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架隐行战机什么型号 中国什么战斗机最厉害

作者&投稿:闵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F-117A是美国前洛克希德公司研制的隐身攻击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正式作战的隐身战斗机F—117。而它本身的初步解密也仅仅发生在不久之前,设计却始于70年代未。1981年6月15日预生产型飞机在绝对保证秘密的情况下试飞成功,1982年8月23日向美国空军交付了第一架飞机,F-117A服役后一直处于保密之中,直到1988年11月10日,空军才首次公布了该机的照片,1989年4月F-117A在内华达州的内利斯空军基地公开面世。

2. "海弗兰"计划

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美国军用飞机(尤其是战斗机)发展的高峰。目前美国空、海军现役的主力战斗机,差不多都是那时候研制的,例如F—14、F—15和F—16战斗机均为70年代初问世,只有F/A—18稍晚一点。美国人发展军用飞机,往往始一种新型号出现后,马上就开始考虑它的后继机,有时甚至还要提前。隐形战斗机的研制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萌芽的。后来,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了一个称之为“海弗兰”的隐形战斗机研究计划,要求有5家主要合同商参加。起初,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并未被列于这5家之列。原因是说该公司缺少现代战斗机的设计经验。实际上,洛克希德是一个老牌的飞机公司,创始于1916年,先后研制出P—38、F—80、F—104、C—130和SR—71等一系列优秀军用飞机,有些甚至是世界名机。近年来,虽然没有再搞战斗机的研制,但一直在独立地进行隐形技术的研究。由于洛克希德具有实力,而且在隐形飞机的研究上先行了一步,因此经过努力,终于被挤进了“海费兰”计划,并最后在原型机的竞争中获胜。“海弗兰”计划始于70年代中期,先搞了两架小型原型机进行可行性试验。这两架小型原型机也叫“海弗兰”,装两台发动机,采用奇特的多面体外形。这种外形设计的依据,主要来源于一个计算飞机雷达反射截面积(RCS)的数学模型。因为计算雷达反射截

面积,平面外形比曲面外形要容易些。没想到这一数学模型真的得到了应用。

“海弗兰”原型机的放大型就是F—117A,1978年由洛克希德“臭鼬工厂”开始研制。研制工作进展顺利,1981年6月首飞成功。1983年10月进入托诺帕试飞基地的第4450战术大队服役(现为第37战术战斗机联队)。美国空军共订购59架,现已全部交付,并无后续采购计划。59架中有4架分别于1982年、1986年和1987年及1997年坠毁。59架F—l17A飞机总耗资将达66亿美元,计划价格为1.112亿美元。

3. F-117A隐形措施

在F-117的设计中,其外形的设计已不能仅从常规气动力(如升力和阻力)角度来考虑,而必须把外形与隐形联系起来,尽可能做到二者统一。前据介绍F—117A飞机的RCS值只有0.001、0.01平方米(沿方位BCS值),比一个飞行员头盔的RCS值还要小。如此小的RCS值,部分是由于F—117A采用了各种吸波(或透波)材料和表面涂料,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它采用了独特的多面体外形。

比如,一般来说地面雷达和机载雷达的探测角大都处于飞机轴平面的正负30度范围之内,所以设计师们把F—117A大部分表面的倾角都设计成大于30度,这样就可以将雷达波偏转出去,而避开辐射源。设计师还把F—117A机身表面和转折处设计成使反射波集中于水平面内的儿个窄波束,而不是象常规飞机那样全向散射。这样就能使两波束之间的“微弱信号”与背景躁声难以区别。这种波束很窄,以致于雷达不能够得到足够连续的回波信号,而难以确定是飞机目标,还是瞬变噪声。在对待一些小部件的设计上,设计师也作了周密考虑。如座舱盖接缝、起落架舱门和发动机维修舱门,以及机头处的激光照射器边缘都设计成了锯齿状嵌板,并让这些锯齿边缘与上述某窄波束方向垂直,这样其反射汲就不会形成另外的波束,而与该窄被束方向一致。

