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炼铜 《菽园杂记》(卷十四)中关于炼铜的记录是否属实?

作者&投稿:大叔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氧化铜好
因为硫化铜、硫化亚铜在练铜时会生成SO2,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而氧化铜可以用热还原法或与酸反应后再用铁制,生成物是水和铜或FeSO4,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硫化铜 CuS 分子量64+32=96 铜含量=64/96=66.7%
氧化铜 CuO 分子量64+16=80 铜含量=64/80=80%
硫化亚铜 Cu2S 分子量64X2+32=160 铜含量=64X2/160=80%

使用氧化铜和硫化亚铜炼铜好

氧化铜矿酸浸法流程氧化铜矿一般不易用选矿法富集,多用稀硫酸溶液直接浸出,所得溶液含铜一般为1~5g/L,可用硫化沉淀、中和水解、铁屑置换以及溶剂萃取-电积等方法提取铜。近年来,萃取-电积法发展较快。其主要过程包括:①用对铜有选择性的肟类螯合萃取剂(LiX-64 N,N-510,N-530等)的煤油溶液萃取铜,铜进入有机相而与铁、锌等杂质分离。②用浓度较高的H2SO4溶液反萃铜,得到含铜约50g/L的溶液。反萃后的有机溶剂,经洗涤后,返回萃取过程使用。③电积硫酸铜溶液得电铜,电解后液返回用作反萃剂。

火法炼铜

主要原料是硫化铜精矿,一般包括焙烧、熔炼、吹炼、精炼等工序,流程见图1。

焙烧 分半氧化焙烧和全氧化焙烧(“死焙烧”),分别脱除精矿中部分或全部的硫,同时除去部分砷、锑等易挥发的杂质。此过程为放热反应,通常不需另加燃料。造锍熔炼一般采用半氧化焙烧,以保持形成冰铜时所需硫量;还原熔炼采用全氧化焙烧;此外,硫化铜精矿湿法冶金中的焙烧,是把铜转化为可溶性硫酸盐,称硫酸化焙烧。焙烧用的流态化焙烧炉(沸腾炉)见图2。焙烧技术条件见表2。

表2 焙烧过程主要技术条件和指标

熔炼 主要是造锍熔炼,其目的是使铜精矿或焙烧矿中的部分铁氧化,并与脉石、熔剂等造渣除去,产出含铜较高的冰铜(xCu2S·yFeS)。冰铜中铜、铁、硫的总量常占80%~90%,炉料中的贵金属,几乎全部进入冰铜。

冰铜含铜量取决于精矿品位和焙烧熔炼过程的脱硫率,世界冰铜品位一般含铜40%~55%。生产高品位冰铜,可更多地利用硫化物反应热,还可缩短下一工序的吹炼时间。熔炼炉渣含铜与冰铜品位有关,弃渣含铜一般在0.4%~0.5%。熔炼过程主要反应为:

2CuFeS2→Cu2S+2FeS+S

Cu2O+FeS→Cu2S+FeO

2FeS+3O2+SiO2→2FeO·SiO2+2SO2

2FeO+SiO2→2FeO·SiO2

http://www.dhxx.net.cn/zxzr/source/czhx/CJDJS/805_SR.asp

相比工业上的方法CUO比较好,污染小,而硫化铜硫化亚铜则会产生很大的污染。

硫化铜\硫化亚铜 :这两种用来冶炼是会产生空气污染的。同特别缺乏的地方偶尔会用。

氧化铜:一般冶炼都是用这个,便宜,储量大,含铜量高,而且不污染空气。

氧化铜
因为硫化铜硫化亚铜练铜会生成so或so2,会对待气造成污染
而氧化铜制生成水和铜,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明代关于炼铜是怎么记载的?~

明代人陆容(1436~1494)所撰《菽园杂记》(卷十四)有一段有关当时炼铜的记述,是一份很难得的资料。原文如下:
每火平铜一料,用矿二百五十箩(每三十余斤为一小箩。虽矿之出铜多少不等,大率一箩可得铜一斤),炭七百担,柴一千七百段,雇工八百余。用柴炭装叠烧两次,共六日六夜。烈火亘天夜,则山谷如昼,铜在矿中既经烈火,皆成茱萸头,出于矿面。火愈炽,则熔液成驼(砣)。候冷,以铁锤击碎,入大旋风炉,连烹三日三夜,方见成铜,名日生烹。有生烹亏铜者,必碓磨为末,淘去龙浊,留精英,团成大块,再用前项烈火,名日“烧窖”。次将碎[块]连烧五火,计七日七夜。又依前动大旋风炉,连烹一昼夜,是谓成“钅瓜”(原注:原嘲)。钅瓜者,粗浊既出,渐见铜体矣。次将钅瓜碎,用柴炭连烧八日八夜,依前再入大旋风炉,连烹两日两夜,方见生铜。次将生铜击碎,依前入旋风炉烀炼,如烀银之法。以铅为母,除滓浮于面外,净铜入炉底如水,即于炉前逼近炉口铺细砂,以木印雕字,作处州(按:处州相当于今浙江丽水、青田、龙泉一带)某处铜,印于砂上,旋以砂壅印,刺铜汁入砂匣,即是铜砖,上各有印文。

