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是如何建立的? 汉朝是怎么建立的啊?

作者&投稿:索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朝是如何建立的: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

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常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统一天下后息兵养民,史称“光武中兴”;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董卓之乱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扩展资料:

公元前200年是汉代建国第七个年头,事实上刘邦称帝是在汉五年(公元前202年)5月,同年12月灭项羽,汉代纪元从刘邦首次攻入咸阳城那年开始计算,公元前206年,“沛公军霸上”。汉七年农历十月,刘邦挂帅的汉军和冒顿单于率领的匈奴军在大同一带首次巅峰对决。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天公不作美,遭遇了极寒天气。汉军以南方子弟兵为主,从将军到士兵均对北方的恶劣天气准备不足,有二三成士卒被冻掉了手指和脚趾,“至楼烦(山西朔州一带),会大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

在平城(大同),32万步兵被30万骑兵分割包围,被围困七天后,刘邦依靠给匈奴的王妃送重金才买出一条逃生路,侥幸逃脱。

这一仗之后,戍边的汉将纷纷倒戈率众降北,已经危及大厦初起的汉朝,匈奴势强、汉朝兵弱的南北格局形成。为维持新生政权,刘邦于无奈之中,用美女换和平,官方术语叫“和亲”,送“翁主”给冒顿做“阏氏”(夫人),每年还要奉送大量财物,以换取边疆苟安。

皇帝的女儿叫公主,诸侯的女儿叫翁主。原本是要送公主的,但刘邦只有一个女儿,在吕后的软缠硬磨下才临行换人。“欲遣长公主。吕后泣曰:‘妾唯以一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皇族女儿)为公主,妻单于。使敬往结和亲约”(《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

汉十二年,刘邦去世,冒顿派使者给吕后送来国书,但不是吊唁,而是上门提亲,语气也极其粗鲁傲慢,说你是一个人,我也一个人,我想在中原多走走,咱俩凑合起来过日子吧。“孤偾(仆)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城,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爆发起义,全国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刘邦在其家乡沛县拉了几百人。在萧何、曹参、樊哙等的支持下,攻下县城,自称沛公。但由于势单力薄,他曾依附于当时声势浩大的项梁、项羽起义军,与项羽结为把兄弟,从此一同并肩作战。但不久,陈胜、吴广起义失败,项梁因骄傲轻敌,被秦将章邯偷营战败而死。于是。楚国群臣对部队进行了调整,决定兵分两路,进攻关中。楚怀王忌惮项羽残暴,便令他率主力北上救援河北,派刘邦进攻关中。并与群臣约定:“先入关者为王。”
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同时出发,由于项羽军队在巨鹿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主力,因而刘邦并未遇到强劲抵抗。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率军顺利攻破咸阳,秦王子婴捧玉玺投降。进入关中后,刘邦召集成阳的百姓宣布废除严刑酷法,并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即杀人偿命,伤人及盗抵罪。此举不仅安定了民心,而且也争取了民心,关中百姓无不期盼刘邦为王。
同年,项羽攻破函谷关,进入关中。12月,项羽听说刘邦要称王,遂要率40万大军攻打刘邦。而刘邦只有10万兵马,无奈只得在项伯和张良的斡旋下,来到鸿门向项羽求和。项羽的大谋士范增认为项羽称霸天下的最大对手就是刘邦。于是设下鸿门宴,想除去刘邦。但由于项羽的优柔寡断,加上张良与樊哙的机智勇敢,刘邦最终逃了出来。公元前206年正月,项羽依仗无人能敌的强大势力,背弃“先人关中者王之”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故意把刘邦封在了偏僻的汉中。由于实力悬殊,刘邦只得忍气吞声前往汉中。
此时,中原局势混乱,刘邦趁项羽征讨造反的田荣之机。率军一举攻破了关中。大受百姓的欢迎。自此拉开了刘邦与项羽间长达4年的楚汉相争。虽然刘、项实力相差甚大,但刘邦善于用人。公元前202年,刘邦30万大军在垓下将项羽层层围住,项羽军队兵疲粮绝,绝望之余与虞姬自刎乌江。随后,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人物简介 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也就是秦国统一天下之前的35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中阳里人,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秦时曾做过泗水亭长。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不爱读书也不爱劳动】 刘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刘邦长大后,经考试做了泗水的亭长(亭长是管十里以内的小官),时间长了,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日后在统一天下之后,刘邦还拿这个事情和太公开玩笑:“您看我和刘仲(刘邦的哥哥)到底谁创下的基业大?” 【和吕氏结婚】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名叫吕雉。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后来到了沛县定居,因为沛县当时的县令和他是好友。在刚刚到沛县时,很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县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刘邦巴不得成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氏结了婚,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刘盈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她嫁给了张敖。 传说·故事 《史记 · 高祖本纪》载:“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 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徒中壮士愿从者十余人。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 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 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 妪子何为见杀?’妪曰:‘ 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之,妪因忽不见。后人至,高祖觉。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诸从者日益畏之。”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沛公起兵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现在河南淮阳)以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这时,沛县的县令也想响应来继续掌握沛县的政权,萧何和曹参当时都是县令手下的主要官吏,他们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让刘邦的挚友樊哙把刘邦找回来,刘邦便带人往回赶。这边的县令却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弄不好还会被刘邦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将城门关闭,还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萧何和曹参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将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的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自称赤帝的儿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这一年已经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刘邦也有四十八岁了。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羽和叔叔项梁,他们在吴中(现在江苏的吴县)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在项梁死后,项羽决定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 开始时,刘邦也不太顺利,但经过几次战役,刘邦步步西进,最后终于兵临城下,到达了咸阳东边不远处的灞上(现在西安东),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将玉玺亲手交给了刘邦,秦王朝至此灭亡。这是公元前206年的事情。