为了防止雷达波进入进气口,设计人员除对发动机进行了专门处理外,重点对进气口进行了特殊设计。进气口用相距1.5厘米的吸波复合材料格栅屏蔽起来,以防止雷达波直接照射到具有强反射特性的发动机风扇叶片上。F—l17A的进气口高约0.6米,完1.5米左右。这么大尺寸的进气口,一可以绘发动机提供进气,二可以提供冷却空气。冷却空气从进气口旁路通过,在尾喷口处与发动机的排气混合,然后排出去。这样做,可大大降低发功机的排气温度,减少红外特征。此外,F—117A还采用了V形尾翼(全动式)、埋入式武器舱、可伸缩的天线等。总之,这一切都是为了减小飞机的RCS值,达到隐形的目的。

4.F-117A设计特点

F—117A是一种高亚音速的战术飞机,装两台F404—GE—FID2涡扇发动机。几何尺寸与F—15战斗机相当。概括起来,F-117A有两个特点:一是外形奇特,二是机载武器和设备通用性强。F—117A的外形与众不同,整架飞机几乎全由直线构成。连机翼和V型尾翼也都采用了没有曲线的菱形翼型,这在战斗机的设计中是前所未有的。对于F—117A的进气口为“网状格栅隐蔽”式,尾喷口为沿展向的“开缝”式(也有人称其为“口琴”式喷口)。没有采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两侧发动机短舱—止部装有辅助进气口。之所以这样设计,美国空军官员解释说:由于气流通过格栅式逃气口会产生压降,因此发动机效率会有所损失,但在大迎角和侧滑飞行的情况下,格栅式进气口可为发动机提供均匀的气流。辅助进气口只在起飞和复飞时打开使用。

F—117A可进行空中加油,加油口位于机身背部。全机干净利索,没有任何明显的突出物,除了机头的4个多功能大气数据探头外就连天线也设计成可上下伸缩的。此外,座舱益框架、起落架舱门和炸弹舱的边缘以及机身后部的平面形状均做成锯齿形,这些便构成了F—l17A的独特外形。F—117A的最大重量为23835千克。内部武器舱长4.7米,宽1.75米,可携带2枚900千克的BLU—109激光制导炸弹,也可带AGM—88A、AGM—6S空对地导弹和GBU—15炸弹等。这些武器其它多数战术战斗机均可使用。

F—117A的机载设备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很多都是其它飞机现成或稍加改进就可以:用的东西。其中包括F—16的4余度电传操纵系统,C—130的环境控制系统,F—15的刹车装置,F—15、F—16和A—10的ACES2弹射座椅,以及与其它飞机通用的通信、导航设备和保障系统笺。就连动力装置也与海军的F—18具有较高的通用性;这样做,既可降低成本、减少风险、加快研制进度,同时也仪于维护使用。据美国空军官员说,F—117的维修勤务与F—15及F—16类似。其维修费用也与其它战术飞机差不多,只比麦?道公司的F—15战斗机略离。

在飞行训练方面,F—117A从1983年10月开始装备部队以来,已有175名飞行员飞过这种飞机。据说,凡是飞过F—117A飞机的飞行员都认为该机的起飞、着陆和其它飞行性能都不错。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F—117A并不是什么都是全新的东西

5. F-117A的武器装备

F-117A战斗机的所有武器都挂在武器舱中。武器舱长4.7m、宽1.57m,可挂载美国战术战斗机使用的各种武器,如AGM-88A高速反辐射导弹、AGM-65“幼畜”空对地导弹、907kg口径的GBU-10/24/27激光制导炸弹、GBU-15模式滑翔炸弹(电光制导)、B61核炸弹和空对空导弹等。

