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的吸收影响因素有那些? 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作者&投稿:乐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饲料中的钙和无机磷可以直接被吸收,而有机磷需经过酶水解为无机磷后才能吸收。钙、磷的吸收需在溶解状态下进行,能促进钙、磷溶解的因素就能促进钙、磷的吸收。

(1)酸性环境

饲料中的钙可与胃液中的盐酸化合生成氯化钙,氯化钙极易溶解,故可被胃壁吸收。小肠中的碳酸钙、磷酸钙等的溶解度受肠道pH影响很大,在碱性、中性溶液中其溶解度很低,难于吸收。酸性溶液中溶解度大大增加,易于吸收。小肠前段为弱酸性环境,是饲料中钙和无机磷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后段偏碱性,不利于钙、磷的吸收。因此,增加小肠酸性的因素有利于钙、磷的吸收。蛋白质在小肠内水解为氨基酸,乳糖、葡萄糖在肠内发酵生成乳酸,均可增加小肠酸性,促进钙、磷吸收。胃液分泌不足,则影响钙、磷吸收。

(2)钙、磷比例

一般动物钙、磷比例在1~2∶1范围内吸收率高。若钙、磷比例失调,小肠内又偏碱性条件下,钙过多时,将与饲粮中的磷更多地结合成磷酸钙沉淀;如果磷过多,同样也与钙结合成磷酸钙沉淀被排出体外。所以饲粮中钙过多易造成磷的不足,磷过多又造成了钙的缺乏。实践证明,若饲粮中钙磷量的供应充足,但比例不当,也会产生软骨症。

(3)维生素D

维生素D对钙、磷代谢的调节是通过其在肝脏、肾脏羟化后的产物1,25二羟维生素D3起作用的。1,25二羟维生素D3具有增强小肠酸性,调节钙、磷比例,促进钙、磷吸收的作用。尤其动物在冬季舍饲期,满足维生素D的供应更为重要。但是,过高的维生素D会使骨骼钙、磷过量动员,反而可能产生骨骼病变。

(4)饲粮中过多的脂肪、草酸、植酸的影响

饲粮中脂肪过多,易与钙结合成钙皂,影响钙的吸收;甜菜叶等青饲料中草酸较多,易与钙结合为草酸钙沉积,也影响吸收。谷实类及加工副产品中的磷,大多以植酸(六磷酸肌醇)或植酸钙镁磷复盐的有机磷形式存在,单胃动物对其水解能力弱,很难吸收。以谷实类、麦麸类饲料为主的单胃动物日粮中,应适当补加无机磷。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水解植酸磷能力很强,不影响其对钙、磷的吸收。



专家研究发现,以下因素可影响钙的吸收:
(1)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在肠道的吸收。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的有鱼肝油、鸡蛋黄、黄油、肝、奶等,植物性食物几乎不含维生素D。人的皮肤中含有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或阳光照射后转变为维生素D,因此,儿童经常晒太阳,对促进骨骼发育有益。
(2)乳糖能促进钙的吸收。由于乳糖和钙形成低分子可溶性络合物,促进了钙的吸收,因此乳糖可增加小肠吸收钙的速度。
(3)膳食蛋白质供应充足,有利于钙的吸收。蛋白质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尤其是赖氨酸和精氨酸后,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因而利于钙的吸收。
(4)适宜的钙、磷比值可促进钙吸收。一般认为钙、磷比值在2:1益于钙吸收。有的营养学家推荐,婴儿时期的钙、磷比值以1.5∶1为宜,1岁以后钙、磷比值维持在1∶1为宜。动物实验证明:钙、磷比值低于1∶2时,钙从骨骼中溶解和脱出增加,严重时可导致骨质疏松症。
(5)赖氨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均可增加钙的吸收,尤以赖氨酸作用最为明显。氨基酸可与钙形成容易吸收的钙盐,故膳食中适量的蛋白质可增加由小肠吸收钙的速度,但是过量的蛋白质摄入,则增加尿钙排出。
(6)植酸盐、纤维素、糖醛酸、藻酸钠和草酸可降低钙的吸收。它们均存在于常见的食物中,并可与钙形成不易被吸收的盐类。菠菜、大蕹菜(空心菜)、苋菜等含草酸多的食物中的钙难于吸收,而且影响胃肠道内其他食物钙的吸收。
(7)脂肪摄入过多或脂肪吸收不良,均可导致游离脂肪酸过多,与钙结合成不溶性的钙皂,从粪便中排出。
(8)过量的酒精、尼古丁均可妨碍钙的吸收,为此要少饮酒少吸烟。
(9)酸性介质有利于钙的吸收,因较低的PH植,可保持钙的溶解状态。
(10)运动可增加钙的吸收。
(11)激素对钙吸收的影响很大。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同类均不利于钙的吸收。
上述因素对钙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在考虑这些客观因素调整自己的饮食、生活习惯的同时,还应注重人体自身的调养。虽然钙的吸收主要在肠道,但中医理论认为"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即大肠小肠的功能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脾胃,脾胃不健则吸收不利。龙牡壮骨冲剂具有强先天、补后天之功,在大群"扶正健脾"药的作用下,调养后天,改善肠胃功能,促进钙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适合脾胃功能较差的人服用。

