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文:【古诗词里面的“思”字的读音】

作者&投稿:潜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诗词里面的“思”字的读音】

      对于思的读音,这里可以详细的给大家介绍。当然,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标准读音,思肯定没有四声 sì 的读法。只有 sī 和 sāi 。但是,一般我们读古诗文时,最好按照古音来读更贴切。

      而古代对一个多音字阳平还是去声的差别在于看他们在词句中意思。 典型的有“忘”“看”“叹”“听”“醒”“车”“饥”“涯”“槐”“食”“衣”“骑”“中”“思”“吹”“供”“闻”“论”“冠”“分”“教”“和”“王”“占”“禁”等。其规律,一般是把平声改读去声,如果平声字义为动词,改读去声后的字义一般为名词,反之亦然。

    (如“誉” ,当读二声时,做动词。读四声时,做名词。做名词“誉满天下”就读“yù”,做动词“称誉”的时候就读“yú”。)

      古代,尤其是宋代及其以前,思做名词基本都是读 sì。比如“幽思”,“旅思”,“秋思”,“心思”,“忧思”,“精思”,“留思”,“情思”,“愁思”,“楚思”等等。做动词基本都读 sī 。比如“相思”,“遥思”,“思乡”,“思人”,“思索”,“思古”,“深思”,“苦思”,“长思”等等。而对于一些词,要在句中看他的意思才知道是作动词还是名词来判断,这里就不赘述。下面是例子。(用律诗最好验证平仄)

一 .忧思 

a.做名词读 sì 的例证

*1*【标题】途中送权三兄弟(一作送权骅)【作者】皇甫冉【朝代】唐【体裁】五律

淮海风涛起,江关忧思长。同悲鹊绕树,独作雁随阳。

山晚云初雪,汀寒月照霜。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沧浪。

(这里第二句忧思显然做名字,那就该读 sì ,合律)

*2*【标题】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主簿诗【作者】何逊【朝代】南北【体裁】五古

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消。风声动密竹,水影漾长桥。旅人多忧思,寒江复寂寥。尔情深巩落,予念返渔樵。何因适归愿。分路一扬镳。

(注意,这首虽然是古风可以不论平仄,虽然古风上下句末字可以不遵循平仄相对,但这首南北朝的五古,还是没有发展到唐代那么完善,全诗来看也是一句之中前半句末字为仄,后半句末字为平,故第三句上半句应读 sì,符合。类似的古风如【标题】北至太原【作者】李益【朝代】唐【体裁】五古“唐风本忧思,王业实艰难”句。)

*3*【标题】春闺(一本连后杂诗三首作杂诗四首)【作者】沈佺期【朝代】唐【体裁】五律

铁马三军去,金闺二月还。边愁离上国,春梦失阳关。

池水琉璃净,园花玳瑁斑。岁华空自掷,忧思不胜颜。

(末句平仄为“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合律。注意,这里“不胜颜”的胜读 shēng 。因为做动词,和思一样。做名词胜利就读 shèng,“不胜寒”等动词时读  shēng。同样的有“不教”“不令”等词。可见一斑。如大家可以自己对照“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平仄。)

*4*【标题】水阁【作者】赵方【朝代】宋【体裁】七绝

四围绿水绕重重,孤阁高撑渺渺中。人在阁中忧思远,应随水到海涯东。(阁为仄,自己可推出平仄,读 sì ,合律,可以看出到宋代也基本上是这样用的)

*5*【标题】寄夹谷书隐【作者】何梦桂【朝代】宋【体裁】七律

当年曾忆赋高唐,回首邯郸事渺茫。黄阁故人千里月,青山老我半头霜。

交情脉脉园中柳,忧思悠悠陌上桑。吹断参差天欲暮,薄言兰芷寄衡湘。

b.做动词读 sī 的例证

*1*【标题】和答李子真读陶庾诗【作者】黄庭坚【朝代】北宋【体裁】五律

乐易陶彭泽,忧思庾义城。风流扫地尽,诗句识余情。

往者不再作,前贤畏後生。君言得意处,此意少人明。(这里第一句就是把忧思当做动词用,后面接宾语“庾义城”,所以这里按理该读 sī ,再验证平仄,合律。)

*2*【标题】和冯洁已节夜见过二首【作者】程公许【朝代】宋【体裁】七律

我生恨不际休嘉,浩荡忧思未有涯。书剑伴人常作客,氍毹暖梦暂还家。

葭灰渐喜回阳律,麦陇时须润雪花。休沐许宽书檄绕,静中较似日长些。

(这里第二句的忧思就是动词,是说诗人在浩荡的忧思,没有际涯,故读 sī ,再验证平仄,合律。 )

*3*【标题】何处难忘酒十首【作者】王令【朝代】宋【体裁】五律

何处难忘酒,穷才世不知。出门无直道,开口碍当时。

白发无端速,青山不忍期。此时无一盏,何以慰忧思。

(这里末句也是做动词,没有酒来安慰诗人不断的忧思。故读 sī ,再验证平仄,合律。 )

总结:充分说明,要准确判断他的读音,还要在理解他意思的基础上才行。

二 .幽思 (这个词显然就是名词,几乎没有动词,不像“忧思“(忧思国家、友人、时节等等即可做动词)要辨别,所以幽思一般都指名词的一种幽愁的情感,读  sì )

*1*【标题】同舍弟佶、班、韦二员外秋苔对之成咏【作者】包何【朝代】唐【五律】

每看苔藓色,如向簿书闲。幽思缠芳树,高情寄远山。

雨痕连地绿,日色出林斑。却笑兴公赋,临危滑石间。

(看为平,滑为仄,其余平仄可自行推断,思这里读 sì ,合律)