6. F-117A实战情况

1989年12月20日,美国入侵巴拿马。为了支援美国防军别动队在巴拿马里奥阿托的空降作战,空军首次出动了F—l17A隐形战斗机参战。20日消展,英国第37战术战斗机联队的6架F—117A,从内华达州的托诺帕基地起飞前往巴拿马。中途飞行18个小时,经过4、5次空中加油,才飞到目的地。当飞机飞过里奥阿托上空时,其中2架F—l17A轰炸了里奥阿托军营,各投下l枚900千克的激光制导炸弹。这两颗炸弹并没有直接扔在兵营内,而是投在兵营附近的一片开阔地上。这样做据说是旨在使效忠于诺列加将军的军队“惊慌失措,以削弱其战斗力”,而不是为了消灭他们。另外4架F—I17A,有2架留作备用,2架中途返回基地。美国军方认为,F—117A的这次行动是成功的,在军事上,该机的轰炸确实在巴拿马国防军中造成了混乱削弱了对方的战斗力,为美军突击队的空降减少了障碍。另外对飞机而言,经历了一次实战考验。美国空军也认为,这次行动证明F—l17A使用装在尾翼上的激光制导装置可精确地轰炸目标。此外,他们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利用F—117A的这一次作战来证实美国在隐形飞机研制上投入大量资金是值得的。而经过了海湾战争之后,F-117所起的不可磨灭的特殊作用已使它名扬四海。

1989年12月20日,美国在武装入侵巴拿马时首次动用了6架F-117A隐身战斗机。当时预定攻击两个目标,用两架飞机突击1个目标,两架作为预备队。它是多国部队唯一突入巴格达市区进行攻击的机群。巴格达被击毁的目标中,95%是被F-117A飞机用激光制导炸弹击毁的。

7. F-117使用情况

1980年,美国空军在内利斯空军基地组建了第4450战术大队,即F—117A隐身战斗机大队。并为新飞机征招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飞行员几乎全是从战术战斗机部队招来的,条件是必须要在现有战斗机上飞行过IO00小时的飞行时间。在最初几年的飞行训练中,F-117A的飞行员每月飞行训练不到10小时。F—117A是专门用于夜间攻击的飞机。因此飞行员给它的绰号是“夜鹰”。

在1988年11月之前,飞行训练主要是在夜间进行,他们在太阳落山后30分钟才能打开机库门。门在打开前,所有的灯都关掉,地面工作仅靠闪光灯照明。为此飞行员们需把生物钟后拨5—8小时。如果在夏季,则晚上9点以后才能启动飞机,在第2天清晨3点半结束训练,早晨5点左右才能休息。处于战备状态的飞行员约65%的飞行要在夜间出动,每月还要进行2—3次空中加油训练。显然长期夜间训练,疲劳成了主要问题。一位飞行员说:“你可以想象把你的生物钟从5点移到8点的困难,并且是一星期移动2次”。1986年7月11日发生在贝克斯菲尔德机场附近机毁人亡的事故以及次年的一次事故,都可能是因飞行员疲劳引起的。在第一次事故中,罗斯?马尔赫少校的飞机撞到山腰上。第二次事故是迈克尔?斯图尔德少校驾机,于1987年10月14日夜间撞在沙漠地上。当时没有遇险信号,并且事故调查没有发现机

械方面的原因。2人都被认为是极好的飞行员。1989年10月,第4450战术大队改名为第37战术战斗机联队。

F—I17A的最大起飞重量约为23800千克,武器载荷约为2270千克,内部武器舱可携带2故908千克级BLU—109型激光制导炸弹或战术战斗机使用的各种武器。炸弹由安装在机头座舱前下部的可控激光照射器提供指示。弹舱长5.18米,宽1.83米。据称,该机“具有自卫能力”。机头装有4个多功能大气数据传感器,主起落架后部各装一可拆卸式远程通信天线,机身两侧空军标记后面有一个可拆卸的小六面体,这可能是演习中用的飞机跟踪雷达反射器,机上还使用了几种现有系统或其它飞机用的稍加改动的系统。并装备精确导航和攻击系统。飞机表面有几个齐平安装的天线,它们可用于威胁告警、通信和卫星导航等。另外在机背右侧装有伸缩式通信天线。在理论上,F—ll7A允许在设防空间的任何高度飞行,不必进行地形跟随低空飞行来躲避敌方雷达的探测。不像常规战斗机那样在实施对地攻击时

