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作者&投稿:墨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是晚清四大重臣,为延续晚清60年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19世纪60-90年代,以他们为中心,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他们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本文通过对四人洋务观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形成的过程和对洋务运动产生的影响。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1853年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曾国藩被任命为湖南团练大臣,因此成为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历经千辛万苦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因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官至总督,这段时期是形成关于曾国藩洋务观的重要时期。曾国藩一生做了四件大事:一是开启中国近代历史的第一人,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之父;二是独创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的领袖;三是重视家风建设,著有《曾国藩家书》闻名于世:四是将儒学发挥到极致,继承并发扬了儒家文化。 左宗棠,(1812年-1885年),晚清重臣,著名湘军领袖,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年时屡试不第,科场的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着“正途”进入上层,进而实现人生抱负。于是他转向经世之学,开始留意农事,读遍群书,潜心专研舆地兵法。左宗棠与曾国藩一样靠镇压太平运动发家,初露峥嵘的左宗棠引起了朝野的关注,时人有“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之语。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变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尤其在1865年创办福州船政局,创建福州海军,为晚清江山社稷付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留名千古。 李鸿章,(1823-1901年),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创建北洋水师。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亦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起家。从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标榜“自强”的洋务事业。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创立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总局。李鸿章从19世纪70年代起,进一步扩大了洋务事业,因标榜“自强”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同时又着手筹办北洋海防,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建成北洋海军。为培养“自强”、“求富”人才,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并派人赴欧美留学。所有这些洋务事业,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李鸿章一生做了三件大事:一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二是大力兴办洋务,是洋务运动的“扛大旗者”;积极倡建近代海军,签订了卖国条约。 张之洞,(1837-1909年),数晚清历史人物,曾、左、李之后,应该就是张之洞了。1881年初,46岁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这是张之洞生命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从此开始了他的长达20余年封疆大吏的政治生涯。张之洞署理湖广总督期间,开办了大量的洋务事业,成为后期洋务派的领袖人物。张之洞一生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办实业,先后开办汉阳铁厂、湖北枪械炮厂、马鞍山煤矿、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等轻工业企业;二是办教育,兴办新式学堂(华科大、武大等高校前身和中学)、报馆,并派遣留学生;三是编练新军,武备文事并举。 来源:青年时代

~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作家是谁
答: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爱新觉罗·奕欣,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
答: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
答: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在中央是恭亲王奕欣、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 1861...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举措?
答: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必须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然科学...

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都有哪些
答: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事业
答: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

洋务运动的领导者分别有谁
答: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声、光、电、化、轮船、火车、机器、枪炮、报刊、学校等,打出“自强”和“求富”的旗帜。认为要富强,使中国“有备无患...

洋务运动的中央代表人物有谁
答: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有
答:洋务派运动的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欣和瓜为佳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湘雅集团,此外还有完颜崇厚、沈葆桢、刘坤一、唐廷枢、张謇等。爱新觉罗·奕欣:奕欣力主“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运动,成为清政府...

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答:洋务派代表人物主要包括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奕昕、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为恭亲王奕欣和文祥,地方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湘淮集团,此外还有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