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是太监吗

作者&投稿:赧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果沙丘之谋是真的,那秦朝基本就是亡在赵高一人手中。在大部分人眼里,大家都觉得赵高是一个太监,这是一起典型的阉人之乱。不过有关赵高是不是太监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很有可能赵高根本就不是太监。赵高之所以敢做出如此胆大包天的事情,还是因为他的野心极度膨胀,甚至想要替代皇帝的位置。如果赵高只是一个阉人,那他的野心应该还不至于如此。

1、赵高身份之谜

一个人做一件坏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坏事,赵高就是这样的纯爷们,一个不折不扣的坏人。提起赵高,首先需要明确一件事,人家是生理机能完好的男人,完全不存在身残志残导致心理变态的问题。事情的起因在于东汉有一位刘姓读书人为《史记》作注解,将赵高出生于隐宫里的宫解释为宫刑,到了唐代后,史学家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一书中更是脑洞大开,说什么赵高的老爹是阉人,他老妈和别人私通生下了他们哥俩,然后他们也都被阉割了。

在汉唐时期,宦官乱政的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唐朝的太监们,权力大无边,都可以自行废立皇帝。而赵高的乱政导致了秦朝的灭亡,他又出生于隐宫,两相一对比,大家立刻得出结论:赵高也是太监,只有太监才可能这么坏。于是赵高这顶阉人的帽子在民间故事中戴得牢牢的。

实际上,太史公在《史记》里压根没提过赵高是个阉人,翻遍离秦朝最近的汉代典籍,无论是汉初贾谊写的《过秦论》,还是班固的《汉书》中,都没有发现秦朝有宦阉之祸的记载。

其实就算没有证据,想想看赵高也不可能是阉人出身,他是有儿有女的人,女婿阎乐是咸阳令,参与了后来逼死秦二世胡亥的望夷宫政变。

秦史专家马非百先生曾根据《睡虎地云梦秦简》指出《史记》中那句赵高兄弟皆生隐宫的隐宫一词,其实是隐官的误写。后来《张家山汉墓竹简》出土以后,隐官的意思更加清楚,就是指刑满释放人员工作的地方,跟宫刑完全没关系。

根据李开元老师的考证,赵高祖上也曾经显赫过,极有可能是赵国人,到了秦国做人质后被祖国遗忘。老祖宗又没有秦始皇老爹子异那样逆天的运气,能够碰到吕不韦实现人生逆袭,所以只能忍气吞声在秦国默默活下去。到了赵高的父亲一辈,勉强谋了个文法吏的官职,搁现在也就相当于政府里的临时工,生活也就勉强维持在温饱水平线上,然后好不容易才娶了个媳妇。

2、发动沙丘之谋

此后赵高入宫,成为秦始皇忠心耿耿的贴身大秘书,可他成天琢磨的是怎么样为自己谋求利益。给胡亥当老师让他看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把胡亥扶上帝王的宝座,这样自己就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本来胡亥是没啥希望的,他前边还有一大群哥哥呢。结果扶苏因为屡次跟老爹顶牛被秦始皇踹到北部的上郡吹吹风冷静一下,赵高一看心里暗喜,这回有戏了。

于是他怂恿胡亥在秦始皇准备巡游之时请求老爹,准许自己陪伴在身边,秦始皇同意了,这就透露出一个信号:他有意立胡亥为太子。如果秦始皇压根就没考虑胡亥做继承人的话,肯定会直接拒绝胡亥。赵高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兴奋中夹杂着一丝不安,他虽然野心勃勃,但对于未来总是有种无力感。

正所谓想睡觉来枕头,秦始皇原本挺健壮的身体,在这次巡游途中不知怎么了,总是生病。第一次生病后迷信的秦始皇派出心腹蒙毅去帮自己祭拜山神,蒙毅还没回来秦始皇就已经死在了沙丘。当时的形势一片大好。秦始皇身边只有赵高和李斯,这要是蒙毅没出去的话围绕皇权争夺肯定是一场血战,天时地利已经占尽,就差人和了。

此时,李斯和赵高的权谋水平差距显现了出来。赵高在继承人问题上早就开始了谋划,所以机会降临时他不慌不忙,先是稳住胡亥,说服他接受自己的建议当皇帝,然后和李斯摆事实讲道理,告诉他只有跟随自己才能有活路,跟着扶苏连剩饭都吃不上。