采取以躲避敌方地面火力为主,以主动攻击为辅的战术。因而它比常规战斗机更适合于攻击地面目标。

较高的高度能使飞行员了解全面情况,提高目视探测能力;并可不借助陪伴飞机的帮助,用激光探测器自己照射目标。常规战斗机虽然也有这种照射能力,但无隐身特性,必须以低空进人来躲避雷达,地形地物变化极快时,该功能施展相当困难。较高高度飞行还可提高投放精度,改善垂直投放武器的穿透能力。F—117A一般在7600米高度接近目标。实施攻击时,为保证精度,至少下降到1000多米的高度(一般高度在600—900米),飞越山区时高度较低。武器投放一般是在水平飞行时进行,而不需采用常规飞机那种低空地形跟踪飞行转为跃升脱离的投弹方式。据报道,F—117A在演习中对红外目标的攻击精度为1米左右。

1989年12月20日,为了支援美国陆军别动队在巴拿马里奥阿托的空降作战,美国空军首次出动F—117A隐身战斗机参战。美国空军第37战术战斗机联队的6架F—l17A从内华达州的托诺帕空军基地起飞前往巴拿马,飞行18小时,途中加油4—5次。其中2架F—l17A轰炸了里奥阿托军营,各投下1枚908千克重的激光制导炸弹。另外4架F—117A,有2架留作备用,另外3架当得知他们的目标不值得轰炸时,中途返回基地。美军方认为,F—117A的这次行动是成功的,在军事上,该机的轰炸在巴拿马国防军中造成了混乱,削弱了对方的战斗力,为美军突击队的空降少了障碍。另外对飞机而言,经历了一次实战考验。美国空军认为,这次行动证明F—I17A使用激光制导装置可精确地轰炸目标。同时也验证了隐身战斗机具备对付低强度冲突的能力,既能执行常规任务,又能执行战略任务。

在海湾战争中,F—117A更是名声大噪。据介绍它在“沙漠风暴”期间执行危险性大的任务达1271次,而无一受损。在多种参战飞机中,唯有F—117A承担了攻击巴格达市区目标的任务。F—117A的出勤率也很高,按照小队的任务计划,飞行员值班长达24小时,休息8一12小时,再飞两个夜间任务。每个飞行员每夜只飞一次任务,但一架F—I17A则往往每夜要出击两次。据统计,在整个战争期间,F—l17A承担了攻击目标总数的40%,投弹命中率为80—85%。当然F—l17A也不是没有攻击失误的情况,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气、烟尘和有关目标的信息不足所造成的。此外,F—117A并不是完全不会被雷达发现,因此美军在使用F—117A时,同时要派干扰飞机与之配合。
目前F—117A正逐步退出现役。

http://news.sina.com.cn/w/2002-12-09/0121833932.html

F-117“夜鹰”是世界上第一种隐形战斗机,也是第一种大量参加战争的隐形战斗机。它外形诡异,多次被当成外星人的飞碟;它功能强大,完成多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了战争神话。但纵横沙场25载,如今“夜鹰”已老,它要为更强大的“猛禽”让路了。“夜鹰”的引退标志着战机又再踏入新世代。

美国第一代隐形战机“夜鹰”(F-117 Nighthawk)很快将退役,10月29日的F-117战机25周年纪念日上,美国空军向“夜鹰”作最后致敬。F-117战机曾参与巴拿马战事、海湾战争及伊拉克战争,虽然战绩辉煌,但仍要被新一代的F-22“猛禽”战斗机(F-22 Raptor)所取代。

性能卓越创战争神话

夜鹰战机充满神秘感及传奇色彩,它实现了以往只能在小说中发生的情节,能够避开先进的雷达探测系统,“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敌方领空自由穿梭,进行侦察活动、锁定攻击目标、然后投下炸弹,遇袭敌军事后也不知道被什么攻击。

自1981年加入美国空军以来,F-117战机一直表现出色,帮助美军执行多个以前被视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参加“夜鹰”25周年纪念日的中校克内·汉斯说,任何防范措施在它面前都形同虚设:“无论你藏得多隐秘,或在周围设置何种防备,这战机都会来把你抓个正着。”

