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子手机 老总以前做什么的? 锤子新机曝光,曾经的老板罗永浩为什么说“我不会买”?

作者&投稿:雪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用问了,比你过得好

学习生涯
1985年,罗永浩就读延吉市第六初级中学。
1989年,高中二年级从延边第二中学退学。

早年经历
罗永浩辍学后做过卖二手书、倒卖走私车之类的生意。后因经济压力,决定去英语培训机构当讲师,并苦学英语。

加入新东方
2000年12月,给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敏洪写了一封求职信,
在两次试讲失败后,俞敏洪给了他第三次试讲的机会,于2001年成为北京新东方学校的任课教师。

2001年至 2006年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任教,由于教学风格幽默诙谐并且具有高度理想主义气质的感染力,所以极受学生欢迎。很多学生盗录其讲课内容在大学的校内网站上传播分享,这些音质奇差的盗录内容在2003年左右流传到了互联网上,旋即以“老罗语录”的名义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2006年6月,罗永浩从新东方辞职。

开办牛博网
2006年7月31日,罗永浩发起创办的牛博网正式开张。与其它流行博客提供商不同,虽然牛博网也是免费注册并提供空间,但申请开通博客主要通过自我推荐的方式递交给管理员,通过审查后方可开通。
2008年4月19日,牛博网日PV首次突破百万。
2009年1月9日下午,牛博网国内服务器被关闭,牛博国际也无法访问。

创办培训学校
2008年6月,罗永浩创办“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即北京市海淀区至圣嘉德培训学校。
2008年7月,罗永浩英语培训学校在北京开始营业。

演讲出书
2009年中,开始以“我的奋斗”为题,进行大规模的全国高校巡回演讲。
2010年4月,出版励志自传《我的奋斗》(云南人民出版社)。内含老罗在吉大演讲DVD视频。
罗永浩的理想信念
2010年11月23日,罗永浩在北京海淀剧院举行关于其培训学校创业故事的演讲《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引起广泛回响。

创办锤子科技
2012 年5月,罗永浩创办锤子科技。
2013年3月27日,罗永浩SmartisanOS发布会正式举行。
2014年5月20日,锤子手机正式发布,命名为Smartisan T1。
2015年8月25日,锤子科技发布了一款面向年轻人的坚果手机。
2015年12月29日,锤子科技今天在北京举行发布会,发布会上罗永浩发布了锤子科技的新一代旗舰锤子手机T2。
2016年10月18日上海,锤子科技举行了2016年的首场发布会。罗永浩首次在发布会后接受了采访,他围绕产品、公司、资本和这一年来的变化谈到了锤子科技的情况。
引自罗永浩的百科词条: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V0sdjkNNIVo1wkHRDzVl7pOEOg7qizqPom7g9LMIdEe0mCKxLe0j0xAqyy8xJM2PhZwsWyEilNS8Y_llrRQ7Wek_Ik5wpIa3Uj6KPx8xTlbqmI6tlG0zvfW_unNUYl

锤子手机 老总以前做什么的??~

  罗永浩,男,1972年出生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今和龙市)。锤子科技创始人。曾先后创办过牛博网、老罗英语培训学校,并著有《我的奋斗》一书。
  罗永浩于2012年4月8日宣布做智能手机,2013年3月27日发布基于安卓(android)的深度定制操作系统,2013年5月以4.7亿人民币估值获得7000万风险投资。2014年5月20日,罗永浩正式发布了首款智能手机产品Smartisan T1。

日前传了很久的锤子新机终于被曝光了,作为罗永浩老师曾经的品牌,注入了罗老师太多的精力和锤友一路的支持,所以就算这次不是罗永浩老师亲自参与打磨的锤子手机,也同样引起锤友的广泛关注,锤友都想看看没有罗永浩老师、没有锤子灵魂的锤子手机究竟会怎么样

目前曝光的锤子新机只是背面图,从图片可以看到,机身依然是锤友熟悉的锤子T标示,给锤友亲切和冲动的感觉,而后置摄像头模仿了目前比较流行的浴霸设计,不同的是锤子新机这个浴霸是长方形的,也算有一点点的不同吧,但是目前有关锤子新机的硬件配置和前面板还是没有具体消息的,而罗永浩老师对这款锤子新机也有自己的不同观点。

罗老师表示:“作为前同事,能劝的我都劝过了。我不会买,也就没什可吐槽的。前两天我吐槽系统的广告和bug多,主要是因为我还是用户。何况,因为抄了流行的浴霸,因为锤黑都在打三份工攒钱要证明我的设计是错的,所以也能卖得不错呢,祝他们一切顺利。”可以看出,罗永浩老师对这款锤子新机不是很认同,先不说系统的广告,起码有不少模仿的痕迹,这不是锤子科技的作风,也不是罗永浩做锤子手机的初衷。


坚果新机的后置摄像头确实不符合罗永浩一贯的审美——设计上类似于华为P30Pro,但是失去了那种「简洁」的美感,显得非常臃肿。但是不能光凭外观就否认一个产品的设计。我们过去可以为了18:9全面屏,而牺牲正面指纹。现在一样可以为了拍照实力,而牺牲设计美学。智能手机是消费级产品而不是艺术品,「颜值」从来都不是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