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油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表演形式风格特点

胶州秧歌的人物行当之间的关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行政组织方式。民族民间舞是植根于民间生活的自娱性歌舞艺术。胶州秧歌有火爆红火、粗犷豪放、爽朗泼辣、诙谐幽默的艺
术风格,秧歌演员们大方开朗、热情泼辣的表演,欢乐喧闹的音乐伴奏,宣泄了劳动人民紧张的思想情绪,表达了
人们祈盼幸福和庆祝丰收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对天地神灵、圣人祖先的敬畏之情。

2、音乐风格特点

胶州秧歌作为北方民族民间舞,其音乐形式基本是地域性的民间小调曲牌。胶州秧歌的音乐曲牌很丰富,吸收
了兄弟艺术元素的曲牌。一般分为唱腔曲牌与伴奏曲牌。
胶州秧歌是主要以民族吹打乐器作为器乐伴奏的民间歌舞。

胶州秧歌的伴奏乐器主要由两只唢呐、一个堂鼓、
一面大锣、一副铙钹、小镲、一个手锣和一副小锣组成。
唢呐、大鼓、锣、镲、大钹、小钹等民族吹打乐,一般音色都是特别响亮,再加上演员们丰富的表演,打造出
秧歌舞浓烈欢乐的艺术氛围。

3、舞蹈动作风格特点

在胶州秧歌中,女性形象的特点尤为突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胶州秧歌的风格主要提取了胶州秧歌中小
嫚、扇女、翠花三种典型女性人物形象的动态性格,可以用“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它的特征
与风韵,加以归纳总结出“扭、拧、碾、抻、韧”五个元素的动律特点。体现胶州秧歌坚韧、挺拔、舒展的视觉美感。

扩展资料:

胶州秧歌其最显宝贵的内涵是诗、舞、乐、戏的综合性艺术共融于一体。从它身上能够窥探到农耕文明、海运文化
和齐鲁文化的诸多身影。应当充分认识到它的珍贵性和稀缺性,并对其加强保护力度。

要利用好它的形式,当代人的价值观和主流意识才可以在传统的胶州秧歌中得到体现,使得胶州秧歌更加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在继承传
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它自身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以十一个风格迥异的曲牌所组成。以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是胶州秧歌音乐调式的特点。调式特点是以民族调式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的运用出现。

同时,打击乐演奏是胶州秧歌音乐的又一特色。胶州秧歌的击乐演奏除了舞蹈部分的开场锣鼓和掂仓扭子外,还有一个包括四个扭子的秧歌牌子。

扩展资料

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

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

1860年后,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



胶州秧歌中女性角色的动作非常有特色,它具有山东人豪爽、热情的特点。其舞姿爽快、延展、强劲有力,情感细腻、泼辣。胶州秧歌不同于鼓子秧歌的豪迈,也不同于海阳秧歌的奔放自由。

胶州秧歌代表动作是“丁字三步”和“倒丁字碾步”,颈、腰、膝三个部位随动作变化,头、胸、胯、大臂、小臂、手、腿、膝、脚这九个部位向一定的方向做弧线运动,这些部位做着不同的动作,具有“三弯九动十八态”的外部运动特征。



扩展资料:

胶州秧歌从艺术形式和类别上看,是一种戏剧,不是单纯的舞蹈和歌唱。它有剧本,有道具,有曲牌,演员有行当,是一种形式活泼的歌舞剧。这样一个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剧种,不可能形成于一个不足百户的边远村庄,而应该是围绕胶州海运文化应运而生。

从其曲牌、行当等艺术因素分析,胶州秧歌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与南宋以来的杂剧、曲牌演唱有关,笔者根据胶州秧歌的曲牌、角色、表演形式以及流传地域文化特征等因素推断,胶州秧歌与元杂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起源的时间至少应在宋末元初。



胶州秧歌的舞姿爽快、延展、强劲有力,情感细腻、泼辣。

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以概括为“抻、韧、碾、拧、扭”。这些特点不是单独表现的,而是身体各部位按一定顺序,依次进行,构成统一和谐的动作,使舞蹈生动细腻,更具魅力。

女性演员的舞蹈动作要点是脚拧、扭腰、小臂绕8字(动肩)、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而这一动律特征的形成,关键在于脚掌要富有弹性,脚跟要灵活扭动,道具以扇子、手绢为主。



扩展资料

胶州秧歌又被称为“地秧歌”“跑秧歌”“扭断腰”“三道弯”,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乡土,活跃于民间,在发展中自行流变,是一种自娱自乐的广场民间艺术,它流传于山东半岛胶州地区,在胶州县城附近的东小屯、南旺、秋东等村庄最为流行。

胶州秧歌是民间舞蹈与秧歌小戏相结合的北方秧歌。相传清朝初期,胶州湾附近的某个村庄有赵姓和马姓两户人家,因生活贫困,逃难关东。在去往关东的路上,两家人一边乞讨一边唱着民歌小调“舞之蹈之”,这便是胶州秧歌的开始。