为隐形效果牺牲速度

这架世上第一代的隐形战机,于1978年由美国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开始研制,并于1981年6月15日试飞成功,美国空军随即订购了59架。F-117战机采用特殊的隐身外形设计,并有雷达吸波材料,为了配合隐形设计,所有武器都藏在内置的武器舱内。

不过,为了达到隐形效果,战机的其它功能被牺牲了。其速度只有亚音速,而且空气动力性能欠佳,飞行不稳定,保养及维修费用也相当昂贵。

科索沃战争破不败金身

到了1999年,F-117战机“无法被发现和击中”的神话,竟被前苏联及捷克共同研制的“维拉”雷达打破。当年美军参与科索沃战争,F-117战机被派去空袭南联盟时,遭一枚旧式的“萨姆-3型”导弹击落,中情局最后查明战机是被“维拉”雷达发现。F-117战机的雷达隐形涂料对波长十分敏感,长波雷达侦察F-117战机的能力逐渐提升。

经过伊拉克战争后,美军发现F-117战机的任务基本上可由F16、F15E等战机完成,总统布什最终于2007财政年度政府预算中,提出将52架现役F-117战机分两年全部退役。

武器系统

F-117A战斗机的所有武器都挂在武器舱中。武器舱长4.7米、宽1.57米,可挂载美国战术战斗机使用的各种武器,如AGM-88A高速反辐射导弹、AGM-65“幼畜”空对地导弹、907千克的GBU-10/24/27激光制导炸弹、GBU-15模式滑翔炸弹(光电制导)、B61核炸弹和空对空导弹等。火力配置方案包括:1、F-117A挂载两枚总重约1860千克的激光

制导炸弹时的作战半径为1100公里;2、F-117A挂载两枚总重2270kg的GBU-15光电制导炸弹时的作战半径为926公里;3、2枚AIM-9L/M/R“响尾蛇”空对空导弹和1颗B61核炸弹。

竟被旧式导弹击落举世哗然美军愕然

1999年3月27日,北约对南联盟空袭进人第4轮。20时左右。一架尾翼上编号为AF-82-806的美国空军的F-117隐形战斗机在结束投弹后返航。它呼啸着飞过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以西60公里的布加诺维奇小村时,不知什么东西从村旁山峦起伏的发射阵地上腾空而起,准确地击中了这架隐形战机。被击中的F-117像挨了一记闷棍一样,突然间机身一抖,失去平衡,难以控制。飞行员是位老手,他一面控制飞机向西方靠近北约驻意大利基地的方向坠落,以期便于逃生和营救,一方面向美空军特种部队的EC-130电子指挥发出遇险信号,当他看到警告跳伞的红灯频频闪烁,并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后,才启动弹射座椅的按钮,弃机而逃。

爆炸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F-117的残骸四散着掉落在地面上。从残骸可以看出这架飞机隶属于美国空军新墨西哥州第82中队,飞机编号806。3月28日,南联盟电台、电视台及报纸报道了这条震惊美国朝野的爆炸性新闻,各国新闻媒体也为之做了大量的报道。消息传出,世界哗然,隐形战机号称天下无敌的神话被打破了,美国军方尴尬异常。

有人说是被“萨姆”导弹打下来的。美军方对此有些怀疑,“萨姆”导弹怎能发现隐形战机F-117呢?经过美国中情局特工们的四处打探,终于得知,F-117是南联盟军队使用俄制“萨姆-3”防空导弹击落的,而该导弹的“眼睛”是苏联和捷克共同研制的“维拉”雷达。

“萨姆-3”防空导弹并不是什么新式武器,但它一旦与“维拉”雷达搭档便会威力大增,成了专门对付隐形飞机的克星。

里程碑式的诞生

F-117“夜鹰”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下属“臭鼬”工厂的产品。“臭鼬”工厂一直负责美军绝密航空研制计划,如U-2、SR-71等。F-117是一种单座战斗轰炸机。设计目的是凭隐形性能突破敌火力网,压制敌防空系统,摧毁严密防守的指挥所、战略要地、工业目标,也可执行侦察任务。

