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思维」第二章·何谓故事

作者&投稿:包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章观点来自《故事思维》。

这是 第二章·何谓故事 · 章节汇总

1.古老的故事,具有某种价值

如果一个故事被讲了上千年,那么其中必定包含着某些有价值的东西。用故事来包装真相,是让人们向你敞开心灵之门,并接受你所讲述的事实的好方法。

2.用故事影响别人

当你想影响别人时,故事便是最有力的工具。

耶稣和穆罕默德用故事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向;山顶洞人用图片故事来提升他们的地位;《天方夜谭》中聪明的妃子谢赫拉沙德用故事吸引执掌生死的国王,从而无限期地推迟了她的死刑。

故事中天神跟仙女因打斗或相爱而违反天规,最终被贬为牲畜。这里反映的是人间的秩序,寓意着人们应遵守社会规则。

1.通过故事,去了解什么是重要的

故事不会夺取力量,故事会创造力量。当你懂得了故事的力量,就无需领导职位了。就像亚瑟王的圣剑,故事不需要世俗的权威就可以产生神奇的力量,它会创造出另一种属于自身的地位和力量。 作为一个故事讲述者,你借用故事的力量,把你和听故事的人联系起来,让他们通过故事,去了解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意义的。 而他们将会把从故事中得到智慧和才智归功于你。

就像亚瑟持着被称为“王者之剑”的圣剑,所向披靡;你则讲述着故事,传播着真理。然而,如果你滥用这种力量,忘记初衷,你也会如亚瑟王一样沉沦……之后,人人皆知的故事,便不再赘述。

2.用故事触摸心灵深处

故事是思想的烙印,故事可以对观念产生影响, 故事可以触摸心灵最深处。 你可以将它用于你自己身上,也可以用于别人身上。 当你的故事触及灵魂,那么,你对心灵的影响可能是一生的。 曾经听过的故事,你或许还会不时想起,你的思想和观点也会被它左右。

故事是如此有力量,实际上,它时刻让我们提醒自己——我们总是不愿接受已经被告知的某些“答案”,而是想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这便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弱点。

3.故事唤醒麻木

故事的力量,可以削弱世俗的权威。 与其将故事视为一种革命,不如说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工具。一个充满希望、令人信服的故事可以唤醒麻木的人们,可以给予他们捍卫尊严的勇气。 如果你所在的企业死气沉沉、毫无生气,一个包含希望和复兴的新故事或许可以改变现状。

1.举例子和讲故事是有区别的

人们之所以追随你,是因为你“讲真话”, 故事其实是在讲述一件或者几件事,或真或假。

举例子和讲故事的区别在于,故事饱含感情色彩和感官细节。故事将细节、人物和事件整合在一起,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要强于其各个部分的简单叠加。

有的人觉得,应该对隐喻、类比和故事加以区别。我们 更在意的是如何去影响他人, 而不是做学术上的区分,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都看作故事。 好听的、能打动人的故事,无论是来源于你的经历、想象、文字资料。

2.好的故事让人感觉是真实的

不管是不是事实, 好的故事总让人感觉是真实的。

真相即使没有任何佐证,我们也能够辨认并且理解它。 我们在初恋中感受到美好,却在相爱中体会到伤害。怨恨让人无法入眠,只有敢于承担责任,才能让我们自己的心理得到安慰。 任何有足够影响力的故事最终展示的都会是真相的脉络。

当你讲述一个蕴含着真理的故事,它就像一个调音叉,会令你的听众回忆起自己的经历,并进入你所说的故事中,对你描述的“真相”产生 共鸣 。

3.你的故事会影响到任何人

故事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叠可以影响到极度吝啬的人,让他们重新评估自己的一生。就像卡夫卡曾经说过的,好故事应该像好书一样—— “书必须是凿破我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

回想一下你曾经听到过的感动你的故事——一部让你记忆深刻的电影、一本重塑你人生观的小说,或者是一个已经融入你的生命之中的家庭故事。细想一下,那些感动你的故事是不是都是你认为真实的故事。 人们之所以追随某人,是因为他讲的都是真话。

1.故事是多维度的

故事比事实“更真实”,因为故事是多维度的。就如公正、诚实和真理同样具有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很难在法律、统计数字或者事实中被表达出来。 事实需要有时间、人物和地点为背景才能变成真理。故事囊括了时间和人物——短则几分钟,长则几代人,涉及一个事件或者一系列事件,事件中还有人物、行为和后果。而故事中的地点告诉了我们它在哪里发生。

2.故事的真实感

即使一个故事并非字字真理,但它也体现了一种真实。因为故事里的时间、地点和思想全部被编织成了一个整体。 故事可以兼容复杂的冲突和矛盾。

3.直接的提醒毫无作用时,故事就该上场了

这个仅有一句话的故事,不仅是“我是谁”的故事、“教学”的故事,还是“行为价值”的故事。 不管别人的地位怎么样,你都会尊重他们。当直接的提醒毫无作用时,故事就起作用了。

