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看日本——读《感觉日本》

作者&投稿:村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日本,在我们心目中,是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国家,熟悉的是它曾带给我们的多灾多难,陌生的是两国文化的背道而驰,提到日本,我们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往的记忆正在慢慢变淡。当前的大多数国人,留恋于东京的繁华和北海道的静谧,但又何曾进入其灵魂深处?找寻其文化的根源?可惜!我们做的还很少。

这几天我一直在读梁晓声文集,对于其中的一部《感觉日本》突然提起了兴趣,这是一篇纪实性的文学,共四万多字。

作者梁晓声,中国著名作家,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祖籍山东。他创作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创造了知青文学的高峰。

梁晓声这一代文化人,生于建国初期,接受过革命的洗礼,受过动乱的创伤,感受着改革发展脉搏,有着高度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梁晓声的作品更多关注浩瀚历史中小人物的命运,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的变迁,反思人性的真实。

在书中,他讲述了在日本的所见所闻,结合与少数日本人的接触、本人的历史感悟和日本的政治现状,以平民化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矛盾中的日本社会。

由于我读的是电子书籍,其中并没有《感觉日本》的写作时间,我是根据文中的些许线索,大致将时间缩小到1994年至1995年之间。

在豆瓣中,对于《感觉日本》这本书,只有寥寥数语,评论也少的可怜,其中赫然写到――这本书过时了!

诚如网友所述,这本书距今有二十多年,按照与时俱进的道理,或许这本属于过时的范畴!

不过我倒记得李敖曾经说过“五十年以内著作不读、五十年以上作品选读”类似的话,按照此类说法,读完之后,我倒是有了把它归到五十年以上选读的行列。

研究日本最为出名的著作,当属美国人类文化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的《菊与刀》,但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书中含有大量让人似懂非懂的学术名词,有人认为其内容深刻,也有人认为晦涩难懂,这本书的评论也是毁誉参半。

《菊与刀》的作者事前并没有去过日本,他只是根据史料和在美日侨的研究,延伸出对于日本的概念。

而梁晓声则充分沿袭中国老一代文化人“熟悉的写,没有碰触过的不写”的传统,恪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理,通过亲身的感觉和体验讲述日本,可谓诚意满满。

本书共分为八个部分。作者从熟悉的日本人、色情文化泛滥、日本社会对性的态度、对战争的态度、日本与美国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阐述。

在第一章,作者讲述了与三个日本人接触的故事,在体会其“温良谦恭让”、敬业、守时的同时,感受到日本对于中国的敏感以及其独特的处事态度。

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讲述了对日本女人的印象、男权社会下日本女人的从属地位、普通大众对色情文化的态度。

在此,我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对这种所谓文化的不理解,和对日本电视、传媒、大众过于放任的忧虑。

值得称道的是梁老还甚亲自考察了日本的色情影院,虽然没有进去,但是他却饶有兴趣的观察了里面人员的层次和状态,其认真态度值得称赞。

第五章至第七章,讲述了日本人对二战的态度,他将人群分为三类,一是真诚忏悔的人,二是欲说还休的人,三是死不认账的人。比较引人注意的是,中日双方在文化研究中,双方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的辩论,梁晓声的回答相当精彩。

第八章美国与日本的关系。作者明确指出,美国和日本的关系,是父亲和领养子的关系,二者虽然站在同一条战线,但彼此貌合神离。日本不甘与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瘸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必然会有最终无法调和的矛盾。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只有真正熟悉对手,才能避免被打败。对于日本,我们真正熟悉吗?也许,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

~

关于日本经典诗句
答:摘自《万叶集》——日本古代诗歌总集(在日本文化中相当于中国古代《诗经》地位) 2.有什么比较优秀的日本徘句 本著名俳句诗人松尾芭蕉(1644~1694) 俳句的代表作。俳句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中的一种短诗,也是世界上最短的格律诗之一。它以极其短小的形式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受, 多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语言 含蓄、隽永...

