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20个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投稿:冉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儒林外史20个人物形象分析如下:

1、严致中:

严致中是一个贡生,经考选等方式进入设于京师的国子学以后就称为贡生。

2、沈琼枝:

沈琼枝是教书先生沈大年的女儿遵父命嫁给盐商宋为富为妻,后来离开了家算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3、陈四老爷陈木南:

太平府人。住在南京,寓在东水关董家河房。和表弟徐九公子借银子去结交妓女,后欠了债务还不了就跑到福建去找表弟。

4、范进:

南海人,进士,官至山东学道。范进时年五十余岁,连秀才都没考中,家中穷困不堪,他腊月还穿着单衣,冻得他直打哆嗦,广东虽然气候温暖,但腊月时节温度也不高。周进见到他,便想起了自己当年的惨状,在惺惺相惜之下,将他录取为秀才,后来又将他录取为举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进中举”的癫狂闹剧。

5、匡超人:

匡超人原名匡迥,号超人,温州府乐清县人。小说在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

6、蘧公孙:

蘧公孙本名蘧来旬,字酰夫,浙江嘉兴人。因为祖父蘧祐做过南昌知府,所以被称为“蘧公孙”。小说中,他首次出场是在第八回《王观察穷途逢世好娄公子故里遇贫交》。蘧公孙的人物原型是吴敬梓的好友李本宣。

7、杨执中:

杨允,字执中。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从第九回在二娄公子和邹吉甫的谈话中被提起,一直到第十三回退场,在近五回的篇幅中都有杨执中的出现。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身为名士的杨执中是书中性格鲜明的一个人物,并在全书中担当了某些“极重要的讽刺主题”。

8、王冕:

王冕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

9、鲍文卿:

鲍文卿做过安庆崔按察的门人,家中几代戏行。后来自己成立了戏班子,经常在杜家兄弟家活动。

10、周进:

从这周进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它深深的腐蚀着文士的心灵,使一些文人因迷恋举业而完全被动地失去了自我。作者以其悲愤和辛酸的笔触,写出了他们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

11、汤奉:

如果可怜的读书人一旦考中了进士,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踏入仕途。而那些原本可怜的读书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会成为贪官污吏。其中汤奉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些官吏就凭借科举得意,升官发财,作威作福:而贪狠、蛮横则成了他们的共同特征。这就进一步暴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整个封建官吏政治的腐败不堪。

12、马静:

科举既然成了读书人猎取功名富贵的唯一手段,八股文自然就成了文章的正宗。于是无数的封建文人,孜孜不倦地钻研八股文,其中最虔诚的八股制艺信徒当属马静了。这不仅写出了马二先生之流受害而不自觉,而且也点出了他们不自觉的原因,正在于举业是他们能做官的唯一途径,这就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弊端:以腐朽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不合理性。

13、杜少卿:

《儒林外史》中不仅有对儒林丑类的揭露和讽刺,而且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颂。作者肯定的最多的是那些不慕功名利禄的知识分子,杜少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杜少卿轻视礼教,反对歧视妇女,反对纳妾,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仗义疏财,平等爱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14、王惠:

南昌太守王惠,也是一个贪官的典型。在他被任命成为南昌的知府时,他不关心民生生计,不关心有什么冤情案件。而是了解这个地方有什么人情可以靠的上,本地有什么吃的玩的,有什么特产,甚至于哪些案件可以通融一下。

随后他把府衙内的六房书办全都集齐了,了解府衙内所有差事能得多少的余利,最后还让大家把钱财充公。一时之间,百姓们被吓得被打的魂飞魄散,每日都战战兢兢,令人讽刺的是,在朝廷考察时,竟然被认为是第一能员。

15、鲁编修:

鲁编修是一个贫困潦倒的“穷翰林”,以能进入翰林院为荣。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所以他希望自己后继有人,但是,可惜的是他只有一个女儿,所以从小就把女儿当儿子教,希望可以寄托一点自己的希望。

但是女儿家终究是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入世的,虽然鲁小姐学问了得,只可惜不是男儿身,不然“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既然女儿不能去考试,就希望能招个好女婿,替自己了了这份心愿。

于是找了个所谓的“名人之后”的蘧公孙,“料想公孙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没想到这蘧少爷却是个“雅人”,对于科举这等“俗事”并不为意,不仅小姐伤心,连鲁编修也深感后继无人。

16、王冕: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17、周进:

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

18、范进:

范进是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耗在科举上,将中举取得功名利禄当作唯一的奋斗目标,几十年屡试不第,也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其灵魂完全被科举的锁链缚住了。