反观李斯,他所有的荣华富贵都维系在秦始皇身上,从没想过提前站队给自己谋求生路,秦始皇这座大厦崩塌后他瞬间手足无措。于是拿不定主意的李斯被赵高精彩的演讲所折服,稀里糊涂上了他这条贼船。胡亥登基后,赵高那个兴奋啊,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整个大秦帝国成为他尽情发挥反派演技的舞台。

反派人物得志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必定是翦除异己,赵高最先锁定的就是跟他有过节的蒙恬蒙毅哥俩。说实话蒙毅真挺冤的,他之前压根就没想着要置赵高于死地,人家是正派人物,秉公办事而已。但是赵高不这么想啊,他磨刀霍霍,第一个砍向蒙氏兄弟。

其实秦二世胡亥和蒙氏哥俩之间没有什么嫌隙,他有意释放这对兄弟,结果赵高不干,李斯也不干。最直接的原因是蒙恬蒙毅威胁到了赵高和李斯的权力地位,所以他们编了各种理由抹黑蒙家哥俩。秦二世耳根子软,又有点恋父情结,秉承着凡是老师不喜欢的人一定是坏人的基本原则,逼死了蒙家兄弟。随即秦二世在赵高的蛊惑下,用残忍的手段杀死了全部兄弟姐妹,从此彻底成为孤家寡人。

3、野心膨胀

赵高想揽权,胡亥想放权,配合得天衣无缝,大秦帝国在他们的率领下以180迈的速度朝着悬崖狂奔。李斯看不下去了,打算以两朝元老的身份规劝胡亥这个倒霉孩子。人家毕竟是丞相,赵高没法总拦着,于是赵高专拣胡亥玩得开心时打开宫门把李斯放进去。

这边人家二世正搂着美人开心,那边李斯边跑边喊:臣有本上奏,搁谁谁都烦。这种事情发生得多了,胡亥烦透了李斯。赵高又不失时机地说几句李斯坏话,最李斯被投进大狱了,最后被腰斩灭三族。赵高凭借自己一人的努力,将整个朝廷内部搞得腥风血雨,几年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丞相。这个丞相官职还挺特别,秦朝历代历代都设左右两个丞相,到了赵高这,您也别费那事了,直接让胡亥封了自己一个中丞相。

这可就太牛了,左右丞相的活赵高一人全干了,他也不嫌累的慌。当然了,他压根就没有干活的心思,此时赵高的野心膨胀到了极点,他打算给秦朝改个户口,由赢姓变成赵姓。赵高篡位这事,有点狗急跳墙的意味。他很会玩弄权术,却没有治国的才能。毕竟他从事的多是秘书一类的职业,没有一把手的担当和能力。当时的秦国已经遍地狼烟四起,各路人马高举不同颜色的旗帜反秦。

当时秦国那点统兵的将领被赵高杀了个干净,只剩下个章邯苦苦支撑。偏偏章邯又是李斯那条线上的,一看朝廷成这样了最后咬牙投降了项羽。秦二世还在深宫里吃喝玩乐岁月静好,二傻子似的啥都不知道。赵高知道纸包不住火,迟早也得让二世知道自己做的这一大堆坏事。正在这时候城外的造反头子刘邦派人找到了赵高,劝说他如果把二世杀了,然后把刘邦迎进城,到时候会把秦国的天下分一半给他,并且封他为王。

赵高一听这事可办,管你什么秦朝不秦朝的,我只要我自己过得舒服。于是他整了一出指鹿为马,把那些不附和自己的大臣全灭掉。然后他又把秦二世糊弄到咸阳城外的望夷宫,逼着秦二世自杀。本来赵高是想自立为王的,最后还是心虚了,没有群众基础啊,大家不会支持他的。于是他只能选择把二世的堂兄子婴推上皇位,打算继续控制这个傀儡皇帝,结果人家子婴也是有脾气的,耍了个小心眼就把赵高反杀了。

有人总是认为赵高和大秦有血海深仇,才会把秦朝给霍霍没了,其实这种说法倒是抬举赵高了。估计赵高自己也没想到,大秦朝居然这么不禁折腾。要说他肯定不希望秦朝这么快就关门倒闭了,他还没过够权力的瘾呢。不管怎么样,灭秦第一人的奖牌非赵高莫属。



