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能力

作者&投稿:策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教学在自主探究的形式中开展,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最有效的途径。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担任着重要角色,美术教师要真正树立起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不能让学生被动接受教材中的基本知识与技法,要积极采取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有助于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情景和课堂形式,而这些手段和形式的运用,都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之上。探究学习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已经比较熟练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上,而美术学课探究性学习不仅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上,还体现在动手上。我在教学中,无论绘画课,还是手工课,甚至欣赏课都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激活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我认为我们美术教师更应该放开手脚、转变教育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看、去想、去画,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学习方法,又获取了知识,而且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意识。
一、 让学生尽可能去“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获得“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美术是视觉艺术,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经常出示一些相关的大师作品或同龄孩子的作品给学生欣赏。这样不仅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使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美术教学是一种直观的形象教学,重在培养孩子的视觉美感,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寻找一种特殊的,开放的观察和解读世界的角度,让他们以个性独特的来描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我们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这特有的魅力。上课时,利用直观教具导入和直观演示等形式,我在讲《红色的画》这课教学时,从欣赏感知入手,先欣赏中国作品和外国作品,再通过学生的观察在进行讨论得出红色的画——以红色为主画的画,然后让学生进行辨别哪幅是红色的画,其实这是自我探究的过程,最后我又选择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的童话故事插图和小朋友的画,引起学生共鸣。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自然地认识到:红色的画就是以红颜色为主调的画。让学生观看,不仅提高孩子视觉对美的感受能力,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观看教师示范是美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它是教师通过形象的作画演示,使学生了解作画的步骤、要领和方法。因此,美术教学中的教师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观感受,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美术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展示出构图、色彩搭配和谐优美的画面,更应该展示各种不和谐,不优美的画,这两种画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学生通过对比,对两幅画给人带来的两种截然不同感受,学生会很明确的知道那一幅画美,而且印象深刻。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教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上桥梁。运用多媒体的我们可以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让学生留恋、向往,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想”,培养学生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前提必须要让学生动脑想,想出自己不解的问题,想出解决的方法。我在美术课堂上努力给学生创设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让老师更加清楚的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在美术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设机会,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然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大家共同参与探究学习,共同进步,进行有高度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地卷入到探究美术知识、技能的过程,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创造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心理状态可以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美术教育中重要的教学任务。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精髓。在教学中,积极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技能,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关事物中找差异性、不相关事物中找相关性。 比如,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问、在饱含丰富智力因素与思想教育因素的知识处设问、在同伴认识矛盾的焦点处设问、在美术技巧的运用上设问等等。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问或回答持有正确的态度,让学生尝到探究的成果,尽可能地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引发学生求知、探究、创作的欲望。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动手“画”,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不仅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上,还体现在动手上。美术学科尤其如此。美术课探究结果的表达以作品展示为主,学生的思维通过语言来表达,更通过动手操作的作品来表现。学生自己动手画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我在教学中,无论绘画课,还是手工课,甚至欣赏课都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激活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所以,探究性学习所达到的目的是手脑并用,协调发展的结果。只有动手又动脑,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自主、开放、体验为主要特征“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突破。它打破了传统学习方式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体验的局面。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使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掌握认识从而进行独立创造的一种方法。它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探究性学习方式能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能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增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既灵活又扎实的知识结构。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同样让我们感到学生自主、探索、创造的意识和能力发展不够,以技能技法传授为重、以教材内容教学为本、以教师直接讲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学习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革除现行课堂教学中的弊端,以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时代的需要,是改革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