4.故事能在听众的思想中发展并成长

其他形式的影响,如奖励、优惠、贿赂、花言巧语、威压和耍花招都太功利,目的过于明显。而这些技巧实际上也招致了抵抗,因为它们没有给人们足够的回旋余地和思考空间。 故事能在听众的思想中发展并成长。如果是一个好故事,你就没有必要纠结于如何维持其生命力。它自然会在你的听众的脑海中重述和回响。

5.故事帮助你触及心声

无论你是想让你的员工、同事、老板、配偶、孩子,还是社会大众,去开始、停止或者只是去思考某件事,故事都可以帮助你触及听众的内心。而 当你的听众看到了你故事中的真理,他们就会想看到更为深远的目标,就会随之采取正确的行动去实现它。

1.你故事的引领者

我们现在的生活比以前更为复杂。人们需要引领者,当有人为他们指引方向时,他们会悉心聆听,积极配合,甚至肯花钱。

繁杂的信息和事务,包括全球化的组织、没完没了的电话、继子女、衰老的父母、无数关于提高自我修养的书籍和使人不得安宁的催促,在精神生活中都是直接的压力。

抑郁已经成为一种传染病,这不足为奇。人们已经习惯了冷漠。就个人来讲,许多人已经不在乎是否要去做正确的事情,而是默认去做那些看起来最简单的,或者在他们看来是正确的事情。一旦自认为已经明确如何顾及自身利益,一般人就心满意足,鲜少跨出英勇的一步,去了解他们在“大局”中所扮演的角色。

所以, 你要努力改变那些只着眼于眼前利益的人。 他们对自己的小世界很满意,对世界很冷漠,如果你要劝说他们,他们会在私底下对你冷嘲热讽。

2.谁说的话有道理,谁的故事好听,人们就选择听谁的。

复杂世界中, 谁说的话有道理,谁的故事好听 ,人们就选择听谁的。如果你仍然想用线性分析和事实去说服其他人,你讲不明白,也不可能讲明白。 幽默风趣的人一句玩笑话就可能胜过千百句的说教。

3.高速发达,也高速复杂

我们常常制订工作计划,但是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原因之一是,线性分析所反映的现实, 往好了说,是反映了暂时的情况;往坏了说,就是纯粹没道理。

4.复杂世界,故事为王

许多公司面对着我们生活着的不可预知的、高度复杂的和一直改变着的世界,正在做象征性的和场景性的计划。换句话说,他们在以故事的形式代替旧的战略性的计划目标/任务/战略类型。

1.故事能理清混乱,给人以方向

在复杂的现实王国,故事就是国王。 故事能理清混乱,给人以方向 。

故事可以影响人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可以将挫折、苦难和多余的劳动变得有意义。

一个故事可以帮人们理解绝望的意义所在,而有意义的挫折比起无谓的挫折更容易被人接受。

2.故事使人“清醒”

人们需要故事来让自己清醒。

实际上,任何你想影响的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当事人或许无意识,但是故事一直都在他们心里。 有的人,他的故事可以让他坚强;有的人,则用故事让自己神伤,并为自己开脱;有的人,他的故事只会让他更焦躁、沮丧。

3.故事的意义性

如果你的故事让他们受到启发,你就可以重塑他们的思想,让他们重新发现生活的意义,最后重新规划人生。

如果你可以说服他们,他们就会行走在英雄之路上,就会将障碍看作挑战,进而如英雄一般进取,而不只是作为受害者,自怨自艾。 帮助人们修改人生故事,你就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1.故事可以调和冲突和利益

故事具有沟通现实生活中矛盾双方的能力。当事实看起来自相矛盾时,故事可以让我们保持公平一致。 通过故事,我们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或者职场上,看似无法调和的冲突,权衡矛盾双方的利益。

2.故事解决矛盾,能调动积极性

指导方针和规章制度不能处理矛盾,但故事可以。一个好故事可以促进员工参与、思考,提出调和矛盾和冲突的方法。故事可以让人们认识到他们所处的环境,同时,故事可以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规章制度让人产生排斥心理,拒绝参与,自我封闭;可是故事能调动积极性,富有创意地去解决问题。

3.政策是死的,思路才是活的

规章制度的制定,限制了职员们灵活应变的能力,让人们产生距离,也让职员和乘客产生距离。而故事,却能让他们把想法和感受很好地传达,然后和对方在一个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我们无法制定出一条规定,告诉我们需要怎样的智慧才能应对难以应付的局面。

政策是死板僵化的,故事却能开拓人的思路,灵活地引导,讲道理。 在解决冲突的同时,讲个故事,不会伤害任意一方的感情。

1.一个可以通过故事就可以启动的软件

故事像你提供给他人的一款思维软件,他们回去以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自然就会启动这款软件。

2.故事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但故事会影响你的想法

故事不会告诉人们该怎样做,但是当人们在做选择的时候, 故事可以有力地影响人们的想法。

大多数政策都会让我忍俊不禁。如果你想代替他人思考——这也是一般政策制定的目的,至少故事敞开了一扇门,邀请听者也参与这一思考的过程。

强制性的规则禁止人的参与,而且倾向于让人们不加思考地顺从,或者虚情假意地顺从,这实际上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3.故事是最隐蔽舒服的方式