~

长安十二时辰中,太监为什么也敢称将军?
答:郭利仕的原型,是唐玄宗身边的大太监高力士。高力士虽然是一个宦官,但他却是唐玄宗最信赖的人,宦官将军。绝对的传奇人物。高力士出身名门,本姓冯。他爹冯君衡,曾任潘州刺史。不知道什么原因,冯家败落。这位郭利仕最后累官做到骠骑大将军。高力士规格很高,私下唐玄宗的太子称呼他为“二兄”,...

高湛是哪个朝代的太监
答:高湛是哪个朝代的太监 高湛剧照 武成帝高湛是北齐的第四任皇帝,北齐这个朝代是比较少人去关注的,和士开是北齐的第一大奸臣,高湛与和士开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武成帝高湛简介 高湛生于537年,卒于569年,是北齐的武成帝。他在位的四年间,提拔贤良、平定叛乱,但也宠幸奸佞,残害宗室。名相魏...

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太监
答:张让:(?-189年9月24日),东汉宦官,颍川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等职,封列侯。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张让走投无路,投水自尽。高力士:(684年-762年),本名冯元一,祖籍潘州,唐代...

《琅琊榜》:高湛公公是江左盟的人?
答:你说高湛在帮梅长苏,他也的确是在帮,但是他的这个消息真的能起到作用吗?我看就不行。梁帝已经知道火寒毒,猜疑梅长苏,自然立马要请人过来问一问。高湛的这个消息送到静妃娘娘手中,再由静妃娘娘派人送到东宫,东宫派人去苏宅阻拦。这一番波折,是怎么也来不及,怎么也阻止不了苏先生进宫的。这...

太监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什么时候开始被阉的
答:太监是从夏商西周开始有的,从秦朝开始被阉割的。据考证,早在夏商周时代宫廷中就有了宦官,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有宦官,《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秦国宦官嫪毐受太后宠幸,权势显赫,封为长信侯。作为一种官制,宦官制度源于先秦时期,秦汉帝国建立后创立了一整套与准住...

明朝太监等级(明朝太监等级从低到高)
答:1、正一品:大内总管,大内总管是总管皇宫后勤统领太监,宫女(除贴身宫女归其所属主子管理外)和其他太监归其调配。2、从一品:御前总管。3、正二品:殿前总管。4、从二品:大总管。5、正三品:副总管。6、正四品:左右主事。7、从四品:副主事。8、正五品:掌事。9、正六品:内侍。10、正...

古代太监有哪几种称呼?太监有哪些品级?
答:管理太监的机构敬事房也又称作宫殿监,与此前不同的是,有职位的太监从此可以加衔,也有了正从品级之分。而到了雍正八年六月,太监的品级官职又不分为正从,品级为四品至八品,同时改宫殿监正侍为五品官衔,永为定例。乾隆七年规定,太监的品级不能超过四品。简而言之,太监的评级最高为四品。

请问是太监的地位高还是太医的地位高?
答:太医在宫廷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因为他们掌握了很多医学知识和技能,能够为皇室成员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此外,太医还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宫廷政治,因为他们可以向皇帝提供关于身体健康的建议,同时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干预宫廷内的人事安排和政治决策。因此,从地位的角度来看,太医的地位要高于太监。

在明朝的时候,太监分几个级别?最高级别是什么
答:中国过去的太监数量是明代最多的,号称有10万人。清朝对明代臃肿的太监进行了改革,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即宫规宫法,使明崇祯最后一年的9万多太监减少到9000人。清朝的太监非常严格。清代宫廷中管理太监的机构称为“王室”,又称“宫督室”。根据规定,在监察人的领导下,有行政...

清朝太监最高是几品?
答:1722年,康熙帝开始对太监授予官职品级,但仅有6个名额,最高也只有五品。历朝历代,清朝对太监的管理最严格,对太监掌握权力的防范也最为成功。相比明朝宫廷太监动辄有数万人之多,清朝太监数量大为减少。1751年,乾隆帝传谕,将太监的人数规定在3300人。此后,清宫太监大部分时间不满此数。人数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