乡土作家高晓声在小说中描写人物心理时,有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答:高晓声说: 高晓声创作的一组风格独具的寓言式的哲理小说,如《鱼钓》、《钱包》、《山中》、《绳子》等,在人物塑造上特别加重了心理描写的分量,尤其是...哪里有听的、演的,他爱去听,去看,否则他就觉得没趣。他还想: 这一发现,表现了作者的真知灼见,类似题材的小说还没有如此真实、深刻地描写过处于文盲状态...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日本动画是哪部?
答:是《钢之炼金术师》。《钢之炼金术师》是由日本漫画家荒川弘创作的漫画作品。2003年,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为提升旗下月刊杂志《月刊少年GANGAN》的人气,决定将当时在该杂志上连载的《钢之炼金术师》动画化,并于同年7月发布制作动画版的消息。《钢之炼金术师》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炼金术相当发达的世界,在...

《哈,日本二十年零距离观察》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答:在我看来,长声兄是当下国内状写日本的第一人,就像林达写美国,恺蒂写英国,卢岚写法国一样,尽管他们的视角和风格各个不同。——陈子善《与李长声“相遇”》我当然更爱读李长声的随笔,通古博今,真性情织出的好见识,他微醺时写就的最好,你更该微醺时读。——陈 浩《相见恨晚李长声》作者简介...

日本江户时代文学上的“山寨”——以《雨月物语》为例
答:第七个故事《蛇性之淫》,这一个我看着就有点乐了,因为这个只要是中国人看了就比较熟悉,改变的是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其中一则《白娘子永震雷峰塔》的故事,这则故事中那个日本和尚名字也叫”法海“,而最后白蛇的下场则是被法海装入钵中,被埋于佛殿前。第八个故事《青头巾》,此话没有什么意思...

繁华事散逐香尘——日本平安朝才女群像
答:《源氏物语》讲述的是贵族公子光源氏一生在官场上的起起落落以及情场上的悲欢离合故事,是一幅描绘日本...一次她被情人抛弃,伤心欲绝前往贵船神社参拜,看到漫天飞舞的萤火虫,觉得那就是自己体内飞散的灵魂,便

了解日本战国史应该看哪些书?
答:还有一些中国作者写的日本战国史相关书籍,也进行推荐:陈杰《日本战国史》、赤军《宛如梦幻》《天下布武——织田信长》、樱雪丸《史上最强日本史(1、2、3)》、鬼谋者《战国四雄(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对于了解日本战国时期的历史,也推荐看日本人写的、中国人翻译出来的历史...

《源氏物语》被誉为日本版红楼梦,但是不少国人觉得比不上红楼梦,你咋...
答:在《红楼梦》中,像这样的物哀精神也是有的,只不过比不过日本人到了“巅峰造极”的地步。如果非要说《红楼梦》的物哀精神体现,那林黛玉不得不提。在她身上,这种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比如“黛玉葬花”就是很经典的一幕,因花生怜,没事搞个葬花仪式,一般人看了觉得是吃饱了没事干,通常也...

名人关于日本的诗句
答:柴田胜家 人生如似夏夜梦 轻叹声岁月即誓 欲送功名上九宵 凡人奇愿寄杜鹃 宇多喜秀家 远山天际月依旧...而是有种好像就在身边的感觉,也许是在心中或者在黑暗中,这种感觉不是只有害怕,应该会产生紧张心跳、...茨木田叶子,日本当今的现代诗坛,谷川俊太郎和她的诗是最畅销的。但是她的作品我都是网上看的,她的...

高晓声作品下载
答:50年代开始创作,已出版《李顺大造屋》《七九小说集》《高晓声八一小说集》《陈奂生》《觅》《新娘没有来》等小说集与长篇小说《青天在上》《收田财》《走上新路》《解约》《不幸》《陈奂生上城》《79小说集》《高晓声1980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1年短篇小说集》《高晓声1982年短篇小说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