1975年,美国国防高级计划研究局(DARPA)要求诺斯罗普·格鲁曼和通用公司进行轻型隐形战斗机验证机(XST)计划研究,计划命名为“哈维”(Hervey)计划。此后未被邀请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臭鼬”工程队主动提出了一个投标方案,并在1976年战胜了其他对手中标,赢得了这项价值4500万美元的合同,用以制造两架试验机。洛克希德·马丁为该计划设计的原型机名为“海弗蓝”,这一原型机与F-117生产型号差异较大。

1977年12月,“海弗蓝”在美国格鲁姆莱克空军基地首飞。之后6架原型机中的两架分别于1978年5月4日和1980年坠毁,但飞行员均生还。

1978年美国空军制订了“大趋势”研制计划,开始研制实用的F-117A。1981年6月18日第一架预生产型F-117首飞,共生产了5架,其中一架1982年4月20日坠毁,1982年6月21日,又有一架飞机在首飞时坠毁。原计划生产100架F-117A,后来减少到59架。1982年8月23日,F-117A首次交付美国空军。到1990年F-117A停产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共向美国空军交付了57架这种飞机,单价约4500万美元。F-117在训练中坠毁了几架,1991年在南联盟又被击落了一架。

作为第一种隐形兵器的F-117的问世和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F-117A是历史上第一种真正具备了隐形能力的飞机,也是第一种为美军服役的隐形飞机,可算是当前美军武器库中最先进的装备之一,是世界上用于特殊侦察或攻击任务最有效的突防飞机。F-117可凭借其隐形技术,令人毫无察觉地深入敌境,用精确制导炸弹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专门用于夜间攻击。

超级隐形性能

F-117A隐形飞机是第一种按低可探测性技术设计原则研制的实用隐形战斗机。作为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隐形战斗机,具有突出的隐形性能。F-117A最主要的隐形技术有三个方面:外形隐形、材料隐形、光电隐形。此外,还采用了其它为减弱热、声、光、烟等信号的隐形技术,特别是该机几乎不装任何有源的传感器,以达到低电磁辐射的

隐形目的。因此,F-117不仅具有防雷达探测功能,而且还有很多办法对付红外线、可见光和声响探测。可以说,F-117是现代已成熟的多种隐形技术的集大成者。

一、隐形外形设计

在总体设计上,外形十分奇特。该机采用多面体结构,整机呈楔状,由多个小平面拼合而成,整架飞机完全是一种由平板组成的多面体。该机乍看上去像是一只展翅腾飞的蝙蝠,又像是一架小型航天飞机。F-117A翼身融为一体,采用后掠机翼和V型尾翼,机身为多角多面锥体和飞翼式布局;全机下部没有什么突出部和外挂物,导弹、炸弹等武器全在机身或机冀内,其目的是抑制和散射雷达波束,使雷达反射截面积减小到最低限度。

二、隐形结构设计

F-117具有独特的隐形结构设计:对发动机进行专门处理,对进气口、排气口和座舱盖进行特别设计。整机采用小内舱,没有外挂武器。机内不装载大功率有源传感器,以降低电磁辐射和热辐射,实现光电隐形。飞机上取消了发射强大功率的微波雷达,而是装两套激光红外系统和导航攻击系统;发动机噪声低,红外辐射特征小,从而降低声、光探测器的发现概率。进气口和排气口都备有吸波挡板,进气口和排气口也都在机身上部,装有降低雷达截面和红外特征的装置。

三、隐形材料设计

F-117主要是以铝合金结构为主,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全机纯金属材料不超过结构重量的5%,在这5%的金属材料上,也尽可能都涂上隐形涂料,机体表面广泛使用了雷达吸波材料,主要是吸波涂料。有的还涂以红外隐形涂层,甚至连座舱和透明窗口的玻璃都涂有防护涂层,以降低机体与背景的对比度。据报道,其使用了6种不同的雷达吸波涂层材料,例如机身上(特别是机身底部)采用了在SR--71侦察机上使用过的高效磁性-耗能型“铁球”吸波涂层,这种涂层可以数倍地甚至10倍地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积。在驾驶舱的风挡玻璃上采用了介电-耗能型吸波涂层,可使人射的雷达波不能透过风挡玻璃照到驾驶员的头盔上。

