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流人水调子》译文及鉴赏

作者&投稿:郟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听流人水调子》

  【唐】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译文】

  夜晚,天上一弯微月,江上一叶孤舟,两岸是黑黝黝的枫林。演奏者是一位流浪的乐人,他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愁,倾注在筝乐之中,低婉压抑的筝乐,也更加重了客人的乡愁。

  就像是飘飘洒洒永不停止的秋雨,弥漫在山岭之上。突然,筝弦断了,乐人思念之极,哀伤之极,以致忘情忘形;低首望去,弦断之处,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衫。

   【注释】

  ①流人:流落江湖的乐人。

  ②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

  ③分付:分别付与。

  ④岭:大庾岭,在今湖南、广东交界处。

   【鉴赏】

  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今湖南黔阳)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

  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我国古典诗歌中,本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龄似乎特别偏爱这样的情景:“亿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行到荆门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等等,都将客愁与江月联在一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写的这种意境,“愁”字未明点,是见于言外的。“枫林”暗示了秋天,也与客愁有关。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真叫人感到“青枫浦上不胜愁”呢。“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这种手法,后来在元人马致远《天净沙》中有最尽致的发挥),上面的描写为筝曲的演奏安排下一个典型的环境。此情此境,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分付”即发付,安排意。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水调子”(即水调歌,属乐府商调曲)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流人”)的主观感情,怎能不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者内心的共鸣呢?这里的“分付”和“与”,下字皆灵活,它们既含演奏弹拨之意,其意味又决非演奏弹拨一类实在的'词语所能传达于万一的。它们的作用,已将景色、筝乐与听者心境紧紧钩连,使之融成一境。“分付”双声,“鸣筝”叠韵,使诗句铿锵上口,富于乐感。诗句之妙,恰如钟惺所说:“‘分付’字与‘与’字说出鸣筝之情,却解不出”(《唐诗归》)。所谓“解不出”。乃是说它可意会而难言传,不象实在的词语那样易得确解。

  次句刚写入筝曲,三句却提到“岭色”,似乎又转到景上。其实,这里与首句写景性质不同,可说仍是写“鸣筝”的继续。也许晚间真的飞了一阵雨,使岭色处于有无之中。也许只不过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层层山岭好象迷蒙在雾雨之中。无论是哪种境况,对迁客的情感都有陪衬烘托的作用。此外,更大的可能是奇妙的音乐造成了这样一种“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感觉。“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犹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在写“鸣筝”之后,这样将“岭色”与“千重万重雨”并置一句中,省去任何叙写、关联词语,造成诗句多义性,含蕴丰富,打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



~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欢乐
答:--- ---王昌龄(听流人水调子)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王昌龄(送魏二)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王维(白石滩) 人闲桂花...

听流人水调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抒发的是作者的异乡异客的愁怀、

王菲水调歌头的简谱
答:王菲《水调歌头》简谱:

流人文言文
答:《金瓶梅词话》第六八回:“银姐,见了那个流人儿,好歹休要说。”--汉语大辞典特别是第二个意思:离开家乡的人,这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是特别常见的,东晋政权,实际就是个“流人政权”。 3. 古诗 听流人水调子 翻译 听流人水调子 王昌龄 孤舟微月对枫林, 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 断弦收与泪痕深...

水调歌头歌词是什么?
答:歌谱:简介:《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上下阙,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押仄韵的)。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即大典开始的第一章。名篇有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宋代陈亮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毛...

曹植的四句古诗
答: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闺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连天:一作连江。 送单...

有关雁门关著名诗词
答: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闺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听流人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

关于枫林的诗句(196条诗句)
答:1、停车坐爱枫林晚——【唐】杜牧 《山行》 2、孤舟微月对枫林——【唐】王昌龄 《听流人水调子》 3、枫林橘树丹青合——【唐】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4、青枫林下回天跸——【唐】孙逖 《丹阳行》 5、枫林月出猿声苦——【唐】刘长卿 《入桂渚次砂牛石穴》6、千里枫林烟雨深——【唐】元结 《欸乃曲五...

从古代诗词中看筝乐的美感特质
答:除以上几个例子外,还有如王昌龄表达因听筝乐而引起之感慨的《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在诗中,孤舟、微月.枫林构成的凄清气氛,决定了筝曲演奏的客观情境与听者之主观心境。「鸣筝」之后,迷蒙雾雨中之层层山岭,暗示着繁促的乐器,形成了视觉与...

听流人水调子 首句集中了哪三种景物,构成什么情境
答:孤舟、微月、枫林 构成极凄清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