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运用执纪监督的"四种形态 如何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作者&投稿:化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运用好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极少数。这“四种形态”都是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从严治党要靠纪律管全党,把纪律挺在前面要靠坚强的党性和责任担当;要聚焦聚焦再聚焦,围绕“四种形态”,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

~

如何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教育社区干部
答:3、紧盯关键少数, 加大审查力度 紧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用纪律这把戒尺从严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坚持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执纪到底,以“零容忍”态度确保纪律刚性约束,让惩治极少数成为常态。应当围绕中心工作,强化问责,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追究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如...

如何正确运用监督执纪 四种形态
答:把握运用“四种形态”,首要的是转变监督执纪理念,摒弃“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查处”的惯性思维,纠正“以大案论英雄、忽视日常监督执纪”的错误倾向,切实从只注重“盯违法犯罪”转到也注重“盯违纪违规”上来。重要的是创新监督执纪方式,坚持关口前移,从小事小节小错抓起严起,对党员干部工作、生活、...

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是什么
答: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是:党内关系要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而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这“四种形态”如同给纪律的尺子打上“四道刻度”,表面上衡量的是违纪...

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答:如何理解监督执纪“四种形态”9月29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须善用“四种形态”》;10月13日,《运用“四种形态”推动标本兼治》;10月17日,《运用“四种形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10月20日,《准确把握“四种形态”全面履行监督责任》;10月21日,《“四种形态”是全面从严治党重大创新》。过去一个多月中,中央纪委...

如何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答:第三,准确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根本在于落实好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贵州省委近期将印发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清单,目的是要督促各责任主体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中,找准自身责任定位,知责明责、履职尽责,把“四种形态”落实到管党治党的具体行动中。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更要聚焦主业...

如何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答:1.落实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方式主要有八种:警示提醒、告诫约谈、主体责任人谈话、民主生活会、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党内通报批评。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七条规定,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结合《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

怎样把握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
答: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具体到纪律审查工作中,就是深化“三转”,强化抓早抓小,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标准,把好纪律规矩这把尺子。要深刻把握新修订《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精神,进一步转思想、转方式,牢固树立纪在法前的监督执纪理念,拿着纪律...

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答: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是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肌体健康的必然要求。要害是抓早抓小、敢于批评,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重点是违纪必究,治病救人,把全面从严体现在破纪之初直至立案审查之后的全过程;关键是明确责任、强化担当,形成统筹推进、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运用监督执纪什么
答:法律分析: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条 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

如何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思考之
答: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要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四种形态”体现了我们党对管党治党规律和反腐败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符合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提供了实现路径。各级纪检机关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学思践悟,将之内化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