想要让你的意愿在今后合适的时候,按照你的说法,在听者的头脑里回放,故事是最隐蔽舒服的方式。

4.如何运行这样一个软件?——好的、有力的故事

无法保证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我们的预想进行。但是故事,在多数时候,比起告诉人们“事情就应该这样做”有用得多。

故事,就像你在一个人的心里放置的计算机软件一样,它可以根据自己的输入,选择如何运行这软件。

好的故事会一次又一次地发挥作用,并可以确保你想影响的人(不在你面前时)对他们的新选择感到满意。

1.选取独特的视角

故事讲述了一个特定的观点,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有的时候是两个或者三个,我们只关注一个)。 聆听一个故事,就是短暂地间接与描述者分享他的视角。同一个故事,如果视角不同,意思也会完全不同。

2.拨开本质,找不同的视角

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会引起截然不同的行动。

故事就是这样,让别人穿上你的鞋子出门走一遭,可能会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人们大多数的行为都是下意识的。如果你问他为何要做某事,他们会给你一个好的理由,一个听起来很理性的理由,却与真正的原因毫无关系。

原因在于,人们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做决定,更不要说做决定的原因了。

3.故事可以检验那些未经检验的思考

我们之所以那么做,原因很简单,我们从来都是这么做的。

或许很久以前,有人告诉过我们要这么做,也可能是某一个瞬间,我们认定了这么做是“正确”的,长此以往,我们便跟着感觉走了。

一旦养成了习惯,很少再回头反思。一个好的故事,可以促使我们审视无意识的选择,检验那些未经检验的思考。

4.故事增加的维度,当你面对问题,或许是种新选择

一个故事给你的听众增加了一个新的角度,帮助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可以多一种选择。

既然选择是无意识的, 一个故事可以提供一个新鲜的、更客观和明智的选择 ,一般来说,自我意识就足以改变行为了。

以上,第二章

完~

~

什么是童话故事
答: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人类的思维;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人类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人们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定义 “童话故事”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

每个人都活得像一座孤岛,如何进入另一个人的灵魂
答:志晶做为北大心理学硕士,站在心理学的高度,从故事、共情、框架、逻辑、联想、注意力等6个维度,从形式、方法技巧和效果三个层面上,对如何进行有效沟通,让沟通直抵人心、链接灵魂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一、形式上:故事思维是有效沟通的开始都说好的沟通,从好的故事开始。那何谓故事思维呢?安尼特西蒙曾在《故事思维》...

鲁滨逊漂流记全书故事情节思维导图必须有四十行海岛上分别先后做什么事...
答:被葡萄牙商船搭救后,到达巴西。 第二章:第四次航行在巴西,鲁滨逊独自经营着一个种植园,经过鲁滨逊的努力之后已经小有收入了,但是鲁滨逊不满足于这样的赚钱方式,在别人的哄骗下到非洲贩运黑奴,结果遇到大风暴,所有人只有鲁滨逊一人独存,漂流到了无名荒岛。 第三章:孤岛谋生最初到达荒岛,鲁滨逊的...

《小布头奇遇记》的第二章主要讲的什么故事?
答:第二章《小布头的心事》里小花猫与布猴子关于男孩子好还是女孩子好的争吵,趣味十足,尤其是小哈巴狗替女孩子辩护的理由,道出了男孩的淘气与女孩的斯文,完全符合儿童的实际生活。它的故事一环扣一环,充满了惊险,最后都是在惊险中化险为夷。故事与故事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小布头“换了”几个主人...

故事思维第二章读后感
答: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

什么叫童话故事
答: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童话故事”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什么叫寓言故事
答: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等,古希腊《伊索寓言...

中国民间故事思维导图
答: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重要范畴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造和传播的虚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总称。1、孟姜女哭长城 以戏剧、民谣、诗歌、说唱等形式广泛传播。传说秦始皇年间,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被迫出发建造长城。孟姜女背着冰冷的衣服,吃苦耐劳,千里迢迢地...

故事思维TheStoryFactor内心读后感
答:现在谁来讲个故事,要重新来塑造一下、改变一下别人的价值观,行么?谁的故事是一把斧头么?直接砍断了以前的大树。还得是把电锯吧,要不然效果不行。所以对于成年人来说,心里不是片草原就是片森林,讲故事的效果远不及于小朋友。但成年人也依然爱听故事呐,尤其是财富的故事。《故事思维》的第一章...

《故事思维》:你要做一个听故事的人还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答:我们知道故事能够有这么强的力量,那,我,我们需要讲什么样的故事,才能够吸引人,打动人呢?作者安妮特·西蒙斯认为,要想提升我们的影响力,我们需要会讲六种类型的故事,这六种故事分别是:第一种,告诉别人“我是谁”;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就是讲自己的亲身经历。第二种,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