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musedo t-20 调音器 怎么用? 古筝入门基本知识

作者&投稿:艾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筝调音器怎么用?
一、组装校音器:
1、取出校音器的包装,有三个部分组成:主机、电池、拾音器,将主机的后盖打开;
2、装好校音器 ,盖好后盖,注意区分电池的正负极;
3、将拾音器插在主机的右侧下方的插孔内。
二、设置校音器:
1、开关键的使用:
长按校音器的面板上的“启动”按纽,关闭校音器,再长按校音器的“启动”按纽,打开校音器,通过长按“启动”键来开关校音器;
2、认识校音模式:
控制面板的左上角有一个古筝的标志,左中部有一个音叉的标志,液晶显示器的左上角有一个三角箭头,指着古筝的位置;
3、选择古筝模式:
轻按模式按纽,三角箭头指向音叉的位置,代表当前的校音状态是十二平均律,再轻按一下模式按纽,三角箭头指向古筝的位置,表示当前的校音状态是古筝,这是我们所需要的状态,如果不是古筝校音器的状态就通过连续按动模式键切换;
4、选择调性:
液晶显示器的左下角有一个指针,在指针的上面有一个字母,一般是D,表示1=D,也就是我们初学的筝友所需要的调性D调。如果不是D,可以通过连续按动启动按纽来选择,该字母就会在CDEFGAB之间转换,达到我们所需要的调性。
5、手动校音,选择琴弦:
通过按动校音器上的向上和向下箭头就可以选择所需要校音的琴弦,连续按动向上按纽,仪表盘中间的数字就会从1至21之间逐渐增加,直至回到1,通过连续按动向下按纽,仪表盘中间的数字就会从21至1之间逐渐减小,直至回到21;
三、开始校音:
1、在不松琴弦的情况下,按照我们的标签位置,将筝码一一对应安装上去;
2、打开古筝的校音盒,就会看见里面有一排21根金属弦钉,将拾音器的夹子夹在第21弦(最粗的琴弦)所缠绕的金属弦钉上,夹在什么位置并不重要,只需要和古筝相连即可,根据我们的经验,夹子夹在弦钉上效果最佳,当调试第21弦的时候,可以将夹子夹在其他弦钉上;
3、选择第八弦:通过连续按动向上/下的按纽,将仪表盘中间的数字显示为8A(后面的字母代表音名,自动生成,无需设置);
4、用手指在8号筝码到岳山中间琴弦的位置轻轻的拨一下,力度不要太大,指针就会在仪表上左右摆动,当指针指向仪表盘中间0的位置,显示绿等的时候音就准了;
a、在液晶显示器的左面有一个-50的数字,右边有一个+50的数字,中间有一个0,在我们拨弦的时候,指针就会在仪表盘之间转换,指针指在0至-50之间,红灯亮,表示当音偏低,当指针指在0至+50之间,红灯亮,表示音偏高,当指针指在中间0的位置,绿灯亮,表示音是标准的;
b、音偏低就紧琴弦,顺时针是紧,音偏高就松琴弦,逆时针是松,紧弦的幅度不要太大,相当于手表上3分钟那么大的幅度即可;
c、注意,前提是采取手动校音,仪表盘中间的数字和所拨弦的位置吻合。
5、8号弦调试准确后,开始调试9号弦,按一下主机上的向上按纽,显示为9F#(后面的字母代表音名,#代表升记号,b是降记号自动生成,无需设置);按照8号弦的方法,以此类推即可。

古筝弦线,由细到粗编号依次为1,2,3,...21,一般古筝调音用D调,到调音器上确定好是D调,然后呢,由最粗的弦开始,调音为21弦为1(简谱中的音),20弦为2,19弦为3,18弦为5,17弦为6,16弦为1,15弦为2,14弦为3,13弦为5,12弦为6,11弦为1,10弦为2,9弦为3,8弦为5,7弦为6,6弦为1,5弦为2,4弦为3,3弦为5,2弦为6,1弦弦为1。
其中第8弦为国际标准音,音名为A,频率为440HZ。

它上面会有标识,首先是调子,你是要G调还是D调还是别的什么调,选好了你要的调子以后就从高音到低音(或从低音到高音)一根一根的调,先要把夹子夹在那根弦上(夹在左部分,就是琴码的左边),弹一遍那跟弦,你会看到调音器的屏幕上会有一根指针从左摆到右,中间有一根线,那是标准的音区,如果停在那里,指示灯会是绿色,如果偏左,那就是那根弦的音低了,如果偏右,那就是高了,然后你再移动琴码或者扭动琴弦就行了,应该就这了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3MTYyMDc2.html