简单的来说,Ca的吸收与维生素D的关系最大的

人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钙因食物而异,一般为0.5~1克。吸收率也不一样,从20%到50%不等。一般来说,食物含钙量高时,吸收率相应下降。反之,吸收率升高。
钙的吸收部位在小肠,以主动吸收为主。实验证明,肠粘膜细胞微绒毛上存在载钙蛋白,可结合肠中的钙而促进其吸收。其影响因素有:1钙盐的溶解度。溶解度越打越容易被吸收。2,PH值。当肠的酸碱度下降时,促进钙的吸收。3 纤维素 纤维素可干扰钙的吸收。4 年龄 年龄大者,钙的吸收率下降。5 维生素D 他是影响钙吸收最主要的因素。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钙吸收的有以下因素:
1、维生素D的不足
维生素D与钙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细胞钙结合蛋白的合成,与钙离子高度结合,促进钙进入肠细胞,增加血钙。在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下,钙的吸收也会缓慢和减少。
2、食品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会影响钙吸收
这些食物包括乳糖、胆盐和赖氨酸等,氨基酸能促进钙盐的吸收,动物奶含有丰富的乳糖和赖氨酸,因此它的钙很容易被吸收。食品中的植酸盐以谷物为主、纤维素等都能与钙形成不溶化合物,降低钙的吸收。
饮食中过多的脂肪也会减少钙的吸收,因为它含有脂肪酸,这些脂肪酸与钙形成不溶性钙皂。而酒精、浓茶、咖啡等也会减少钙的吸收。另外,一些重品味、爱吃过咸食物的人,会摄入太多的钠盐,肾脏滤过时,钠能与钙的吸收竞争,即减少吸收,增加尿钙排出。
3、肾脏中钙的排泄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取的钙经过体内生化代谢后,多余或未吸收的钙需要排除出体外。钙的排出主要通过肾脏、消化道、汗水和奶水。其中,肾脏中钙的排泄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当血液中的游离钙被回收到肾脏时,其部分必须从肾小球中过滤出来,但过滤后的钙也受到钙激素的调节,钙的摄入量与排泄是相对平衡的。
4、饮食中钙的摄入与肠钙的吸收有关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饮食中钙摄入量的增加,钙离子的吸收率也相应增加。但是,由于肠道钙吸收的主动运输过程具有一定的饱和度,当钙的摄入量超过一定的比较时,肠道钙吸收的增加速度非常缓慢、甚至逐渐下降。
5、肠道内的ph值
含钙盐,特别是磷酸盐和碳酸盐,易溶于酸性溶液、难溶于碱性溶液。钙盐被酸溶解后分离成钙离子被肠吸收,否则无法被吸收。在胃中可分为胃壁细胞,使进入小肠的食物呈酸性。因此,钙在十二指肠的位置中吸收最多。
因此,所有能增加肠道酸度的因素都有利于钙的吸收,反之亦然。在老年人中,患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和进行过手术的部分胃的胃酸分泌减少,钙吸收也相应减少。此外,食物摄入量大的人排便速度更快。食物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很短,钙的吸收也相应减少。
/iknow-pic.cdn.bcebos.com/c75c10385343fbf23e685a65be7eca8065388f34"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c75c10385343fbf23e685a65be7eca8065388f3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75c10385343fbf23e685a65be7eca8065388f34"/>
扩展资料:
钙的作用
1、维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
体液中钙含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液中的成分可以渗出血管外,这就是某些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注射钙制剂,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过敏性疾病即可缓解。
2、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钙离子有降低神经骨骼肌兴奋性的作用。血钙浓度低到每100毫升血7毫克以下时,神经骨骼肌兴奋性增强,可以出现手足搐搦症或惊厥。这时静脉推注钙制剂,提高血钙浓度,惊厥即可停止。
3、参与肌肉的收缩
肌浆里的钙与骨骼肌收缩有直接关系,对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也起重要作用。如果钙浓度过高,可以减弱肌肉紧张,引起心跳减慢或心脏停跳。
参考资料来源:/sn.people.com.cn/n2/2019/0304/c378309-32703407.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为什么总是钙吸收不良?这5个因素影响钙吸收">人民网-为什么总是钙吸收不良?这5个因素影响钙吸收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9%92%99"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钙">百度百科-钙