范进中了举,虽然物质富有了社会地位提高了,但其灵魂完全被科举毒化了,他与张静斋称兄道弟,说明他中举后也成了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也会与其他统治者一样欺压百姓的。

19、严致和:

严致和是一个贡生,经考选等方式进入设于京师的国子学以后就称为贡生。这类人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严贡生也是因为自己是个贡生而瞧不起自己的胞弟严监生,入监者一般要求“学行端庄,文理悠长”,但是在作者笔下的严贡生却恰恰相反,是一个十足的衣冠禽兽。

20、匡超人:

小说在匡超人的行为描写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表现质朴孝顺的匡超人,二是表现泯灭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年,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对父亲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动、小说最初对匡超人的行为描写是表现他纯朴孝顺的一面。



~

儒林外史 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答:王冕:王冕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据此进行了改编。王冕在小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个小说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点,正如回目所说“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范进:范进时年五十余岁,连秀才都没...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54个分析
答:儒林外史人物范进、周进、杜少卿、严致和、匡超人形象分析如下:1、范进 范进穷尽一生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遭挫败,仍寄望甚深,直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后来他打算去应乡试,却被胡屠户奚落,叫他死心,但他宁可让家人挨饿也要再去应考;及至中举,他竟然欢喜得发了疯,这是范进热衷功名的最具体的...

《儒林外史》正面人物形象分析是什么?
答:《儒林外史》正面人物形象分析具体如下:1、匡超人:我觉得他是书中最令人叹息的人物,对父母孝顺至极,尤其是伺候卧床的父亲,不嫌脏累,极尽心力,为了父亲晚睡早起,只睡一更头,便起来杀猪,磨豆腐,是一个特别孝顺和勤劳的人;与阿叔关于房子的问题看出他是一个有礼貌、讲信用的人。一开始深追...

《儒林外史》人物性格是什么?
答:《儒林外史》人物性格:1、王冕 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2、周进 一个皓首穷经、迷信经典、沉溺于制艺难以自拔的人。周进生活穷困潦倒,不得不忍受着士林人物的羞辱和市井小民的轻蔑。但始终坚信科举是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3、...

儒林外史各个人物形象分析
答:《儒林外史》各个人物形象分析: 1、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人物。 2、周进: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却连个秀才都没考中。他来到省城开科取士的考场贡院,触景生情,伤心欲绝,竟一头撞到木板上,晕了过去。几个商人出于怜悯,凑钱帮他捐...

《儒林外史》有哪些人物形象?
答:强调“礼乐兵农”,幻想用古礼古乐来挽救世道人心。他的最高理想是经史上的“礼乐兵农”。扩展阅读贪官污吏的典型——汤奉、王惠 如果可怜的读书人一旦考中了进士,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踏入仕途。而那些原本可怜的读书人一旦做了官,很快便会成为贪官污吏。其中汤奉和王惠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书中这样...

儒林外史人物赏析?
答:1、王冕,历史上真实存的,作者对人物进行了改编。他具有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质。王冕作为一个士人作为一个“名流”,在他身上体现着中国士人的精神。2、周进,对科举考试极为热衷至痴狂,可惜人到花甲却连个秀才都没中。后几个商人出于怜悯,凑钱帮这个可怜的老头儿捐了个监生。周进欣喜不已,后来借着...

儒林外史10个人物形象分析
答:《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分析如下:1、王仁:高要县人,县学廪膳生员,坐馆教学。2、梅玖: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人,秀才。3、周进:山东兖州府汶上县人,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4、王惠:山东兖州府汶上县人,举人,官至南昌府知府,后降了宁王。5、荀玫:山东兖州府汶上县薛家集人,进士,官至工部...

儒林外史这本书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答:《儒林外史》人物性格特点:周进、范进两个人的性格都属于腐儒型的:两个年纪老大而没有考中科举的可怜虫,二人在中举之前都是很穷困的,受尽别人的白眼和嘲讽,从这两个人物身上,可看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使一些文人因迷恋举业而完全被动地失去了自我。汤奉、王惠两个人的性格都属于贪官污吏...

儒林外史人物介绍及事件概括
答:《儒林外史》中几位主要人物及其相关事件概括如下: 1、周进:教书多年未中秀才,花甲之年逆袭,终成进士,赴广东为官。 2、范进:连秀才都没考中,家境贫寒。后中举人、进士,演绎疯狂闹剧。 3、严致和:严监生未入府、州、县学,转为贡生,再成监生。 4、马二:宣扬举业,诱人走科举之路,善良热衷。 5、牛浦:贫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