由于F-117采取了多种措施来达到“隐形藏身”之目的,它的雷达散射截面积仅为0.01-0.1平方米,较一般飞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缩小2-3个数量级,其红外特征和噪声也显著减小。它具有的这种突出隐形性能,使雷达几乎难以发现,因而其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都特强,可算举世首屈一指。

五次出征见证实力

美国的F-117隐形战斗机自装备部队以来,已有5次实战应用。

第一战:初露锋芒

1989年12月21日首次参加入侵巴拿马的实战,美军共出动了6架F-117,其中2架轰炸了巴拿马的一个军营,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次只能说是小试牛刀。

第二战:大显神威

第二次是1991年的海湾战争,美共参战45架,执行1271架次作战任务,轰炸了战略H标清单中40%的目标,因无一损伤而赢得不少赞誉。这是F-117参与的最重要的战斗。

第三战:神话破灭

1999年参与对南联盟的空袭,而在空袭的第4天,就有一架F-117首次被击落,此后又有一架F-117被击伤,这不仅为南联盟赢得了打破神话的美誉,也使整个西方世界为之一震,引起很大轰动。

第四战:重振雄风

2001年10月开始的阿富汗战争。在美军频频调兵遣将准备对本·拉丹藏匿的阿富汗进行攻击之际,8架美军F-117隐形战机迅速飞抵印度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并在战争中发挥作用。

第五战:低调隐秘

参与2003年开始的伊拉克战争,战果不详。

F-117基本参数

机长20.3米

机高3.8米

空重23625千克

翼展13.3米

机翼面积105.90平方米

空机重量13608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3814千克

内部武器重量2268千克

正常最大使用速度M0.9

起飞速度306千米/小时

着陆速度227千米/小时

作战半径1112千米

美国淘汰世界第一种可正式作战隐身战机F-117A

作为全世界空军的精英标杆,美国空军的装备近年来更新速度很快。即便是曾吸引全世界眼球的隐形战机也不例外。作为美国空军明星之一的F-117A就是这样一个角色。美国总统布什在日前向国会提交的2007财政年度政府预算中,提出了将52架F-117A战斗机分两年全部退出现役的建议。

F-117A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正式作战的隐身攻击机,在采取特殊隐身外形设计,以及雷达吸波材料之后,F-117A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估计在0.4平方米左右,是战斗机大小目标的七分之一。F-117A曾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40余架F-117A执行了1271次攻击任务而无一受损。但在1999年美国与北约空军空袭南斯拉夫时,一架F-117A被击落,另一架被击伤,打破了F-117A“无法被发现和击中”的“神话”。此后的轰炸活动,包括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F-117A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作为。

F-117A无法再隐身的原因,在于现代长波雷达的精确度正在逐渐提高。在海湾战争中,沙特的法制“猎鹰”雷达就多次在20公里以外发现F-117A,英国驱逐舰更在80公里距离上发现过它。更何况近年来,按照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国和俄罗斯、捷克等国都已经开发出了专门用于探测隐形飞机的雷达。

五角大楼空军女发言人米歇尔.莱上校表示,作为空军战机隐形科技革新曾经的标志,至少有一架F-117A退役后将会移交给博物馆。

F-117A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正式作战的隐身攻击机,在采取特殊隐身外形设计,以及雷达吸波材料之后,F-117A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估计在0.4平方米左右,是战斗机大小目标的七分之一。F-117A曾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40余架F-117A执行了1271次攻击任务而无一受损。但在1999年美国与北约空军空袭南斯拉夫时,一架F-117A被击落,另一架被击伤,打破了F-117A“无法被发现和击中”的“神话”。此后的轰炸活动,包括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F-117A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作为。
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f-117 我也爱看军事书 我知道是它