*2*【标题】水调歌头 夜醉西楼为楚英作【作者】白朴【朝代】元【体裁】词

双眸翦秋水,十指露春葱。仙姿不受尘污,缥缈玉芙蓉。舞遍柘枝遗谱,歌尽桃李花团扇,无语到东风。此意复谁解,我辈正情钟。喜相从,诗卷里,酒杯中。缠头安用百万,自有海犀通。日日东山高兴,夜夜西楼好梦,斜月小帘栊。何物写幽思,醉墨锦笺红。

(末句思为名词,读 sì ,合律)

*3*【标题】洛阳月夜书怀【作者】刘沧【朝代】唐【体裁】七律

疏柳高槐古巷通,月明西照上阳宫。一声边雁塞门雪,几处远砧河汉风。

独榻闲眠移岳影,寒窗幽思度烟空。孤吟此夕惊秋晚,落叶残花树色中。

(五六句中,幽思为名词,读 sì ,合律)

*4*【标题】山行偶作【作者】马戴【朝代】唐【体裁】五律

缘危路忽穷,投宿值樵翁。鸟下山含暝,蝉鸣露滴空。

石门斜月入,云窦暗泉通。寂寞生幽思,心疑旧隐同。

(末句幽思为名词,读 sì ,合律,滴为仄,其余平仄可自行推断)

这里只举了”忧思“”幽思“为代表。其余用法大家可以自行去推断读音。比如“一弦一柱思华年”,这里思就是动词,读 sī ,(注:唐律多不避三平尾,三仄尾。如”山关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又三平,又三仄),又比如曹操”慨当以慷,忧思难忘“这里就是名词的忧思,读 sì ,若是动词,后面自然会直接或间接提示忧思的对象,大家可以自己揣摩这里为什么是名词。

      但四川师范大学一位古代文学博士在谈到“思”字区分平仄声时,说了如下一段话:

“……但是在格律诗词中,还是会有一些时候,作者会将仄声的字义放在平声的位置上,这个情况一般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作者因为自己的口语习惯或者使用了不附带多音字释义的韵书,所以错用了;另一种情况是作者知道按字义此处不合平仄,但是为了表达需要,还是使用了这个字,借其平声的音来用。这两种情况下,按照古人的习惯,则是在朗读中迁就平仄需要,按格律决定字音,在做注时,同时注明字义和此处特殊情况的字音。”

      再提供一个松绑放胆的参考小资料,《丛残小语》云:“诗中有字音平仄借读者,既经前人用过,亦可据以谐律。”按此说法,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白居易的“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正月三日闲行),都是把“十”当平声使用。刘郎不敢题“糕”字,是因为《六经》不载,既然于史有证,我们何不顺势而为,有所承继呢?古人所作的一些探索,或许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发和思考。

这就是说,我们在看待事物时,除了一般情况,还有其特殊性,并非千篇一律。但出现借音的情况,一定要做注,注明字义和此处特殊情况的字音,以求得到读者的理解。

~

陆姓女孩出自古诗词有寓意的名字时尚
答:陆姓女孩出自古诗词有寓意的名字时尚怎么取名呢,小编为您整理下字如:晶、敬、荞、仲、宇、潇、菀、莞、思、琳。陆姓女孩出自古诗词有寓意的名字时尚:五行属的字 1、晶字五行属火,读jīng,简体笔画为12画,繁体笔画为12画,康熙字典笔画为12画,用作人名意指贞洁、善良、纯洁之义;晶字本义为晶字是指物质从液态...

诗三首文化常识
答:补充:从大分类上看,古诗词分古体诗、近体诗、词、曲,而古体诗又分律诗和绝句。 如果提问中只是要...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序以为刺时,欧阳公谓当时之人皆可刺,于本文尚有间矣。 毛郑泥‘静’字,又不解‘彤管’之意,...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2)
答: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2.思亲念友 【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写游子...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意思。快!
答: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明月别枝惊鹊”中的“别枝”,古诗词选本都注为:别枝,旁枝,与“主干”相对而言;一说另一枝。我们认为:“别”字应作动词讲,是“上”的意思。该句...

七年级下册语文的所有古诗
答: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三、《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之一: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

如何读懂诗歌
答:【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教学方法】讨论法、鉴赏法【教学过程】一、读懂诗歌的作用1、诗歌备考的四个环节知识——读懂——鉴赏——表述2、知识包括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和古诗词常识3、读懂的作用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二、怎样才算读懂?1、明白...

读文言文作文600字
答:爱读古文犹如我写书法,读写可以忘形,完全沉醉于快乐之中。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精华,它是凝聚着中华古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读古文,读古诗让我受益匪浅。像诗仙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他的诗豪迈不羁,神采气度飞扬。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让人读后不禁掩卷长思,唉,家书...

关于长安的相思诗句
答:-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自君之...5.关于相思的古诗 关于相思的古诗词名句 1.我愿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阵阵...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

文言文写记叙文
答:4. 读文言文(作文) 自五年级起,我就尝试读古文.像《桃花源记》、《岳阳楼记》、《文心雕龙》里的原道篇,《道德经》里面的一些段落,我都能熟背,而一些古诗词、曲读后更是放不下.爱读古文犹如我写书法,读写可以忘形,完全沉醉于快乐之中.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精华,它是凝聚着中华古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

读文言文的方法600字
答:爱读古文犹如我写书法,读写可以忘形,完全沉醉于快乐之中。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精华,它是凝聚着中华古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读古文,读古诗让我受益匪浅。像诗仙李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他的诗豪迈不羁,神采气度飞扬。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让人读后不禁掩卷长思,唉,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