭、乐不思蜀、刮目相看、望梅止渴出自《西游记》的成语:火眼金睛 、神通广大、呼风唤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