后来经过多年相传,到了清朝中期,就形成了现在的胶州秧歌。胶州秧歌中的角色有“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和“小嫚”,建国后为了区分其他地区的秧歌,把胶州一带的秧歌都称为“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是不上跷的纯秧歌会,与高跷秧歌大体一致。胶州秧歌有其独特的角色结构和表演形式。一共有十余个人物,除了文凡、吴凡、渔夫、樵夫,其他都是双份的(头陀,二弟两个,锣鼓四个)。整个演出分“堆山子”、“走场”、“别篱笆”、“逗场”和“演唱”五部分。

胶州秧歌是一种戏曲,不是一种简单的歌舞艺术形式和范畴。它有剧本,道具,曲牌,演员和职业。这是一种活泼的音乐剧。这种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戏曲不能形成在一个人口不足100户的偏僻村落里,而应该是围绕胶州海洋文化。

从其曲牌、行当等艺术因素分析,胶州秧歌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与南宋以来杂剧和曲牌唱法有关。根据胶州秧歌的曲牌、角色、表演形式和地域文化特点,推测胶州秧歌与元杂剧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起源时间至少应在宋元末。

扩展资料

文化遗产

秧歌剧现存的曲牌、剧本和民间表演的四方连续形式的演出形式,是研究中国戏剧从宋辽金至元杂剧演变过程的活标本,这些形式在我国其它地区已不存在了。胶州秧歌剧,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现存最早的戏剧雏形表演形式之一。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胶州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
答:1、舞蹈动律:动作明快且舒展有力,尤其强调“扭、拧、碾、抻、韧”的动律特点,表现为肢体灵活多变,富有韧性和张力,如“抬重、落轻、走飘”,体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2、身体形态:女角舞姿以“三道弯”体态著称,柔韧曼妙,刚柔并济,既有力量又有美感。3、音乐特性:胶州秧歌音乐由十...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答: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是明快、舒展、富于韧劲的舞姿、细腻、泼辣的情感、三道弯体态。胶州秧歌是以各类曲牌形成的一种曲牌体的小戏音乐,以十一个风格迥异的曲牌所组成,以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是胶州秧歌音乐调式的特点。胶州秧歌是民间舞蹈和秧歌小戏结合形成的北方秧歌,又称“地秧歌”“...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
答:1、有律动感:“男刚女柔、螺旋摆动,三弯九动十八态”是胶州秧歌律动特色,在中国舞蹈艺术中是极好创作元素,许多成功民舞作品,时常出现它风格特征。北京舞蹈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多所艺术学院将胶州秧歌编入教材,作为舞蹈学院必修课程。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葵花舞采用胶州秧歌舞蹈形式,电影《红...

胶州秧歌特点?
答:胶州秧歌特点:胶州秧歌音乐是以各类曲牌形成的一种曲牌体的小戏音乐,以十一个风格迥异的曲牌所组成。以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是胶州秧歌音乐调式的特点。胶州秧歌音乐的调式特点,是以民族调式徵调式为主以商羽调式为辅的交叉调式的运用出现。同时,打击乐演奏是胶州秧歌音乐的又一特色。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
答:关于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当地老艺人用“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它的动律与风韵。舞蹈家们又把它归纳为“脚拧、扭腰、小臂绕8字(动肩)、手推、翻腕的有机配合。”而这一动律特征的形成,关键在于脚掌的富有弹性,脚跟的灵活扭动,而这些特点都和过去演员脚上要踩着“跷板”表演...

胶州秧歌的五大特点要素是?
答:胶州秧歌动律特点,可概括为“抻、韧、碾、拧、扭”五大特点。“抻”是起动或达到极点空间时动作形态的瞬间持续,而表现出一种力的延伸感。如:丁字拧步向前,上推扇,身旁转扇;丁字拧步后退,跨旁转扇,遮羞横拉扇,就表现丁字拧步的“抻”。因为换脚拧步过程快,姿态形成过程慢,因此在上推扇...

胶州秧歌的风格特点
答:胶州秧歌是不上跷的纯秧歌会,与高跷秧歌大体一致。胶州秧歌有其独特的角色结构和表演形式。一共有十余个人物,除了文凡、吴凡、渔夫、樵夫,其他都是双份的(头陀,二弟两个,锣鼓四个)。整个演出分“堆山子”、“走场”、“别篱笆”、“逗场”和“演唱”五部分。胶州秧歌是一种戏曲,不是一...

胶州秧歌舞蹈特点
答:胶州秧歌的特点就是用各种类型的曲牌,从而形成出一种曲牌体的一出戏或一折戏的音乐,主要就是用11个风格完全不同的曲牌组建起来,通常都是以徵调为主。另外胶州秧歌还会用商羽调式的方式,采用交叉的调式呈现出来,这种也是胶州秧歌舞蹈的特点。胶州秧歌相隔到现在有230多年的时间,刚开始就是属于乞讨...

秧歌有什么特点
答:秧歌特点:1、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火朝天。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可见扭秧歌对古代农民来说是多么重要。2、现各地的秧歌一般以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