楚汉战争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到处出现割据势力,而刘邦和项羽也在这时崛起。项梁找到了楚王的后代,立为楚怀王(后为楚义帝),并且各自出兵,打算攻灭秦朝。   刘邦听从谋士的安排,于公元前207年12月首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据秦都咸阳。刘邦未实现“先入关者为王”的约定,因自己的实力不及项羽,退军霸上。此后项羽渐握大权,凭借自己强大的武力进行统治,分封诸侯。立楚怀王为义帝,封自己为“西楚霸王”。他将刘邦封在蜀地,且将刘邦的国号定为汉。该年中国有18个诸侯,1个义帝。不久,刘邦在自己的封地整顿军队对项羽进行进攻,前期并不占据优势。不过,刘邦的军事才能虽然无法与项羽相比,但刘邦善于使用人才,他重用萧何、张良、陈平等谋士为他效力。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不被项羽重用的将领韩信,正是他出色的军事才能使局面逆转。在最后的垓下战役中,刘邦赢了项羽,而项羽拒绝了属下东渡乌江卷土重来的建议之后,他在乌江边自尽,为楚汉战争画上了句号。 公元前202年刘邦
2月28日,刘邦称皇帝,定国号为汉。6月定都长安,西汉王朝诞生。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爆发起义,全国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刘邦在其家乡沛县拉了几百人。在萧何、曹参、樊哙等的支持下,攻下县城,自称沛公。



汉朝是谁建立的?~

汉王刘邦采纳大将军韩信暗渡陈仓的策略

秦末起义遍全国,刘邦起义占了1个县,后来他投靠江东项羽,两人起兵,约定谁先入咸阳谁称王。前206年,刘邦先入,与百姓约法三章,深得民心。项羽后入,不得民心,范增设计鸿门宴欲杀刘邦,但项羽放了刘邦,将其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张良先拆了栈道迷惑项羽,然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占领咸阳,与项羽东西对峙。项羽的手下逐渐丢失,前202年,项羽兵败自杀,汉朝建立。

商汤是商朝开国帝王,他是如何建立商朝的?
答:商汤,商朝的建立者,是一位有才华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他原本是夏朝的附庸国--商的国王,但最终在贤臣伊尹等人的帮助下,他逐一击败了周边的国家,从而扩大了国家的领土,获得了更多的人口。就这样,他慢慢积累了自己的实力,最终带领军队对夏朝发起了最后的进攻。夏朝已经到了统治的末期,桀的残暴统治...

