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存在过失与过错的区别是什么, 无过错归责与过错规定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梁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区别是责任方处罚不同。

1、传统的过错责任原则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受害人要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需就行为人具有过错提出证明。在我国民法通则中,一般侵权待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此受害人应承担过错的举证责任。而在过错推定责任中,采取了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行为人若不能提出合理的抗辩事由的存在以证明其没有过错则将被推定有过错。

2、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适用,中外学者曾提出了多种根据,诸如损害的原因出自因害人所能控制的危险范围内,而受害人不能控制损害的原因,故处于无证据状态,损害事件的确定性已以表明行为人是有过错的;由行为人举证更有利于督促行为人预防损害的发生,等等。举证责任倒置正是过错推定的重要特点。

扩展资料

过错推定原则,也叫过失推定,在侵权行为法上,就是受害人在诉讼中,能证明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情况下,如果加害人不能证明损害的发生自己无过错,那么就从损害事实的本身推定被告在致人损害的行为中有过错,并为此承担赔偿责任。

过失责任原则,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认定责任的准则。按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侵犯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可见,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过失百度百科-民法通则



在法律上,过失与过错都属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错误,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概念的不同,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二个概念,过失只是过错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过错多用于民事,侧重于客观方面。用于刑事多指被害人的行为。

过失多用于刑事,与故意相对而称,主要指行为人的主观心态,过失分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

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或应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

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扩展资料: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参考资料:

过失犯罪——百度百科



在法律上,过失与过错都属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错误,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概念的不同,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二个概念,过失只是过错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1、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或应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故意又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

希望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属于直接故意,虽不希望但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则属于间接故意。

2、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其中,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过失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则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扩展资料:

过失,汉语词汇。

拼音:guò shī

是指“应注意的、能注意的,而未注意”,或是无法达到一般合乎理性之人所应达到的谨慎程度。

过错,汉语词汇。

拼音:guò cuò

(词语释义)过错 详细解释:过失;错误。出自 《元典章·台纲二·照刷》:“若非始末详察,不能尽见过错。”

参考资料:百科——过错

参考资料:百科——过失

参考资料:百科——过失犯罪



在法律上,过失与过错都属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错误,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概念的不同,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二个概念,过失只是过错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或应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故意又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希望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属于直接故意,虽不希望但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则属于间接故意。
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其中,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过失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则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扩展资料:

过错责任原则也叫过失责任原则,它是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认定责任的准则。按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就不承担民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侵犯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可见,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都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包含以下含义:

第一,它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才可能承担侵权责任。

第二,它以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作为确定责任形式、责任范围的依据。

在过错责任原则中,不仅要考虑行为人的过错,往往也会考虑受害人的过错或者第三人的过错。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对损害的发生也存在过错的话,则要根据过错程度来分担损失,因此可能减轻甚至抵消行为人承担的责任。在共同侵权的场合,共同侵权人的过错程度甚至可能成为其内部分损失的依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过错责任原则



在法律上,过失与过错都属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错误,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概念的不同,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二个概念,过失只是过错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或应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故意又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希望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属于直接故意,虽不希望但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则属于间接故意。
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其中,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过失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则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法律上的过错是指什么~

法律上的过错,是指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
故意或者过失在不同的法律领域有不同的含义:

1。在刑事法律领域,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状态是判定其主观恶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却别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罪轻与罪重的重要依据。
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产生的心理状态。
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可以避免,因而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

2。在民事法律领域,故意和过失统称为过错,是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要素。此时的过错是指:当事人通过其实施的侵权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在法律和道德上应受非难的故意和过失状态。
故意,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行为的损害后果,仍然积极地追求或者听任该后果的发生。过失,是指行为人因未尽合理的注意义务而未能预见损害后果,并致损害后果发生。

3。在行政法律领域:实行过错推定的办法,一般只要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就认为其主观有过错,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无过错责任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确认责任的准则。执行这一原则,主要不是根据行为人的过错,而是基于损害的客观存在,根据行为人的活动及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险性质与所造成损害后果的因果关系,而由法律规定的特别加重责任。学术上也把无过错责任称之为“客观责任”或“危险责任”,英美法则称之为“严格责任”。
过错推定责任仍以过错作为承担责任的基础,因而它不是一项独立的归责原则,而只是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特殊形式。过错责任原则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但在过错推定责任的情况下,对过错的认定则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受害人只需要证明加害人实施了加害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无须对加害人的主观过错情况进行证明,就可推定加害人主观上有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加害人要想免除其责任,则需要证明自己主观上无过错。

法律上,存在过失与过错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法律上,过失与过错都属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错误,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概念的不同,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二个概念,过失只是过错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或应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故意又可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希望这种危...

过错与过失的区别
答:1、概念不同:过错是指当事人通过其实施的侵权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在法律和道德上应受非难的故意和过失状态;过失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2、构成要件不同: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要件;而过...

过错和过失的区别
答:过失和过错的区别如下:1、概念不同。过错责任原则是违约责任的主要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一般是指,一方违反合同的义务,不履行和不适当履行合同时,应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要件和确定责任范围的依据;2、构成要件不同。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以过错作为确定责任的构成要件,即确定违约当事人的责任,不仅要考察...

医疗过失与医疗过错的区别
答:法律分析:在法律上,过失与过错都属于行为人主观方面的错误,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概念的不同,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二个概念,过失只是过错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医疗事故中的过错,可能是故意造成的事故,也可能是过失造成的事故。但是医疗过失就仅仅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

过错和过失,有什么不同!?
答:一.过错责任原则的特殊规定 过错形式: 过错有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民法中的故意,不区分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因为意义不大。民法中的过失,以过失程度为标准,区分为重大过失(应当预见而未预见)与轻过失(已经预见而轻信不会发生或自信能够避免)。二.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 过失程度对责任承担的影响: ...

过错与过失的区别是什么???
答:过错多用于民事,侧重于客观方面。用于刑事多指被害人的行为。过失多用于刑事,与故意相对而称,主要指行为人的主观心态,过失分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从概念的逻辑关系上讲,我认为,过错应涵盖过失,凡过失必属于过错,而过错的概念则更广泛一些,既包括过失过错也包括故意过错 相信我 ...

过错与重大过失的区别是什么?
答:过错是过失的一种,其错误有可能是主观的也可能是客观的,存在故意。过失则是因疏忽而犯的错误,是非故意。但重大过失是过失中较严重的一种,因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所承担的责任也有可能比普通过错要重。

民法上的过错?
答:1.民法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民法上的故意也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结果而实行这种行为。他与过失一起构成了侵权行为的主观要件。关于故意和过失的区别,前者是指积极产生认识到或预见到的结果的心理状态,后者是指缺乏足够的注意。但在侵权行为的成立这个问题上,这种区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

过错是什么意思
答:第一,它以行为人的过错作为责任的构成要件,行为人具有故意或者过失才可能承担侵权责任。第二,它以行为人的过错程度作为确定责任形式、责任范围的依据。在过错责任原则中,不仅要考虑行为人的过错,往往也会考虑受害人的过错或者第三人的过错。如果受害人或者第三人对损害的发生也存在过错的话,则要根据...

法律上的过错是指什么
答:法律上的过错,是指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或者过失。故意或者过失在不同的法律领域有不同的含义:1。在刑事法律领域,行为人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状态是判定其主观恶性的重要依据。也是却别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罪轻与罪重的重要依据。犯罪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