如何在美术课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当前,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己经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然而长时期以来,小学美术绘画教学因受传统教育观念与模式的影响,"重讲授轻参与、重技法轻创造",使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正因为如此,要真正推行美术素质教育,就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那么,如何培养美术课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培养意识,形成参与定势。
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兴趣激发的方法很多,我们依据现行美术教材体系,从中高段美术教材的挖掘入手。  
1、以情激趣: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例如,学《我爱国旗》这一课时,我走进课堂一言不发,打开录音机,播放国歌。起初学生都莫名其妙。过了一会,学生不由自主随着雄壮的乐曲唱了起来。然后,我指着课室中悬挂的国旗问学生:“国旗上的五星和红色各代表什么?”学生很快就答上来。接着,我又问学生:“当我听到奏国歌和听到五星红旗升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意境的创设使学生们一下子活跃起来,各抒已见。在这种良好的情境中,我因势利导地引入了新课。实践证明,创设一定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达到“曲径通幽”之效。
2、语言激趣: 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像磁铁一样吸引他们去追求美好的意境。例如,老师在上《鞋子的想象画》这一课时,课前先在黑板上范画了一只很大的大头鞋,旁边画上一个大问号。上课时,学生都对这个问号感到纳闷,于是老师就问:“大头鞋旁边为什么来了个问号?”有的学生说,问号是问我们颜色到哪里去了。有的说,问号是告诉我们鞋子里可以添加哪些花纹……老师摇摇头,告诉他们:“问号是问我们怎么样把这大头鞋变一变,变成什么新奇的东西?”这么一问,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现代潜水艇”(图1)、“靴子精灵”(图2)、“鞋子笔筒”(图3)、“小老鼠的家”(图4)等等,一个个富有创意和童趣的想象就在最开始的问号中引发出来了。充满激情的、生动形象的、具有优美节奏感的语言定能把课上得情趣盎然。
二、创造条件,提供参与机会。
学生有了参与的兴趣、能力,还必须有参与机会,否则一切都成了“无本之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自身情况,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除了进行正常绘画活动以外,还可如下操作:
1、选择创作途径。
(1)观察比较法。中高段学生的观察力比低段学生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前者已经能自觉地、自主地观察事物、分析异同。学生在绘画中观察比较自然和具体对象后,思维就有素材,接着以自身体验进行绘画就能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例如,四年级的《自行车》一课,可以先让学生看看生活中的自行车,再看看画家笔下的自行车,两者进行比较,感知画面的处理、提炼,最后学生自己创作作品。
(2)临创结合法。学生在模拟、参考范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将范画的形象加以增减、缩放、挪移、变化等处理,组成新画面。同时,大胆用色,依照创意表现。但要告诫学生在作画时,不要用尺子去画出呆板的线条,不要沿瓶盖去画出死板的圆圈,要让他们知道那是一种机械的作画方法,按照那种方法画出来画是无生命的。
(3)玩做结合法。学生天性爱玩,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培养感性认识,实现自我表现的愿望,这一点十分重要。例如《下雪了》一课,可选择一个下雪天,让学生去雪中玩玩,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寓教于乐。在游戏之余,学生有了切身体验,创作便得心应手、各具其态。
(4)心画学习法。在想象基础上,让学生排除一切外来干扰,闭目静思片刻,去看心中的画,然后把所看到的图像在画中表现出来。每个学生想象不同,表现的内容肯定各有特色。
本策略实施中,要重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视暴露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通过老师的讲解、实践的活动和相互的探讨中悟出道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教育目标。
2、课堂绘画作品的展览,让学生在“看”中参与。
绘画是由线条、色彩、形体等外在形式构成的可视图像,学生可以直接感受,也易接受。特别是,举办同班同学的或同龄人的优秀绘画作品展览会,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们都爱看。看了之后学生们还会自觉地学习其中的优点。在上课前,拿一些前几届或平行班的作品当范画,或把自己班的优秀作品展览在黑板上,请同学按小组分别上去看。学生对此较感兴趣,看得仔细,学得认真,因为这时的看,关系到自己的具体操作。老师若再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下那些作品构图、色彩等方面的优点,学生会掌握得越快,越全面。同时老师提出要求,布置任务,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学生创作素材的积累也有很大的益处。
3、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在“教”中参与。
在传统教育中,师讲生听。教师高高在上,学生惟命是从。讲台与课桌近在咫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却遥遥千里,这种课堂气氛中的学生沉闷、压抑,主动性不能发挥不说,甚至感到“学海无涯”,从而厌课、厌学。心理研究成果早己提示: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情绪积极,思维敏捷,想象丰富,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走上讲台,参与“教学”。这样学生肯定愿意,而且教得认真,学得开心,真正体现自主参与。
4、学生学会评价,让他们在“说”中参与。
大部分美术教师在作业讲评中多采用教师讲评法,可它受教师个人的年龄、性别、知识水平及爱好等方面的影响,往往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遏止学生的思维与个性发展。为了提高小学美术课质量,必须让学生也参与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具体的课堂操作中,我们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能力循序渐进。在三年级一般以师生互评为主。在这里,“这幅画真美”始终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好评价。从四年级下半学年开始,一般以学生互评为主。让几个同学相互评价对方的画,把个人的审美标准和作画认知表现出来,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在这一形式的评价中,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评价标准。到了五、六年级,基本上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画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强化优点,如果发现了不足或有了新的创意,可以把画取回重新修改,完善作品.通过这几种课堂习作展评,让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绘画、审美、创新等美术素质之目的。
三、 鼓励自我体验,激发参与意识
鼓励自我体验,就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的接触感悟和多次的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
例如在学习《装饰画》课程中,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不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
在学习《画飞鸟 画游鱼》一课时,让学生自主体验中国画的工具材料的性能特点时,更要注意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从初次作画的失败到反复尝试练习后掌握工具的性能,从润笔、着色、用水、点墨、行笔的体验中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另外,我还鼓励学生多写生,多观察,多总结,每节写生课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大自然事物的形态特征,在真实的事物面前观察表现比对着范画临摹要形象生动得多,学生对形象的掌握也会更快而且准确。在图案创作方面,通过录像、图片、标本、实物等让学生自己观察、分析,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概括它们的造型特点,结果同学们所创作出来的图案造型比起教师仅出示图案范画让学生欣赏参考制作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图案作业造型要丰富、生动得多。
总之,在美术课堂中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充满美感的气氛,是学生审美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心理氛围条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求知、求趣、求参与、等心理特点,尽量使课堂产生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地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开阔眼界,增加知识,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多欣赏美的东西,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去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自主学习
每年春天都有一批大学三年级的师范学生到中小学去参加教育实践活动,也就是教育实习。我是这一次的实习队伍中的一员。在这里我们有着双重的角色,既是指导老师的学生,又是即将登上三尺讲台的实习老师。我们都怀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开始我们的教育实习任务。