美国首架隐形战机叫什么?~

F-117A是世界上第一种可正式作战的隐身攻击机,在采取特殊隐身外形设计,以及雷达吸波材料之后,F-117A的雷达反射截面积估计在0.4平方米左右,是战斗机大小目标的七分之一。F-117A曾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大出风头,40余架F-117A执行了1271次攻击任务而无一受损。但在1999年美国与北约空军空袭南斯拉夫时,一架F-117A被击落,另一架被击伤,打破了F-117A“无法被发现和击中”的“神话”。此后的轰炸活动,包括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F-117A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作为。
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中国这款最强战斗机,空战中歼20也打不过,造价超所有国产战斗机

我国能隐形飞机的型号是什么
答:J-20战斗机

我国造出最强隐身战机?
答:从F-22战机1997年首飞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F-22就一直只有F-22A这一个型号。所以F-22现在用的各种子系统,都是20多年前的老技术。F-35的缺陷:F-35虽然克服了F-22机体小的问题,但自身为了达到多军种通用这一目标依旧有很多缺陷。比如说超音速巡航时会破坏隐身涂层,造成隐身能力下降、飞行员座舱...

中国的战斗机有哪些型号
答:中国的战斗机有歼20隐形战斗机、歼-10战斗机、歼11系列战斗机、歼16战斗轰炸机、歼-8战斗机。歼20隐形战斗机:歼-20是中国研发的第一种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战场前线制空权,也可以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歼-7是中国研发的第一种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具有突出高空、高速特性,低...

第五代隐形战斗机是歼多少号?
答: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隐形第五代制空战斗机。解放军研制的最新一代(欧美旧标准为第四代,新标准以及俄罗斯标准为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第三代空中优势/多用途歼击机的未来重型歼击机型号,该机将担负我军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

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名称
答:我国第五代隐形战斗机的名称是歼-20。歼-20(英文:Chengdu J-20,代号:威龙)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隐形第五代制空战斗机,解放军研制的最新一代(欧美旧标准为第四代,俄罗斯新标准为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用于接替歼10、歼11...

世界十大隐形战机排名
答:3、T-57 苏霍伊T-57是PAK FA的原型,PAK FA是世界上只有少数隐形喷气计划之一,T-57型原型机于2010年1月29日进行了第一次飞行。4、F-35闪电II 洛克希德F-35闪电II是美国的第五代战斗机发展,通过预算友好的模块化方法,结合了新的和学习的隐形技术和实践与先进的计算机处理和系统。这架第五代战...

我国第一款隐形战斗机是什么
答:您好,我国第一款隐形战斗力是歼20,歼-20采用的是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为锯齿边设计,机身以深黑色涂装。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望采纳,谢谢!!!

世界上首款真正意义上的隐身战机是谁?
答:第一种投入实战的隐身战斗机是美国的第一代隐身战斗机F-117,参加过1989年的美国入侵巴拿马战争。美军的F-117作为世界上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其实是一款攻击机,后来也因此正名。毕竟它为了隐身,实际上飞行速度并不高,也就是说只要被导弹有效锁定,根本就跑不了,这一点美国后来也承认了是事实。

第一种服役的隐身战斗机是什么?
答:F-117A隐身战斗机 F-117A于1978年开始试制,1981年6月首飞成功,1983年10月服役,共生产了57架。F-117A装2台F404-GE-F1D2型涡轮风扇发动机,推力为2×53.4千牛;翼展13.23米,机长19.85米,机翼后掠角66.5°,最大起飞重量23835千克,空机重量13920千克。其雷达反射截面积只有大约0.025平方米...

我国还藏着一款隐身战机?
答:我国还藏着一款隐身战机 各国空军武器装备的更新趋势来看,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势必将成为空军主战力量。但研发技术难度很高,世界上成功开发出隐身战斗机的国家仅有中美俄三国。而中国是继美国之后,世界唯二发展了两款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而歼-20作为未来我国空军的主力机型,已经开始交付使用。俗话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