元朝的建立 揭秘历史上的元朝是怎么建立的
答:元朝(1271年-1368年)全称大元或蒙元,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元朝由元世祖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他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那么元朝是如何建立的呢?蒙古高原地区的众多蒙古部落原为金朝的臣属少数民族,随着金朝的逐渐衰落,蒙古的势力也开始壮大起来,逐渐脱离金朝政权的统治...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怎么形成的?
答:夏朝建立经过:禹是来自中原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在成为部落联盟的“共主”之后,尝试组建军队,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禹建国以后把益(伯益)选定为“王”位的继承人,禹死后,益按照部落首联盟的传统,为禹举行丧礼,挂孝、守丧三年。三年的...

大元王朝是怎么建立的啊?
答:元朝(1578年—465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由蒙古族统治者“我”(即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国号大元,1279年灭南宋,定都于大都(今北京市)。1368年被新兴起的明朝逐出中原地区。另外,根据蒙古国2003年12月出版发行的五卷本《蒙古国通史》,这段时间也是蒙古国的一段重要历史时期。元朝历史...

隋朝是怎么建立的
答:隋朝的建立如下:580年,宣帝病卒,时静帝还是小孩,大臣郑译、刘等遂奏请皇太后杨丽华,以外戚杨坚入宫辅政,由他总揽朝政。杨坚原籍为弘农华阴,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是北周关陇统治核心的“八柱国”之一。杨坚承袭父爵,并且将长女杨丽...

汉高祖刘邦是如何建立汉朝的?
答:公元前205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争霸中灭掉项羽,又先后收服其他农民起义军,建立汉王朝。公元前200年,刘邦指使吕后杀韩信,后经7年时间灭掉异姓王。公元前195年,刘邦辞世。在汉高祖刘邦的历史记载中,往往会传说刘邦乃赤帝之子,在斩了白帝之子的化身白蛇后,举旗反秦;又传说刘邦居住之地有天子...

历史上大明朝是如何建立的?有什么作用呢?
答:大明王朝的建立,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整体上看,明王朝的建立和朱元璋的成功脱不开关系。明朝的开国,也标志着华夏大地重新进入一个相对繁荣的时代。首先,明朝的建立,源于元朝末期的腐朽统治。整体上,元朝是外来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它的治理能力比较糟糕。在元朝,汉人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

隋文帝杨坚,是如何建立隋朝的呢?
答:宇文邕的儿子宇文赟继位后,娶了杨坚的女儿当皇后,还把杨坚封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但宇文赟也怕杨坚篡位,好几次想杀他。杨坚吓得赶紧请求离开都城,到外地当个地方官。宇文赟也不知怎么想的,这不是放虎归山么?反正就同意了。宇文赟纯属官二代,除了吃喝玩乐,啥都不想。后来满朝大臣实在看不...

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他是如何建立的?
答:南朝梁享国五十五年。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北周攻灭了位于长江上游郢州的南梁残余。另外北周还扶植萧衍的孙子萧詧在江陵建立西梁,传三帝,隋灭陈之前取消其帝号。梁朝的建立者萧衍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 ,本属于南朝齐的皇室。其父萧顺之在萧道成代宋自立的过程中,曾立下汗马功劳。在齐明帝萧鸾...

唐朝是如何建立的?
答:次子李世民为秦王,三子李玄霸早夭,四子李元吉为齐王。唐朝建立后,李渊派李世民征讨四方,剿灭各方群雄(参见唐朝统一战争)。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四方征战有功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李渊被迫退位,是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次年改元贞观(627—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