《菽园杂记》(卷十四)中关于炼铜的记录是作者在浙江任参政时的实录,所记当为处州的铜冶情况。文中名曰“生烹”及“钒”者,皆为焙烧产物,其中当包含冰铜。将它们击碎,连柴炭一起入大旋风炉,即进行还原冶炼,初所成“生铜”当是粗铜,再数次入旋风炉冶炼,才得到成品铜,再铸为铜砖。所以陆氏说:“得铜之艰,视银盖数倍云。”我国古代有所谓“三十炼铜”、“百炼铜”之说,看来就是反复精炼的过程。

湿法炼铜是用什么将铜矿中的铜置换出来
答:湿法炼铜是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置换出来。硫酸,硫的最重要的含氧酸。无水硫酸为无色油状液体,10.36℃时结晶,通常使用的是它的各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用塔式法和接触法制取。前者所得为粗制稀硫酸,质量分数一般在75%左右;后者可得质量分数98.3%的纯浓硫酸,沸点338℃,相对密度1.84。硫酸是一种...

铜冶炼转炉炼铜的技术和方法
答:氧气底吹炉炼铅、炼铜最早是湖南水口山和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共同研发在水口山进行过半工业试验。...之所以能采用高的铁硅比造渣,是由于底吹熔炼的反应机理是氧气直接作用于铜锍,铜锍作为氧的载体,生成

电解炼铜是什么意思?
答:电解炼铜常被用于生产高品质铜材料的过程中,例如制造通信电缆、电子器件、建筑材料等。另外,在电解池过程中,除了铜离子外,还可产生一些有用的副产物,如氯气、硫磺、氢氧化钠等。这些副产物可进一步利用和回收,具有附加的经济价值。因此,电解炼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电子行业和建筑行业中...

中国古代常用炼铜技术有哪些
答:明、清以后我国制造的白铜器物远销于国外。到十七、十八世纪,东印度公司从我 国购买白铜器物,再远销于欧洲各国,欧洲语中Packtong(白铜)就导源于中国词“白 铜”。在这以前的唐代,波斯语、阿拉伯语中也把白铜称为“中国石”,可见也是来自 我国。但其成分及制法,则记载得很少。在我国古代的炼...

古代如何炼铜
答:就能克服青铜较脆的弱点.通过反复的实践,到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已经总结出配制青铜的合金规律.古代世界冶炼生铁的技术最早发现于中亚,但是由于炼铁炉过小,鼓风力弱,只能炼出海绵状的块炼铁.从春秋晚期开始,中国在炼铁技术上就开始独领风骚,竖式炼铁炉成了生铁冶炼的主要设备.特别是到了汉代,国家专营的冶铁...

炼铜是什么梗炼铜的意思
答:1、炼铜就是“恋童”的音译词,主要火起来是因为原B站的主播“吴织亚切大忽悠”在数年前发表了一些炼铜的言论后来被扒出来了。2、实际上,炼铜就是对幼小女孩子的那种爱慕所演化的词汇,直白一点讲就是“恋童”的音译。3、由于日漫的角色越来越偏向幼龄化,很多角色的可爱程度猛戳御宅们的萌点,导致...

胆水炼铜的原理是什么?
答:在我国的冶铜史上,除了火炼法以外,还有一种独创的“胆水炼钢法”曾盛行于两宋时期。这种方法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铁从含铜离子的溶液中将铜置换出来,再经烹炼,制得钢锭。所利用的原料是天然的胆水。原来在自然界中的硫化铜矿物经大气中氧气的风化氧化,会慢慢生成硫酸铜,我国古代称...

什么是火法炼铜
答: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火法炼铜 ...

为什么湿法炼铜出现比制铁早Fe+CuSO4=Cu+FeSO4铁单质从哪来
答:因为铜器时代是不是湿法炼铜的!铁出现后才有湿法炼铜~以下是资料: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国进入青铜器时代,约在公元前500年的战国时期,我国进入铁器时代。铜是人类用于生产的第一种金属,铜在自然界储量非常丰富,并且加工方便。最初人们使用的只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单质铜,生产的发展促使人们...

炼铜是什么梗
答:01、炼铜是恋童的音译词,成为流行梗主要是因为原B站的主播吴织亚切大忽悠在数年前发表了一些炼铜的言论后来被扒出来了,这位粉丝将近200万的大UP主就被网友们嘲讽为炼铜术士。炼铜就是对幼小女孩子的那种爱慕所演化的词汇,直白一点讲就是恋童的音译,由于日漫的角色越来越偏向幼龄化,很多角色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