影响钙吸收的关键因素很多,单纯补钙,不能预防骨质疏松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药物的理化性质 包括药物的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2、药物的剂型 剂量相同的同一药物,因剂型不同,药物的吸收速度、药效产生快慢与强度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iknow-pic.cdn.bcebos.com/562c11dfa9ec8a130965d03ef903918fa1ecc0f5"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

在吸收操作中,影响吸收平衡关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吸收平衡关系的主要因素:1、吸收与被吸收两者及其之间的特性;2、温度、压力及其相关的外在影响因素。

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有土壤温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土壤溶液pH值。1、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根系吸收矿物质的速率下降。高温(超过40℃)使酶钝化,影响根部代谢,也使细胞透性加大而引起矿物质被动外流。温度过低,代谢减弱,主动吸收慢,细胞质粘性也增大,离子进入困难。

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答:(1)外源化学物的性质 一般说来,固体物质且在胃肠中溶解度较低者,吸收差;脂溶性物质较水溶性物质易被吸收;同一种固体物质,分散度越大,与胃肠道上皮细胞接触面积越大,吸收越容易;解离状态的物质不能借助简单扩散透过胃肠粘膜而被吸收或吸收速度极慢。(2)机体方面的影响 胃肠蠕动情况 、胃肠...

简述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具体包括哪些
答: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很多,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1. 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吸收的速度及程度必然不同。同一种药物,如先锋霉素,静脉注射就比肌肉注射吸收速度要快,而肌肉注射则比口服吸收速度要快,而且完全。2. 服药的方法不同。同一种药物,饭前、饭中、饭后服用各有讲究。有的人把本...

药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药物在消化道的吸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制剂类型、消化道pH 值、食物及胃动力情况等因素。(1)药物的解离度、脂溶性等理化性质 药物多为弱酸性或弱碱性有机物,未解离型药物分子脂溶性较大,比脂溶性小的解离药物易吸收,同时,其脂溶性又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2)药物剂型...

影响细菌对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细菌对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有营养物质的种类,细菌的生长状态,细菌的遗传背景。1、营养物质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细菌对不同种类的营养物质吸收的效率和速度是不同的,有些细菌对某些营养物质无法进行有效的吸收和利用。2、细菌的生长状态:细菌的生长状态影响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当细菌处于对某种营养物质...

说出影响吸收的操作因素?
答:影响吸收的操作因素很多,主要有:油气比,操作温度、操作压力、吸收塔结构、吸收剂和溶质气体的性质等。

什么是药物的吸收?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很多,如给药途径不同,吸收的速度也不相同,例如先锋霉素静脉输液给药就比口服给药吸收速度要快。药物制剂不同,吸收速度也不同,如治疗糖尿糖的胰岛素,有短效、中效、长效胰岛素,因为它们制剂不同,吸收速度也不相同。机体的机能状况如果不相同,吸收的速度也不同,如休克病人的微...

影响消化吸收的几个因素
答:影响消化吸收的几个因素 (一)食物的色、香、味美味的食物能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因此,只要不违反医疗原则,尽量照顾病员的口味,调换食物的种类及烹调方法,做到食物多样化,色、香味俱全。(二)病人的情绪强烈的情绪,可抑制消化机能,如兴奋、忧虑、恐惧、疼痛等。医务人员应以满腔热情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