因为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尤其是从2000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中学美术教育逐渐呈现出勃勃生机,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现在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近代学者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人在中国力倡美育,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这一切都在说明,我们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美与德的教育。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改革这种现状,做为美术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呢?我们该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呢?怎样在美术课堂上找到乐趣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对人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的好,“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 一位智者曾经这样说过,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创新,发展将无从谈起,而创新的源泉就是兴趣。可见兴趣是一切发展、创作的基础。不管做什么事情,有兴趣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就可能产生某种悟性。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就会主动去学。学生的学习只有建立在一个感兴趣的基础上,只有当他们真正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兴趣”。兴趣越浓,求知欲望越强,学习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学生也就会更加积极主动。

因此我认为要重视激发学生主体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主体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圆满地完成教育实习期间的教学实践任务。

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要主动采用有效的手段、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习兴趣。

1、发挥实习教师自身的优越性。

实习老师对学生情感体验较深,很容易与学生沟通,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实习教师要积极主动钻研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把良好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大胆利用新知识、新方法,因材施教,以教师的个人魅力来深深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从教学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如果实习教师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并大胆探索激发兴趣的途径,努力把自己所学到的新知识用于课堂教学中,使“美术于兴趣之中”,那么学生就会体会到美术课的无限乐趣,积极地投入美术活动中,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认真备课,钻研教材,科学地、合理地搭配教材。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重要环节。特级教师斯霞曾写道:“要上好课,首先就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作指挥员在组织一场战役所进行的必不可少的筹备。为了组织好‘战役’,我总是反复思考,反复推敲,直到找出自己认为满意的设计方案为止。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复杂的脑力活动,容不得半点马虎。”备课是教学成功的前提和条件,认真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要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纠正错误方法。只有做到备好这样一堂课才有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老师在学生面前,应该保持亲切自然。在工作和生活中,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言谈必须幽默、睿智,举止必须大方得体,装束必须高雅和谐,面貌必须饱满热情,处事必须宽容豁达。要时时处处体现美术教师的不同风采,尽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关心和爱护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乐于亲近、乐于仿效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近自己的学科。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懂得微笑的意义,要面带微笑的走进教室。老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候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的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美术教育。教师的素质对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影响是深远的。

4、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优秀范画作品和教具等。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直观、形象、灵活的多媒体演示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传

在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一重要...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答:这是我感触最大的一点,以后会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努力。三、 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找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了解学生,...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展现个性
答: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是:尊重个性,培养个性,发展个性。但在小学美术课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却是表现手法单一,成人化、公式化的“作品”。是我们的小学生不会创造、不会想象吗?不,责任主要在于我们这些教师,是我们急功近利的不良心理,落后的观念,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创造力减弱,想象力枯萎,...

怎么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
答: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更容易接受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从中体会美术艺术魅力。小学生美学能力一点点提高,进而让他们从身心出发,探索生活中的美好。在美术教学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美术不是枯燥单一的美,而是充满活力与热情,这样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如何让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 动 起来
答:如何让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 动 起来在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参与能力?我在教学中采取的是以课堂教学为基地,从兴趣入手,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和学生进行互动等方法。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城市小学生相比而言,农村的小学生...

浅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解答
答:美术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在我国的美术教育中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隐性的弊端,主要还是家长、社会、以至于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思想意识里面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县区和乡镇尤其严重)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主课与副课无意识区分,过度的强调升学...

如何在美术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答:2、教学的内容多选择孩子们熟悉或喜欢的,特别要注意形式和方法应适合孩子们各阶段的智力发展和能力表现,避免孩子觉得太难,没有信心。3、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让学生们互相交流、评论作品,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三、通过美术教育,训练孩子的自控能力 1、从实际出发,培养孩子在做事时始终保持兴趣和耐心,...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答:认字、用字是培养学生能力最基础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学生们首要任务就是认字,只有认会了字,才能够有接下来的学习。有很多小学生的自主能力不是很强,需要老师手把手的教和时时刻刻的叮嘱,为了让学生们可以自觉的对待自己的学习,老师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先把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答:四:如何指导小学生自主学习:专家讲座、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从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基本的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主体性发展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10) 工作目标,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研究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怎样认识指导与自主之间的关系、案例研究法。 “策略”、满堂问的教学模式,村...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答:孩子天性活泼,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是孩子的好动能力是靠后天培养出来的,很多习惯是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形成的。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孩子自信心,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差异、基础水平不同,提供不同的操作材料,因人而异,善用鼓励,合理...