古筝弦线,由细到粗编号依次为1,2,3,...21,一般古筝调音用D调,到调音器上确定好是D调,然后呢,由最粗的弦开始,调音为21弦为1(简谱中的音),20弦为2,19弦为3,18弦为5,17弦为6,16弦为1,15弦为2,14弦为3,13弦为5,12弦为6,11弦为1,10弦为2,9弦为3,8弦为5,7弦为6,6弦为1,5弦为2,4弦为3,3弦为5,2弦为6,1弦弦为1。
其中第8弦为国际标准音,音名为A,频率为440HZ。



先打开调音器,调到校音区,弹古筝等待反映亮到绿灯为准,上面灯亮往上调,下面亮了向下调,实在不会让老师教获取买琴的地方学~

古筝的来历是什么?~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据考证,筝在春秋、战果时期及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筝,通常又被人们叫做古筝,和琴之被称为古琴一样。这恐怕与它具有古老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民族特色,以及丰富的传统筝曲给人们留下的古朴雅致的情趣有关。在古代,筝还被称为秦筝、瑶筝、银筝、云筝、素筝等。

  一、筝的渊流和形制的沿革
  关于筝的渊流,史料记载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说法:

  1、分瑟为筝说
  在古代文献中确实有分瑟为筝的说法。唐赵磷《因话录》中记述:“筝,秦乐也,乃琴之流(一作琴)。古瑟五十弦,自黄帝令素女鼓瑟,帝悲不止,破之,自后瑟至二十五弦。秦人鼓瑟,兄弟争之,又破为二。筝之名自此始。”宋代的丁度在他的《集韵》中也载有类似的说法:“秦人薄义,父子争瑟而分之,因此为名。筝十二弦,盖破二十五而为之也。”日本第十七世纪元禄年间宫廷乐师冈昌名所著《乐道类集》中记载有:“...或云:秦有婉无义者。以一瑟传二女,二女争引破,终为二器,故号筝。”

  二人争瑟,由争夺而产生了“筝”,这种说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只是传说而已,不说把争的人说的多么无情无义,单就一种乐器来说,都是由无数个部件组成的,缺一不可,争一而破为二,必然破碎或残缺不全,怎末会成为两件单独的乐器呢。

  2、筝筑同源说
  东汉应劭《风俗通》云:“筝,谨按《礼·乐记》五弦,筑身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宋代徐铉校定重刊本)中记载:“筝,鼓弦,竹身乐也,从竹,争声。”

  我国的乐器发展史是现有打击乐器,后有弹拨乐器的。筑的右手奏法,以竹尺击之,沿用了打击乐器的奏法,这与筝相比用指弹奏简单的多。综上所述,筝与筑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西,筝是由筑发展而来的,筑之源即筝之源,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姜,筝筑是同源的。

  3、蒙恬造筝说
  据《隋书·音乐志》载:“筝,十三弦,所谓秦声,蒙恬所造。”但刘朐在《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筝,秦声也,相传蒙恬所造,非也!”公元前237年(始皇十年),秦宰相李斯上书劝秦始皇收回他对客卿们下的逐客令的《谏逐客书》中说:“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声也。”这在时间上比蒙恬发迹之初早了十六年。所以蒙恬造筝的说法是靠不住不的。

  至于蒙恬改革筝的说法倒是有可能的。

  清朝著名的训诂学家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记载:“古筝五弦,施于竹,如筑。秦蒙恬改为十二弦,变形如瑟,易竹于木,唐以后为十三弦。"这一段文字记述了蒙恬曾改革了筝。

  从历史材料看,早期筝与筑更为类似:都是筑身,都是竹制,棒状、细颈、都是五弦。

  总之,筝很可能来源于一种大竹筒制作的五弦或少于五弦的简单乐器。年代当在春秋战国时期或春秋战国之前,不可能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代。筝、筑、瑟的关系,既不是分瑟为筝,也不是由筑演变为筝,而很可能是筝筑同源,筝瑟并存。五弦竹制筝演变为十二弦木制筝,筑身筒状共鸣结构演变为瑟身长匣形共鸣结构,可能是参照了瑟的结构而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